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反杀!穿越大佬名动京城 > 第214章 君心难测

第214章 君心难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反杀!穿越大佬名动京城!

沈澜星出嫁的那天,明明是大喜的日子,沈府却是低调至极。

前来道贺的宾客不多,都是平日里与沈府交往密切的世家,还有几个沈澜星平日里的至交世家千金。

从交换庚帖到举办仪式,不过是短短一个月余,时间十分仓促。

老侯爷和沈君夜一家没有回来,在广宁寺养病的沈如意也没有出现。

就连沈明纪这个沈家嫡孙,也因为被送去了义州,没能送姐姐出嫁。

沈君行更是早早对外宣称,因为沈老侯爷和二弟沈君夜远在边关回不来,府中母亲年岁已高,而主母唐青眉身体抱恙,所以一切从简。

沈澜星婚礼上主持的全福娘子,请的是姜太医的妻子,姜老夫人。

沈君行嫁女的喜宴规格,搁在京中那是前所未见,用寒碜来说也不为过。

就是普通的世家,嫁女也不会如此简陋。

但是沈家之前才触犯天颜,而沈君行又刚刚恢复原职不久,正值风头浪尖之上,沈府的低调,看似倒也挺合理。

沈家这次的喜宴,既没有大肆宣扬,也没有邀请皇室中人。就是朝中大臣,都没有几个在受邀的范围内。

这倒让那些权贵世家,暗暗松了一口气。

毕竟沈家这阵子闹的动静不小,沈君行虽然已经官复原职,朝堂上皇上的态度却是难以捉摸。

沈君行好几次,被皇上抓着一点由头,就当众毫不留情地斥责了一顿。

此后,就连他在所的吏部同僚被殃及,简直到了鸡蛋里挑骨头的程度。

这也给了权贵世家一个信号,皇上对武安侯府还是心存芥蒂,此举分明是在打压沈家。

如此情况下,自然是谁都不想沾上一身腥, 能避就避着点好。

直到沈澜星快要出门的时候,皇上命宫人给沈府的贺礼,才姗姗来迟。

皇上开了头,宫中各宫的娘娘,也很快差人往沈家送来了贺礼。

派出家丁一直盯着沈家今日动静权贵世家,这才急急令各自的管事,将临时准备的贺礼往沈家送了过去。

沈君行虽然没有宴请他们,但皇上都带了头那可是信号,他们自然也不能失了礼数。

沈澜星出门时,是沈君行为她选定的夫婿陆澈,亲自背上花轿的。

沈老夫人喝过沈澜星和孙女婿的茶,说了几句吉祥话,目送她出了门。

之后,沈老夫人也没有多留,在宾客面前强颜欢笑短暂露了个脸,就声称身体疲乏回了后院。

招待宾客的,是不久前才回京的沈君凌和沈家的族亲。

即使没有出席沈家的喜宴,对于沈家喜宴上这些事,也瞒不过各家的眼线。

女儿出嫁这样的大喜日子,唐青眉作为母亲的,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更是藏不住。

让人更加肯定了之前的猜测,武安侯府主母唐青眉应该已经命不久矣,所以沈君行才会匆忙定下女儿的婚事。

若是守孝三年,沈星澜的婚事那就不知要拖到何时了。

而作为父亲的沈君行,从头到尾脸上毫无波澜,穿梭在宾客之中面上带笑,但眼底却难掩一丝黯然。

直到宾客尽数散去,沈君行才独自一人走进了沈星澜出阁前居住的后院,在那院中待了许久。

待女儿三天回门之后,就要跟着陆澈去外地赴任了,他这个做父亲心里自然是百般不是滋味。

不是他狠心,而是不得不这么做。

武安侯府别看表面风光,其实早已经岌岌可危。

陪君如伴虎,帝王的心思难以捉摸。

一方面不得不重用武安侯府用以进行各方制衡,一方面又忌惮侯府会功高盖主, 养出骄兵悍将,发生权臣篡位这样的隐患。

无论哪个皇子和沈家联姻,皇上都不放心。

沈君行之所以那么仓促地定下沈澜星的亲事,除了朝中局势有变以及父亲沈巍山的指示,自然这也是当今皇上景昭帝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沈君行对子女的教育上一直十分严苛,这也是沈明纪和沈澜星姐弟,没有沾染到唐青眉身上那股阴郁与算计之气的原因。

只是沈君行日日忙于朝中事务,百密难免也有一疏。

压根不知道唐青眉和自己的母亲,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六皇子那边搭上了线。

直到六皇子向皇上请旨赐婚,景昭帝勃然大怒将他召进宫严厉斥责了一番,沈君行才知晓此事。

皇子再不堪,皇上也还是要维护几分天家颜面的,所以对于皇上的怒火,沈君行也就只有默默受着。

六皇子母家势力过盛,若是再和手握兵权的沈府联姻,无疑是在皇权的天平上增加了一个巨大的砝码。

皇上自然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帝王的制衡之术就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次日就将王御史的嫡女,直接赐婚给了六皇子。

直到沈君行为沈澜星火速定下婚事,景昭帝对沈君行的态度,才有所转变。

这些事沈君行没有和沈老夫人提起过,那是因为提了也没有意义。

沈老夫人这些年在京中过得太顺了,在浮于表面的风光中渐渐失去了对朝堂风云的敏锐感知。

压根没有意识到现在的沈家,早已经成为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

那天从宫中出来之后,沈君行就快速地托人给沈星澜定了这门亲事。

还特意避开了京中权贵子弟,就是为了避免给女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是在用举平息皇上的怒火。

在定下陆澈之前,沈君行向景昭帝请示此事。

正若他所料,景昭帝当时嘴上在指责沈君行,胡作非为。

沈家老侯爷和二儿子一直镇守在苦寒之地,却让沈家唯一的孙女下嫁给一个寒门学子,劝他在京中挑选一个门当户对适婚男儿。

沈君行心如明镜,陆澈是沧州人士出身寒门,家世不显,且在科举的表现中,也是中矩中举。

也只有这样的人选,才最让景昭帝放心。

当时景昭帝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就证明了一切。景昭帝对于沈君行这个识时务的决定,是相当满意。

京城沈家这边清清冷冷,而远在甘州太和县长合村这个村庄,却是喜气洋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