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相王讲鬼故事 > 第八十七节 道在养生(二)

第八十七节 道在养生(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相王讲鬼故事!

二、天人合一

在对人和外界的关系上,道教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天地自然是一个大宇宙。

人和天地自然大同小异。

人的精神受之于天,人的形骸受之于地。

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人也有四时五脏九窍三百六十个关节。

大自然有山川流水,环环相扣,息息相连;人体的各器官也象自然界中的山川流水一样,也是环环相扣、息息相连的。

因此,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古代把这种认识叫作“天人合一”。

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相通,那么,自然界天地万物的变化必然直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反过来,人的生命活动又可以反作用于天地万物,改变它们的运动过程。

但是,对于养生来说,天地万物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有这样一段话,说明了天地自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在养生上得出整体养生观念,而这种整体养生观念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系统观念,是一种科学的观念。

这一思想不仅是养生整体观,也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令人惊奇的是,这种观念产生的契机是中国古代气功这一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

它是从我国古代的气功实践中萌发总结出来的。

许多气功内炼家们在炼功中常常进入一种天人合一、个体溶入自然的奇特心理境界。

明儒罗洪先精于养气,他在谈静坐时出现的绝妙境界时,有过一段精采的描述:“当极静之时,恍然觉吾此心中虚无物,旁通无穷,有如长空云气流行,无有止极;有如大海鱼龙变化,无有间隔,无内外可指,无动静可分,上下四方,往来古今,浑成一片,所谓无在而无不在。

吾之一身乃其发窍,固非形质所能限也。”4当“极静之时”,也即是人进入气功状态之后,天人相通了。

这时候,人和自然“无有止极”、“无有间隔”、“无内外”、“无动静”,甚至超越时空,“上下四方,往来古今”,都浑然一体,“无在而无不在”了。

先哲们的这些绝妙体验,不正是超越时空,人天相通,获得永恒的感受吗?!

宋元时期著名道教养生家俞琰,对于古代传统气功有着相当精深的研究。

他对于内炼时真气在体内运行的状况以及产生后的验证,作了极为详尽的描述:“(真气)穿两肾,导夹脊,过心经,人髓海,冲肺瑜,度肝历脾,复还守丹田。

当其升时,渝然如云雾之四塞,飒然如风雨之暴至,恍惚如昼夜之初觉,涣然如沉疴之脱体;精神冥合,如夫妇之交接,骨肉融和,如

澡浴之方起。”2

“其和气周匝一身,溶溶然之山云之腾太虚,罪霏然似膏雨之遍原,淫淫然若春水之满四泽,液液然如河冰之将欲解释。

往来上下,百脉通融,被于谷中,畅于四肢,拍拍满怀都是春,而其象如微醉也。”3

“神凝气聚,混融为一,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与道冥一,万虑俱遗,溟溟滓。

”4上述这些描绘清楚地表明:在气功实践中,真气运转,疏通万脉,犹如醍醐灌顶,春意融融,舒畅无比,从而在身心飘逸、神思恍惚之中,人们不期然感觉到人的个体与大自然溶合一片,混然一体,即与天地并生,万物为一了。

正是在气功实践中,人们认识了“天人合一”,并反复阐述了这一观点。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儒家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4“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子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矣。”

8对于在气功内炼状况下产生的这种“天人合一”、个体溶入自然的奇特的心理境界,早就引起了东、西方学者的注意。

著名的科学家卡普拉指出:“当理性的思维沉寂下来时,直觉状态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能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体验到周围的一切,而无须对概念性的思维进行反思。

庄子有一句话:‘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对于上下四方这个环境的独特的体验是沉思的主要特点。

在这种意识中,各种局部的形式消退了,溶化成浑然的一体。

”3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抽说:“除非我们亲自体验,否则是无法理解《华严经》及其哲学的意义,……这是一种不再有心和身、主体与客体之间差别的完全溶化为一体的状态。”

这种心身合一、主客浑然的境界在禅定或内炼

时的出现毫不奇怪。

佛教《祥秘要法经》中即描绘了一幅非常绝妙的天人合一图景:“观身若空,无堂无我,悉亦皆空。

作是思惟时,观身不见身,观我不见我,观心不见心,尔时忽然见此大地山河石壁一切悉无。

出定之时,如痴醉人。

”6综上所述,儒、释、道这三家在绵延几千年的气功养生实践中,往往都殊途同归的出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并在这一境界中去领略宇宙与万物的奥秘。

然而在儒、释、道三家当中,尤以道家、道教在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更为深湛精微,它们对中国气功养生学的影响也最为巨大而又深刻。

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慧眼独具地指出:“道家具有一套复杂而微妙的概念……它是中国后来产生的一切科学思想的基础。

”2诚如其言,正是在先秦道家“通天下一气”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医最早的经典《黄帝内经》一书,把天体演化、宇宙结构,乃至地球上的气象变化、人体生命和疾病变化等看成一个整体:一气所化,牵于此,动于彼——形成了一种充满天才直觉、智慧光芒的自然哲学。

在这种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自然哲学看来,天地固然是一个大宇宙,人体亦是一个小宇宙。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灵枢·岁露论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就充分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后世的道教人物继承了这种理论,并把这类比宇宙的人体生命哲学作为其养生理论的基础,从而建立了一整套逆修返源的仙道学说。

这种哲学可用内丹学常用的“人身小天地”一语加以概括。

这一学说与印度瑜伽教之说颇为相近,而与中国佛教之学大异。道教气功养生理论根据《阴符经》“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说,认为人身为一小天地,而与宇宙大天地是同一本体,同一运转规律,同一生成程序。

因此,类比宇宙论以为探清人体生命发生的本原与程序,便可找到炼丹成仙、超出生死之道。

道教气功养生家用来类比的宇宙论有两套。

一套是根据《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而提出的。

认为由太初无形无象的“道”生出真元一气,这就叫“道生一”;真元一气分化为相对的阴阳,阴阳合成第三体,第三体又衍生出芸芸万物,是为顺行,即有生有死,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

又依《道德经》“归根复命”之说,认为内丹之道就在于逆此万物顺行之道,力使万物合而为三(即精、气、神),三复化为二(气、神),二复归一(神),一归于道。

这就是“夺尽天地冲和之运,阴阳化机之妙”,从而达到重返本源,常驻永生。

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上药·精气神说下》论述说:“《黄庭经》曰:‘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又云:‘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

’纯阳祖师日:‘精气神血归三要,南北东西共一家。

’又云:‘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真外更无真。

’曹真人曰:‘比来修炼赖神气,神气不安空辛苦。’又云:‘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

’虚靖天师云:‘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

’白真人云:‘此种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种种论说,不外乎精气神三物。

“是以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

”何谓顺?陈致虚解释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

”这就列出了一个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成人的天地万物的生成程序。何谓逆?陈致虚说:“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

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

这种学说又被叫作“顺逆三关”。

《性命归旨·元集》说:“初关炼精化气者,要识天癸生时,急急采之。采时须以徘徊之意,引火逼金,所谓‘火遇金行颠倒转,自然鼎内大丹凝’。

中关炼气化神者,乘此火力炽盛,驾动河车,自太玄关逆流至天谷穴,气与神合,然后下降黄房,所谓‘乾坤交罢,一点落黄庭’。

上关炼神还虚者,守一抱元,以神归于毗卢性海。

”三关运炼,自有为入无为;亦可经做上关,直接炼神还虚,以顿法了结渐法。4

另一套是宋元以来的内丹家用来解释内炼原理的宇宙论。

它的内容是: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化生。

这一宇宙论是由北宋著名道教理论家陈抟所创立的。陈抟传《无极图》于世,“其图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被内炼丹家誉为长生之秘诀。

几经辗转,传至周敦颐手中,“周子得此图,而颠倒其序,更易其名,附于大易,以为儒者之秘传。

盖方士之诀,在逆而成丹,故从下而上;周子之意,以顺而生人,故从上而下。

由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阐述此论最为明了,故宋元内丹家的著述中大多皆直接采用周敦颐的《太极图》和朱熹的解说。根据无极太极化生万物的理序,内丹家们主张由阳静阴动,逆炼归元,使五行颠倒,阴阳混合,复返于混沌未分之无极太极,便可成仙结丹。

虽然人与天地同道,其首法天,其腹象地,其气血之盈虚消息,都与大自然同途,即如俞琰所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

卫气去,形独居。是故天地有昼夜晨昏,人身亦有昼夜晨昏。天地有晦朔弦望,人身亦有晦朔弦望。

其间寒暑之推迁,阴阳之代谢,悉与天地胥似。

”4“日月往来乎黄道之上,一出一人,迭为上下,互为卷舒,昼夜循环,犹如车轮之运转,无有穷已。人能返身而思之,触类而长之,则吾一身之中,自有日月,与天地亦无异也。

”2但是人体是一个活生生的肌体,体内的脏腑经络、气血津精的活动运转状况又无法用肉眼去直接观察到,只有运用收视返听、回光观照的气功方法才能窥探人体内部“具体而微”的生理状况。

为此,要弄清人体内的秘密,并从外部控制人体生命的运动,道教中人就不自觉地运用了现代控制论中的“黑箱理论”。

而要探索人体黑箱之内的秘密并控制其运动,也必须借助辩证思维与直感内观的方法。

根据天人大小宇宙的理论,道教人物从观察宏观的外在宇宙入手,来指导探索人体的内在微观宇宙。

俞琰说:“古之修丹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大,造化虽妙,而其日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挂之环列,皆为吾掇入一身之中,或为吾之鼎器,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候。

反身而观,三才(指日月星)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3

总之,结论是“天人相应”,天地与人体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宇宙。既然如此,道教认为,人体只要“道法自然”,仿效天地运动的形式与时机,那么就可以长存不衰了。

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因其固有的魅力,理所当然地应成为现代气功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

正如钱学森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气功科学与人体科学研究中,要重视对“人天观”(即人和自然,人和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其中宏观人天观的素材是中医理论和气功理论,也就是中医对人体的理论和古代道、释、儒三家讲修身养命的学问。

”4无疑,这是一种极为精辟的论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