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公爷,打不得,那是隔壁国君啊! > 第176章 三人成虎

第176章 三人成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公爷,打不得,那是隔壁国君啊!!

“喂!你听说了吗?徐世子开办了玻璃厂,使得数十万琉璃匠人失业了!”

“此话何解呐?”

“这可是当朝尚书钱大人亲口说的!徐世子扰乱市价,害的那些匠人做工不在赚钱,就失业了!”

“哪位徐世子!竟然作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

“还能有哪位啊?就是魏国公府那位!”

“怎是他?可之前徐世子不是发明了无烟煤吗?要不是这无烟煤我家那老母亲怕是熬不过上一个冬季了!”

“就是他!或许是利益熏了心吧!哎!”

“不,我觉得此事另有隐情……”

然而,能够独立思考的人终究在少数!

“你听说了吗?那徐世子害的百万人家破人亡!一城百姓流离失所!”

“那天杀的徐鹏举,竟然作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举!一郡之地皆为赤土!”

……

传到最后,徐鹏举曾经在京城做的各种事情也被扒了出来!

再哪哪春楼宿过,调戏过哪家女子,欺压过何家百姓……

有此经历佐证,更是证实了徐世子伤天害理之举。

有些百姓会问:“这徐世子到底干了些什么?竟然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

那传播此事的人却一下子被问住了:“嗐,之前那人也不曾告诉我,想来是为了一己私欲作出了什么惨绝人寰之事吧!反正就是很多百姓受害就对了!”

“荒唐!岂有此理!”英国公怒气冲冲道。

“我那侄儿只不过是开办了一座玻璃厂,就被说成那十恶不赦之人!实在是太气人了!”

这个时候,英国公府的管家端来一盏茶,道:“老爷喝口茶消消气,我觉得这件事情定有人在背后捣鬼,想要搞臭徐世子的名声!”

英国公结果茶盏,却是掀开盖子,一口闷了下去。

就连茶叶也顺带着入了嘴,嚼了几下,便被吞入腹中。

管家早已习惯了这幅场景,所以也没有表现出一丝惊讶。

“我也知道有人在背后传谣,可这事该怎么解决呐!再这样下去,民愤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陛下的判断产生影响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梁皇正在思考应该如何平息民愤!

毕竟徐鹏举乃是他的臂助,无论是遏制文臣的势力,还是获取更多的国库收入,徐鹏举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说前些日子徐鹏举在走私这一块很是懈怠,但即便如此,依旧给梁皇带来了不少利润。

如今他的私库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空空如也了。

那燧发枪也可以下令工部开始按照图纸改动了。

虽然不足以大规模生产为神机营的装备更新换代,但至少前期投入是足够了的!

最近这些时间,徐鹏举更是交上了大量的税负,除此之外,徐鹏举还拿出了玻璃厂近八成的利润。

按照他的说法,这些都是从京城与江南各地的豪商手中赚取的,请陛下用于接济穷苦百姓。

对此,梁皇倒是乐意于去办的,毕竟还能为他博得一个仁皇的名声。

只是现在徐鹏举在大梁的名声越来越差,几乎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了。

若不是他发明了无烟煤,造福了不少人,恐怕早就有百姓出来带头抗议,要求严惩徐鹏举了。

“原来是这样,想必这又是那位首辅大人的手笔。”

徐鹏举读完了梁皇来信。

信中大致讲了一下这些日子京城的传言,以及梁皇自身的担忧,还问到了徐鹏举自己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情。

“世子为何认为这是首辅大人所为?依我看来,分明是那钱尚书怀恨在心,故意败坏世子名声!”顾千户疑惑道。

“不,那我把那钱明弄到了边关去,钱尚书自然是对我恨之入骨的。但我却不相信那个蠢货能够做到这一步!”

以谣言激起民愤,再裹挟民意威逼梁皇,就连梁皇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如此策略,并非钱尚书能够想得到的。

他充其量只不过是对方手中的一枚棋子,计划之中的一环罢了!

若说真正的幕后主使,徐鹏举能够想到的也就只有那位首辅大人了!

“世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难道就任凭他们在外面胡言乱语,败坏世子名声吗?”

“其实名声对我而言,并不重要!但这一次却是不出手不行了!”

实际上,徐鹏举还是挺喜欢自己纨绔子之名的。

在这层保护膜之下,他所做的许多事情都不会被察觉。

敌人一调查他,初看之下也会有所轻视。

就算是他办成了什么大事,对方也会认为是走了狗屎运。

但是眼下,却是不得不扭转一下自己的名声了。

因为再这样下去,自己会陷入一种不利的局势。

百姓在背后议论纷纷倒是并无影响。

但是朝堂官员不同,他们在首辅的授意之下,会不断进行弹劾。

而梁皇虽然能将这件事情强行压下来,可是随着时间流逝,谣言加剧,认为徐鹏举坏事做尽的百姓会越来越多,上奏弹劾的臣子也会越来越多。

终会有一天,梁皇无法抵挡住这些压力。

到了那时候,就该轮到徐鹏举头疼应该怎么办了。

不过想要破局,也并不困难!

只要扭转徐鹏举在民间的名声,这一切便不攻自破了!

朝堂上再多的弹劾也将成为无意义之举。

可说起来容易,如何堵住悠悠众口?又如何逆转形象?

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多少君王想要博得一个勤政、仁德、贤明的美名。

可历史上,能够真正得到这些美誉的皇帝又有多少?

其他的皇帝,难道真的是他们愿意成为德主吗?

固然,确实有一些昏君,也有一些无作为的皇帝。

但他们之中更多的,是那些有心做事却又无力成事之人!

这其中又受到时代以及其他诸多背景所限制,讨论多了也没有意义。

不过在徐鹏举这里,此时却并不困难!

这件事情的关键,就落在了职权之前徐鹏举给梁皇用来救济百姓的那一笔钱才之上!

徐鹏举有信心借此一举改变百姓对于自己的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