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35章 人不知而不愠

第35章 人不知而不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皇子高爔传!

其实,高宝刚才并未走神,也没有看什么不相干的鸟雀。

当初离开燕王府后,他时不时会收到信鸽传递过来的小纸条。

消息内容很简单,几乎千篇一律,画着一面放倒在地上的旗帜。

高宝虽然不识字,但却能看懂这幅小画。这幅小画是明军的行军旗语,意思是“原地驻防”。

高宝确实是他的本名,但当初入燕王府做亲随时改名“刘甄”,而后常随燕王行军打仗,自然熟悉旗语。

后来他和五儿远离京师,隐于乡间,此事除了王妃、世子朱高炽、道衍和尚,再无人知晓。

这信鸽,还有所带的“原地驻防”的小画......

高宝想来想去,这定是朱高炽不放心幼弟,时不时来打听一下消息。

他便画了“五面竖起的旗帜”回报,意思是“行进顺利”。

后来,鸽子来得越来越少。

差不多十年前,就再也没有收到过信鸽发来的消息。

如今高希从疯病中苏醒过来,他和高刘氏是多么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王妃和世子啊!

他这几个月,总是留意观察有没有传递消息的信鸽。

刚才恰好有两只飞过去,让他一阵兴奋,但那两只灰鸽子却在附近盘桓了一阵又飞走了,让他白高兴一场。

高宝在心中叹道:唉,希儿苏醒的事该如何报知世子呢?看来只能再拖一拖了。

第二天卯正时分(清晨六点多),高希早早地到了学里。

此时,时辰尚早,一个其他学童也没有,教书先生胡老秀才都还没到。

他便自己摇着扇子,诵读起《论语》,书童平安侍立在侧。

胡老秀才进学堂的时候,高希正摇头晃脑闭着眼睛读诵,自得其乐,都没看到老师进来。

胡老秀才见高希第一个到,又如此卖力地背书,内心极为满意。

平安拉了一下高希的衣角,高希睁眼才知道老师来了。

高希平素行止放浪,对老师却极为尊重。

他立即丢了扇子,恭敬地站起来向胡老秀才一揖:“老师,你来了,学生有礼了。”

“嗯,一天之计在于晨,很好!”胡老秀才看到高希手中拿着的新《论语》,“去过镇上了?”

“是的,老师。”

“有何收获啊?”胡老秀才看似随意的无心之问。

“书买回来了。”高希憋着坏笑回答道。

“...”胡老秀才等了一会儿,见高希没再说话,才知道“书买回来了”就是答案。

胡老秀才忍不住笑了,高希也笑了,平安忍不住也笑了。

“臭小子,没大没小,跟为师也开起玩笑来了。”

高希走过去,殷勤地为胡老秀才打起扇子来。

胡老秀才一把将他打扇子的手推开:“胡闹,这天也不热,打什么扇子!说说看,去了一趟镇上,有什么收获?”

“嘻嘻,也没啥,就是在顾瞻书坊碰到了丁忧在家的沈翰林,那本《论语集注》就是他送的见面礼。”

“哦?”胡老秀才脸上现出一丝欣喜之色,“说说,是怎么认识的?他为什么要送你《论语集注》啊?”

“老先生,我家公子了不得,给沈翰林沈老爷还说了一段《论语》中的话,沈老爷很满意就......”

平安按捺不住,抢着说话,便将当日在书坊偶遇沈度的事,一五一十细细说了一遍。

胡老秀才一边听,一边摸着山羊胡点头。

“沈翰林是当世大儒,写得一手好字,满腹经纶。你与他结了善缘,小子福气不浅。”

“哦,刚才平安说,你和沈翰林对答时还用了《论语》中的两个典。我前脚进门时,看你也在背《论语》...”

胡老秀才的话还没说完,平安又抢着说道:“会背,我家少爷会背。昨天回家路上,我家少爷又看又背的,现在已经能背好几段了呢!”

“是真的吗?”胡老秀才听了,控制不住地激动起来。

三天背出三部蒙学才过多久,高希又能背《论语》了?千里马,千里马!

做老师的,能不能碰到高希这样的千里马,也是要拼人品的,能不激动吗?

胡老秀才自己怀才不遇,这辈子是当不成进士了,那就当“未来进士”的老师吧!

“那还有假,先生,我家少爷定然是文曲星下凡。哦,有可能也是武曲星下凡。你不知道,我家少爷和两个军爷比试,一下子就擒住了他俩......”

平安叨叨个没完,说得眉飞色舞。

不过,除了“文曲星”三个字,平安还说了点啥,胡老秀才一点都没听进去。

他只知道高希去镇上买了《论语》,只一两天功夫,已经可以背书、用典了。

他都没查证一下高希是买书前会用典了,还是看了书后才会用的典。

实际上,他也根本不想查证。查什么查!

这小子第一次在课堂上解释《三字经》时,已经引用了好几本书中的典了。

高希不是文曲星,谁是文曲星?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只愿意听到自己想听的,其他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信息,自动忽略。

“那你来说说看,这《学而篇》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何讲?”

胡老秀才这是要亲自考较高希。

《学而》是《论语》开篇,现代中国人但凡读过中学的,四书五经中别的篇章可能不知道,这《学而篇》却肯定是读过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妇孺皆知啊!

胡老秀才单挑三问中的最后一问,要高希讲一讲。

看起来也没什么难度嘛!

高希并未立即回答,而是说道:“老师稍候,容学生想一想。”

高希习惯性地又轻轻在脑前摇起了折扇,样子甚是潇洒。

胡老秀才点了点头,然后端起茶碗呡了几口,眯着眼仔细打量起了这个得意弟子。

你别说,这小子以前疯傻,天天只能待在家里,胡老秀才虽然因为要给他治病,经常可以见到高希。

但那时候的高希口水横流,嘴里总是乱哼哼,双眼斜视、白多黑少。

谁曾想,这疯病好了,还有了眼前这般好光景!

两三个月的将养,高希壮实许多。

虽说言行举止还有些古怪、异乎常人,但看他现在思考时的专注表情,倒益发有了意气风发的儒生风采。

屡屡落第的胡老秀才看着高希,轻轻地摇晃着脑袋:我怎么就收了这么一个好弟子!哈哈,哈哈...

他正在为自己慧眼识宝而得意,高希这边已经开始解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但这里说的‘君子不愠’,并不是说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恼怒,就是君子了。”

“譬如丁嫂前一阵去我家大闹,还有好多好事之人围观,我和我的家人也没有怨恨他们。”

“那我们一家子都是君子了?可能算有君子之风,但和这里所说的‘君子’不是一回事。”

“‘不亦君子乎’中说的‘君子’,应该是指和一起做学问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和这些朋友在一起,就算对方不理解或不同意我的观点或主张,我也不生气。”

“不会因为别人和我的观点、看法不同而怨恨对方。这样的人,才是孔子所说的真君子。”

高希侃侃而谈之时,已经有好几个学童陆续进了学堂,胡老秀才也没注意到。

他已经听得入了神,含在嘴里的茶水都忘了吞下去。

这哪里是一个才开蒙不久的学生!

这番见地,去金山卫学读书也绰绰有余,好像金山卫学还有点配不上高希呢!

“老师,老师!”

高希说完了,却看到老秀才在发愣,不知所以,轻声叫了他几声。

“哦哦...嗯...”胡老先生回过神来,连忙吞下茶水。

又大笑起来:“哈哈哈,很好,很好!我看啊,你就不用再和学堂的学童一起慢慢学了。以你的天资,可以学得快一些,看看能不能赶上明春的县试。”

“呼,”底下的学童一阵不服。

我们学了一两年蒙学了,老师都懒得讲一回四书。结果这个疯小子才来读几个月的书,老师就让他准备县试。

我等成什么了?

那还用说,在座的都是垃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