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200章 筹措粮草

第200章 筹措粮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烈火南明二十年!

高衡努力回想着关于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但是他忽然意识到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生产建设兵团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以军队来担任建设兵团的主体,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班子,自上而下进行垂直管理,并且军队转为生产建设兵团后,不仅要承担战斗任务,还要承担生产和群众工作的任务,也就是理论上的三队,即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

目前的问题在于,兴华军一旦全盘接收莫朝的人口,那么随即带来的就是五十万人口的增加,整个统帅部治下的人口翻番,这对财政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莫朝遭到沙定洲的重创,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过来,并且青壮年人口遭到巨大损失,生产力肯定也会受到影响。简单来说,就是统帅部前期需要对这块地盘进行补贴,然后才能获得反哺。

问题是,高衡现在哪里有这么多钱和资源来补贴这里的民众?早在谅山府刚刚建立的时候,当时的军部就对兴华军所掌握的土地进行过测算,如果将谅山府和周边的全部土地利用起来,那将会拥有五十万亩以上的土地,按照一年三熟来计算,一年产出量大概有七百五十万石。

但产出不等于结余,试想,兴华军目前也有差不多四五十万人口,按照每人每月一石粮食来计算,一年消耗就达到六百万石,再加上打仗所需的军粮以及统帅部的粮食储备,基本上就将这些粮食给消耗一空了。

当然,这只是比较笼统的算法,实际上因为谅山府也产出副食品的原因,人均消耗粮食是达不到一石的,比如老人小孩,吃的就少一些。但高衡心里清楚,目前统帅部这几年的总结余不会超过三百万石,考虑各种因素,如果全盘接受莫朝土地和人口,至少准备半年以上的储备粮,加上用兵云南的可能性极大,不说多,没有五百万石粮食的存量,高衡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高平府他们查了,粮食基本上是一扫而空,其他地方估计也不乐观,沙定洲大举南侵,所到之处犹如蝗虫过境,莫朝很多地方积载的粮食被他们一扫而空。所以即便盘查库存,莫朝境内能找到百万石粮食都算是谢天谢地了,那还有一百万石的存粮从哪里来?

不仅如此,一旦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必须由兴华军来强力领导,兴华军四个主力旅在他麾下作战,剩余三个旅分散各地,即便让临滇府的景冲北上,也才区区三千人,要想领导五十万人口,不说多,至少需要五到十个旅,哪怕是按照民团的标准进行建设,高衡一时间也凑不齐这么多部队。

高衡闭上眼睛,阿木等人知道主帅在思考未来的计划,所以谁也没有上前打扰。高衡缓缓道:“发令给景冲,让他派两个营北上增援,同时通知统帅部,集合退伍老兵、伤残老兵以及愿意北上支援的青年,先凑一个旅的人来。”

阿木道:“大帅的意思是?”

“军垦,就用你说的方法,但带头的要是我们兴华军的人,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本帅计划,先期用一个旅投入到高平府附近,高平府加上附近平民,少说十万人,先把这十万人安顿好,其他地方统帅部先进行粮食补贴,调集两个营是来维持秩序,让这一个旅的人先成立军垦兵团,也就是生产建设兵团,把他们当种子。”高衡说道。

“军垦!好主意啊。”统帅部内,高衡的第二封信件刚到,成子龙就兴奋地拍了桌子。其实这几天,他也在考虑这方面的事情,并且跟高衡不谋而合的是,成子龙也想到了军屯的办法,只是具体如何实施,他还没有想好。高衡的信件来得正是时候,等于将成子龙的很多疑问给解决了,目前,成子龙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情,第一就是人,要想办法输送三千人给高平府。第二就是粮食,就算统帅部把所有的粮食拿出来,加上前方搜集的粮食,也还有一百万石的缺口,因为云南的战争还没结束,一万多将士每天的用度也是个庞大数字。

更何况,随着兴华军骑兵的配置完备,战马每日消耗的草料也是天文数字,后勤工作在别人看来好像很简单,又不是让你去前线拼命,只不过在后方筹措粮草罢了,能有什么难度。其实不然,后勤是个很大的学问,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里面要应用到的管理学、统计学等等知识数不胜数,景昭和成子龙每天为了后勤的事情也是操碎了心。

景昭接过信件,自上而下浏览了一遍道:“军师,我们分工合作吧,招人的事情交给你,粮草的事情交给我,你放心,我绝对在你把人招满之前,把粮食的缺口筹措到位。”

成子龙道:“看来,你是已经有办法了。”

景昭道:“军师,也不是什么好办法,无非就是发动群众,并且从黎皇那里赚取一些好处,黎皇答应我们的事情肯定要兑现,我不要多,找他拿几十万石粮食他肯定要给,另外就是从大家的手上筹措粮草,最近统帅部不是有了成立兴华贸易公司的想法吗?我看可行,就以蒲德曼和我们现在的力量,立即着手成立兴华贸易公司,前面有现成的东印度公司打样,我们直接照抄,发放债券。”

“债券?”成子龙对经济方面的事情确实没有景昭懂得多,不禁反问道。

“还记得当初蒲德曼是如何介绍东印度公司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募集资金,由荷兰本国的民众来购买东印度公司的股份,这才有了启动资金。我们现在有样学样,资金由统帅部来出,但我们不发放股份,而是发放债券,等于是借条,找老百姓借钱,比如你借一两银子给我,我在规定时间内用完了之后,还你一两银子本金外加利息。”景昭道。

见成子龙好像还有些不理解,他补充道:“只不过这次,我们不借金银,而是找民间借粮食,我想,除了统帅部的储备粮之外,这几年家家户户谁还没有点余粮,我们把这些余粮借出来,等莫朝局势稳定了,多出来的几十万亩耕地,所反馈的粮食只会多不会少。”

成子龙拍了拍额头,“明白了,明白了,这倒是个好办法,便若民间放贷,只不过将这种放贷给规模化、官方化了。这倒是个很大的创新,就不知道民众们能不能接受,毕竟类似柜坊之类的地方,可是要收钱,而不是多还钱的。”

成子龙说得倒是不错,后世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书上,只是介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柜坊,并说柜坊其实也就是后世银行的雏形。但实际上,我国的柜坊跟后世引入的西方银行体系还是不同,因为两者承载的任务有很大区别。柜坊更多的是承担储存和提取的任务,因为大量金银携带不方便,所以将金银兑换成会票,然后在有柜坊的地方进行兑换。

这样确实是大大方便了货币交流,但柜坊实际上是要收取手续费的。并不像后世那样,银行要给存款人利息,而是反过来收取管理费。所以景昭这种学习自西洋人的新经济模式,必然要经过一个磨合期。

景昭回答道:“事急从权,好在谅山府和各地民众的凝聚力高,对于以统帅部名义颁发的政令肯定是拥护支持,我们可以先进行试点,不多,以五十万石为目标,从民间筹措五十万石粮食,如果按照莫朝耕地的产量,我们可以多放一些利息,可以给两成,来年还给大家六十万石。剩下的粮食,我从外面购买,从黎皇那里讨取,总之拼凑一些,送到前线去。”

成子龙道:“好,那我们事不宜迟,立刻分头行动,你召集蒲德曼等人,兴华贸易公司明天就以统帅部的名义成立。”

景昭道:“我的府邸不要了,我先让出来,作为公司驻地。”

成子龙道:“那你的家属如何安置?”

“无非是分散一些,条件暂时简陋一些,为了兴华军大业,这点付出算得了什么?”景昭对成子龙抱了抱拳,立刻出了统帅部,他要马上找到蒲德曼,跟他办理这件事情。

“多谢军爷,多谢军爷!”高平府城外,搭起了大量的帐篷,这些帐篷都是兴华军临时建立的粮食发放点。高衡的命令传回去之后,统帅部立刻组织起运战备粮,谅山府仓库内的粮食一刻不停地由征集来的马车和骡车运往高平府。

很多失去了一切的民众领到了救命的粮食,无不对兴华军感恩戴德。但高衡可不是慈善家,他让骑兵们分散,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宣讲兴华军的政策。其实也就是一句话,粮食按十天一轮进行发放,以人头计数,领到粮食的人,都要回去种地干活,从事农业生产。

高平府已经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但周围的土地还能利用起来,没有土地那就垦荒,不管是青壮、老人、妇女还是小孩子,都要行动起来,耕种粮食。

耕种的地方由兴华军统一进行分配,高衡并没有将这些民众登记造册,而是直接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划分,比如几个家族凑成一个队伍,一个队伍两三百人,承包某一个区域的土地,这些土地全部打散重新划分。也别说你家的多,我家的少,给你多少就是多少,不服从兴华军统一分配的,一律抓起来用刑。

乱世当用重典,要想快速稳定莫朝局势,没有点雷霆手段肯定是不行。随着景冲派出的两个营士兵陆续到达,莫朝民间局势渐渐稳定下来。残余的莫朝军队被兴华军直接收编为仆从军,高衡给这些士兵以明军标准发放足额军饷,这对积贫积弱的莫朝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待遇,士兵们的热情非常高。

古代的士兵没那么多理想,当兵就是为了吃饭,高衡给他们饱饭吃,他们就乐意为兴华军效劳,高衡将这数千士兵集中起来,配合两千步兵,对民众进行管理。一时间,莫朝的局势也算是稳定,毕竟民众们没什么组织力,而且也没有反对兴华军的必要,人家能给口饭吃,让大家活命,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王奇和宋志带领的两个步兵旅,依然在边境地区和八寨司的土司兵对峙,双方都没有动作,只是每天监视对方的动向。不过兴华军虽然没有攻击性的动作,但监视和围困倒是没少干,军队分散在八寨司各个方向上,除了北方跟昆明联系的通道之外,其余方向基本被兴华军控制,八寨司的人想要出来查探,只要进入兴华军射界,迎接他们的就是密集的铳弹。

孟雄接连派出了数百人分散查探,除了死伤一百多人,剩余人灰溜溜逃回来之外,并没有获得任何进展,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可昆明那边,并不太平,沙定洲带着残兵败将回到昆明之后,便立刻着手整合几个土司留下的部落以及资源,同时盯着东北部的动静,生怕沐王府趁机发动攻势。

“小公爷,小公爷,幸事,幸事啊!”曲靖府城外,沐天波借得五千战力不俗的石柱宣慰司兵马,心中大定,带着这些兵马一路朝着曲靖府赶,总算是在年前赶回了曲靖府。

吴立身得知消息,一大早就亲自在城外迎接,见大军归来,吴立身立刻冲上去拜见沐天波。见吴立身一脸兴奋的表情,沐天波还没来得及介绍秦翼明等人,便问道:“何事如此?”

吴立身道:“本来准备连夜派人禀报小公爷,可得知小公爷今日到达,末将便自己来报,沙定洲在安南大败,其兵马遭到重创,损失惨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