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高门大户贵夫妻 >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48节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4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高门大户贵夫妻!

好一个骄纵的小公子。赵县令和李郡丞对视一眼,到底没在这档口上交谈什么,引着沈安侯一群人往县城中去了。

沈小公子说自己来逛街,就真拉着两个家丁揣着铜钱撒欢儿去了。赵县令还有些担忧,沈安侯便随意摇了摇头:“他在京中就是这样放荡惯了,你莫要理他,等会儿肚子饿了,他自会跑回来的。”

他们来这里是要干活的,赵县令听闻要查账,也表现的十分配合:“县中账册都在后头,请各位大人和我来。”

账房里的账册收拾的十分齐全,分门别类并无错漏,和郡守府里的数据也没什么出路。沈安侯随意翻看了两眼便扔给了沈淞,自己则颇为夸赞的与李郡丞闲聊:“难怪你说四县之中唯有赵县令做的最好,看来倒并非是看在亲戚面上的吹捧之词。”

李郡丞虽然觉得沈侯爷这是有意拖他下水,可这时候总不能否认了去,只能有些尴尬的点头。沈安侯却并不罢休,反而把他们俩连同赵家都狠狠夸赞了一番,直言自己坐镇琨郡,以后便要对他们多多依仗。

倒是一旁的武长安有些看不下去,挑了几处不痛不痒的毛病。沈安侯便笑:“你这就是在圣人身边呆的时间太久,做事儿才这么一板一眼的。都说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你当哪儿都和宫中一样尽善尽美吗?”

说着还开玩笑一般与赵县令道:“武大人是三年前京中武举里胜出的武举人,这些年一直呆在翊羽亲卫,眼界便难免要高一些,倒显得不知凡间疾苦了,你们莫要与他计较。”

原以为这位督邮大人也是和沈淞秦江一般的太守亲眷,没想到来头居然这么大,指不定就是为陛下心腹,赵县令一时没掩饰住,目光闪了闪,露出几分惊疑不定。沈安侯故作不知,继续打趣武长安:“你看都是翊羽亲卫,秦江就比你懂事儿多了,你好歹还长他几岁呢,可学着点儿吧。”

“怎么……功曹大人也是亲卫出身?”李亮小声问了一句,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刻意?

秦江正和沈淞一块儿翻账本呢,无所谓的点了点头。沈淞便笑:“我姑父还是高平县子呢。你说他一个正五品上的子爵,放着好好的亲卫不做,偏要闲着无聊来给我父亲打下手,差点没被我姑姑拧了耳朵。”

“你个小兔崽子,给我少说两句。”秦江脸上微红,将一大摞账册砸在沈淞手上:“赶紧干活不许闲话。”

他们越是表现的无所谓,李亮心中的疑问便越多。一个三品的侯爷还不够,再来一个五品的县子,甚至至少有两位是圣人身边的心腹——难道琨郡真的要出什么大事了吗?

他却不知道这番故弄玄虚根本就是沈安侯为了报复他昨夜“装醉”给布置的。早上临出门,沈大老爷这个以牙还牙的坑货便说了:“他不是摆出一副‘我有秘密但是我就是不说’的架势吗?咱们也可以摆啊,就看谁忽悠的过谁吧。”

越是想得多的人,越容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仅李亮百思不得其解,便是知道了沈安侯一行行踪的赵家人也开始怀疑,是不是郡中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变故发生,或者是哪家想要对他们下手。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在赵家弥散,而漏液赶回来的沈大老爷并沈汀秦江,也重新列出一本账册,让武长安看的目瞪口呆。

“你不会真当我去玩儿了吧?”沈汀得意的对武长安抬了抬下巴,脸上尽是得意之情:“你可知市井之中最容易以小见大,一个县里经济状况如何,基础设施如何,百姓生活水平如何,只需要带着心思去看,总能够看出几分端倪的。”

“所以说,这安平县虽然看着不错,可赵县令花费在百兴头上的银钱和他吞进自己腰包的相比,那真是九牛一毛了啊。”

“他做的虽然隐秘,但只要有心,总是很容易查到的,为何前任太守并不声张,反而处处为他掩饰呢?”沈淞有些疑惑的问。

“肯定是好处一起拿了呗。”沈汀无所谓的应道,复又扬了扬账册:“父亲是准备明儿就把它扇到赵县令脸上,还是留着以后再行发难?”

“先留着吧,现在已经六月,再有一段时间就秋收了。”沈安侯思附了一会儿决定道:“我们还得去拜会沈老大人,还要看看其他几个县的情况,等全部都心里有数后再做打算吧。”

第107章 水源之争

沈大老爷对安平县突击检查,给赵家和李郡丞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算是彻底扳回一城。之后他便按着规矩去拜访了前任鸿胪寺卿的沈老大人。虽然两家都姓沈, 可确实攀不上亲戚,不过当年沈周老国公爷还在时曾与沈大人同朝站班,如今提及也不免有几分唏嘘。

原本在拜会沈老大人后, 沈安侯该接着巡视各县, 然后设宴款待郡中富户人家——或者被人家设宴款待。只眼见着秋收一日日临近, 这些都只能押后再议。

都说民以食为天, 对于老百姓来说,秋收一定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琨郡虽然不乏水源,无奈地势有些尴尬,贯穿四县的河流水位不高,想要修渠引流实在是个大工程。而少有的利于灌溉的良田,不是归赵家所有,就是被郡中富户们控制着。

若是雨量充沛的年岁也就罢了,如今年这般, 禾苗到了灌浆期, 天公却并不作美,一连七八天都是烈日高悬, 百姓们便只能想方设法的从河中取水浇灌。但这般不仅辛苦,效果也并不好,沈安侯在外头走了一圈,便听到一片哀怨。

“对了父亲,你说他们为什么不用水车呢?”沈汀小少年也看的揪心, 拉着沈安侯问:“若是在河边建上几个大水车,再修上一些浅浅的沟渠,不就可以将河水提上来,直接引入田中吗?”

“水车!”沈安侯一拍脑袋,沈淞也点了点头,唯有武长安还是一脸迷茫:“水车是什么东西?用来取水的车子吗?”

沈汀也一脸迷茫:“武大人不知道水车吗?”他连比划带讲解的说了自家府上水车自凉亭的构造,武长安虽然听的一知半解,也知道这东西是个可以把深处的水往浅处提的装置,十分兴奋道:“居然还有此等方法!事不宜迟,赶紧使人在河上建起来吧。”

沈安侯却是一盆凉水泼下去:“建水车自然可以,但要在江边建起用于粮田灌溉的水车,那可不是我府上这般小打小闹的。我只问你,这算不算劳役,又由谁出资?各色原料从何而来,又从哪个地方建起?”

武长安也不过是一时间被好消息冲昏了头,沈安侯一壁问下来,他早已经冷静了,乃端端正正做了个揖道:“是学生急躁了,水车之事很该放到秋收之后才对。”

“可如今这样,总不能任由田地干涸吧。”沈汀年少,心中便多有几分善念:“父亲也说不以善小而不为,就算用咱们自家家丁又如何?能救一处算一处呗。”

“话不是这么说的,虽然行善,可也该想想会不会造成更大的隐患。”沈淞在一旁小声与沈汀分析利弊,总算打消了小少年的念头,不过他还是有几分不服气:“那现在总不能干看着吧。”

“虽然不能做水车,可还有别的法子可以用啊。”沈安侯扯了扯沈汀的发髻:“眼光要开阔嘛小家伙,不是只有利用高科技改善生活这一条路子可以走啊,让我来告诉你,还有另一种方法,叫做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

在场的哪个不是人精,一下子就猜到他的想法:“你是说让都尉府的兵丁们来干活?只怕这样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那些兵丁不是琨郡本地人?不是人民子弟兵?”沈大老爷嗤之以鼻,伸手点了点这群土包子:“只要思想工作做的好,这件事儿不但不会让他们有抗拒感,反而能加强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呢。”

这话说的武长安将信将疑,沈汀却是若有所思:“好像……真的可以啊。”

说干就干,沈安侯带着他们就往都尉府去。琨郡的都尉姓廖,是个威严的中年汉子,与沈侯爷寒暄几声正要问明来意,便听到外头有些惊慌的禀告声:“都尉大人不好了,临平县和安平县的农户们又因为水源的事儿打起来了。”

廖都尉面上以黑,站了起来,看到身边的沈太守大人,索性邀他一块儿:“每年开春和秋收时这两个县的人都要来这么一遭,大人请随我一块儿去看看,顺便给他们调解一番。”

原来在两县交汇的地方有处河滩位置极好,取水十分方便,是以没到用水的高峰期,两县的农户们便要为此处的一个落脚点而正的不可开交,甚至有一年还打出了人命来。这几年虽然收敛了些,可冲突还是时不时发生。两县的县令倒是想管,可他们谁都只想让对方让步,于是只能由廖都尉亲自出面调解。

说是调解,廖都尉每年的法子都是武力镇压,将挑头的几位打上一顿以儆效尤。沈安侯听的只言片语便知道他的打算,眼睛一转便直言道:“本官来此也是为了这事儿,自然是却之不恭。不过本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都尉大人同意——请大人将都尉府的全部兵丁一块儿带上,到时本官另有用途。”

只是调节个纠纷,带上几十上百个悍勇兵士也就够了,廖都尉虽然不知道沈安侯为什么要带上这么多人,但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也不好随意折了他的面子。反正有自己在场,想来沈侯爷也不会做出什么过分的事儿来,廖都尉爽快的点了头:“那就点齐兵马,大伙儿都去吧。”

一千多人的队伍一眼望去还是有几分震慑力的,是以两边闹事的百姓看到这阵仗,纷纷迟疑的退开,将手里的武器往身后藏了藏。

赵县令和临平县的徐县令看事态已经得到控制,也赶紧上来行礼。沈侯爷一看情况便心里有数,先任由廖都尉将闹事的人揪出来惩戒一番,然后才突然好整以暇道:“我本以为琨郡的府兵出自四县——怎么,难道你们只在宜安县和宜冲县招兵吗?”

这话问的没头没脑,廖都尉愣了一下才回道:“自然是四县都有好男儿参入都尉府的。”

“那怎么会这样呢?”沈安侯刻意提高了些音量,满是“无辜”的问道:“自己县中相亲为了口水不惜打的头破血流,他们却看好戏一般站着——若是我只怕早就冲上来了呢。”

“这是要挑事儿吗?”廖都尉第一反应便是不满,可沈安侯的下一句话便让他愣了:“老弱妇孺都拿起了水桶扁担,只为了多保住些许粮食,让来年过的顺畅些,也好交纳粮税供养你们——”他伸手从兵勇们跟前划过,眼神有几分不屑:“他们把你们当自家子弟,你们可有记得自己也是他们的亲人?”

兵士之中有了些许骚动,廖都尉一脸防备的看沈安侯:“太守大人到底有何见教?”

“都尉大人不必紧张,安侯只是觉得,参加劳动亦是一种锻炼,而兵士们本就是出身各县,为自家父老乡亲做些体力活儿也是理所当然嘛。”沈安侯背着手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当然,本官只是个文官,管不了军备上的事儿,无非这么随口一说罢了。”

“你是随口一说,可当着大家的面儿说,不就是将我的军吗?”廖都尉心中不满,可看着百姓们殷殷期盼的眼神,再听着身后兵士们的窃窃私语,知道若是自己不给面子的带人回去,只怕以后就失了民心了。“罢了罢了,沈太守说的也有理,从今日起,尔等的操练便缓一缓,每日都来堤坝上为百姓们运水吧。”

他虽然答应的痛快,其实也有意让士兵们知难而退,没想到沈大老爷一拍手掌,对他就是一揖:“都尉大人高义,我虽不才,可也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他对沈汀使了个眼色:“我这次子文不成武不就,却有把子力气,就让他带着我家家丁也加入各位兵勇的队伍,一块儿为百姓们尽一份力如何?”

别说百姓们,便是廖都尉和两位县令都没想到他会来这么一出。这可是太守家的公子,是个扎扎实实的衙内啊。沈汀倒是一点儿不觉得被冒犯,反而认真点了点头,把外头的袍子一脱,随便挽了挽袖子朗声道:“大伙儿与其站在岸上对峙浪费时间,不如赶紧拎几桶水上来。”他一壁说,一壁指挥自家的家丁站成一排,让人拿了水桶过来:“两个县的士兵们分别站一边,这样不就能互不干扰了吗?”

好吧,太守大人正站在一旁看着呢,小公子发话,大伙儿只能照办。因打水的位置已经被占据,大伙儿也没什么好争抢的,士兵们不仅有把子力气,配合的也默契,很快河滩上运水的节奏便欢快流畅起来。

空桶子进来,满满的水出去,沈大老爷还在一旁指挥:“你们不该站这么密集,得一路都有人帮把手,不然离得远的百姓把水拎回去得多累啊。”

若说兵勇们一开始还只是被义气所激,又不得不给上官面子,这才放下身段来给父老乡亲们打水,可看着一张张满是感激的脸庞,他们慢慢觉得自己的双手充满了力量。有孩子们得了沈大老爷的指点,争先恐后的采摘了几种常见的药材回家煮成药茶给他们送来,也有妇女们无需族老多言,三五相邀的做好丰盛的饭菜送到田间。

虽然没有口号声,也没有激动人心的鼓励话语,可廖都尉还是觉得,这一刻自己手下的兵勇才真正展现出了他们的力量和坚毅。汗水一滴滴从头上脸上掉下来,可谁也不会喊累,因为他们身后还有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父老,那正是他们要努力守护的人。

沈大老爷看气氛良好,满意的点了点头,口里却还不放过他们:“两县的兵勇们听着,你们的相亲在争夺河滩水源这事儿上打了个平手,不过想来他们心里是不怎么服气的。都说不争馒头争口气,不如你们就比一比,到底哪个县的男儿更能吃苦耐劳,更能为自家县里争光如何?”

“好!就按大人说的办!”“来就来!我们临平的汉子还会怕了你们不成?”此起彼伏的约战声和迎战声比河滩之上的骄阳更热烈了几分,汉子们咬紧牙关加快了速度,而田间干涸的土地也一寸寸被滋润着,看起来满满生机。

廖都尉看着眼前的景象,终于做了决定:“距离秋收还有不到一个月,都尉府的兵勇们暂停训练,都下到各地帮忙灌溉缓解旱情吧。”

“那就让他们一个地儿一个地儿的轮换过去,可别分散开来。”否则就没现在这效果了。沈安侯轻声建议,廖都尉了然的点头:“沈侯爷果然是将门出身,只当个太守可真是屈才了。”

在他看来,这般懂兵事善用兵心之人,不去当将军着实可惜。沈安侯便笑着摇了摇头沉默不语——这些可并不是他的智慧,只其中关窍实在不能为外人道也。

第108章 世家赵氏

发动府兵虽然是个治标必治本的法子,但好歹安抚了百姓的焦躁。且有兵士在场, 在水源地统一调度, 百姓反而少了争夺许多冲突,让浇灌事宜变得顺利的多。

趁着这空档,沈安侯和几位县令都接触了一番, 并往其它三县也走了走。临平县的徐县令虽然年纪不轻, 世家子的风仪却摆的十足, 对沈大老爷颇为爱理不理。他爱诗词文章胜过爱治理一方, 向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唯一能让他来脾气的,大约就是和同是世家子弟,却比他张扬的多的赵县令对上的时候。

宜安县的周县令和宜冲县的郑县令都是寒门学子举茂才升上来的,背景不算雄厚,也不是琨郡本地人,相对徐县令和赵县令来说低调的几乎透明。不过翻过他们县中账册,沈安侯便知道他们看似老实的外表下也有一颗不小的野心, 周县令一直想打通关节调往别处——毕竟琨郡有赵家压制, 他几乎没有出头之日。而郑县令爱的是银钱,虽然不如赵家那般大的胃口, 但也没少中饱私囊。

沈安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当初整治沈家便说过,水至清则无鱼,他便不养鱼。不过一州之地事务繁多,有轻重缓急之分, 要收拾几位县令得徐徐图之,不可一蹴而就。他暗中记下小黑账,面上却不显露什么,便是被拐弯抹角的问起,也直说当前最重要的是秋收,其他押后再谈。

算起来沈安侯运气也是不错,才四下走访完毕,姗姗来迟的甘霖便从天而降,彻底缓解了干旱的危机。沈大老爷和四县县令算是松了口气,廖都尉却还有些意犹未尽——这群训练起来没精打采的兵崽子,这段时间可是天天心甘情愿的锻炼到极致了,若是能将这种精神面貌保持下去,这群人绝对可以被打造成大燮朝难得一见的精兵悍将。

沈大老爷便顺势出招:“等秋收过后,我要休整郡内的水源体系和浇灌系统,到时候还望廖都尉多多帮忙。”

廖都尉自然是一口答应:“好说好说,沈侯爷既然称他们为百姓的子弟兵,为百姓做事便是他们的本分。”

琨郡一不是交通要道二没有匪贼兵祸,府兵们虽然偶有操练,但多数时间闲散的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廖都尉听了沈安侯一耳朵忽悠,也觉得事情就是这般:百姓养着他们,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面临困局的时候得他们解围么?

沈大老爷得他准话也是开心,回来便和林菁道:“廖都尉倒是个好说话的,不过还是得准备些好处给他,总不能白让人帮忙。”

林菁想了想:“军人爱酒,你那蒸馏酒精的法子不是过了明路了吗?不如就教一教都尉吧。至于他做出来是医用酒精还是高度白酒,你只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估计他就开心的很了。”

廖都尉被沈安侯在两县交界将了一军,不仅没有翻脸,反而十分坦然的接受了这种安排。不管他这般做是真的公心如此还是碍于沈大老爷的身份,沈安侯都不能亏待了他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酒这玩意儿可是个好买卖,想来廖都尉不会拒绝。

诚如林菁所想,都尉大人在尝过沈府的新酒玉冰烧后,简直就要疯魔了:“这酒看似如清水,入口却比火烧更热辣几分,好!实在是好酒!是我大燮好男儿该饮的烈酒!”

“谁说不是呢?”沈大老爷亦是有几分醉眼朦胧:“醒掌军中权,醉卧美人膝——廖都尉你是个汉子!就该喝最烈的酒,骑最快的马,睡最美的女子,杀最凶悍的敌人!”

这话实在是太有煽动力了,都尉大人直呼过瘾,与沈侯爷连饮三大杯。至于之后的事儿,廖都尉便没记忆了,只知道醒来时已经谁在了自己府上,身边有个小盒子,下人说是沈老爷送的赔礼。

“赔礼?他好端端的赔什么礼?”廖都尉虽然是宿醉,却并没有头痛的症状,反而觉得神清气爽。随手打开小盒子,里头是厚厚一叠纸张,从酿酒到蒸馏到最后如何做出医用酒精都细细记录,连装置的尺寸都标记的清清楚楚。

那头下人还在絮叨:“太守大人说了,这段时间他拉着大人一路辛苦,民事本不该是大人的活计,可大人一心为公,从无抱怨。他也是第一次到地方为官,并不懂里头的关窍,直到前几日闲下来才知道自己做的不妥。承蒙大人大量,并不与他计较,可他不能如此不知礼,便以此作为赔罪。”

下人一壁说,一壁忍不住伸头去看自家老爷手里的纸——他是廖都尉的心腹,大多数事情都无需避讳。原本收到这么个盒子,他还以为里头会是玉璧或珠宝,哪想到居然是一些看不明白的文字和图画。

廖都尉察觉到他的动作,直接一伸手把人推开了:“此事事关重大不是你可以僭越的。”他小心将纸张叠好仿佛怀中,忍不住扶着额头苦笑:“他哪里是赔罪?这样一来,该是我欠了他一个大人请才对。”

独门秘方这种东西,用的好了便是扶持起一个家族也是可能的,沈大老爷这么说给就给了,若让廖都尉还回去,他定然是舍不得的。可真手下,又有几分烫手——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得了这般大的好处,以后这琨郡中他说不得就要以沈安侯马首是瞻了。

沈大老爷对廖都尉的纠结似乎一无所知,没过几日便又找上门来:“有件事儿本不该来麻烦大人的,只安侯初来乍到,不是很懂琨郡的规矩,这才特来请教,还请都尉大人不吝赐教。”

这话说的有几分蹊跷,廖都尉便追问何事。沈大老爷乃叹息道:“按说安侯来琨郡也有一两个月了,郡中有些资本的人家也该来打个招呼通通气。沈老大人那边我已经去过,倒是聊的不错,可其他几家——你说我是该亲自下帖去请,还是缓上一缓呢?”

沈老大人年岁高辈分高退休之前官职高,沈安侯亲自去拜会是没话说的,可其他几家——其实也就是赵家——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应该是他们来宴请沈大老爷拉关系才对。虽说往前数几辈,他们家也显赫过,可如今的赵家最强的不过是个并不姓赵的郡丞,他们凭什么拿捏着身份不给沈安侯面子?

沈大老爷嘿然一笑:“世家世家,说白了无非是世卿世禄罢了。若是百年之前,我定然乖乖上门请安,可如今这样——便是我去了,他们可担待的起吗?”

这话说的有几分刻薄,却也是事实。赵家在前朝曾经强盛崛起过一段时间,连续两代家主入驻中枢,不仅将琨郡牢牢握在手中,还差点儿地盘扩张将京兆李家给挤下来。

然而老圣人一朝登极,赵家站错了位置,直接被撸了个干净,多年积累毁于一旦。如今的赵家家主,也就是赵县令的父亲,虽然在琨郡受人尊崇,但对于沈安侯来说也不过是个平民罢了——这和他倒霉大表哥楚岷还不一样。楚族长虽然也没个官身,但他手底下有官位有爵位的族人不少,若非他早就表明心意不愿入朝为官,只怕在朝中的位置坐的比楚舅舅还高些。

赵家却和平宁楚氏不同。一次站错队伍,被毁掉的不仅是官位爵位,还有整整一支嫡脉的人丁。如今的赵家主本是旁支赶鸭子上架,身边得用的子弟更是不丰,否则也不会把一个小小的县令都捧出了天大的脾气和傲气来。实在是无人可用,矮子里头拔高个,大伙儿就盼着赵县令能够步步高升,再现赵家的荣光了。

这些内幕廖都尉自然是知道的,便是沈安侯也没花多少力气就查了出来。赵家有几代积累,手中田产不少,在琨郡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郡中富户商人也多看他们眼色行事。可对于沈大老爷来说,这些都不是事儿——他手里有人也有钱,更有无数的点子,只要他愿意,不出一年时间就可以让赵家化为乌有。

只是他到底是来搞建设的,不是来搞破坏的。都说和气生财,若是赵家能有所表示,主动吐出一部分利益,将州府的主动权交出来,沈大老爷也不会刻意为难他们。可如今沈安侯都来了一两个月、秋收的事宜也稳定下来了,他们还在装聋作哑,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廖都尉看着沈安侯眼里明晃晃的杀意,只觉得心头发苦。他好声好气的劝道:“大人前段时间公事繁忙,赵家想来也是不敢打扰。”最主要的是李天照那头狐狸可不是个糊涂的,莫非赵家出了什么变故不成?否则便是再如何,也不该出如此纰漏。

他们在这边埋汰赵家,却不知道赵家家主的大院子里,被他们点名的三个人正僵持着。赵县令一脸义愤,李郡丞满面无奈,赵家主左看看儿子又看看外甥,实在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无论如何,我不觉得我们家需要折节下交。”赵县令态度强硬:“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沈家也不过泥腿子出身,他知道去拜访沈员外,难道就不明白咱们家才是琨郡之主?我们一旦低头,日后只怕就要被他骑在脖子上了!”

“你别忘了,沈安侯不仅是个太守,他还是个三品的侯爷,他背后还站着圣人和平宁楚家。”李郡丞觉得自己口水都要说干了,这表弟怎么就这么拧呢?“沈侯爷和前任刘太守可完全不一样,你想想,有几个人是会带着圣人心腹来上任的?他一来就带了两个!”

“哪里有你说的那么严重。”赵县令嗤之以鼻:“我早已使人打探过,他不过是无人可用罢了。我倒是不明白你到底居心何在,一路配合着沈安侯来找我的茬儿。”

他这是又想起沈大老爷突袭安平县的事儿了,李郡丞越发无奈:“都说了我没有,我是傻了让他去查你吗?只我和你的关系不是秘密,他一直想探我的底,看我无懈可击,这才用了挑拨离间的招数。”

“你的意思是说我蠢好忽悠吗?”赵县令大怒,李郡丞只能摆手:“罢了罢了,我终究是个外姓人,你只当我今日没来过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