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极烛六合 > 第57章 奇才(上)

第57章 奇才(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极烛六合!

一晃数日过去,法真道人连续讲了几天的经文。韩行健保持着当年上学时那份对知识的渴求,认真地学习着。听不懂之处,他便向能及时请教的任何人求教——比如法真道人,比如自习道人。甚至回到住处后,有什么不懂之处或者突然迸发出新的灵感,他也会找“保洁员”小六子去探讨。

法真道人和自习道人继承了吴掌门那种不喜废话的性格,解释起来也是直切要点,背后对韩行健则是赞不绝口,尤其是比起那几个年纪尚小、玩心比较重的小道士,韩行健的求知之心还是令他们赞赏的。当然,赞赏归赞赏,他们也不会刻意对韩行健进行什么表扬。因为吴掌门一向认为,说得再多、知道得再多,不如在实践中能够用好。现如今,正式的炼体之术还没有开始讲授,而颇为凶险的实践课更是尚未到时候,所以法真和自习也并不认为韩行健能够在这两类课中能表现得多么突出。

小六子倒是很热心地与韩行健探讨。他的年纪较韩行健为小,较那些与韩行健一同学习的小道士又大了几岁。加之性格谦和甚至有些怯懦,对于少有的几个能够愿意跟他聊的人之一的韩行健,小六子还是很乐意与对方探讨的。

如是半个月过去,当法真宣布可以开始安排韩行健等人进行炼体之术的修行时,韩行健心里也是暗自喜悦。因为他知道,自己可以向着筑基炼己的境界跨出第一步了。

“今天要教你们的,名为太公拳法,乃是当年助武王伐纣的大功臣、齐侯姜子牙所创。”法真说着,目光巡视着包括韩行健在内的新入门道士们,“姜子牙没有名列封神榜,故于大战中幸存下来,却也未能像哪吒、杨戬等人一般肉身成圣。作为阐教元始天尊弟子,其基本修为自是道门正统,今日不同道派多数以此拳法作为入门拳法。不要小看这套拳法,这套拳法虽旨在助各位入门,但是在使用中可促使你们的**得到锻炼。并且,由于修习时注重呼吸吐纳,可令你们逐渐体会到引气入体、淬炼筋骨的奥妙。当然,你们能够用多长时间体会到这种奥妙,便要取决于你们自身的资质了。”

言毕,法真当即讲太公拳法演练了一遍。这套拳法并非如拳击赛场上那般注重稳、准、狠,也并非太极拳那般缓慢,其势忽快忽慢;此外,力度方面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固定,颇有些令人琢磨不透。但是参照法真所说的话,如果想将这套拳法的动作、力度和速度全都把握好,那么势必在修行中顺着节奏进行呼吸吐纳。这大概就是法真所说的修习这套拳法的目的吧。

韩行健从法真演练开始便用心去记,他没有什么底子,所以看得特别仔细。他心里自然做好了自己未必能够全部记住的准备,但是也极为用心去记。

演练之后,法真令新道士们尝试演练一番。其实这所谓的“尝试演练”意义也不大,毕竟只看一遍又能记住多少呢?能够讲动作记清楚就很不错了,更何况是飘忽不定的速度和肉眼难以判断的力度呢?

一同学习的小道士,有些已经有了些道门基本功,这套太公拳法既是入门的拳法,不少小道士在自己家中已经见过自己同样修道的父辈演练过这套拳法,耍起来倒也似模似样。但是,却也不见得能完整地演练出来。有些如同韩行健一样的纯新手,演练起来更是不像样,有的甚至如跳一段没有什么规律舞蹈一般,围观的其他小道士偶尔发出一阵阵笑声。

比起其他人来,韩行健的观感则比较独特,

他在看其他道士演练这套拳法时,脑海中会极为清晰地反映出法真演练拳法时的场景,进而与眼前道士的演练对应起来。在这种观感之下,韩行健有了一个念头——他能够很清楚地一一判断出这些新道士们哪里演练得准确或者不准确,也能判断出到底是动作不对还是速度没跟上。至于力度方面,他也不确定自己能够判断出来,毕竟力度什么的,似乎还是亲身感受一下才能判断得更加准确。

其实,韩行健的这种感受,在他的人生中也并非第一次了。他自小求学过程中,除了对书本知识记忆较快之外,对于许多实践操作的事物也记得很快。别人演练之时做的事,往往能够如同刻在他脑子里一般记忆犹新。所以,对于一些实验操作和体育动作,他也能够很快记住并迅速学会。

此时场上演练的是一个俗家名字叫智勇的道士,他的年龄大概十岁出头。其父智丈也曾在龙虎山修行过,后来也是因为始终未能踏入炼精化气阶段而离开龙虎山、还俗成家。在智勇还很小的时候,智丈便教他练过这套拳法。现如今,智勇早已将这套拳法打得有模有样、虎虎生风。所以,智丈将其送上龙虎山,希望儿子可以完成他当年未能完成的心愿——成为正式的龙虎山道士。事实证明,智勇确实是已经上场演练的道士中,表现最好的一个。即便是法真,也是频频颔首,以示认可。

智勇演练的时候,韩行健自然也看在眼里。说实在的,在韩行健看来,这也是迄今为止他看到的最接近法真演练的一位了,动作方面基本到位,只有几处在速度方面与法真的有些出入。看来这个智勇也是有人用心教过的,果然还是有底子比较好。想到这里,韩行健不禁又想起了张起尘,如果在自己上山前,那小子不是有要事离开,真该让他多教自己点什么。哪怕被他宰几顿饭,也值了。想到自己和张起尘经历的种种,他的嘴角不禁勾起了一个弧度,脸上也带了笑意。

一个人面带笑意是什么意思呢?这固然不一定,-赞许的笑、鼓励的笑、热情的笑,都是好的;挖苦的笑、阴森的笑、冰冷的笑,都是不好的。一个不算很熟的人,在看着你的时候,仅仅嘴角勾起一个弧度,那么属于那种笑呢?或许什么都是,又或许什么都不是,更有可能人家只是想起了与你无关的事而笑起来了。至于怎么看待,那就取决于你自己了。

刚刚演练完之后的智勇,面对法真那份赞许的笑和其他小道士羡慕的笑自然也有掩盖不住的得意。但是他看见韩行健嘴角那一抹弧度时,心里却不大自在起来。

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这么凑巧,其实韩行健的笑仅仅因为想起张起尘了而已,与智勇的表现无关。如果智勇是个心胸宽广甚至没心没肺的人,可能根本不会在意韩行健为什么笑。

然而,韩行健在这帮新入门道士里面又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方面韩行健年龄最长,个子也比其他小道士们高很多;另一方面,龙虎山虽然不小,但是很多消息传得也快。经过半个月的相处,大家也互相了解了一些事情,这个韩行健可是刚进山就被天师和掌门双双接见。虽说新入门的道士来拜见掌门是流程,但是有些小道士私下里讨论说法真每天都向掌门汇报韩行健的学习情况,这就令人奇怪了。毕竟龙虎山新入门道士甚多,法真也只是负责教他们几个人,掌门怎么可能关心到每个新道士?而天师那边听闻更过分,直接对韩行健称兄道弟的。虽说天师说话经常不着四六,但是对于门人辈分还是很看重的,对一个新来的称兄道弟还真是闻所未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