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月千里照君归 > 第38章 钱您得收下

第38章 钱您得收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月千里照君归!

罗大爷老两口待在原地,表情复杂地看着他们,半晌,罗大爷站起身,捶了一下腰说道:“老婆子,今天不用卖豆腐了,你先回屋里歇息吧。”

罗大娘“哦”了一句,心有不甘地看着袁西,脚下却没有移动,袁西明白老人的心思,把石头叫到身边,问他要了两块银元,放在罗大爷手上:“大爷,这是豆腐钱。”

李友春见了,刚想嚷嚷,被王自健用眼神制止,李友春小声嘟嚷着:“几块豆腐哪里值这么多钱,崽败爷田,不心疼哟。”

罗大爷就像被热烙铁烫着似的,赶紧把银元还给袁西:“长官,使不得,俺怎么能收你们的钱?“

袁西抓住他的手,把银元硬塞给他:“罗大爷,深夜打扰实在冒昧 。今晚若没有您的房子避风歇脚,没有你的豆腐充饥,我们五人不知道如何熬得过去,相比您伸出的援手这点钱实在算不得什么,您就收下吧。”

罗大爷坚持不收:“长官,出门在外,谁都会遇到难事。看到你们有事,俺理应搭把手。再说俺也没有帮什么忙,一点豆腐怎么能要你这么多钱?”

袁西摇摇头道:“罗大爷,卖豆腐可是您和大妈的生计,现在豆腐都给我们吃了,您要是不收钱,怎么过日子?再说您的儿子是抗日烈士、民族英雄,不管他是74军的还是10军的,都是我们的战友,也是我们的兄弟,您说,去看望兄弟的父母总不能空着手吧,罗大爷,我们来得匆忙,这钱就当是我们给您二老买礼物的。”

王自健也说道:“大爷大妈,连长说得对,这钱是我们给您们买礼物的。”

石头走过来拉着罗大爷的手说道:“罗大爷罗大妈,你们岁数大了,赚钱不容易,这些钱少爷让你收下你就收下吧,要不我们会心里不安的。”

耿有成直点头:“大爷大妈,听连长的,把钱收下。”

罗大爷眼圈微红,颤声道:”长官,俺们不容易,你们更难呀。俺们好歹是在家里,饥一顿饱一顿怎么也能对付得过去,可这大冷天,你们还在外赶路,俺心疼啊。“

罗大娘也接口道:”是呀,长官,你们离家在外多不容易,俺们不能多收你们的钱。“

袁西心里感激:”大爷大妈,谢谢您们的关心,为了回家,再辛苦苦我们都承受得住。我们毕竟年轻,比你们赚钱容易,你们就不要再推辞了。“

老两口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最后罗大妈一脸不好意思地收下银元。

袁西笑着说道:”大爷大妈,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们不要再叫我们长官了,显得多生分,以后你们就叫我小袁吧,这几位弟兄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王自健。“

王自健点头示意:”罗大爷,以后您可以叫我小王。“

袁西接着介绍:”石头你们应该很熟悉了,我就不用介绍了,那个是李友春,大家喜欢叫他四川佬,大块头是耿有成,你们也可以叫他大成,他是连里的机枪手,天天扛着十几斤重的机枪跑来跑去,力气大得很。“耿有成也配合着站起身,夸张地摆了个姿势以显示其健壮的身躯。

介绍完了,袁西问罗大爷:”您说,我们这些人在外还能饿着冻着?你们就放宽心吧。”

罗大爷连连点头:”好啊好啊,你们个顶个都是英雄好汉,俺放心了。老婆子,俺们家不是还有些红薯,拿出来煮熟了给小袁他们吃点,光吃豆腐可不行。剩下的明天带着路上吃。”

罗大娘应了一句,往门外走去。

罗大爷见袁西还要推辞,生气了:“俺知道小袁你是他们的头,可是你也得讲道理呀。明明几块豆腐不值这么多钱,你硬要俺收下,你们把俺当亲人,俺也不能把你们当外人,红薯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特别抗饿,路上能应个急,你说什么也得收下。”

袁西见罗大爷急了,连忙解释道:“罗大爷,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是担心您把粮食给了我们,自己没有粮食吃。”

老大爷笑了:“小袁你放心,今年天公作美,是个丰收年,家里的粮食足够吃到来年夏收,再说你这不是给了俺钱嘛,如今只要有钱在集市上还是可以买到粮食的。小袁,你们要是不急着走,俺明天去城里买点白面烙些饼你们带着路上吃。“

袁西感激地说道:”不用了,罗大爷,在您这歇息一晚,明天我们还要继续赶路。“

罗大爷说道:”这样,小袁,你们到俺住的屋里来,屋里还烧着炕,暖和,保证让你们美美睡上一觉,养好精神明天也好上路。“

罗大爷举着油灯,把他们带进屋,屋里摆设简单,靠墙立着个大木柜,墙角摆着两个木箱子,朝南的窗子下是个土炕,炕上铺着两床打着补丁的被子,两位老人平时应该住在这里。

袁西掉头就要往外走,边走边说道:”罗大爷,我们不能住这屋,您看我们一身脏兮兮的,会弄脏您的被褥,我们还是去其他房间休息。“

罗大爷把他拦住,胡子一撅一撅地说道:”脏了怕啥,洗呗,你们要是不嫌弃大爷这里破旧就安心地住下。俺家就这间屋里烧了炕,其他屋都冷着呢。哎,石头,你别傻站着了,带个头赶紧上炕暖和暖和。被子不够用,俺再去搬两床。老婆子,你先别忙红薯了,帮俺找找被子。“

老两口不一会又抱来三床被子,罗大妈放下被子就出去了,罗大爷说道:“被子俺们前几天趁着有太阳刚晒过,今天刚好派上用场。”

袁西见罗大爷诚心诚意,不好再推辞,加上确实感觉疲惫,,谢过大爷后,脱去棉衣棉裤,只穿着内衣、内裤就上了炕,其余四人跟着脱了外衣也爬上炕,那炕宽大,5个人躺下也不拥挤。

罗大爷见众人躺下了,嘱咐大家好好休息拿着油灯离开了。

众人谈笑了几句,被身下的热气撩拨,变得昏昏沉沉,疲乏涌将上来,眼皮仿佛有千斤重,不一会就都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得真是香甜,连梦都没有时间做上一个,袁西睁开眼,伸了伸懒腰,感觉经脉通畅,精神十足,无怪乎古人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北方农村的房屋为了防寒、保暖普遍建的不高,也就两米一左右,窗户也不大,还都蒙着牛皮纸,房门一关,屋里白天也就像晚上一样,黑蒙蒙的,袁西一觉睡得昏天黑地的,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他揉揉眼睛,借着微弱的光线四下看去,石头和李友春都不在炕上,不知道去哪了,王自健躺在自己身边正睁大眼睛看着天花板,只有耿有成还打着鼾睡得正熟,他坐起身边穿衣服边问:”自健,在想事啊,石头、友春他们两个呢?“

王自健看了他一眼,也翻身坐起:”没想啥,瞎想。他们俩早就起床了,也不知道干啥去了。连长,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袁西道:”一觉睡过头了。现在也不知什么时辰,我先出去看看再说。”

袁西走出房门,才发现今天居然是个大晴天,太阳高悬空中,却摆出一副出工不出力的样子慵懒地照着大地,阳光温柔得如同月光,丝丝缕缕洒下,丝毫不刺眼,也不让人觉得暖和。雪后的天空特别晴朗,蓝天像块没有边际的绸布,高远地铺满视线所及之处。原野上的雪仍然厚厚地堆积着,白茫茫一片,一点也没有要融化的意思。通往西平县城的道路上稀稀拉拉走着几个行人,可能是结冰路滑,个个都小心翼翼。

看看太阳的位置,袁西估摸着应该是中午十二点了,这一觉睡了足有八、九个小时,虽然养足了精神,但是也耽误了大半天的时间,他想今天恐怕要改变行程计划了。

看见袁西,正在院子里劈柴的石头住了手,迎上前说道:”少爷起来了,你饿了吧,大娘给我们熬了小米粥,可好喝了,你赶紧去喝粥吧。“这么大冷的天,石头只穿了那件藏着钱的小褂,还出了一头的大汗,他身边劈好的木柴小山似的堆积着。

袁西知道石头是劈柴高手,直径十几公分的圆木到了他手上,轻轻松松三下就劈成了大小一致的四根,以往不少人见他动作优美,轻松写意还以为劈柴是件很容易的事,纷纷上前试手,结果不是把柴劈飞,就是只劈下一小块木屑,或是把斧子卡在木头里拔不出来,王自健就是失败者之一,当时他摇头道:“劈柴看是体力活实际上也是技术活,像我这样既无体力又无技术的人,也就只能看石头表演了。”

袁西爱惜地看着石头:”天气冷,劈完柴赶紧把衣服穿上,别冻着了。”

石头笑呵呵地说:”不冷,我身上热乎着,就剩下几块,劈完了我就穿上衣服。“

正忙着摞柴的罗大爷说道:”小袁呀,石头可真是个好小伙,他见俺在劈柴,就过来帮俺,叫他歇歇也不肯,你看,他一口气劈了这么多柴,够俺们烧好一阵子了。“

听到说话声,罗大娘从厨房里走出来说道:”长官你醒了,俺熬好了小米粥,还在锅里热着,俺给你打一碗。“

袁西故意拉下脸道:”大妈,不是和您说了吗,以后叫我小袁,不要再叫长官了。“

大娘愣了一下,马上改口道:”好,以后就叫你小袁。小袁,俺给你盛粥去。“

袁西见王自健和耿有成也出了屋,赶忙招手让他们也过来喝粥。

粥虽说稀了一些,但是熬得刚到火候,小米烂而不糊,黄灿灿的小米粥喝进嘴里,一股小米特有的甜香味自舌尖迅速弥漫开来,令人食欲大开。

两碗热粥下肚,袁西竟吃出一身微汗,粥虽说少,不能完全吃饱,但是肚里总算是有了东西,加上睡了一个好觉,袁西感觉全身爽利,上下通畅。

他意犹未尽地放下碗,罗大娘又递给他一个大红薯:“小袁,填填肚。”

袁西啃着地瓜出了门,石头已经劈完柴,正和罗大爷一起码柴,袁西问他:“石头,看到友春了?”

石头回答道:“友春哥喝完粥就出去了,我问他去哪,他也没说,还说要保密。“话音未落,就听见李友春大大咧咧的声音:”才一晚上不见,谁这么记挂着我呢?你们看,我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