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春妾厌 > 第63章 驱赶

第63章 驱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春妾厌!

崔老夫人坐在屋中,脸色沉得吓人,周围的丫鬟大气都不敢出。

身边的陶嬷嬷观察她神色,片刻后轻声劝道:“老夫人莫生气,谁知道那娇蓉蓉议亲的对象还会弄出这档子事。说到底她一个与谢府无关的人,大不了赶回曲州去,您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崔老夫人眼睛动了动,从鼻腔里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她的事且好说。是那卢家的卢鸢!我从前还觉得她机灵,没想到竟做出这样的蠢事!”

自个儿丢了脸面不说,还差点连累谢家。

陶嬷嬷又立刻低下头去,没想到主子是气愤此事。她小心翼翼道:“老夫人何必担心她呢,总归如今与公爷没什么关系了,别让她进门就是。”

崔老夫人忍不住叹了口气,扶着额头不愿睁眼,头疼不已:“可到底当初凌哥儿应了卢家的话,如今我这般做,岂不是让谢卢两家闹了矛盾?”

陶嬷嬷连忙帮她揉按脑袋,声音再次放轻:“总之是为了谢家,若真让那卢鸢又进了门,岂不是坏了谢府名声?老夫人也不必担心,总归有公爷在。”

崔老夫人缓缓点了一下头:“是啊,如今还是先解决蓉丫头那边的,这才是眼下的事。”

陶嬷嬷想了想,给出了个主意:“老夫人不如将她送回曲州去吧,不过一个姨娘的亲戚,到底与咱们府也没什么关系。”

崔老夫人抬手招了招一边奉茶的丫鬟,丫鬟递上茶来,她缓缓喝了几口。

不知道想了多久,她才放下茶杯,杯子在桌上摞出一声轻响:“不急,等人来了再问问吧。”

正说着,门外有丫鬟进来禀报:“琴姨娘来了。”

随着她这话,崔老夫人两人向门外看去,见除了琴姨娘外,身后娇蓉蓉也一同进了来。

“老夫人。”两人上前行了个礼。

卢蓉注意到崔老夫人她脸色不佳,想到应是丰将旻那“外室”上门一事,惹了老夫人不快。便低头安静站着,不敢惹是非。

琴姨娘知道这会儿需哄好老夫人,便立刻扬起一个笑脸来:“还是老夫人这屋凉快,日后我与蓉儿得常常来。”

崔老夫人抬头,不咸不淡地看了她一眼,随后示意丫鬟搬来凳子。

但只搬了一把,丫鬟也有眼力见,直接放在琴姨娘身边,让她坐,没有娇蓉蓉的位置。

卢蓉不傻,她知道这是崔老夫人在暗示,她不是谢府的人,这府里也不想给她留位置。

琴姨娘脸色变了变,原本想说些什么,但还是先坐下,又让卢蓉来了她身后站着,转头继续跟老夫人说话:“老夫人,这几日身子可好?”

原不过是一句客套话,崔老夫人却缓缓看了她一眼,语气不善道:“府里的事一件又一件,哪里能好?”

陶嬷嬷也在边上搭腔:“是啊,老夫人这几日面容都憔悴几分,唯恐生出病来。”

琴姨娘心中咯噔一声,赶紧关心了几句,接着才讲正事:“是今日这丰将公子那一事,我原先也是想来禀报的……那今日上门的其实是丰将家在檀州祖宅的一个丫鬟,配了个马房的下人,也不知道受了谁的指使,竟然上了门来,才做出这些不妥之事。”

崔老夫人耳朵轻轻动了动,她可不傻,神情半分没有缓和:“丰将家上下嘴皮子一动,就能说个原因来。可外头的人不怎么想,不知道的以为是府上的爷弄出了这档子事。”

琴姨娘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连连点头附和:“是,是。所以我也跟那丰将旻说了,让他一定要消除影响,万万不能牵连我们谢府。”

崔老夫人沉默了一会儿,在众人以为她要点头同意,或者另有打算时,她终于再次开口说话了:“他一介商户,也不过只能在下面的人面前说说话。琴姨娘,蓉丫头如今在府上也住了不少时间了,既然丰将家马上要下聘,我们这些人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就让蓉丫头回曲州去,丰将旻的聘礼直接送到曲州,这样更两全其美些。”

琴姨娘大惊:“去曲州?这一趟路上就得半个多月啊,这期间恐生事端……”

崔老夫人没有再同她说话,而是看向卢蓉,语气稍微柔和一点,像是要给她一个好好说话的机会:“蓉丫头,你怎么说?”

谢府的老夫人都已经发话,且态度如此坚决……

卢蓉沉默片刻,联想到谢卿白的逼迫,如今与丰将家亲事将定,反倒是一个逃离谢家的机会……她上前恭敬行礼:“老夫人能许我在府上住这些时日,一应吃穿用度又如同府里的姑娘一般,已是仁慈善心。”

又对琴姨娘行了个礼,眼中充满感激,道:“姑母,我也叨扰了你这样多月,如今确实是该回去的时候了。”

琴姨娘却十分担心她,见她似要应下,立刻站了起来:“可你那位父亲——”

卢蓉自然知道娇蓉蓉那位父亲有多不靠谱,还有那继母,若是等她回了曲州的府里,也不知道会被怎么样排挤,但如今婚事即将定下,丰将家这么多的聘礼,想必那位贪财的父亲也不会将丰将旻拒之门外。

琴姨娘已经帮她太多了,卢蓉脸上露出几分真情实意:“母亲走得早,家中虽只有一位继母,但到底姑母已帮我寻了这样一门好亲事,想来父亲与继母也不会再将我拿去换他的前程。”

听她这般说,坐在上位的崔老夫人到底有些不忍:“你既是从谢府回去的,我必然也不会让你出任何差错。我回头让陶嬷嬷一同陪你去一趟曲州,将你的事安顿好。”

卢蓉眼睛骤然一亮,心中也定了下来,磕头道谢:“多谢老夫人。”

若有陶嬷嬷在,借着崔老夫人的势,曲州那位娇蓉蓉的父亲,怕是也不敢再次将她送了人去。

琴姨娘已经默默拭泪,半张帕子都要湿了,止不住的哀伤。她原想祈求老夫人,至少等丰将家下聘后,再送娇蓉蓉回去,她总归是想着给娇蓉蓉更多的好……

可崔老夫人铁了心,她也无转圜余地,毕竟她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妾室,又能说上多少话呢?

看了看面前的长辈,卢蓉再次拜谢崔老夫人,又拜谢了琴姨娘,声音又轻又柔,语气十分真诚:“姑母,我自小孤苦无依,虽有骨肉血亲,却唯有在谢府感受到了亲情,老夫人待我至亲,姑母又一心为我,此恩此情我永世难忘。我已将姑母看做我的母亲,今日在此,我想为姑母奉一杯茶,还请姑母替我母亲,送我出嫁。”

她说得确实真诚,很难不让人动容。

因自重生成娇蓉蓉后,她在府上寸步难行,最初曾有一段时间以为日子走不下去了。是琴姨娘陪在自己身边,一直帮她助她……

卢蓉从前母亲死得早,小小年纪又被送来了谢府,她的生命里没有这样一个母亲一般的人呵护过她。这是第一次,她在琴姨娘身上感受到了真切存在的“亲情”,让她难以忘怀。

说到这里,她微微垂下眼眸,眼泪夺眶而出,滴落在她手背上,留下一个痕迹。

琴姨娘也满面泪痕,连忙拉过她的手,紧紧握着。

崔老夫人原本年纪大,最不忍如此情景,心更软了,但她到底要为谢家考虑,不能收回成命。便闭上眼睛定了定神,对陶嬷嬷点点头,让陶嬷嬷端茶来。

卢蓉跪在地上,跪得板板正正。

她双手捧茶,恭敬端给琴姨娘,茶水在她手中晃了晃,却没有一滴茶水流出来:“姑母,请喝茶。”

琴姨娘手已经在颤抖,却强撑着,哭着接过:“他日你若成亲,嫁到丰将家,望你孝顺公婆,为人妻母贤良淑德,也望你……日后都能幸福美满。”

卢蓉眼眶的泪止不住,滑落下来,声音已然哽咽,应下“是”。

见旁边老夫人视线也看了过来,卢蓉也同样给崔老夫人端上一杯茶,以示感谢恩情。

崔老夫人端过茶来,放在手中端详片刻,不禁感怀:“你且放心,陶嬷嬷陪你一道去,便是代表了谢家,你家中的父亲与继母,也不敢阻你婚事。”

卢蓉轻声道:“谢过老夫人。”

崔老夫人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她也是对陶嬷嬷说道:“你既要回曲州,也不急于这两天,等琴姨娘将这事与丰将家禀后,你再走。回头我会给你备一份嫁妆,算作你离开谢府回家的一点礼物,且好好收下。”

陶嬷嬷领命。

卢蓉明白,老夫人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然不易,便再次拜谢。

“谢老夫人。”

***

卢蓉回曲州这事,也便定下了。

因为这事的变化,原定第二天下聘的事也推迟了。

琴姨娘让人将这事转告了丰将旻,派人说出去的话还是带着些许歉意的。

虽然丰将家这次的事儿也有责任在身,但她们推迟下聘的事总有些失信。丰将旻却将责任全揽在了自己身上,又差人回复说他会带着聘礼一同护送卢蓉回曲州。

丰将家经常走货,有一经验丰富的商队,商队人多且有镖师,卢蓉随同商队走确实更安全。

琴姨娘不禁又感慨:这丰将公子真不错,不仅是真心对待卢蓉,且识礼数又大体,考虑的也很周到。

因了要回曲州,琴姨娘便开始为卢蓉收拾东西,大多都是一些必需品和贵重物品,不能让她回家失了面子。

娇蓉蓉要回曲州一事,很快也在谢府传开了。

府上时不时就会有人暗中对此议论纷纷。

其中几个丫鬟窃窃私语:“娇姑娘怎的忽然要回曲州了?不是听说她在与丰将家议亲么?”

“你没听说吗?昨日有个怀孕的女子上门,说是那丰将公子的外室。”

“还有这事?那娇姑娘还嫁吗?”

“听说还是嫁的,只是先回曲州老家去。”

丫鬟们唏嘘不已,心中对此事都各有猜测。

她们更多的认为,恐怕还是因为那个上门的怀孕女子的缘故,他们觉得是娇蓉蓉抹不开面子,所以回了曲州老家。

几人正说着话,其中一个丫鬟瞧远远瞧见秋月过来,见她心事重重的样子,便喊了一声,让她过来聊聊:“秋月,娇姑娘要回曲州老家这事儿你知道吗?你不是伺候在她身边的吗?”

秋月其实前几日就没有在卢蓉跟前服侍。

因卢蓉与丰将旻议亲,她彻底没了入公爷屋里的盼头,便又寻了替老夫人绣团扇的借口,回了老夫人院里。

如今听丫鬟这样说,脸上笑容僵了一下,道:“老夫人这几日一直叫我刺绣呢。”

那个主动问话的丫鬟神情有些狐疑,明显有别的猜测:“那你是不去娇姑娘屋里伺候了?”

秋月轻轻皱了一下眉,随意找了一个借口:“这得等老夫人安排,如今老夫人院里事多。”

其实她这绣团扇的借口是自己找的,也整日在老夫人跟前,就是不想再跟着娇蓉蓉了。

事已至此,她当然清楚跟在娇蓉蓉身边,可没有一个好日子能盼出头,便不想在那里浪费时间。她以为自己算计的好,可借娇蓉蓉进到公爷屋里伺候,或许等到有朝一日还能借机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

可这娇蓉蓉偏偏硬是要往外嫁,她又能如何?

她毕竟原本就是老夫人的人,难不成还要跟着娇蓉蓉一块儿出去吗?

另一个丫鬟啧啧两声,她当然知道这只是秋月的托词:“老夫人屋里这样多丫鬟,你又得老夫人喜欢,如何这种小事还让你操心。”

秋月回道:“我与姐妹都是一样,一同伺候老夫人,何来小事大事之分,事事都需用心。”

丫鬟见说不过她,便又搬出秋雀来:“你同秋雀到底不同,那秋雀因为一直跟着卢鸢姑娘,如今也一同去了卢府里,如今都回不来了。”

秋月面上保持着微笑,心里却十分不屑。

她与秋雀当然不同,秋雀一直看不起娇蓉蓉,可她知道,公爷对娇蓉蓉有意。

只是那娇蓉蓉不知好歹,非选了丰将旻。为妾又如何,士农工商,最低的就是商。她嫁过去,就真的能顺遂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