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女海商 > 第六十一章 不二价

第六十一章 不二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女海商!

弃之才出隆祥庄,迎面便遇上外出归来的傅青山。

傅青山眼前一亮,连忙上前与弃之见礼,“稀客,稀客。”

弃之回了一礼,“傅掌柜有礼。”

傅青山把弃之请回隆祥庄,弃之没有拒绝,他此行前来也是为了与傅青山商谈香囊与托请之事。

傅六娘在进门处张望,脸上仍是不知所措的局促,看到傅青山的身后的弃之,当即又垂头下去。

“这是小女六娘。”商户人家没有太多的忌讳,傅青山很自然地为他们引荐,“六娘,这是牙人榜上第一的弃之。”

傅六娘微讶,“见过郎君。”

弃之道:“方才是小可无状,还请六娘莫要怪罪。”

傅青山边走边问:“你们见过了?我家这六娘平日都在织坊,没与商户打过交道,有些呆愣,若是有怠慢之处,还请多包涵。”

进了内堂,弃之撩袍坐定,轻描淡写道:“不过是误会罢了,傅掌柜不必挂怀。小可今日前来,是与傅掌柜谈一谈思归的香囊,以及你我后续的合作。”

他一上来,便把筹码摆在明面上,省去其中的试探。

傅青山愣了一下,弃之的直接是他没有想到的,但这也是他想要的,“大掌柜是对我的条件不满意?”

弃之道:“确实是不满意。你向大娘子要一个人,却只有区区一万份的香囊和往后思归所有香品的布料费,这也未免太小气了。姑且不论往后思归香品是否延用香囊,你这口说无凭,是否应该立字为据呢?”

傅青山却道:“立字可以,但大掌柜与我的合作,又是什么?你我是否可以先论上一论,再来立字也不迟。”

都是人精,彼此互不相让。利来利往,都不过是互惠互利,绝对没有便宜对方的道理。做买卖这种事情,即便是有一方占了对方的便宜,也会觉得其中有猫腻。因此,平等的条件才会让合作关系更为牢固和长久,这是双方都有的共识。

“三成。”弃之又是十分直接地开价,“隆祥的丝绸,不论多少,平安号都抽三成,丝帛税这些小可不管,但凡我卖出一匹,都是抽三成。你也知道,眼下因为沉水记闹了那么大的一出,以至于铜铁钱都不能用于交易,只能用外销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来参与交易。原本,这也是海上贸易的规矩,只是近年来只有官市交易才会如此,民间的交易都是铜铁交易习惯了。有了市舶司的干预,平安号也不得不遵照执行,因此找上门要合作的布庄不仅仅是隆祥号一家。但傅掌柜给了思归如此大的厚礼,小可自然会优先把机会留给隆祥。”

弃之不是非要与隆祥合作,他有的是机会,思归也一样。只要他弃之肯松口,同样可以给思归争取到长期的合作。若他与思归是一体的,他必然要为思归争取到最有利的条件,同样也不能让自己吃亏。傅青山也是看出这一点,才会先向思归示好。

傅青山听出弦外之音,干笑两声,道:“大掌柜,这三成会不会太多了?你也说了,会有很多布庄求合作,但泉州城也不止你一家牙号,直接与蕃商交易的布庄也是有的。”

“傅掌柜言之有理,那小可便先告辞了。”既然都有其他的机会,也不用急于一时。横竖他是不急的,急的是隆祥。

傅青山急忙拦住弃之,“大掌柜稍安勿躁,这总要让人还个价。”

弃之道:“不二价。大掌柜有这个还价的时间,不如去前堂,教教您家的六娘如何把丝绸卖出去。虽说您家的刺桐缎是紧俏物货,可价钱不低,相比其他的丝绸,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小可也承认,刺桐缎有其自身的优势,可蕃商来此,只看料子的精美程度与耐用程度,还有可以获利的空间,至于刺桐缎的经纬说多了,他们也不懂。”

傅青山脸上有些挂不住,“六娘她很少在前堂,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大掌柜多多包涵。日后还要请大掌柜稍加点拨。”

弃之并不想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傅掌柜,点拨不敢当,但提点她两句还是可以的。但这是另外的价钱!小可是开牙号的,并非开学堂。”

“三成便三成。”傅青山牙一咬,“思归香坊往后只要有需要,所需布匹都由隆祥包了,但料子上隆祥的徽记绝不能少。”

弃之笑了,笑得云淡风轻,“傅掌柜,小可应该再加一条,若是通过思归买入隆祥的丝绸,思归也该有一成之利。”

傅青山讪讪地笑了,“大掌柜真不愧是牙人榜首位。”

“唯利是图而已。”弃之可没有什么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想法,有共同的利益才能成就一段完美的合作关系,“既然如此,立字为据吧!”

傅青山高声吩咐仆从备下文房四宝。

弃之却在这个时候,又抛出一个问题:“小可还未请教,隆祥今岁还有多少存货未卖,还有多少订单没出?”

傅青山始料未及,“你这是何意?”

“小可总要知道现货几何,订单何时能取货,总不好耽误蕃商归航之期。”弃之何等敏锐之人,看破也不说破,“傅掌柜这是不能与小可交底吗?”

还是免不了一番试探!

弃之二次从隆祥庄出来时,已是华灯初上时。泉州城的夜灯火辉煌,不同肤色的人们走在大街上,未及走近便能闻到各色香料散发的气息。

今夜无风,却有些微寒,只着单衣的他缩了缩脖子,快步回到平安号。

平安号内还有未归家的陈孝先,他还在整理账册,每日的进出账目繁多,他总是最晚才走。

“明日起,所有的交易首推隆祥庄的刺桐缎,这是各种料子的价目,你辛苦一下多誊抄几份,人手一份。”弃之把价目递过去,“与其他布庄有契约的牙人,不一定要主推隆祥,切不可不顾诚信。”

陈孝先不禁疑惑道:“你可知为何隆祥庄的料子,没有牙人肯推?”

“我当然知道。”弃之焉有不知之理,“他家上等的刺桐缎,一匹布要搭三匹粗糙的丝绸,上等的刺桐缎好出手,可粗布却没人要,最后都要贱价出卖,利润减少,当然没人要推。”

“现下也是如此吗?”

弃之摇头,“这也是我想不通的,傅青山并没有要求粗细搭配,难道是隆祥庄的料子已经没人肯要了吗?还是他另有所图?”

陈孝先把账册翻了翻,“我只知道,咱们牙号经手的蕃舶物货,今岁出海的都没有隆祥庄的料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