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跨时代的武器之火枪 被人当肥羊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
清晨,苏星云修炼内功一个时辰,随后,他踏上小黄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半个月前与蒙古军队的短暂交锋,如同一记重锤,深深震撼了苏星云。他亲眼见证了蒙古骑兵那令人胆寒的战斗力,终于解开了长久以来的疑惑——为何宋朝那些英勇善战、训练有素的部队,在蒙古铁蹄下竟如此不堪一击。
蒙古骑兵的大规模骑射战术,是决定性因素。想象一下,战场上,宋军排列成整齐的阵型,严阵以待,而蒙古骑兵则利用马匹的机动性,在远处迅速集结,形成一张密集的箭网。刹那间,万箭齐发,如同暴雨倾盆,精准地射向宋军阵列。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箭雨,宋军的盾牌与铠甲如此脆弱,士气在瞬间遭受重创。他们只能被动挨打,无法有效还击,阵型逐渐散乱,士气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当宋军即将崩溃之际,蒙古骑兵看准时机,发起了决定性的冲锋。他们如同黑色的风暴,席卷整个战场,将宋军彻底击溃。
苏星云知道,依靠传统的作战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战场的需求。
因此,苏星云必须提高生产力,制造出超出对方一个时代的先进武器,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克制蒙古骑兵。
现在苏星云对护村队防御能力满是忧虑,面对蒙古军队那铺天盖地的箭雨,仅凭现有的防护装备,护村队能否挺过第一轮打击都是未知数。即便勉强支撑,高昂的战损率也将是他无法承受的。因此,他必须寻找破局之策。
在苏星云的脑海中,对抗蒙古骑射的策略逐渐清晰。一种方法是组建骑兵部队,以机动性对抗机动性,但这显然不现实——缺乏马匹资源,且后勤补给成为巨大难题。于是,他的目光转向了第二种方案:强化远程火力。
弓箭手虽为传统之选,但培养周期长,四五年方能成军,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而火枪,远超这个时代的武器,以其短平快的训练周期(仅需一个月)和强大的杀伤力,成为了苏星云的首选。历史上常遇春将军,正是凭借火枪大阵与骑兵冲锋的组合战术,成功击败了蒙古军队。
回想起十天前那场遭遇战,蒙古军队的箭雨无情地收割着生命。苏星云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他暗暗发誓:“那些射向我们的箭矢,我必将以更加凶残的达姆弹还之,而且数量上绝不逊色于你们。”
苏星云并不满足于普通的火枪。明朝时期的火枪虽有其威力,但射程有限,且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炸膛的风险。他决心要打造一支装备精良、火力凶残的火枪队,让敌人也尝尝被密集火力覆盖的滋味。
在这个时代,火枪的核心难题聚焦于枪管的制造,而发火装置则相对简单,采用燧发机制已足够应对。至于更为先进的击发枪所需的雷汞,苏星云出于安全考量,决定暂时搁置。
为了制造枪管,苏星云作为一名来自现代、却几乎不具备实操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亲自投入到这项古老而又精密的技艺中,成了他一个多月的全部工作内容。
作为一个网文爱好者,苏星云在网上看到过三种钢管制造法,也就记得这三种。
首先尝试了一种古老而复杂的工艺——铜芯熟铁卷绕熔铸法。他的目标很明确:打造出既坚固又精确的枪管。
铜芯制备是整个工艺的核心难题。苏星云发现,要制作出枪管口径粗细的铜棍,无论是采用传统的浇筑法还是锻压打磨法,都面临着高昂的废品率和铜材损耗。据统计,平均每两根枪管的制作就需耗费一贯铜钱,这让他深感痛心,不禁回忆起在杭州仓库中错过的那些铜炮。此外,打磨铜棍的过程更是耗时耗力,熟练工人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
在铜芯制备成功后,苏星云团队利用水力锻压机的强大力量,将薄熟铁板精准地锻压并卷绕在铜芯上,形成初步的熟铁棍结构。接下来,是整个工艺的高潮部分高温熔铜成型:。熟铁棍被加热至1200c至1300c的高温,铜芯在此温度下迅速熔化,留下中空的熟铁管。这一过程铜液在铁管内奔腾流淌,最终凝结成坚固的枪管基础。
趁热打铁,苏星云团队迅速将熟铁管送入焦炭炉中进行渗碳处理,以增强其硬度和耐磨性。随后,经过精心控制的淬火过程,枪管获得了优异的物理性能,变得既坚硬又富有弹性。
然而,尽管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但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制作周期让苏星云不得不重新考虑。在尝试了二十根枪管后,他果断决定暂停此方法。
第二种方法,苏星云将目光转向了被誉为“未来科技”的离心浇筑法。这种方法利用离心力的原理,将液态金属注入旋转的模具中,形成致密的铸件。然而,在简陋的工坊条件下实施这一技术,却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工人小心翼翼地将高温铁水从高炉运至工坊,并加入熟铁块进行加热融化,最终得到高碳钢液。随后,他们通过陶瓷质地的柱状模具,将炽热的钢水迅速注入并密封模具,启动旋转装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钢水迅速填充模具的每个角落,凝固成形。这一创新尝试取得了显着成效,短短两天内便生产出了上百根合格的枪管,效率之高令人瞩目。
然而,高效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在离心浇筑过程中,模具的密封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关键。不幸的是,工人遭遇了两次严重的生产事故。第一次事故中,模具的密封处因承受不住巨大的离心力而松动,导致金属液滴飞溅而出,如同马克沁重机枪的子弹般在工坊内肆虐,两名工人不幸被击中,现场惨叫声四起。第二次事故更为严重,模具直接断裂,滚烫的金属水倾泻而出,瞬间引发大火,将整个工坊吞噬。离心浇筑法虽然先进且高效,但在当前条件下实施存在巨大风险。
在离心铸造的工坊遭遇不幸后,苏星云并未气馁,而是迅速转战至他的水利作坊,开启了第三种枪管制造方法的尝试——水力钻孔法。这种方法旨在利用水力驱动的强大动力,直接在熟铁棍上钻出精确的深孔,再通过绞孔工艺进行精细加工。
提及熟铁棍的打造,作为钻孔的基础材料,其质量至关重要。然而,真正让苏星云头疼的,还是那漫长而艰难的钻孔过程。他回忆起穿越前的时代,用迅雷下载文件时那蜗牛般的速度,与眼前这根需要两天时间才能钻透的熟铁棍形成了鲜明对比。更为棘手的是,钻头的材质限制。金刚石钻头虽硬,却也是碳单质,对高温极为敏感。这意味着在钻孔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避免钻头因过热而损坏。
在尝试过这三种方法后苏星云决定对第一和第三种方法折中一下。
就是将第一种方法中的细铜棍换成铜线,具体操作是用极薄熟铁片将拉直的铜线裹成枪管口径粗细的金属柱,然后将金属柱用锻压的熟铁板抱箍成比枪管粗的金属棍,接着加热进行简单的热锻打使金属间的缝隙融合,然后用削切机床将金属柱加工到枪管粗细。再接着就是加热金属柱直到柱芯的铜融化流出。一个有着深孔的熟铁柱就出来了,然后用钻头将深孔扩大至弹药口径。最后就是将整个枪管渗碳处理。
这套流程完全不符合现代钢管制造的正统科技树。但是好歹在现在以每天30杆的速度为苏星云提供了大量的合格枪管。
在经历了前三种方法,苏星云创新一下,他决定将第一种与第三种方法妙融合,苏星云首先放弃了难以驾驭的细铜棍,转而选用易于操控的铜线。他命工匠们将极薄的熟铁片精准地包裹在拉直的铜线上,如同编织精美的盔甲,将其塑造成枪管口径的粗细。这一过程,不仅考验着工匠的手艺,更蕴含着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
随后,这些被铜线“赋能”的金属柱被放入特制的模具中,用锻压的熟铁板紧紧抱箍,形成比枪管稍粗的中间形态。紧接着,加热至适宜温度,进行简单的热锻打,使得熟铁与铜线之间的缝隙在高温下微妙融合,形成坚固的整体。这一过程,仿佛是铁与火的舞蹈,每一击都蕴含着力量与智慧。
待金属柱冷却后,苏星云引入了削切机床,这一现代机械的力量让金属柱迅速瘦身至枪管的精确尺寸。紧接着,加热整个金属柱,直至内部的铜线完全融化,从预留的通道中缓缓流出,留下一个深邃的孔洞。将深孔精准扩大至弹药所需的口径。最后,将整个枪管置于焦炭炉中进行渗碳处理,以增强其硬度和耐磨性。
这套流程,虽然看似“离经叛道”,却在实际操作中展现出了不错效率与稳定性。每天30杆枪管的生产速度,在当时条件下堪称奇迹。
1340年末春,苏星云的火枪革新
苏星云站在晒谷场上,150名护村队成员整齐列队,静待号令。随着报数完毕,苏星云的声音穿透了宁静:“诸位,数月来,你们以长枪为伴,苦练不辍。但今日,我要宣布一项重大决定——我们,将告别长枪时代。”
此言一出,即便是以纪律严明着称的护村队,也不免生出一阵骚动,嗡嗡声四起,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革的疑惑与不解。然而,小队长们迅速行动,以严厉的目光恢复了队伍的秩序。
“我们放弃长枪,并非因其无用,而是因为它已无法满足我们对抗更强敌人的需求。今日,我将引领大家装备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式武器。”
此言一出,护村队成员们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他们纷纷猜测,究竟是何等神器,能让曾经几乎一击致命的三棱刺刀长枪黯然失色?
苏星云微笑着解开了谜底,他缓缓打开一旁的木箱,箱内排列着整齐划一的新式火枪。这些火枪,每支长达1.6米,木质枪托坚固耐用,枪管内精心雕琢的膛线让子弹飞行更加精准有力。它们采用前装弹设计,配备先进的燧发点火系统,口径达到丧心病狂的18毫米,装上刺刀后更是长达1.8米,重约6.2千克,威力惊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火枪所使用的弹药——米尼弹,虽看似简单,实则科技满满。铅弹尾部特制的凹槽,在火药爆炸的瞬间被挤压变形,与枪管紧密贴合,确保爆炸能量最大化地传递给弹头,射程远达150米之外。
苏星云对这批火枪充满信心,亲自命名为“一号步枪”。工匠们建议起个威猛的名字,苏星云否决了,他认为武器的名声应由其在战场上的表现来书写,正如后世的AK-47,仅凭几个字母便足以让人闻风丧胆。
在护村队眼中,苏星云手中的“一号步枪”尽管其高度超过常人,却并未如传统长枪长。
苏星云一声令下,几名士兵迅速在九十米开外树立起一个人形木靶,这距离远远超出了他们以往使用长枪的训练范围,让众人心中生疑:这新武器真的能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发挥效用吗?
面对众人的疑惑,苏星云开始了他的演示。他熟练地咬开火药包,将适量火药倒入火枪的发火池中。随后,他将剩余的火药与弹丸通过通条送入枪管,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紧接着,苏星云深吸一口气,双眼紧盯枪身上的准星,将注意力都凝聚在那一点之上。缓缓举起火枪,对准了远处的木靶。众人的目光紧盯着他的动作。
“啪!”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火枪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一股浓烈的白烟从枪管中喷涌而出,弥漫了整个演示区域,将正在仔细观察的众人惊得连连后退。而当烟雾逐渐散去时,远处的人形木靶已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洞穿痕迹,证明了这杆“一号步枪”在远距离上的强大威力。
在火枪展示后那短暂的沉寂中,苏星云将众人的思绪拉回现实。“陆海小队长,带两名士兵将靶子取回,让我们亲眼看看效果。”
陆海及两名队员迅速行动,不久,靶子被抬回,其上的景象令人咋舌——厚达一寸的坚固木靶,竟被那火枪击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深洞。
护村队成员们纷纷露出震惊之色,苏星云见状,适时地解释道:“诸位所见,乃是我手中的火枪所为。这火枪,其原理与大炮相仿,皆是利用火药在密闭空间内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推动铅弹以极高速度激射而出,从而达到远距离杀伤的效果。”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苏星云话锋一转,“但请诸位切记,火枪虽强,却也非万能。每发射一次,需耗费大约五次呼吸的时间来重新装填。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并掌握全新的战法以弥补这一缺陷。同时,作为火枪兵,你们更需具备肉搏近战的能力。因为,当敌人突破你们的射击范围,冲至眼前时,那刺刀便是你们最后的防线。”
“接下来,领取你们的新武器,我指导你们训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星云化身为严谨的教官,他不仅讲解了枪械的每一个零件及其功能,还亲自示范了如何高效、准确地组装这些复杂的机械。从火药池到枪管,从扳机到准星,每一个细节都被他细致讲解,确保每位护村队成员都能掌握。
随着训练的深入,小黄州的上空开始回荡起一阵阵整齐划一的枪响。同时,刺杀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他们在模拟实战中磨砺着肉搏技能,确保在火枪之外,还有近战肉搏的能力。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苏星云亲自训练,每日进行高达二十次的实弹射击训练。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不仅检验着火枪的耐用性,也极大地消耗了物资。据统计,共有一吨半的硫磺和七吨半的硝石在训练中消耗,枪管更是更换了两次,刺刀等配件也有不同程度的损耗。
尽管训练艰苦,但苏星云却乐在其中。只有这样严苛的训练,才能锻造出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两个月后,当苏星云站在训练场上,望着那些操作熟练的护村队成员时,他心中既有欣慰,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六十分。”苏星云在心里默默给自己的队伍打了个分数。这并不是他苛刻,而是因为他知道,这只军队的潜力还很高,自己目前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令他感到踏实的是,经过无数次的实弹射击训练,护村队成员的射击准头已经相当可观。
拥有这样一支火枪队后,苏星云在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六月末至七月初,小黄洲迎来了夏粮丰收的季节,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一阵不速之客打破——和县与当涂县城的地主们,他们结成了联盟,手持地契,气势汹汹地前来催讨田租。
“苏秀才,地契上写得明明白白,小黄洲的土地归我们共同所有,你们在此耕种,理应交租,此乃天经地义之事。”一位尖嘴猴腮的地主,嘴角挂着一抹阴冷的笑容,对苏星云说道。
“苏庄主。这地契可是朝廷官府颁发的铁证,你若抗拒不交,那便是与朝廷为敌。特别是你江北那块地,产出的粮食需上交八成,那可是巴布尔老爷家的产业。”一位蒙古人更是以恐吓的语气,加重了威胁的砝码。
这群地主们七嘴八舌,喧嚣不已,仿佛小黄洲的已是他们囊中之物。然而,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苏星云等人脸上毫无惧色,他们不是任人欺凌的村民,而是手里有枪队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衅,苏星云的眼神瞬间变了。他大步流星地走向那位叫嚣得最凶的蒙古人,一掌将其推倒在地,随后一只脚稳稳地踩在他的背上,压的他不得动弹。他蹲下身,不容置疑的问到:“我,不认这笔账,你们又能如何?”
蒙古人疼得哇哇大叫,口出污言秽语:“你这汉狗,活得不耐烦了!巴布尔老爷定会将你碎尸万段,喂狗吃!”话音未落,只见苏星云手中三棱刺刀一闪,刺入了蒙古人的头颅。鲜血喷涌而出,场面瞬间变得血腥。尽管苏星云并非首次杀人,但如此直接仍让他不适。他迅速调整情绪,环视四周:“还有谁想步他后尘?”
四周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脸色苍白如纸,有的甚至瘫倒在地;更有甚者,因恐惧过度而失禁,一股难闻的尿骚味弥漫开来。苏星云眉头微皱,冷冷地吐出一个字:“滚!”
地主们闻言,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逃离了现场。然而,仍有几个因恐惧过度而动弹不得的人留在了原地。苏星云见状,对王天柱吩咐道:“找几个人来,把尸体处理了,再把这些废物扔出去。”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最终以苏星云的强硬手段画上了顿号。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委曲求全非但换不来和平,反而可能引来更多的贪婪与欺压。随着小黄洲在他的领导下日益增强,其体量与实力已今非昔比,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