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女穿男:家有娇羞小娘子 > 第57章 秋收

第57章 秋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女穿男:家有娇羞小娘子!

五日后,秋收正式开始。

收谷子的工具各家都已打好,周淮之这次是带着闺女一起过来的,连带着的,还有钟离影。

林月卿本不想让两个孩子跑到乡下受苦,奈何两人合起伙来死缠烂打,拘不住啊。

不过回头想来,也好,阿影至少有感兴趣的事情了。但是自家闺女想去长青村,总觉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趁着早间儿凉快,顾老爹喊来程朗和二郎,一起按照顾芸的说法,把半桶这些东西搬到田间去。

王氏更早前儿就带上张氏和郑子衿,去田里割了一片稻子出来,堆在一旁摆好了,这才有位置放半桶。

搭谷架子,装围折子期间,顾芸也没闲着,帮忙拿了些割稻子的家伙什儿,也加入了割稻队伍。

等顾老爹他们把东西放置妥当后,这里就需不着郑子衿和张氏了。两人回去跟顾沁一起,在家煮茶做饭,过会儿天热了,晾好的茶水正好解暑。

王氏又带着云娘去了村里的晒谷场,就等着家里男人打好了谷子挑来,她俩好摊开晒。

严氏兄弟加上一个程禾,接管了割稻子的活儿,程朗跟顾老爹就围着半桶在田里打谷子。

程苗被安排当了个跑腿儿,等日头上来了,给田里的人送茶送饭。

如今田里的稻叶锋利,过会儿太阳晒下来,还得把袖子挽起,能把手臂割得满是伤痕。

王氏本不想大郎受累,但是顾芸表示身体经过这段时间锻炼,已经挺结实了,坚持要继续割稻。

王氏也就没再说什么,只道累了就回家歇着。

事情安排好了,周淮之的马车也到了长青村,他也想亲自下田,一起割稻。

自从顾家其他人知道了这是县令爷,一阵惶恐,说什么也不敢让他帮忙。

顾老爹说道:“县令大人,您在一旁看着就是了,这天热,哪能让您来费心呢!”

周淮之哪里肯干呢?本来就是想亲身体验一番,更何况顾家三岁多的奶娃子顾蓁蓁都有去田里捡穗子的活,他一个大男人,怎么可能干看着。

顾芸:“那行,县令爷可以帮忙捡捡穗子!”

周淮之:……让我跟奶娃子做一样的活,我是那么矫情的人吗?

气得他直接挽起袖子跑到另外几家收割谷子的田里,随手拿起一把镰子割起谷子来。

只留下周晚晚和钟离影,在顾家田里跟着奶娃子顾蓁蓁一起捡穗子。

一众人风风火火,各司其职。

太阳逐渐升高,大家汗流浃背,于是挽袖扎裤,恨不得马上就把这几亩田的稻子收完。

割的割,打的打,挑的挑,晒的晒……

期间程苗跑了好几趟,给这些人送茶送水。郑子衿担心大家伙儿中暑,还特意煮了几大罐的薄荷茶,吊在井下凉好了送来,喝下去清热解渴。

临近中午,几个在家的人又赶紧送来了午饭,都是用大碗分装好了的,碗的上面铺的是糯米饭,下面竟然是香喷喷的土豆炖鸡。

这样的饭菜,还顺便给县令几人做了一份。

这是王氏特意吩咐了的,秋收忙,累,肯定要吃好了吃饱了才更有力气干活,于是嘱咐郑子衿和张氏在家杀了几只鸡来炖。

周晚晚看到二郎那壮实的身体,暗道他又要挑谷子,闲下来又要割稻子,有时候又帮着打谷子,若是消瘦了怎么办?理应多吃点。

于是一把夺过他的碗,将自己的饭分了一半。

“我吃不完,你干的活多,多吃些。”说完她红着脸,把分好的饭往二郎手上一塞,跑到另一边去了。

二郎傻乎乎地捧着饭,笑了。

张氏的烧菜功夫真的很不错,一伙人吃得那叫一个香,再加上凉好的薄荷茶,众人只觉得一上午的累和热都消散了。

顾沁则是跑到晒场去送饭。

王氏和云娘事情少一些,眼下正坐在阴凉的地方,与许家闲下来的两个妇人聊天。

其余三家的人口少,全都在田里打谷子,都要等把谷子收完了,再慢慢挑到晒场上来晒。

两个妇人嘴上都是说着顾家的好话,说他们愿意把这么好的种稻方法贡献出来的,是帮了家里大忙,是大善人。

现在他们几家的稻子都熟了,其他村民还要过上十来天才开始收,要是明年村里的人都跟着一起种,晒场的地儿怕是要抢着用。

“都是我家大郎聪明!”王氏感叹道。

顾沁把饭菜送到时,许家送饭的人也来了,几人抓紧时间把饭吃了,后面还要再给谷子翻个面儿。

下午的时候,钟离影就开始摸鱼了。

他当了顾蓁蓁的跟屁虫:“我帮你家捡一篓穗子,你能再把上次那故事给我讲完吗?”

上次听到莲藕成身就走了,那龙王遭没遭报应还不知道呢。

总归上一世至死,他也不过才十四五岁的孩子,对这些千奇百怪的故事挺有兴趣的。

顾蓁蓁背着爷爷给她编的专属小背篓,轻哼一声,说道:“你家那什么县令爷都跑来村上干活了,我也没必要拘着你当人质了。”

见她走远,钟离影连忙追上去:“你就讲讲吧,下一次再来我请你吃糖葫芦。”

心里暗道:小屁孩,我还搞不定你?

小蓁蓁确实抵抗不了糖葫芦的魅力,她装作思考了一下,说道:“……那好吧,下次你来的时候记得多买几串。”

又掰着手指细数道:“我,程禾程苗,小姑,还有长生哥哥,冬冬,一人来一串!”

钟离影猛点头,看着顾蓁蓁伸出来的七根手指,说道:“下次我会带六串糖葫芦过来的!”

小蓁蓁皱了皱眉头:“你是不识数吗?我这明明是七!”

钟离影又不服气了,“可你方才只数了六人,我这是在纠正你的错误。”

“那加上你不就七个咯!”

钟离影没想到还会算上他,面带窘色地说道:“小屁孩才吃那玩意儿……”

“你不是小孩儿?长生哥哥都十岁了,我小姑都十四了,爹娘说他们都还是小孩儿呢!”

顾蓁蓁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人,年纪应该还没长生哥哥大吧?

钟离影顿时有些语塞,最后无奈说道:“行行行,下次我带七串糖葫芦,总行了吧!”

小蓁蓁不答,把他篓子里的穗子倒进麻袋腾空,又把篓子递给了他,说道:“可以,不过得等你再装满一篓穗子,我才给你讲故事。”

……

夜色渐渐暗下来,众人这才把农具收拾齐整,堆放在一起,晚上顾家让程朗在田里搭了个小棚子,暂时睡在田里守着这些东西。

各家的稻子已收了大半,纷纷感叹顾大郎想出来的农具真方便!

以前都是直接割了稻穗挑到晒场上,再用木锨一下一下地去扬场,往往穗上的谷粒要翻来覆去扬个七八遍才能脱尽,甚至好多谷子会被打得稀碎。

现在这个方法,直接在田里头将穗谷分离,有围折子和半桶,底下还铺了一层布,打散出去的谷子用布一兜,直接又回来了。

脱下来的谷子挑回去晾晒,剩下脱了粒的稻穗还能码得整整齐齐的。

不伤谷子还不浪费,轮流着人在半桶前打谷子,吃的力气也不大,分起工来井井有条的。

周淮之几人今晚就打算在长青村住下,顾家没有多的屋子,倒是吴村长,很乐意地把几人请了过去。

特意腾出了三间房,一人一间。

周晚晚和钟离影还有些可惜,怎么不是住顾家……

吴村长得意极了,官爷能去他家住,他只觉得自个儿家里像是蒙了一层金。

第二日,田里收稻的人更是卖力。

不到傍晚,除了许家种稻的田多,其余几家谷子就全部打完了。

顾家仅仅三亩旱田改的水田,除开一小块种江米的田,一连装了几十个百斤的麻袋,看得村里人直咽口水。

看吧,悔了吧!

人家种稻晚,收稻早,产量还翻了那么多倍。还是杜刘冯许几家有眼光,那么点儿地,每亩跟着收了上千斤的谷子。

真是听人劝吃饱饭!

最后按照刘得柱家正好一亩的水田来算,总共收了一千五百多斤谷子,比往年翻了五倍不止!

“好,好!大晋之福啊!”周淮之连笑几声,这两天可都是他亲身体验,亲眼看着收稻的,不能作假。

回聚云镇之前,他拍了拍顾芸的肩膀,道:“顾小先生是个能人,后面就等着朝廷下来的奖赏吧!”

说罢拽着依依不舍的闺女和侄子,把两人扔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行驶,周晚晚不舍极了,这两天都还没顾得上跟顾硕说几句话呢!

周淮之瞧着闺女心绪不定,问道:“怎么?还没在乡下玩够啊?”

周晚晚点了点头。

周淮之又说道:“收稻过后就农闲了,你要还是喜欢,我回去跟你娘说,明年再去小筑云庄耍几月。”

周晚晚摇摇头,她不想去小筑云庄了,她就想去长青村。

周淮之叹息一声,望向窗外,心道:女娃娃家的,心里到底想什么,难猜啊!

钟离影看了眼表姐,这次回去娘应该要给晚晚姐寻亲事了,到时候他一定要再提醒娘,让晚晚姐嫁个不约束她的好夫婿!

随后他悄悄拿出一本连环画,这是蓁蓁送给他的,说是她娘亲抽空给她画的,讲的是七个兄弟从葫芦里蹦出来的故事。

有图有字,更有意思!

下次来多带些好吃的,再哄几本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