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极烛六合 > 第56章 掌门掌门,掌天下道门(下)

第56章 掌门掌门,掌天下道门(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极烛六合!

“好了韩小兄弟,不要愁眉苦脸的了!”张天师拍了拍韩行健的肩膀,与吴掌门对视了一眼,他当然知道吴掌门所想,现在有人斩断了天上与人间的连接,如果韩行健身上发生的事真是所谓的“人间事”二人恐怕都可以掐算得到,既然二人都掐算不到,那么说明要么有人以大修为抹去了痕迹,要么就是这事并非人间人所为。

“明天自习会过来带你去释道堂接受入门的训练。”吴掌门道。

“自习?”韩行健莫名其妙。

“嗯。法真的弟子自习,他负责入门的第一课。”

“喔……”龙虎山人的道号还真奇特,韩行健心中思忖。他已然听法光道人介绍过正一道的目前的道号辈分是遵照“道法自然”来排列的,这位自习道人既然是某个名为“法真”的道人的弟子,那应该便是某位道字辈道人的徒孙了。

次日,一个看起来约莫三十多岁的道人来到韩行健所住之地,韩行健早已洗漱完毕,并且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道袍在此等候。这道人似乎是个喜欢直来直去的人,见了韩行健便直奔主题道:“你就是韩行健对吧?随我来释道堂吧。”

“好的,多谢师……呃……师……?”韩行健本打算道谢,却意识到在龙虎山尚未被赐予道号的自己根本不能与其他道士论辈分。说来奇怪,小六子和自己一样没有道号,也就跟其他道士论不上辈分,自己也没考虑过他是什么辈分的,总之他管自己叫师弟,那自己就权且当他是个小师兄好了。至于其他道士呢,自己只知道有的道士叫他保洁员,有的道士叫他小六子,可自己又怎么跟别人算呢?想到这里,他不禁想起来一个与自己大概可以平辈论交的人——张起尘,这小子可是有个正儿八经的道号——法尘的。可是现在既然自己也算是入了正一道,那自己将来又该如何与张起尘论辈分呢?想到这里,韩行健突然产生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万一自己将来被赐予的道号比张起尘辈分低,自己见了张起尘岂不是要行晚辈之礼,岂不是要被那小子呼来喝去的?韩行健不禁冷汗开始往外冒了。

倒是自习道人没有废话,已经转身带路,边走边说道:“你虽入我道门,但却没有正式拜师。师祖令我带你去释道堂,实则是要家师法真道人指点包括你在内的一些新入门不久的年轻道士,家师便是你被正式赐予道号前的指导者。在龙虎山,指导者算是被指导者临时的师父,你暂且叫我师兄便是。”

“是,师兄。”韩行健紧跟着自习道人,应道。突然间,韩行健反映过来自习道人所说的“师祖”之称,便开口问道:“师兄所说的师祖,可是掌门么?”

“正是掌门。”自习道人应道。

“那我今后就要称尊师为师父了吧?”韩行健问道。

孰料,自习道人竟然摇摇头,说道:“不可。龙虎山对于师承极为看重,一日为师便终生为师。师兄虽然可以叫,但是在你正式拜师之前,即便家师是你临时的师父,你也不可以‘师父’相称。若你将来拜师后,辈分上刚好低家师一辈尚且无碍;若不是低家师一辈,你对家师的‘师父’之称便做不得数了。所以,你只可以‘道长’相称。在你被正式赐予道号前,家师就暂且称呼你的俗家名字了。”

韩行健点点头,心里不禁想到:“这龙虎山规矩真多。”

其实也不怪韩行健有此想法,许多道门之中,一旦明确进入哪一门派,便很快有拜师、赐道号之事。

普通修道者,能够筑基炼己(炼体),已然是许多凡人所不能比的。即便比之武道,大部分武道中人也不过达到修道者中的炼体之境。所以,武道之中才长期盛传习武不如修道。沐阳那种实力,完全就是武道之中的异类,要不是沐阳不会使用道术,武道之中根本不会当他是个习武之人。

偏偏龙虎山极为看重修道者的资质与能力,若不突破炼体阶段、跨入炼精化气阶段,那也不过是个实力强劲的凡人而已。这样的能耐,挂着龙虎山道士的名号出去,在龙虎山的诸位前辈看来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哪怕缩减正式拜师人员的数量,也要保证修道者质量。更何况,一入道门深似海,如果修道者十年还达不到炼精化气阶段,还不如劝其及早还俗,免得耽搁人一辈子。

正是基于此,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人因为未能成功跨入炼精化气阶段而离开龙虎山。但也有例外,比如小六子这个自小便在龙虎山的小道士。

十年过去,小六子未能突破境界,却也始终不走,毕竟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索性留在龙虎山,做些砍柴、烧水之类的杂活。因为许多道士不大待见他,不少脏活累活都丢给了他。所以才有了他外出采药时被灵剑堂的人伤到。虽然伤得不重,但后果却很严重。在极为护短的吴掌门眼里,虽说这小六子并非吴掌门的徒子徒孙,但在吴掌门那儿,只要是龙虎山里能喘气能说人话的,不管是谁,那就不是外人可以欺负的。是以吴掌门亲自出马,在灵剑堂大闹一番,可把灵剑堂的两个掌门吓坏了。

不一会儿,韩行健已随自习道人来到释道堂。释道堂内,一名看起来四五十岁的道人正坐在中间,眼睛紧闭,似在闭目养神。边上团坐着几名穿着道袍的小道士。见此情形,韩行健竟然有些不自在起来,因为那些小道士真的很小,多数都是稚气未脱、看起来七八岁的小孩子。即便是年龄稍大一些的,也只有十岁出头的样子。唯有自己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跟他们一起听年长的道士讲道,实在感觉怪怪的。

韩行健在自习道人的指点下在一个蒲团上坐下——那蒲团是道士们打坐用得垫子。韩行健虽然也是前几天才见识到蒲团,坐上去也没有太多的新鲜劲了。因为自从上山之后,他每天只要无事就会在自己的屋里坐在蒲团上学着打坐。既然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修道,那么自然也熟悉道士们的一切。

待韩行健坐定,那名坐在中间的四五十岁的道士睁开眼睛,看向包括韩行健在内的一批新入门的道士,缓缓说道:“各位,奉掌门之命,自今日起便由贫道为你们指点修道事宜。你们尚未正式拜师,称呼我为法真道长即可。你们的功课分为三类,一是熟读道经,掌握修道的基本知识;二是修习炼体之术,并且要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练气的法门;三是经历实战,学会怎样运用你们所学的去降妖除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续道:“我知道,你们中间有些人自小便生在道门之家,已经有了修道的底子。有些人却是从零开始,对修道之事一窍不通。但是,对贫道而言,唯有一视同仁。凡贫道所学所知,只要是能够在现阶段教授你们的,必倾囊相授。”

这番话,倒是令韩行健起了几分好感。看来,这法真道人与自己在俗世之中的求学生涯中遇到的那些好老师还有几分相似之处。虽然他没有多少慷慨激昂的说辞,但是显然是个务实之人。想到此,韩行健不由也对那位看起来似乎有些刻板的掌门也心生敬意。毕竟,这位法真道人有此心性,想来与法真道人的师父吴掌门的教导也是分不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