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199章 建设兵团

第199章 建设兵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烈火南明二十年!

当当当,刺耳的鸣金声响起,云南临安府八寨司,数千士兵闻声而动,立刻上了城墙,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寨子内的民众也是神情紧张,女人们带着孩子躲在房子的深处,有些惊恐地朝着窗户张望。街道上一队队士兵手持刀枪奔跑,像是如临大敌一般。

“寨主!咱们的人集合完毕。”一个将领模样的人登上了木质的城楼,对另一个中年人说道。

那中年人正是八寨司的寨主孟雄,相传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孟获感激涕零,发誓永远不背叛蜀汉,所以诸葛亮放他南归,孟获回去之后,按照诸葛亮的要求,不再叛乱,帮助朝廷治理南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人就开枝散叶,在南疆一带繁衍生息。而这个孟雄,据他自称就是孟获的后人。

八寨司的地理位置险要,是安南和云南的临界点,简单说,八寨司就跟当日高衡穿越过去的镇南关一样,是云南防御安南人的屏障。但是云南所面临的局面比镇南关要好一些,本身云南的各族就跟安南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云南附近的安南人不多,属于偏远地带,再加上云南地形复杂,所以一般安南人不会去云南找事。

所以八寨司在这里稳如泰山,孟雄带着部落民众于这里生活,倒也安稳。八寨司的民众构成也比较复杂,各个民族的人都有,但主体是由彝人和瑶人还有苗人构成的,孟雄是彝人,但手下各族将领也有不少。八寨司总兵力大约两千多人,紧急情况下,还会有青壮加入军队,凑到三四千人不是问题。

这些彝人、苗人平日里从事生产、打猎,战斗的时候只要抄起兵器就能作为士兵打仗。孟雄的关系跟沙定洲还算是不错,沙定洲原先就对他百般拉拢,起兵之后为了争取更多土司的支持,沙定洲更是给孟雄许下许多好处,只要孟雄跟着他,就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可事与愿违,谁知道沙定洲作战不力,在安南吃了大亏,就在数日前,败退的大军狼狈不堪,从八寨司路过,不仅没给孟雄带来他想要的战利品和好处,反而还征用了八寨司的存粮,并且沙定洲还告诉孟雄,守住八寨司,挡住后面的追兵。

孟雄当然心里很不爽,可当初是他自己选择跟着沙定洲反叛的,自己选的路,只能走下去。今日,孟雄刚睡醒,就听到城头警钟大作,他立刻带人前来瞭望台查看,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要说这个八寨司,说起来就是建立在山上的木质山寨,只不过规模很大,能容纳两三万人,跟一个小县城也差不多了,可以理解为云南的水泊梁山。这地形在古代那是易守难攻,他们的山寨依山而建,敌军若要攻击,就必须要爬上山坡仰攻,无疑给防守提供了便利,只要多多准备滚木礌石,进攻方就很难爬上去。

所以沙定洲才很放心将八寨司交给孟雄,让他带着八寨司的人堵住追兵。

孟雄听见手下人的禀报,心中稍定,他没有千里镜,只能打起手帘望着远处,眯起眼睛道:“突然集结兵马,是不是总府说的安南追兵到了?我看那边烟尘滚滚,像是有不少人马的样子。”

沙定洲战败后,在撤退回云南的过程中,迫不及待自立为云南总府,这个称号本来是属于沐王府的,现在沙定洲自封这个称号,摆明了是要窃取沐王府在云南的地位,他自己想当云南王。

不仅如此,他还派出骑兵传令,将这个决定通知各家土司和山寨,让他们以后不要称呼自己为大王,那样太土了,还是总府这个称号听着舒服。

“已经派人去查探了,等会应该就有消息回传。”那将领躬身道。话音刚落,只听见远方传来了砰砰砰的巨大声响,站在瞭望台上,虽然看不见火光,但是能看见远处有大片白烟升起,伴随着声响,让站岗的士兵们有些害怕,有的人缩了缩身体,有的人面露惊恐,不知道那是什么动静。

哒哒哒哒,马蹄声敲打地面的声音响起,寨子上的士兵很明显看见,几个骑兵正屁滚尿流往回逃窜,细看之下,发现人数不对,原先应该有十几二十人的,如今只回来了寥寥数人。还有的人趴在马上,好像是受伤了。

“开门!”将领走到栏杆处,对着城下大声喊道。吱呀一声,几个士兵用力推门,将寨门打开,几名骑兵嗖的一下冲了进来。孟雄立刻跟几个将领下了瞭望台,来到城门口一看,只见骑兵们趴在马上一动不动,其中一个人呼啦一下从马背上滑了下来,士兵们围上去一看,立刻有人喊道:“死了,他死了!”

孟雄分明看见了殷红的鲜血,此人背上一个血洞赫然显现,场面有些惊悚。剩下几个骑兵也好不到哪里去,几乎是人人带伤,仅有一人完好无损,但显然受到了巨大惊吓,他翻身下马,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孟雄立刻走过去道:“你说,到底怎么了。”

“寨主,寨主,他们,他们,太可怕了,火铳,全都是火铳。”此人被吓得语无伦次,孟雄听了半天才大致明白。原来,远处的敌军使用的竟然全都是火铳,这些骑兵本来想仗着速度优势近距离查探,哪里知道还隔着一百多步,对方上千杆火铳竟然同时开火,他们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这几人侥幸逃得了性命。

孟雄心中一惊,看来总府说的是实话,确实有一支装备先进火器的强大军队在安南击败了总府的八万大军。

孟雄立刻下令道:“死守八寨司,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准下山。”

“他娘的,不自量力,几十个骑兵也敢来探虚实。”八寨司外数里的红河支流河滩边,数千将士正在安营扎寨。这里的位置不错,靠近水源,是个理想的驻军地点。并且河滩地形平坦,适合火器发威。再加上滩头的土地一般都比较柔软,就算是对方有炮兵,在滩头,炮弹的威力会被大大削弱,所以一个旅的兴华军在王奇的带领下与此地驻扎。

当日,高衡下令之后,王奇和宋志便立刻领兵北上,两人兵分两路,一路往东北方向,进入广南府,一路走西北方向进入临安府,在这两个方向上将敌军给封锁住。短时间内,沙定洲根本没胆量南下。同时吴荣的炮兵旅不断跟进,相信,不日便会到达安南和云南交界地区。

王奇放下了千里镜,今日到达八寨司之后,他和将士们都看到了依山而建的山寨,在接到攻击命令之前,他们也不会主动攻击,只要监视即可。可没想到对方竟然还派出哨探前来骚扰,王奇懒得废话,百步之外,一个营的官兵直接火铳齐射,把这些哨探骑兵送回了姥姥家。没了这些讨厌的苍蝇在周边飞舞,王奇安营扎寨的过程还算是非常顺利。

几个营长围绕在王奇周围,“旅长,咱们的炮队一到,立刻就能架起来猛轰,先破了他的山寨,咱们直接平推上去不就行了。”

说话的正是当日在热兰遮城作战的连长郭俊良,现在他已经是营长了。王奇一巴掌拍在他的铁尖六瓣盔上道:“就你小子怪话多,你现在已经是营长了,就这么着急立功吗?你想当旅长你就说,我把位子让给你。”

郭俊良往后退了一步,王奇道:“仗有你打的,但不是现在,没有大帅的命令,谁都不能轻举妄动。”

两支军队在广南和临安府驻扎,像是螃蟹的两个大钳子一般,牢牢锁住了沙定洲南下可能的路线,当然,现在的沙定洲是惊弓之鸟,舔舐伤口还来不及,哪有胆子南下。

“哈哈,太好了,大帅这一仗打得漂亮,拿下了莫朝的领土,我们的人口要翻番了!”兴华军统帅部,前方大捷的消息被塘马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后方,坐镇统帅部的成子龙等人接到信件,兴奋得手舞足蹈,谁能想到高衡这一仗竟然打得这么漂亮,把沙定洲杀得一败涂地。关键是和平接收了莫朝大量的城池和人口,这无疑对兴华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军师你看,大帅的战报中还说了俘虏了大量的战俘,这些人都可以为我所用啊,昨天接到报告,说是在下龙湾一带的盐场还有原先新安港附近的盐场都建立好了,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战俘去配合劳作,盐可是战略物资,把盐的产量提起来,咱们可就发财了。”景昭挥舞着手臂道。

成子龙道:“这都是小事情,关键是突然增加了这么多的人口,我们要怎么把他们有效组织起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景昭有些不明所以道:“军师,就按照我们原先安置难民的方案,把他们安置起来就是。”

成子龙摇摇头道:“你想的太简单了,你看,大帅在信中也说了这个问题,这可不是简单的难民安置,这可是数十万人口,试想,如果现在谅山府在短时间内涌入数十万难民,我们如何安置?而且他们都生活在莫朝故土,故土难离,他们肯定是不愿意走的,那么问题就抛给了我们,说白了,怎样在莫朝原有土地上建立有效管理和统治,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大帅,这有什么好烦恼的?”高平府城外,阿木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派出骑兵通知了各个城池,既然莫敬完已死,大家都愿意接受兴华军的治理,只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稳定的生活环境就行。但是这就给高衡带来了一个大问题,几十万民众如何治理,他们兴华军治下人口总共才四五十万人,突然多了这么多人,莫朝的统治体系又被全部消灭,这对高衡来说难度很大。

高衡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阿木突然过来说了这么一句话,高衡回头有些惊讶地看着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阿木,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阿木道:“也许大帅是站在朝廷的角度想问题,其实我们彝人倒是没有这么麻烦,部落里面的民众,平日里就是农户,打仗就是士兵,不管男女老少,都按照这种模式生存。莫朝这么多人口,我们将他们打散,平均分散到各地,不是还有很多荒地吗,直接开垦,发展农业,这多简单。”

“军垦?”高衡一拍脑袋道。对啊,这么简单的事情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玩意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莫朝的经济被沙定洲给打烂了,人员也是损失惨重,特别是士兵,那可都是青壮劳动力,其实非常好算,按照一般规律来说,一个国家大概有十分之一是青壮男子,这些就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

君不见,后世一战二战,打光了法国一代人,苏联一代人,英国一代人等等,导致这些国家在往后几十年内都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缺少了重要的劳动力所致。同理可知,莫敬完在对抗沙定洲的战斗中几乎把军队打光,剩下的军队也作为战俘被沙定洲变为了炮灰部队在下琅州战斗中被兴华军给消灭了。那么可想而知,本来几十万人口的莫朝青壮男子就那么几万人,几乎被全部葬送,如果靠兴华军输血帮扶,那就是个无底洞,兴华军目前的体量是撑不起这么大一个摊子的。

但是用军垦的方法就可以,其实军垦早在千年前就很常见了,比较出名的就是曹操的军屯,包括本朝用的也是军户的制度,但军户制度的格局太小,不适合全面发展。可后世,伟人领导的下的我国采用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生产建设兵团。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国出现了十二个兵团和三个农建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