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异象!草木留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儒门为圣!
杨荣还和姜澈开玩笑说:“没想到司业稍稍考校你的诗才,你就作出了一首五彩诗,现在我和守距也忍不住想考校你一番。”
没想到姜澈微笑着拱手道:“请监正出题。”姜澈应下来,不是为了出风头,因为刚才卢怀缜答应自己若是通过考验就能拿到一份见面礼,那杨荣和郭循,到时候肯定不会小气。
大儒的礼物,当然多多益善,姜澈来者不拒。
姜澈直接应下这句玩笑话,让杨荣有些吃惊。作诗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刚写出一首五彩诗,姜澈居然不需要休息,直接迎难而上。
不过既然姜澈自己愿意,那杨荣索性就把开玩笑的话化作真的考校。他很好奇,这个年轻人能给大家带来多大的惊喜。
杨荣提出的要求和刚才卢怀缜所说的基本相似,考虑到姜澈是连续作诗,还特意延长了思考时间,只要能在两炷香时间内完成即可。
谁料,几人刚坐到石凳上,正欲端起茶杯喝口水。
姜澈就已经开始出声念诗:“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荣心中震惊,手中的茶水差点都抖得洒出来。这才过去多久啊?还没超过十息的时间,谁能想到姜澈已经构思完成一首诗。
古有陈王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有姜澈七息成诗,姜澈写诗的能力莫非比独占天下八分才气的曹植还厉害?
没有注意到旁边几人的惊讶心情,姜澈接着念出最后两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两句诗一出,卢怀缜五人皆是目瞪口呆。无他,就凭借这两句,这首诗就能接近七彩诗的高度。
就在几人场面陷入短暂寂静之时,庭院中却出现了神奇的现象。
那些原本将要凋零的花朵,竟然重新焕发生机,万紫千红竞相展示动人芳菲。四周的杨絮、榆钱像是受到了感召,因风起舞、化作雪飞,加入进留春的行列之中。
诗意连接天道,共鸣自生,“草木留春”!
在“草木留春”的影响下,敬一阁这边的花草树木会焕发出蓬勃生机,春意留存数月,若是有其他读书人来到这里写与春景相关的诗文,也会灵感迸发。
五人看着院中的异象,品味着这首诗。
很明显,姜澈所作的第二首七言绝句与第一首是组诗。两首诗皆是描写即目所见的暮春景物,同样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花草树木、杨花(杨絮的别称)、榆钱,表达出惜春之情。
难能可贵的是,两首诗着眼之处相同,但是第二首的境界相较于第一首有着明显的进步,全诗亦庄亦谐,语言生动,非常出彩。
卢怀缜率先作出剖析:“诗句糅花与人于一体。‘草树’原属无情之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又添加‘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乃诗中所罕见。”
“诗中通过对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做到了在平中翻新,颇具奇趣。”
杨荣也点头夸赞:“乍一看来,诗句只是写百花争芳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却不难发现,写法是工巧奇特,别有洞天。”
“虽写晚春之景,却片字不语百花枯落、暮春凋零,转而写草木为留春而呈现万紫千红的最后的努力。寥寥几笔,便给我留下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郭循则是说道:“我觉得后两句诗尤其耐人咀嚼,‘对杨花、榆荚’明贬实褒,其不会因‘无才思’而自暴自弃,不畏‘班门弄斧’之讽,为‘晚春’添色。”
毫无疑问,姜澈今天超额完成任务。一首七彩诗、一首五彩诗,给卢怀缜几人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惊喜。
卢怀缜感叹道:“能在数息之间,在一首五彩诗的基础上优化作出七彩诗,一峰高过一峰,着实罕见。”
姜澈谦虚地回应道:“卢司业过奖了,晚辈并非是在几息时间内写完这首诗,而是刚才写一首诗的时候已经构思完成。”
闻言,卢怀缜几人点点头,这样还合理一些,要是真用几个呼吸的间歇,就能写出来一首七彩诗,那姜澈真是比曹子建还厉害。
等等,不对,就算是如姜澈所说,两首诗是在半炷香时间内接连写就,那也很了不得啊!平均一首诗仅仅用时四分之一炷香,而且两诗一脉相承、又有递进关系,比写两首不相干的诗难度更高。
姜澈今天的表现无可置疑地达到了卢怀缜的要求。
卢怀缜平复心情,从袖中掏出一页质地精美的宝纸,轻轻抛起,宝纸自动飘到姜澈的手中。
“老夫前几日空闲时,曾在宝纸上写下一句真言,正好今天赠予你,作为之前答允的礼物。”
姜澈没有推辞,谢过卢怀缜,接下了这张宝纸。
见状,杨荣和郭循也从口袋中掏出了他们的礼物,同样是一页承载真言的宝纸。
儒家三品立言境的神通就是“微言大义”,所谓大儒真言,相当于一次性的文宝,它是由那些掌握“微言大义”的大儒,凝聚心神,把自身的力量寄托在写有真言的宝纸之上形成。若是在需要之时将其激发,其爆发威力相当于制作者所注入的青气对应力量。
大儒真言非常宝贵,制作时不仅需要特制的宝纸作为载体,而且每张都需耗费大量的精神力,对正常的修行造成影响。(大儒真言的威力和载体密切相关,大儒青气广博浩大,普通的宝纸所成承载,因此需要使用特制宝纸。)
正因如此,大儒们制造量有限,作为特殊的修炼资源贮备或者赠予后辈当做护身符,数量少而用处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姜澈一下子收获三张大儒真言,这一波直接赚大发了。出于礼貌收到的礼物也不好当着人家的面细看,姜澈认真收起来,回家再研究。
而此刻的院中,三位大儒之间的气氛却有些微妙。
因为又到了一个读书人喜闻乐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