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禹州知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千世界历劫记!
皇后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席了,和皇后一同退下的还有大皇子周煜和二皇子周橓。
皇后见皇上只是对她点点头,让她好好休息,没有和她一起离开的意思,心里有些落寞。
皇后的离开没有影响大殿里众人的兴致,大燕开拓了疆土,这是多么可喜可贺的一件事。
皇上今天特别高兴,自从他继承皇位以来,这是大燕第一次扩充了版图,他已经做到了父皇没有做到的事情,这是大燕重要的里程碑,将来大燕有机会还会开疆扩土,他要做一个盛世明君!
今天在场的武将们心情都非常的高昂,这是第一次武将压住了文臣。武将们纷纷向皇上敬酒,恭喜皇上开拓了疆土。这是大燕的荣耀,这是他们武将的荣耀!
文臣们也纷纷祝贺皇上,向皇上表着忠心,表示愿意去治理开拓的疆土,为大燕鞠躬尽瘁。
这一场宴会非常完美,文武大臣齐心,愿意为大燕赴汤蹈火,鞠躬尽瘁。
看到大燕的文武大臣如此团结一心,仇英想到他们那为了宠妃不顾一切的国君,叹了口气,不是他们大周国人不行,而是他们大周国的国君不行。想到即将登基的国君华泰兴,仇英希望他能带领大周国走向繁荣强大昌盛。
姜歌回到家里,就和姜父说,“父亲,你今天没去真的是太可惜了,今天的宴会非常热闹,满殿的文武大臣都欢聚一堂,开怀畅饮!”
姜父冷笑一声,说,“还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文臣武将没吵起来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和平共处?”
姜歌看着父亲说,“父亲,你这样想就狭隘了,让宫羽给你学学,今天在宴会上发生的事情!”
宫羽就把今天大殿上发生的事情学了一遍,姜母听完,伸手就拍了姜歌一巴掌,“你这死丫头怎么这性子老是不改呢?那丞相大人都定好的事儿,怎么就你不服气?这要是得罪了丞相大人,以后可怎么办?”
“那不是他们定的不好吗?凭什么我们打下来的城池还还给大周国?我不同意,就是不行。”姜歌倔强的说。
姜父却没有说这件事,而是问姜歌,“你真的遇上大周国的铁骑了?”
“遇上了呀!当时我带着一万将士去攻打大周国的军队,目的是把他们引入包围圈。当时我也没有经验,也没想那么多,到了离大周国军队驻扎的地方,大概也就是十来里的距离吧,就遇上了大周国五千铁骑。爹,你不知道,我当时看到远处尘土飞扬,传来轰隆马蹄声,我当时紧张的呀,我觉得我活不了。我紧张的整个人都有点哆嗦起来了。五千铁骑呀,我当时后悔、自责,觉得不应该贸然带领一万大燕的将士过来,如果因为我指挥不当,让这些大燕士兵命丧当场,我觉得这回是我一生过不去的坎。”姜歌一边说一边比划。
姜母紧张了问,“那后来呢?”
“后来,那大周国的铁骑越来越近,我的那个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姜歌卖关子的说,
“你快说,别卖关子了!”姜父着急的说。
“结果就是闪电,我的那匹白马,突然扬蹄嘶鸣了一声,结果那些大周国的战马都停了下来,然后闪电又嘶鸣了一声,那些大周国的战马就跪了下来,无论大周国的士兵怎么抽打那些战马就是一动不动。大周国的士兵没法,只能弃了战马跟我们打了起来。那些骑兵没有了战马,就没有了优势,我们一万人打他们五千人那还不是小意思,全灭!”姜歌自豪的一挥手。
姜母觉得真是难以想象,五千铁骑,踩都能把人踩死,更别说打了!拉着姜歌说,“好孩子,咱们以后不要再去战场了,不然,娘会担心死的。”说着说着,姜母掉下了眼泪。
姜父也觉得女儿这是捡了一条命回来。不禁感叹,“多亏了那匹白马,不然你还真是回不了家了。”
站在一边的王婆子说,“我说怎么宫翼对那白马那么好,那马吃的好,住的好,几天就洗一个澡,原来是救命恩人啊!”
姜母擦擦眼泪,说,“是要好好善待,刘叔,多去买点豆子,炒熟了喂马,不能亏了它,要不是它,我就见不到我女儿了!”
姜梓豪见母亲又要哭,就窝到姜母怀里,“娘,不哭,姐姐现在好好的,我以后要向姐姐学习,我也要做英雄!”
“英雄哪里是那么好当的,你小子想的美!”姜父摸摸儿子的头说。
“只有上过战场,才知道战争的残酷!我不后悔,就是觉得自己懂的太少了,没经验。差点害的一万将士给我陪葬,这点,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要是有地方能学习就好了,总不能全靠战场上实践吧!”姜歌说。
“你可以建议皇上建个学习的学院啊,有文学院,也可以有武学院啊!”姜父说。
姜歌立时眼睛都亮了,对着宫羽说,“快记住,快记住,这事好,这事真的很好,让皇上建一个武学院!”
宫羽笑着点头,“属下记住了!”
大周国和大燕的议和协议第二天双方并没有签署,因为边境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议最大的是禹州。
秋水城和春城都属于禹州府,大燕要求把禹州府的管辖地都划分给大燕。大周国使臣不同意,而且态度很强硬,只同意把大周国已经攻打下来的城池给大燕。
孟丞相这次很刚,对着大周国使臣说了一句,“既然你们不同意,那就等我们大燕把大周国这些地方都打下来了咱们再谈。”
骠骑大将军尹大将军也表态,他愿意亲自前往,等把整个禹州打下来再和大周国好好谈谈议和的事情,让使臣在京城里安心的歇上三个月,这事会很快落实好。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把大周国使臣气得不轻,可是没办法,现在的大周国经不起任何的战争了。
大周国使臣僵持了几天,最后没有办法还是签署了议和协议,把整个禹州全部划分给了大燕。至此,大周国侵略大燕的这场战役终于彻底的结束了。
朝廷需要派遣大量的官员去接管禹州,姜父动了心,想去禹州,觉得那里会有发展。觉得在京城整天勾心斗角实在是有些累。
姜母很支持姜父的想法,他们本来就是农人出身,没有背景没有根基,真还不如去禹州那个地方发展。
有了姜母的支持,姜父就写了自荐信递交了皇上,希望能去禹州任职。
姜歌对此事倒没什么看法,觉得在哪都一样,离开京城更自在。
皇上接到姜父的自荐信,觉得让姜父任禹州知府也不是不行,就是玲珑要跟着姜家去禹州,离他就有些远了,皇上有些舍不得。
皇上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让姜言初任禹州知府。在圣旨下发之前,皇上把姜歌叫到了宫里,他想问问姜歌有什么要求。
姜歌抿了抿嘴说,“爹爹,玲珑想让爹爹给玲珑一道圣旨,等到玲珑长大,可以谈婚论嫁的时候,婚事可以自主。”
皇上觉得奇怪,玲珑才几岁,怎么会想到这样的问题,就说,“现在说这个是不是有些早?”
姜歌低下头说,“玲珑知道父皇不理解,但是,玲珑现在身为公主,如果有一天,有人建议玲珑去和亲,爹爹,您说,玲珑该怎么办?”
皇上一听,也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不但和亲是问题,嫁给谁也是问题。如果将来有大臣求他赐婚,也是一种为难。还真不如现在写好一道圣旨,让玲珑婚姻自主,这样就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想到这里,皇上点头,“好!朕答应你!”
姜歌乖巧的行礼,谢过皇上,又开口说,“父皇,玲珑有一建议,这建议也是父亲提出的,大燕有文学院,为大燕储备了诸多人才,父皇可以再开一个武学院,大燕现在的武将都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可是现在战事少,大燕的将士也经不起在实战中实践,不如建个武学院,为大燕储备将才。这样大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在武力实力上胜过其他国家,成为真正的霸主!”
皇上一听,觉得这个主意好!一个国家的强大主要是看国家的武力。现在骠骑大将军和辅国大将军都已经上了年纪,正是需要后备力量的时候,办个武学院,对大燕将来,意义深远。
姜歌看着皇上又说,“父皇,武学院办好是好事,办的不好是祸国大事。”
皇上不解,说,“武学院还能办不好吗?”
姜歌说,“武学院既然是父皇办的,就是皇家的学院,肯定会有很多一些世家子弟想要进武学院,可武学院的人出去后不同于普通士兵,他们是要领军的,如果让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进了武学院,将来这些人带兵打仗上前线,他们送死不要紧,但是会连累千千万万的大燕将士的。所以玲珑请求父皇,进武学院的人一定要严格筛选,特别是品质这一块,那是重点。千万不要让那些想着去镀金的人进武学院,这样会害了很多人。”
皇上听后觉得这武学院是要比文学院重很多。文学院是办事,武学院是人命。皇上点点头说,“朕会慎重考虑!”
姜歌见自己的心愿都已达成,就和皇上行礼告退,回了姜府。
等到姜父晚上回了府,姜歌就和姜父说,“父亲,今天皇上招我进宫了,我估摸着你想去禹州的事儿估计能成,你要不要和我那三个叔叔说一声,你这一走可不是一年半载能回来的。”
“你确定?”姜父问,
“我觉得应该八九不离十吧!不然皇上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招我进宫。”姜歌说。
姜父想了想,就进了书房写了三份帖子,让刘明送到柳岩松府上、王远之府上和魏明府上,邀请他们去茶楼一见。
姜父和姜母说了一声就出了门,由王杰赶着马车去了茶楼。
姜母看着姜父离去的背影,想着她也该把东西收拾收拾,准备去禹州府了。
姜父到了茶楼,等了没有多长时间,柳岩松、王远之和魏明就先后都到了。
四人聚到了一起,姜父直接开门见山的就把他要去禹州的事说了一下,柳岩松也写了自荐信,现在也在等着上面的回信。王远之和魏明一听,立马也准备回去写自荐信。姜父劝道,“你们回去先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先不要冒然的做下决定,毕竟要远离京城,路途遥远,不是谁都愿意去的。”
王远之和魏明听了姜父的话,表示现在就回去和家人商量,一旦有了结果会通知姜父和柳岩松。
俩人走后,姜父给柳岩松倒了一杯茶,说道,“没想到二弟也要去禹州。”
柳岩松喝了一口茶说,“这京城里世家盘根错节,像我等这样没有根基的人很难有大发展,不如离开京城反倒是条出路。”
姜父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在京城里很难做出业绩,提升也比较艰难,不如到了外面,还能实打实的做些实事。”
“没想到你我兄弟二人想到一块儿去了,大哥是不是已经确定去禹州了?”柳岩松问,
“应该是吧!今天歌儿进了宫,回来对我说,我去禹州的事情应该是八九不离十,所以我才把你们几个召集过来把这事说一说,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大哥如果确定去禹州,就尽量把小弟带过去,都是自己人到了那里也好发展工作,也更容易出业绩。”柳岩松说,
姜父想了想说,“好!如果我确定了去禹州,我肯定会想办法把你带过去!”
柳岩松得了姜父的话,心里也有了底,俩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就离开茶楼回了府。
王远之回到家里,和父母说了这件事,王母是有点不愿意离开京城,但是王父直接拍板决定尊重王远之的意见,同意去禹州。王父觉得,在京城王远之也不过就是一个芝麻大的官,到了禹州,哪怕是做个县令至少有实权。
王远之得到了父亲的支持,赶紧去了书房写了自荐信,又给姜父和柳岩松去信,告诉他们父母同意去禹州。
魏明回到家里,也和父母说了打算去禹州这件事,遭到了父母的反对。魏父魏母坚决不同意离开京城,觉得离开了京城,再想回来就难了。不如在京城慢慢的熬资历,总能升上去。
魏明无奈,只得给姜父和柳岩松回信,说父母坚决不同意,他只能留在京城了。
皇上把姜父叫到了御书房,告诉姜父已经决定让他去禹州任知府,问姜父有什么要求?
姜父就说,“回皇上,臣想让柳岩松和王远之做臣的左右手!他们与臣是同窗,也是异姓兄弟,既然去禹州,臣愿意带上亲近之人,更方便沟通,开展工作。”
皇上很喜欢姜父的坦诚,也觉得去禹州带上自己亲近之人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那里的工作比较复杂,如果不能有效沟通,工作的确会很难开展。就点头说,“朕允了!回去准备吧!圣旨不日就会下发!”
姜父得了准话,高兴的向皇上行礼告退,本想现在就去通知柳岩松和王远之,想了想,还是晚上回了家再说吧!
晚上,柳岩松和王远之都收到了姜父让刘明传的话,让他们开始准备,静候佳音。
二人一听,立马就和家人忙碌起来,等待通知。
三天后,圣旨颁发,姜言初任禹州府知府,柳岩松任禹州府同知,王远之任禹州府通判,同时被任命的还有禹州府管辖范围内的城、县的官员。
收到了圣旨,十天后就要出发,姜父姜母忙碌起来。
姜歌找到姜父,对姜父说,“爹,这次就不要带家具走了,路途太远了。而且,裴玉庭过了年要考试,不如就让郑婆子和裴玉庭留下来看宅子,万一过几年咱们回来了呢!”
姜父觉得这样也行,就去找了姜母。
姜母觉得姜父说的有道理,就安排郑婆子和裴玉庭留下来看宅子,还给他们留下五百两银子做费用。
郑婆子得知姜父姜母是因为明年裴玉庭要考试,所以让他们母子俩留下来看宅子,当即就跪在地上哭泣起来。感谢主子对他们母子的照顾。
裴玉庭不愿意留下,想跟着一起走。姜父对裴玉庭说,“好好读书,没准过几年我们就回来了,希望我们回来的时候,你能有所成绩,不要辜负我们对你的期待!”
裴玉庭恭恭敬敬的给姜父姜母磕了三个头,什么都没说,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出发的这一天,郑婆子和裴玉庭跪在大门口送姜家一众人,裴玉庭红着眼睛大声的对着姜父喊道,“大人,裴玉庭一定会努力做出成绩,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姜家众人都擦着眼泪上了马车,不忍在看跪着哭泣的郑婆子和裴玉庭,这一分别,还不知何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