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春妾厌 > 第62章 承诺

第62章 承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春妾厌!

丰将旻是在一个时辰前,被谢府一名小厮请来的。

小厮支支吾吾半天才大概说了情况,称有一名他的外室不知怎么闹到了谢府门外。

当时他就觉得不对劲,便立刻驱车前往。

怎料在半途,忽然冒出一帮城中的混子来闹事,还拦了他的车驾。幸亏他从前时常随父押送货物,身上也有些武艺,这才从这帮混子中摆脱出来,赶到了谢府。否则今日怕是被阻的来不了了。

丰将旻不傻,在那混子拦车的时候,他就觉察到了不对劲。

这个不对劲,在见到向菱的时候,更加明显了。

他视线在向菱身上缓缓扫过,表情有些复杂,但也没叫人看出来,随后抬步先到琴姨娘面前,恭恭敬敬行礼:“琴夫人。”

琴姨娘对他的行礼不为所动:“丰将公子,你瞧瞧这厅里站着的,你可认识?”

其实刚才丰将旻喊出向菱两个字时,琴姨娘已经感觉到不妙了,但还是忍着问了一嘴。

丰将旻此刻神情已经恢复正常,如阐述再正常不过的事实一般回道:“此人是丰将家在檀州祖宅里的丫鬟,从前在我身边伺候过一阵。”

“哦?是你的通房?”琴姨娘声音冷道。

丰将旻立即答:“不是。”

那被称为向菱的怀孕女子此时已经全身都是汗,明眼人都能瞧见她晃得厉害,几乎要站不稳了。她心中惊恐无比:那个人不是说会将少爷拦下吗?!为什么他还会出现在这里?!

琴姨娘眯起眼睛,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可今日这位上门来,说她是你养在外面的外室,还在洛都买了个宅子。”

此话一出,丰将旻更是一怔,微微皱眉:“我既无纳妾,亦无通房,更何来外室?”

琴姨娘道:“可这女子所说的宅子,确实是丰将家名下的。”

丰将旻问道:“敢问是哪处宅子。”

琴姨娘立即看了巧儿一眼,巧儿上前道:“是在北街坊南段路十六巷里的一个宅子,我已差人去查过,那确实是在丰将家名下。”

丰将旻回忆了一下,随后道:“丰将家在洛都有些产业,确实也于北街坊南段路购置了一批住宅,只因为药楼新开,不少人手是从檀州调配而来,需要安置的住所。”

琴姨娘听了解释,仍有怀疑,她抬头看向那怀孕女子:“这位姑娘却说那宅子是丰将公子为安置她而购置,你可以问问。”

丰将旻听到此,便转身看向向菱,脸上已不带半分礼貌笑容:“向菱,你从檀州来洛都,到底什么目的?”

向菱头皮发麻,捧着大肚子,猛然一下跪地,几乎能听见咚的一声,她哆哆嗦嗦道:“少爷……”

丰将旻一句一句 戳穿她的谎言:“我记得你已被配给了马房的周贵。你与他成婚不到一年,如何会来洛都?又到了谢府门上,还称是我的外室?”

这么容易拆穿的谎言,向菱哪儿来的胆子?

向菱吓得已不敢说话,脸上毫无血色,只跪着,全身发颤。

琴姨娘在一旁道:“丰将公子,你可要把话问清楚。她一个丫鬟若只是为了来冤枉你,又怀着孕,何必千里迢迢从檀州到洛都来?”

丰将旻转过身,朝琴姨娘一拜,态度坚定回道:“向菱是檀州祖宅的丫鬟,这事府里上下人皆知;丰将家在北街坊南段路购置的宅子,也确实是为药楼佣人所住,琴夫人可派人详查,那宅子住着的至少十余人。”

他说的如此诚恳,琴姨娘略微有些缓和下来,但转而又看向那怀孕女子,对丰将旻道:“我是肯信你,但如今蓉儿与你只在议亲,你们尚未下定,便有这女子如此上门来,又自称是你外室,还登门称要拜见未来主母,如此行事旁人瞧见了,蓉儿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这外室一事我回头且派人慢慢查证,今日先你带了这女子回去,至于明日下聘一事,往后再说吧。”

丰将旻心中咯噔一声,喉结上下滚动。

片刻后,他缓缓收紧了手,再次上前拱手行礼:“琴夫人,今日之事我定会调查清楚,给谢府一个交代。在此,还请琴夫人代我向娇姑娘言明,我此生绝不会有通房外妾,若能娶娇姑娘为妻,我愿只此一生,仅她一人。”

琴姨娘一怔:“你的意思是说……你日后不纳妾?也不收通房?只她一人?”

丰将旻站得笔直,话语掷地有声:“是。”

琴姨娘迟疑片刻,又问:“你……丰将家也肯?”

丰将旻口中依旧是同样的回答:“我若愿意,无人敢迫。”

琴姨娘脸上表情明显缓和,也没有坐得那么直了,显得随意许多:“我自是相信你的诚意,这样吧,你先将这女子带回去,询问个清楚。若有所交代,便明日来了再转告我,至于蓉儿那边,我自然也会同她说一番。”

这是又同意明日下聘一事了。

丰将旻缓了一口气,立刻应下,并且再次行礼道谢:“多谢琴夫人!”

之后丰将旻便离开了偏厅。

他没有直接带向菱离开,而是自己先行,后才派了管事再去谢家将向菱带回。

管事登门时候还带了不少礼品,大多是一些补身子用的补品,还有一些名贵字画,看上去都是比直接的金银珠宝更显得真诚。

管事代替向菱向琴姨娘赔礼道歉,态度很是诚恳。

琴姨娘自然不愿收下这些贵重礼品:“误会解开便好,赔礼什么的便免了吧。等之后查清缘由,再来同我说便是。”

管事立刻道:“到底是丰将家的下人出了这档子事,还请夫人收下。”

琴姨娘推脱了一番后也便收下了:“倒是如此客气了。”

在这之后,管家行礼告辞,并押了向菱回来,关在了丰将家药楼后面的柴房。

他前去向丰将旻禀报,丰将旻已在书房梳理这几日发生的事,他听后略皱了皱眉头:“你在今晚前,问出是谁让她登的谢府门。”

管家立刻恭恭敬敬应下:“是。”

丰将旻又道:“锦什坊那位查得如何了?”

管家如实禀报:“根据锦什坊一名龟公说,白苏玉姑娘在受邀去荷花宴前,曾单独见过一名恩客,在见过那位恩客后,就收到了荷花宴演出的请柬。”

丰将旻一怔,抬头道:“荷花宴的一切事务由礼部操办,礼部里面有什么人与丰将家有仇吗?”

管家有些迟疑:“这倒是没听说……”

丰将旻忽然想到什么,抬手握起桌面放着的一本《春秋》:“你派人去查一下,太史令与谁家关系走得比较近。”

管家不明白此间缘由,但也不会多嘴问,便接了命令:“是。”

丰将旻不傻,蓬莱宫荷花宴一事,加上向菱一事,明显有人在暗中操纵,恐怕是想毁了他在洛都声誉。

难道是冲着丰将家来的?

丰将家占着皇商的名头,确实引人嫉妒……但从前也未出现过明显的敌视。

他脑海闪过一张脸,难道是冲着娇姑娘来的?

烛火的光挥洒在丰将旻脸上,他表情在这光中看不真切,只有那双眼睛正望向远处撒了月光的屋瓦。

……

另一边,卢蓉已从凝香居回来。

她有些疲惫的进了院子,刚好巧儿来找她:“姑娘,姨娘请您过去吃茶。”

半夜三更自然不会真的吃茶,恐怕是要聊关于之前那上门来自称是丰将旻外室的怀孕女子一事。

卢蓉虽有些疲累,但既被琴姨娘请了,自然还是得去。

她跟着巧儿进了琴姨娘屋子,琴姨娘正心事重重坐着,看见她来了,便立刻勉强挽起个笑脸:“你来了。”

卢蓉行了礼:“姑母找我?”

琴姨娘犹豫了半晌,才试探开口:“是啊。找你来说说话……今日谢府门外来了个怀孕的妇人一事,你可知晓?”

卢蓉点了点头,眉眼之间难掩疲惫。

见她已经听说了,琴姨娘便把话说开来,也省得她瞎猜瞎担心:“那人自称是丰将公子的外室,刚才我请了丰将公子前来对峙。原来那人不过是丰将家在檀州祖宅里的一个丫鬟,从前服侍过丰将旻,也不知怎么的,跑来了洛都。”

说到这里,琴姨娘也或者自语了一句:“你说奇怪不奇怪?怎么忽然会有这样一个人?该不会是丰将家的什么仇家,专门寻丰将家的晦气,还到了谢府来。”

卢蓉却仿佛并不关心丰将旻的事,只问:“姑母已经打发人出去了吗?”

她最担心的不是丰将旻,而是崔老夫人,毕竟上门来的是谢家,更是丢了谢家的门面。

琴姨娘点了点头:“这是自然,我让丰将旻自己先将人领了回去。我唤你来,是怕你对此事一知半解,反而坏了你和丰将旻的感情。我已经问清楚了,就是那个丫鬟或想攀附权贵,便使了这个点子。”

卢蓉却觉得,这并非是那女子想要攀附权贵。

如此简单的局,稍微一调查就会被揭穿,显然那人并不担心被揭穿,她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坏丰将旻的名声,也以此希望她与丰将旻的议亲被打断。

琴姨娘见卢蓉不说话,以为她还不放心丰将旻,便又道:“你知道刚才丰将公子同我说什么吗?他说他从来都没有过通房和妾室,更别说外室了,而且他日后也不准备再纳二色,只一心一意,要你一个人。”

卢蓉一下子怔住:“他日后不纳二色?”

琴姨娘也有些不可思议,点了点头应道:“嗯,现在大户人家,哪家屋里头不有个三妻四妾的,丰将旻日后到底如何,谁也无法确定,但至少他这番心意,我觉得已是足够了。所以明日丰将家来下聘一事,还是依旧——你意下如何?”

若是换作其他女子,听到此事已然心动。

可卢蓉却担心崔老夫人会因此事而不悦,便道:“那怀孕女子的事尚未解决,不如暂缓如何?”

琴姨娘拍了拍她的手,劝道:“那人你只管放心,丰将公子已经将人押回去调查了,定能查出个结果来。那丰将公子我从前也着人问过,确实是个不错的。你与他接触这几日,难道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卢蓉犹豫了好一会儿,见琴姨娘一脸殷切期盼,也不好再拒,便点了点头:“那一切便依姑母的。”

琴姨娘安下心来:“好,好!等明日下聘了,你们两个的事彻底成了,我也就放心了。丰将旻这人我已经替你看过了,确实不错,日后你定会在他身边过得很幸福,如此一来,我也就放心了。”

卢蓉见琴姨娘一心为她着想,心头不禁动容:“多谢姑母一直为我操心。”

琴姨娘握着她的手再次轻轻拍了拍:“你千里迢迢来投靠我,我自然要为你打算。你父亲原是希望你能嫁进谢府,哪怕是为妾为通房,他也是满心欢喜,只是你说得对,为人妾室,终究低人一等,若能做大娘子,谁愿意做小呢?”

她如此感慨着,神情带着几分落寞,声音也低下来些。

或许在此时此刻,她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之后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天色已经暗了。

卢蓉身子实在有些疲惫了,便起身准备回屋,却在这时,王嬷嬷来了。

谢府今日一事,自然是逃不过崔老夫人的耳,她派了王嬷嬷来,请琴姨娘过去:“琴姨娘,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琴姨娘自然知道是为的什么事,她站起身来,慌张整理了发鬓。

卢蓉早已猜到崔老夫人定然会过问,便也一同起身:“姑母,我陪您一起去。”

琴姨娘却不想让卢蓉趟这浑水:“你一个姑娘家,还没成亲呢,这等事怎好参与。”

卢蓉却道:“既是我的终身大事,我自不能不清不楚。”

琴姨娘略微犹豫,到底卢蓉坚持,只能同意。却还是提醒了一句:“回头你先站我身后,若没问你,你便只听着。”

卢蓉应了下来:“是。”

便一同跟着琴姨娘,去见崔老夫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