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相王讲鬼故事 > 第八十六节 道在养生(一)

第八十六节 道在养生(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相王讲鬼故事!

老于说,治人养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爱惜精神,节俭智识,做到清静、无为、自然、深很概,即达“长生久视之道”。

1养生的对象是人,谈养生,必先谈论对人、对生命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人为天下贵

从先秦开始,中国文化就显现了一种非神性而重人性的思想特征。这种鲜明而积极的思想倾向,造成了先秦文化思想的总体理性环境。正是这样一个文化思想环境,才孕育了我国的气功养生学说。

这一气功养生学说是以人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努力地去了解人体生命的本质、人体内在的有机联系、人体与外界宇宙的和谐关系、人体生命存在的奥秘,从而运用这些规律,强化自身意识对生命的控制,达到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目的。

很清楚,这是重人贵生的人生观念支配着这一切的。

最先参与实践的是巫术,它出现的时代是夏禹王时期。

早期先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不易,所以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命。

为了健康和长寿,他们一方面祈求神灵护佑,一方面又寻求灵丹妙药和战胜疾病死亡的方法。

这就促使当时出现的巫与医结,合起来,产生了比较原始而又粗陋的巫术。

当时,世人认为这种巫术可以预卜命运,沟鬼神;主持巫术的巫师都具有非凡的功力,他们可以通过一种超常的精神状态,进入恍惚迷离的境界,即所谓到了鬼神的那个世界。

《说文解字》对“巫”的解释是:“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公羊传·隐公四年·注》中也写明:“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求福者也。男曰观,女曰巫。”

这些巫师为人治病求福。

《国语·楚语》对巫师的能力极为称道赞赏:“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

正是这些巫狮,在我国开始了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之路。

上古巫师文化的典籍《山海经》记载了许多巫师超凡的业迹,比如住在开明东的巫彭、巫抵、巫阳等十名巫师,“皆操不死之药”,上下于5天,神通广大。

同时,《山海经》也记录了一些长生不老的种族和地区。其中有“不死”之民,“其为人黑色,寿,不死”;有轩辕国,“不寿者乃八百岁”,寿者数千岁;在“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

以后,又历经了夏、商、周各个朝代至春秋战国,在人们长期追求长生不老的实践过程中,在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以养生长寿为目的的气功,如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朝彻、心养、治气等等,并形成了以彭祖、王乔、容成公、安期生等人为代表的行气、房中、药饵三派仙道。

实践呼唤理论,“重人贵生”的观念在对养生之道的研究中应运而生了。

先秦诸子中,阴阳家是力主“舍人事而任鬼神”的,除开阴阳家外,其余大多是重人事而辟鬼神的。

孔子首先提出了人事第一的道德化的新内容,以代替鬼神的宗教支配。

孔子的“重人事”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开端。他说:“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取之也。

夫寝处不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乎。”

并对“仁者寿”的命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墨子主张“明鬼”,但墨子学说的实质仍以人生问题为重。他说:“无欲恶之为益损也,说在宜。

”《墨子·经说下》对此作了这样的解释:这是反对儒家三年居丧制度,认为居丧制度伤生损丧。

《墨子·辞过》指出:“古之民,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

”说明了饮食在养生中的作用。又说:“圣人恶疾病。

”1表明对疾病的厌恶态度。

以上摘引说明了墨子对养生之道的重视。

老子在《道德经·上篇》中明确提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所以,他是中国哲学家中最早明确揭示人的重要地位的。

后来,荀子对人为什么在宇宙中占有高贵的地位,作了进一步阐述。

他在《荀子·王制》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段话讲得透彻清晰。水火、草木、禽兽,虽有其特点,但都或者无生,或者无知,或者无义,而只有人才是不仅具有水火、草木、禽兽所有的特点,也有它们所不具备的“有生”、“有知”、“有义”,所以在宇宙中应居高贵地位。

《礼运》是周秦时期儒家的著作,这本书更把人奉为体天地之德者。

他说:“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两段话都对人作了高度的肯定。

人是天地之心,心必须能知能觉,而人才是宇宙万物最有知有觉者;人为五行之最上者,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成之物中最杰出者。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不是其他任何物类所能比拟的。

到了汉代,学者们仍然因袭上述思想开展研究。

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

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2因此可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3这里既提出了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三者就象弟兄一样,浑然一体,不可或缺,同时又强调了“人为天下贵”的思想。

综上所述,中华古文化孕育了中国几千年重人伦轻宗教的心理结构,这也同时给以人为研究和保护对象的中国气功养生学,提7供了宇宙观、生命观和方**的基础。

在中国养生实践中,首推道教。

这一切都被道教继承过来,并以此作为道教的教旨之一。

在道教养生家看来,要想长生不老,羽化成仙,首先,应当从爱护、保养自己的躯体和生命着手。

道教中人为此从理论上作了充分的阐述,提出了重命养生、乐生恶死的主张。

东汉成书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对此作了详尽阐述:“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

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

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

”1重命养生的思想在这段话中阐述得十分明白。正因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人人都应当爱惜自己的生命。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

3既然“乐生”作为人之最善者提出来了,那么炼养身心以达到健康长寿便成为人生之大事。

关于这样的论述,《太平经》里还有很多,如“是曹之事,要当重生,生为第一,余者自计所为。

”3“但聚众贤,唯思长寿之道,乃安其上,为国宝器。

”4《太平经》不仅阐述了“重命养生,乐生恶死”的重要,也表述了要做到“重命养生,乐生恶死”的办法,那就是“自爱自好”。

“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

”6所谓“自爱自好自亲”,就是不靠天,也不靠神仙,而是靠自己对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以求得生命的健康和长存。

这种养生思想,不能不说是一种积极的养生观念。

东汉时期的其他道教经典著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是一致的。

《周易参同契》的作者魏伯阳,是东汉的一个炼丹术士。

他士张师从阴阳变化、掌握乾地六十四卦运行规律,从事修炼,才是8

长寿之道。他说:“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

”《老子河上公章句》讲得简明扼要:“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法如是,乃为真人。

”《老子想尔注》指责一些人“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归志于道,唯愿长生。”

正是在上述这些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提出来了。

最早提出这一口号的是1600多年前的葛洪。

他在他的著作《抱朴子内篇·黄白》中第一次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他不信天命,对天命观持否定态度,把“命有自然”视作愚夫见解。

对人为的肯定,势必导致对天命的否定。

。他说:“大寿之事,果不在天地,仙与不仙,决非所值也。”

“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

《西升经》卷五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

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1

早期道教养生家提出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是道教积极逆转乾坤精神的体现,包含着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

后来的道教养生家和炼养著作都对此反复提及并阐发,这说明了“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思想在养生史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北宋张伯端所著《悟真篇》,是道教养生学的又一经典名著,系统地提出了内炼体系,即内丹法。

他说:“人人尽有长生药,自是愚过枉摆抛。

”指的就是人人都具备炼丹的条件,这就是长生药,不必外求。

他还说:“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也由天。”

“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他认为炼养精气神才是长生之道,并对此信心十足,“已知寿永齐天地,烦恼无由更上心。”2

所有这些论述,反映了我国气功养生学的一个鲜明的思想特征:

即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长寿,取得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途径,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