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岱别藜 > 第21章 第一次见郑藜

第21章 第一次见郑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岱别藜!

赵轩坼断然拒绝:“眼下,朝中自是有人拿你做文章,说你能平安归来,皆是因为做了他们的叛徒。”

宋岱笑笑:“这样的话,六皇子放在心上吗?”

“若放在过去,自是不会。”

可眼下不同,他要争储君之位。

“你我为何能平安归来?”宋岱看向赵轩坼问道。

“你是说克舍木?”

克舍木是瓦剌首领的次子,也是最被看重的接班人。

克舍木自幼仰慕中原文化,尤其是接触了宋岱和赵轩坼之后,久而久之,与之成为朋友。

宋岱将中原的文化授予克舍木,赢得了这位储君的敬佩。

并且,随着大夏送去的财物日渐缩减,瓦剌也意识到了事情并非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因此近半年几次派了使者来大夏。

可使者们均未见到陛下,只与代理政务的三皇子有所接触。

提到接回宋岱和赵轩坼一事,三皇子赵珂均闭口不谈。

与此同时,瓦剌并不能将这皇子和世子怎么着,不然大夏定会发动战争,而宋岱和赵轩坼还要被好生招待。

因此,在克舍木的一次又一次游说下,瓦剌首领终于决定,以误会为由,将宋岱和赵轩坼送了回来。

“瓦剌之所以打劫我朝边境,无非是因为沙漠苦寒,想要劫掠财物。”宋岱看向赵轩坼,继续说道。

“若我们能与他们互通商市,让他们自给自足的同时,又能获得所需物品,不仅能保边境安宁,也能换的我们所需的商品。”

“眼下,北狄朝野更替,对我大夏虎视眈眈。若北狄和瓦剌结盟,趁我朝国库空虚之时攻入,那后果不堪设想。”

……

赵轩坼最是钦佩宋岱对时局的清晰。

他好像一直就是这样,从不喧宾夺主,但总在人困顿之时,给人指引方向。

在瓦剌时这般。

如今,又是这般。

“那依宋兄之见,我们与瓦剌有何互惠?”

宋岱站了起来,指着墙上的戴嵩的一幅《乳牛图》,继续说道:“瓦剌物品单一,无非是牛羊和乳制品这些。”

“而我们大夏物产丰富,应有尽有。”

“眼下大旱,瓦剌更甚,若我们能将中原的粮食与瓦剌牛羊或者毛皮互换。不仅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且他们尚好的皮毛和肉制品,不也会成为你衣坊和食坊中的上等材料吗?”

“且多余的部分可顺河流而下,销往其他地区,你作为中间商,尚能从中赚上一笔。”

“如此这样,六皇子的生意不仅遍布北边,也能增加南北互市。”

“生意做大,就需要人员,南北员工流动,也可以节省粮食接济的成本,还能给他们提供就业。”

“眼下,旱情已有所缓解,城郊的百亩荒废良田,也可以实现田产承包制,给到百姓耕种,总比没入贪官污吏手中要好。”

赵轩坼听着很是感慨,朝中权贵在全国各地贪墨土地之事,他早有耳闻。

他们不仅占据百姓土地,甚至于不向朝廷交赋税,瞒报谎报,才致税收减少。

赵轩坼起身,看向宋岱:“宋兄,你方才说到的田产承包,可有详细的计划?”

宋岱将昨晚熬夜做的文书,拿给赵轩坼看。

拿到密信的那日,他便知晓赵轩坼不会无缘无故找他。

这几日,他借着游玩的名义,在城郊走访,亲自了解了土地情况,做好了这份文书。

赵轩坼看完,欣喜万分:“宋兄,这法子,不仅适用于城郊,也能适用全国。”

宋岱收起方才的激昂,敛声说道:“解了当下燃眉之急,后续才可完善后推向全国。”

“宋兄,劳烦你汇集成册,我们改日将此事细聊。”

宋岱微微垂首应下。

“这些日子,父皇身子有了些气色,待他身子利落些后,我想同他说说你今日所提之事。”

赵阔本对三子赵珂信赖至极,可后来,陆续有线人报了种种,对他不满,日益攀升。

宋岱点点头未再多说什么。

~

回永定侯府的马车上。

宋岱端坐于中央,眼睛盯着包着果子的油纸包。

脑海中回忆着赵轩坼刚才说的话。

三皇子:赵珂。

赵珂生母是当今皇贵妃,于氏。

当今天子赵阔,育有六子五女。

大皇子和二皇子皆为皇后所生,不幸的是大皇子死于当年战乱,二皇子生下来不满一周岁便早夭。

四皇子和五皇子皆为婕妤所生。

赵珂自幼聪颖博学,精明机智,深得陛下喜爱。

而他的母亲于氏,生的妩媚动人,看起来温柔体贴,专宠数年。

因此,三皇子是最有可能被立为储君的人选。

若无几次的接触,宋岱也会同大多数的朝臣一般,以为赵珂的未来会是一名贤明的君主。

可,事情偏偏出了疏漏。

宋岱十七岁那年,随父亲宋澜一道进宫。

恰逢当年科举前昔,长安城内热闹纷呈。

年长宋岱一岁的赵珂,有意去宫外逛逛。

赵阔便让宋岱一道同行,年岁相仿,以为二人自是能聊到一起。

宋岱,永定侯府独子,生的挺拔,又面目俊朗,风光霁月。

赵珂,虽外表上比宋岱差了一些,可天潢贵胄,自带的矜贵之气。

二人同行,自是吸引了街上不少年轻女子的注意。

那日,宋岱在赵珂面上看到了妒忌神色。

本想着,或许会就此结束。

可赵珂询问:“宋世子,这长安城中可有百姓常去的祈福之地?”

“城外的华寺,不少百姓常去。”宋岱想起祖母所言。

“母妃过几日生辰,我想去为她祈福,有劳宋世子带路。”赵珂一脸不屑的对宋岱说道。

宋岱点点头,招呼了后面一直跟着的车马。

二人到达华寺之时,正值日盛。

寺庙门前,来往之人,络绎不绝。

寺庙外有一大片林子,不少人在林间纳凉休憩。

华寺,庙门并不显眼,可在佛教盛行的大夏,这里每日香客不断。

石板铺就得道路两旁,古树参天。

秋日暖阳穿过树枝,洒落一地。

宋岱随着赵珂的步子,迈上了一级级的台阶。

华寺,建筑并不奢华。

青瓦红墙,香烟缭绕,钟声悠远,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因此,这普通的寺庙,在清幽的环境当中更显庄重和神秘。

寺庙的红墙外,有一条小径,绕寺庙一周。

最外侧是青石围栏,这围栏顺着台阶而下,上面皆是隔了同等距离雕刻着石狮子。

在石阶最顶端的石狮子处,趴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孩,约莫十一二岁。

粉色衣衫,双髻,白瓷似的小脸上,一双眼睛忽闪忽闪的不知看向何处。

看了一会儿,又笑着跟身旁的小丫鬟捂嘴笑笑。

宋岱注意到了这一幕。

赵珂也驻足停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