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郑1652 > 第十八章 打烂陈泰的招牌

第十八章 打烂陈泰的招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郑1652!

第158章 打烂陈泰的招牌

永历八年四月下旬的第五天,李定国亲自率领步骑兵四万,大小舟船一千三百余艘,火炮一百五十余门,战象二十头,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广州城,一路北上清远,前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昼夜间就扫除了尚可喜部署在外围的几乎所有塘马。

与此同时,南洋水师“新安镇”在水师提督林察的率领下,全军出击,将广州城南面码头边的清军水师全部逼回了水城之内,并在城外连续炮轰了接近两个时辰,最终因为几艘主舰上的弹药消耗近半,才不得不罢手。

周全斌的后军主力也已经在南海卫城集结待命,正准备出发。这次出征参与演练的兵马除了后军的两个营之外,还有五千余新兵。这些新兵将被分成三批,轮流观摩大战,参与攻城行动,特别是清军防守薄弱的从化县城。

原本“戎旗镇”主力改编而来的老本营则是被周全斌派往了从化,担当攻城主力,他们从增城出发,配有十三门攻城重炮,其中便有两门是刚刚在潮州工坊的火炮工坊试验场实验成功,第一批列装部队,用于实战的“破城臼炮”。

而后,李定国大军迅速推进,直接进抵广州城下,并再次选择了上次扎营的地方,安营扎寨,他这一次带来的大军实力相当强悍,单单是精锐便有三万以上,其中六千余是骑兵,还有近万骑马战兵,以及从广西和粤西各府征召来的上万民夫。

高文贵领着八千余大军溯江而上,打造攻城器械,谋划攻城方向,前后不到五日就攻下了仅有七百多名绿营军驻守的清远城。而广州城的另外一道屏障——从化城,早一日就被郑军拿下了。“攻城臼炮”的运用使得郑军的伤亡和物资消耗远小于李定国大军。

与此同时,刘文秀在孙可望的屡次征召之下,再三推辞不掉,不得已之下,也只能接受任命,再次出山领兵。

不过,刘文秀原本就因为孙可望行事乖张,心有芥蒂,虽然领了孙可望的军令,但依旧是不断拖延,四月达到贵阳之后,闲住到了五月初,然后才领着护卫进入湘西,开始巡视同清军接境的靖州,沅州,辰州等地殿前军防务,以及清军在常德,长沙,宝庆等地的部署。

但因为巡营的时候发现孙可望麾下诸军都是只识国主,不认皇帝,他又找理由推辞了孙可望命他统领殿前军主力,出兵湖广的计划,转而访求天文数术,最终错过了清军主力北撤,湖广防务空虚的最佳时间窗口。

至于孙可望,此时依旧在做着取明而代之的称帝美梦,而他知道自己威望不足,李定国之事后,一直担心内部生乱,不愿亲自统兵离开云贵,寄希望于和自己根本不是一条心的刘文秀,这也是导致此次出兵良机错失的最关键因素。

且说,无论是冯双礼,白文选,还是刘文秀,甚至于张虎,张胜等心腹,孙可望自从岔路口之战失利后,无论是进取之心,还是识人用人的本事,都根本就是断崖式下降。

但李定国既然已经如期出兵,就算孙可望在湖广没有行动,明郑这边也不能继续装傻了,张名振接到郑成功的命令之后,旋即领兵三入长江,将整个江南的清军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而太湖的钱达在秘密接收到了充足的铁料和几个铸炮工匠之后,历时近一年,终于在太湖的岛上成功打造出了三门七百到九百斤的火炮,然后趁着清军主力齐聚长江沿岸的时机,出兵常州府宜兴,两天内先后攻下了两座小县城,引得江南清军大震。

钱达知道自己实力不足,也清楚时机未到,他并没有选择死守城池,而是在主动出击,击溃了清军前锋,吓得对方不敢轻易前进之后,见好就收,花三天时间从容地将两座县城府库里面的三千多石粮草,近十万饷银,还有几个县令的家产,甚至城墙上的火炮全部掏空,用船运回了太湖。

但这也彻底激怒了远在北京地顺治皇帝和江南清军,顺治甚至派出了鳌拜亲自前往江南督饷练兵,还缩减了一部分拨往福建的钱粮,崇明-太湖的张名振和钱达两部水师,即将迎来了清军史无前例地联合围剿。

不过,和张名振一样,郑成功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江南的局势即将迎来剧变,正在全力练兵和组织生产建设,泉兴二府的基本经济秩序得到了恢复,一座座沿河修建的工坊和水利设施已经基本完工,许多原本废弃的港口码头不仅重新修缮了,还得到了极大地扩建。

原本因为战争失去了生活来源的百姓很多参与了修路和建筑工坊,不少人还通过了选拔,成为泉兴第一批官营工坊的工人,第一批新设立商社门店的店员,甚至是第一批钱庄的当地工作人员。

与此同时,因为商社和海贸两个体系下属的所有实体所有权股份制架构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明郑体系内除了田地之外,有了另外的利益捆绑渠道,泉兴二府并没有继续全面推行屯堡制度,而是把精力放在了落实乡绅地主的减租减息上。

不过,和之前在漳州,潮州,惠州的时候一样,那些没收充公的清廷官员,汉奸富商田地,还是设立了屯堡,供需要安置的流民和因为伤病退伍的部分士兵军官耕种。

考虑到时代的局限性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明郑体系内除了某些必要的事情之外,很多东西都并不追求绝对的整齐划一,田产和商业利益都可以作为的利益补偿的手段,只不过郑成功在政策上更倾斜于后者。

但即便如此,泉兴二府,包括福清县周边地区的道路修建,水利设施建设,村屯学堂建设都依旧在稳步推进,这些都是确保地方安靖和税收,以及国家未来的基础工程。而明郑计划中的货币紧缩政策也因为巨大的投入,不得不开个口子。

当然,羊毛自然是出在羊身上的,这些建设的资金虽然有一部分来自于明郑的财政收入,但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比屯堡体系所属农户更高的那部分税赋,以及其他不用官府付出,而是宗族承担的成本。

这个时候,郑鸿逵在海外与荷兰人的谈判依旧在继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文秀做了不好的示范,在明郑的多重打击下,无计可施的荷兰人也采取了“拖”字诀。但郑鸿逵不是孙可望,他有郑成功的支持,直接就对荷兰人下了最后通牒。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作为荷兰人无法轻易用武力就能解决的对手,和明郑谈判的时候,契约精神和道德准则,便是他们要时刻强调的了。

于是乎,双方关于贸易问题的最终谈判时间也在五月中旬的时候敲定,郑鸿逵和荷兰人都在为创造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而进行最后的努力。

郑鸿逵加强了对各个港口商队的控制,同时抓紧联系中南半岛和日本,朝鲜。荷兰人则是加强了海岛上的优势,并看中了广州战事重启,明郑的南洋水师分身乏力,而且郑清矛盾愈发激化,开始派出使团,企图借此突破和北京清廷的关系。

在这样的纷繁复杂的局势之下,郑成功也随即开始主持了进攻漳平,兴复福建内陆州府,为第二年的福州大战做准备。

“漳平城于成化七年(1471)置县,驻地在菁城。一直到正德八年(1513),知县徐凤岐到任后,才动用官费,凿池筑城,以求保境安民。城墙由砖石砌筑,历时七年最终告竣。

漳平城整体呈椭圆形,东起山川坛、水车尾,西至社稷坛,南临九龙江,县城北面,背靠戴云山脉大小诸山,依次为佛子山,仙帽山,石鼓山。城池东西长约二百五十余丈,南北宽约一百余丈,城墙周长六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

城墙分设有四门,分别是东面迎恩门,西面偃武门,南面朝阳门,北面拱辰门,其上均筑有城楼及7个窝铺。而南面因为临江,还设有上,中,下3个水门。东西面和北面挖有护城壕,数月之前还被清军进一步拓宽了。”

漳州府城“征虏大将军府”的作战会议室内,黄山正对着面前沙盘上的漳平城模型做了详细的介绍。王秀奇所属右军三个营把总及以上的军官,以及虎卫营,武卫营抽调来的百总及以上军官都参与了这次战前会议。

而这些军官参加完战前会议之后,都是要求向营官提交简报的,然后在营官的主持下,集体探讨之后,再向手下的百总或者旗总做基本的军情介绍,所以他们一个个都听得十分认真,对沙盘上的山川城池模型,更是充满了好奇。

“经过哨骑近两个月的侦察,陈泰在漳平城部署的兵马和投入的力量超过了参谋总部一开始的预估,而且是远远超过。结合军情司在南北直隶和福州等地打探到的情报,我们估计应该是清廷加大了对福建的钱粮投入,甚至是新调集了上千名八旗兵进入福建,其中大半被陈泰派到了漳平城。”

在原本历史上,郑成功的力量要比如今弱得多,清廷也没有十分重视这支力量,所以在福建的钱粮投入不算大,一直是倚靠泉州,福州等几个坚城和地方绿营军驻守。只有当郑成功又开始大规模主动出击的时候,清廷才会派出八旗主力,来打压一番。

但现在,因为明郑的崛起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而清廷在西南面临的局势愈发严峻,短时间内八旗主力是不可能有的了。不过,钱粮和关外抓来的那些炮灰八旗,倒是多拨了一些,这也让陈泰有了更多的力量部署防御,福建绿营军更是得到了久违的补充。

“若是单单说城池,就算里面驻守了一千多清军,这个弹丸小城也没什么不好攻的,而且城墙不到两丈高,真要是不计弹药,用火炮轰,几日便能轰塌,特别是咱们如今还有新炮,再不济用棺材炸塌也是个法子。

但坏就坏在,漳平周边的地势太过崎岖,别说是用炮轰了,就是咱们的攻城大军扎营,都只有西南方向的那块平地可以选。而且周边有很多相互连接的山岭,三个主要的山岭上如今都有清军设置的堡寨,每一个都是经过了加固和修缮,储备了大量粮食军需的。”

黄山顿了顿,然后手中的竹枝指向了沙盘上漳平县城模型的北面,那里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作战会议室里面围站着的一众军官,也都把目光集中在了竹枝指向的地方。

“其中,仙帽(西雾)山就是一个典型,这座山岭在佛子山之后,与石鼓山一左一右,是漳平县城北部的制高点,上面有一个西雾寨。寨子四周以磊石砌墙,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目前,我军哨骑探得寨中设有数目不明的火炮,还有数百清军驻守,特别是上面还有水源,只要粮食,弹药储存足够,数百清兵完全可以守住数月,咱们就算拼掉千人,都未必能强攻得下。”

“这么说,咱们要想拿下漳平城,还必须得把这些堡寨全都拿下?”万礼听到这里,忽然举手问道:“那些堡寨里面有多少鞑子兵,是哪个旗的,满州鞑子还是蒙古鞑子,老兵还是新兵,这些参谋部现在是否已经有个大概的情报?”

“这些堡寨都在山上,距离漳平城也都有些距离,咱们也不一定非得攻下,但留着他们在,大军需要防御的地方就多,原本进攻漳平的兵马受到地理形势限制,能派的兵马就不多,再受此牵制,恐怕很难攻下城池。”黄山随即回答道。

“还是要先攻下这些堡寨为好,不然到时候咱们的火炮往哪里放?虽然漳平城下没有啥平地,但是原本咱们费些力气,把火炮架到附近的山岭之上便好,但如今这三个堡寨在那里,那位置几乎都是正好可以袭扰炮兵阵地,绝对是鞑子故意设计的,咱们的炮兵到时恐怕不得安生。”

王秀奇对火炮十分感兴趣,专门跑去大学堂进修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经常和炮队的军官探讨,他看着沙盘上的模型,几乎是一眼就能确定在哪里设置火炮阵地最有利于攻城。

“王提督说的没错,打不下这些堡寨,咱们就很难用炮,这次派去攻城的兵马,一次最多不会超过四千,每个堡寨里面有数百清兵,那里的地形又不适合兵马调动,他们突然来一下,咱们很难阻击。”郑成功也随即出言道。

“而且,本藩看参谋部整理出来的情报,那些新派来的鞑子兵,应该都是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部落兵。鞑子的人丁原本就少,又打了那么多年仗,他们也不是天兵天将,打仗死的也多,现在人丁越来越缺,这些部落兵就是他们从关外抓来的。

这些部落兵虽然因为训练不够,野性未除,军阵大战不如鞑子的老兵,但是单兵作战能力极强,他们自小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性情强悍,忍耐性极高,都是天生的猎人,最适合的就是在山岭中混战,甚至个别还能夜袭,这也是咱们要特别小心的。”

“看来陈泰为了挡住咱们,是下了苦功夫的,这支鞑子兵应该是他求着北京的奴酋专门派来对付咱们的吧!”万礼听了,嘴角一咧,笑着说道。

要知道,他等这个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不知道等多久了,如今中军老三营都不在,只有他麾下的虎卫营和武卫营作为助战主力,和王秀奇一起出征,还遇上了鞑子的硬茬,极不好对付,这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机会。

“陈泰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当然很清楚,若是漳平这个闽南内地的门户被本藩拿下了,那延平和汀州二府都将不保,那里的清军也会彻底失去作战的信心,他必须保住漳平,否则内地的三个州府,他一个都保不住。”郑成功说着,嘴角泛起了笑容:

“不过嘛,他想要把漳平打造成坚不可摧的堡垒,树立起胜利的榜样,遏制住咱们的攻势。那本藩就也多下些功夫,把他的这块招牌打烂,让他彻底放弃挣扎。”

“漳平”是郑成功进军福建内陆必须拿下的枢纽,这一点陈泰自然清楚不过。而且,他如今也根据明郑的部署和行动,慢慢想明白了郑成功的实力应该是不够的,不然根本不需要休整,应该是乘胜追击,就算不打福州,也应该拿下漳平,永宁这些最为关键的城池。

不过,为了清廷能够加大对福建的支援力度,也为了给自己脱罪,陈泰自然还是按着之前的商议结果上报了。否则,漳平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那么多部署,还调进了八百多名八旗兵。

而“宜兴事变”之后,清廷对江南的态度,以及缩减了原本拨给福建的钱粮都使得陈泰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并继续不断向北京发送急报。明郑的实力在他的描述中,若不尽快遏制,将愈发不可收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