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岱别藜 > 第22章 阴谋?

第22章 阴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岱别藜!

许是注意到了这边的眼神,小姑娘适时收回笑脸,将面色沉了下去,而后拉起身旁小丫鬟的手,迈过山门,向寺内跑去。

赵珂低头轻笑一下,而后同身后的宋岱闲聊:“宋世子,可否娶亲?”

宋岱摇摇头:“尚未。”

“听闻,长安城不少贵女,倾慕宋世子。”

“三皇子,过誉了。”宋岱轻咳一声,低声回答。

两人到了大雄宝殿前时,听一位嬷嬷在台阶上唤道:“藜儿,今日人多,不许乱跑,祖母待会儿诵经结束,我们就能回府。”

“知道了。”清脆的女声传来。

宋岱循着声音望去,是方才山门前的女孩儿。

回眸时,赵珂正意味深长的看向那女子。

据宋岱所知,赵珂刚刚完婚不久,正妻是礼部尚书之女。

两人祈福结束,从山门迈出来之时,便听到山阶下的吵闹声。

几个人围着赵珂的侍从,似乎在理论着什么。

待走近后,才听清,原来是侍从们牵着的马,没有管好,不小心踢到了一位老妇。

此时,老妇痛的在地上缩成一团。

“怎么了?”赵珂走到前面,面色阴沉的问道。

“老妇惹怒了‘乌驽’。”其中一小厮,小声说道。

乌驽,赵珂的马,疼惜的不得了。

“撒谎,明明是这几位小厮没有看好马,踢到了这位老嬷嬷。”

说这话的,不是旁人,正是方才的在山门前的女孩儿。

她将老嬷嬷靠在自己瘦弱的肩膀上,有些生气的看着牵马的三位小厮。

“明明是他们在旁边吃茶,没有将马匹绑好,还不承认。”小姑娘再次说道。

小女孩说完,身后的人跟着附和指责。

此时,赵珂的脸色,难看至极。

他看向自己的侍从:“果真如此?”

见主子问话,三个人只好点头。

“敢问姑娘尊姓大名?”赵珂换了面色,向女孩儿问道。

小女孩儿一愣,随即低声答道:“郑藜!”

“帮郑藜姑娘将老妪扶起来。”赵珂向身旁人命令。

“那怎么行?嬷嬷受了伤,现在动弹不得。”郑藜反驳。

说着,她目光扫向周围的人,有些急切的说:“有没有大夫,可否帮嬷嬷看看。”

“嬷嬷疼的脸色发白。”

人群中冒出来了一个声音:“可否让我看看。”

年轻男子蹲下的时候,还略显尴尬的说道:“姑娘,我不是大夫,但是我懂一些医术。”

郑藜有些不安的将嬷嬷扶正,让年轻男子诊断。

一番检查之后,年轻男子说:“应是踢到了肋骨,要找专业医师诊治。”

这时,一个气喘吁吁的妇人跑了过来:“娘,你怎么了?”

见老人这般模样,躺在了郑藜怀中。

妇人只以为是郑藜所为,不分青红皂白便是一番咒骂。

小女孩儿,霎时间红了眼眶,豆大的泪珠落了下来。

“这位妇人,是这位女孩子救了你的母亲,与她无关。”宋岱走上前来解围。

“不是她,那是谁?”妇人向人群中扫去,恶狠狠的眼神,好像非要把真凶揪出来。

宋岱从银袋子里,掏出了银子:“方才,是我府中下人没看管好马匹,将你娘不小心踢伤。”

“这银子自是赔罪,我的马车待会儿便到,会送老人家前去济仁堂诊治。”

妇人这才罢休。

看妇人的火气平息,宋岱走到郑藜身旁,将她扶了起来,温声问道:“没事吧?”

郑藜摇摇头。

“藜儿。”不远处,一位老人的声音传来。

小女孩看向宋岱,小声说了句‘谢谢’,而后跑了过去。

似乎是与祖母说了几句,而后看向这边。

祖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祖孙二人一同上了马车。

不多时,宋岱的马车前来,几人将老妇抬上车后,送去了济仁堂。

“多谢公子,敢问公子尊姓大名?”赵珂上马车前,向方才救治的年轻男子问道。

“鄙人,韩牧。”

“公子所居何处,改日定派人登门道谢。”

“举手之劳,不必挂意。鄙人登州人士,不过是来长安城参加科举考试。”

“那祝公子拔得头筹。”赵珂笑着说道。

“谢公子吉言。”

随即,赵珂登上马车。

如果宋岱没有看错,赵珂转身之时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在宋岱所见的这一日,赵珂并非在陛下面前那般和善,也不似那般深明大义。

“方才的马车,可是正议大夫郑铎家的?”赵珂随口问道。

“微臣没注意。”宋岱回答。

“查!”赵珂向门外的随从吩咐。

“是!”

那年的科举,发生了一件怪事。

听说一位叫‘韩牧’的举子,因一篇策论,引起了礼部的一场风波。

一部分人认为韩牧引经据典,文采斐然,且敢于针砭时事,将来必是栋梁之才。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此举子,年少轻狂,一派胡言乱语,纯属博人眼球。

最后,是礼部尚书定夺。

结果可想而知,韩牧名落孙山。

至于,赵珂是否有对郑家或郑藜做什么,宋岱尚不知晓。

他只知道,五年后,祖母为他指定的婚配人选,恰是那日寺庙前遇见的郑藜。

在他大婚当日,洞房之时,接到了朝廷送来的密信。

紧接着,便是被囚瓦剌,一年之久。

而近日更是得知,被囚瓦剌,幕后真凶居然也是赵珂。

不得不说,一切都太过于巧合。

眼下,赵珂是否有对宋府做什么,他更是不得而知。

看来,他有必要查查背后的事情。

~

宋岱赶回永定侯府的时候,提着油纸包,直奔露华轩。

走到院门外的空地上,他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衣衫,匀了呼吸,才抬脚缓步步入院中。

正厅内,似是能听到众人的说笑声。

“世子爷回来了。”立在廊下的长荣笑着问候。

宋岱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将油纸包递了过去:“一份留在露华轩,一份送到祖母那里。”

长荣应下。

“房中可是有医师在为世子妃诊治?”

长荣笑着应道:“对,老夫人也过来了。”

宋岱抬脚迈上台阶。

“意儿回来了?”秦氏笑呵呵的看向门外。

“祖母。”宋岱向祖母行礼。

“免了,免了。快来见过你常伯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