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成市井小娘子开店发家记 > 第27章 生意爆火

第27章 生意爆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市井小娘子开店发家记!

回到家,快速洗漱完,姜瑶就准备记账了。

“瑶瑶,这个给你,以后你就用这个记账。”屋里姜恒拿出一套新的笔墨纸砚给姜瑶,今日书院公布月旬考试成绩,他考了第三名,比上次进步了七名,这是书院奖励的。

姜瑶高兴地接过:“好啊,谢谢大哥,刚好可以用上。”

姜瑶拿着一叠纸,想着可以缝订成一个本子。她拿出一张纸,简单画了一个支出收入表格。

不过姜瑶用不习惯毛笔,做的表格字都填不下。一旁的姜恒看不下去,帮她把表格里的明细都写上,让她直接填金额就可以。

填着金额,姜瑶又不禁怀念起前世使用的阿拉伯数字。于是,她把数字都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反正账本是自己看的。

姜恒就在她旁边看她在支出栏填着:筒骨两根,金额写着零;肥肠四十斤,金额写着二十文;白糖一斤半,金额写着六十文;清油三勺半,金额写着十五文;姜片、葱、盐、酱油黄酒,金额七文;柴一小捆,金额写十八文;油纸袋四十八张,金额八文;香料半斤,一百零一文;莲藕七斤,四十二文;花生三斤,三十文;干海带半斤,十五文;花椒油、花生芝麻黄豆酱小半碗,十文;猪油半碗,五文。

支出统计三百三十一文。

收入栏写着:卤肥肠,卖十八斤,四百一十四文;爆炒肥肠,卖二十斤,七百文;

藕片,一百零五文;花生,六十文;海带,三十文。

收入统计一两三百零九文。

净收入栏写着九百七十八文。

早上的早食摊净收入是七百八十五文。

所以她们早、晚摊子挣了一两七百六十三文,这还是不算人工成本的收入,按照本朝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日薪大概是三十文到五十文。

她们家按照一日使用三个劳动者,用最低工钱算,一个三十文,那么一日的的人工成本就是九十文,这样她们着一天的摆摊挣了一两六百七十三文。

还不错,够一家老小一天的吃喝了,明日早食摊和夜摊的食材都多准备一倍,一天就能把这个月的房租就能挣回来了。

隔天,东方鱼肚白,空气还带着点潮湿,巷子里还静悄悄的,还在睡梦中的人隐约听到巷子里车轮滚动声和走路零散的声音。

有人醒过来好奇地走出门往外看,是前日巷子里新搬来的人家,出门看的人嘀咕,“这是要出去摆摊啊。”

昨日半条巷子里的人可都闻到了从他们家飘出来诱人的香味,虽然有人好奇,但顾忌到他们才搬来不熟悉,就没去上门去叨扰。

醒过来的人好奇,也跟着走出巷子,反正都醒了,就去他们摊上吃早食。

早市,过食的客人络绎不绝。

姜阿爹放下桌子和凳子就赶车回去继续做鱼丸,姜恒留下帮忙把炉子点燃,然后就在一旁边等饼煎熟,顺便帮忙招呼食客。

“姜兄。”严礼从对面的马车走过来,笑着朝姜恒拱手。

“可找到你家的摊子了,我让车夫绕了一圈才找到,快给我三个煎饼,一颗卤鸡蛋。”

严礼说着往锅里看,正好鱼丸煮熟了,一颗颗雪白的丸子在沸汤里翻滚着,鲜香扑鼻。

“这就是鱼丸?也给我来一碗,姜兄也一起坐着吃,吃完我们一起去书院。”

姜恒笑着招呼他到桌前坐下,给他送上煎饼、卤鸡蛋和鱼丸汤。

“大人,是严尚书家的小公子。”侍从买了吃食过来,低声对车内的京兆尹说道。

“嗯。”

严礼是严尚书最小的公子,最得严老夫人宠爱,在盛京一众纨绔子弟中算是品行比较好的,平时也不聚众斗殴,伤害百姓。

就是喜欢吃,经常听说他在哪里哪里又找到好吃。

京兆尹作为盛京城的市长,对于时不时就扰乱治安的这一群纨绔子弟自然是十分了解的。

严礼出生钟鼎世家什么好吃的没吃过,但是这种嫩滑鲜香的鱼丸还是第一次吃到。

少年连吃了两碗鱼丸汤和四个煎饼、三颗卤蛋才恋恋不舍的停下,不好意思朝姜恒笑笑。

“这鱼丸汤很适合家里的老人吃,等会就让车夫买一罐回去,让我祖母和母亲也尝尝。”

说着付了钱,笑着朝姜阿娘和姜瑶行礼摆手,就和姜恒一起上马车去书院。

车夫送他们到了书院,便调头回到摊位买了一罐鱼丸汤、十颗卤鸡蛋和十个煎饼回府。

今日带罐子来买鱼丸汤的人不少,一罐装三碗、五碗的都有。而带走汤的,自然也少不了带几个饼回去配着吃,就这样,她们今早的生意爆火,煎饼的速度都跟不上卖出的速度,来的人都自发排起队等候。

她们摊子附近已经有两家卖韭菜鸡蛋煎饼的摊子,价钱比他们少一文,卖三文,不过人家只放了韭菜鸡蛋,不像姜瑶这样舍得放料,吃过的人都知道哪家的煎饼好吃,也不在意贵一文钱。

姜瑶她们也不在意,模仿就模仿,这条街上卖同款吃食的不少,有模仿就有创新,她打算再过半个月,韭菜不那么嫩了,食客们也差不多吃腻了韭菜饼,就改卖煎饼果子。

只要不是恶意竞争,大家凭本事挣钱,姜瑶就不管,她们每天忙得团团转,没有心思去计较这个。

半个时辰不到,她们带来的食材见底了,姜阿爹赶着驴车又送了两盆面和馅,一锅鱼丸过来。饶是这样,排队的仍有人没买到。

长安街,京兆尹的府邸,两岁的小小姐坐在桌前,一脸期待地望向门外,等仆人买鱼丸汤和卤鸡蛋回来。旁边的夫人也不阻止,姜家的鱼丸汤不止女儿、儿子喜欢吃,她也喜欢,家里的老太太老太爷也喜欢。她已经决定每天让人买一罐回来,有了鱼丸汤,儿子女儿都能多吃一碗饭。

收摊回家,吃了早食,姜家父女就拿上竹筐赶着驴车出门买食材了。

先到猪肉摊,猪肉佬一看到姜遥就笑了:“小娘子,我猜你肯定还会来,大肠我都给你留着呢。”

姜瑶笑着说:“叔,你今日的肥肠可不够,今日我要买四副。”四副八十斤,摊子上只有两副。

猪肉佬很惊讶:“等着,我去我兄弟摊子给你拿两副过来。”说着便吩咐身边徒弟去拿。

离开的时候姜瑶又买了两个猪耳朵、三斤猪板油,一块猪肝、四斤五花肉,两根肋排,当然还有猪肉佬送的两根踢光肉的筒骨,两人说好了明日还来买肥肠。

路过卖鸡蛋摊子,看着鸡蛋还新鲜,也买了一百颗回去。

继续往里走,昨日卖莲藕的老农还没走,走过去发现莲藕只剩下十几斤了,姜瑶便全部买下来,老农很高兴,可以收摊回家了。

昨晚卤花生卖得不错,家里没有花生,于是去粮铺买了三十斤花生。

“回家吧,不着急用的下午再买。”看阿爹看了看日头说道。

“好。”

回到家,就要开始了洗八十斤肥肠这项折磨人的活。

“家里的草木灰不够了,我去邻居借要点?就是我们刚搬过来,都不认识,虽然草木灰不值钱,但是也不好意思开口。”

姜阿奶拿出一个麻袋,“我去问看看。”

姜瑶:“阿奶,我和你一起去,我们找间食肆里问看看,如果有的话,一袋两、三文我们买了。”

于是,祖孙两人来到巷子口的一间卖羊肉汤的羊肉馆,掌柜听说他们要买草木灰也没说什么,草木灰的用处可多着呢,很多穷苦人家洗澡洗头洗碗都是用草木灰,只是很少有人是用买的,他这里的草木灰每天可不少,一般都直接倒掉。

于是大方的给她们扒拉的半麻袋,“今日的还没开火了,只有这么多了,你们如果还要的话,我让伙计给你们留着。”

“行,谢谢掌柜,我们就住在巷子里,晚上过来拿。”姜瑶说着递给对方一个铜板。掌柜也没拒绝,钱虽少但也是生意嘛。

回去路上姜阿奶说:“这个法子好,也不用上门讨要,平白欠人人情。”

“嗯,能用钱解决,就用钱解决,人情不好还。为这点小钱欠人情,不值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