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鱼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后,从垃圾桶开始的美食之路!
白晚落知道再次经过改进的佛跳墙必定会是此次菜品的中心,可是做了许多,又给唐玉文盛了一碗。
“多谢白姐姐!”
“这是……?”韩彬庆从碗中夹起一块似白似黄的食材,面上露出疑惑神情。
他用筷子戳了戳,那东西的触感就和海参差不多,软糯又富有弹性。
但它显然不是海参。
韩千闻言好奇凑过来,看了看,随即也在自己碗中找了起来。
“我这也有!”
他想不也想,就一筷子塞入口中。
那滑润鲜香,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咸香味道一下就征服了他!
管它是什么,好吃就行!
他白妹妹做出来的菜就不可能有不好吃的!
“这是鱼唇。”白晚落回应道,“是用大黄鱼上唇部的皮以及连带鼻、眼、腮部的皮干做成的。”
“嚯!”对海货十分感兴趣的杨跃立马搭茬道,“白姑娘对食材的使用可真是登峰造极啊,居然能想出这种做法!我来尝尝,这鱼唇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说着,他又起身盛了一碗,特地挑了块鱼唇放入碗中。
大黄鱼他吃过不少,但仔细想想,这块地方没有肉,他从来都是直接丢弃的。
这么想着,他也将那块鱼唇塞进了口中。
和海参有着差不多的味道和口感,却在弹性上更胜一筹,吃在口中让人好不上瘾!
“没想到这块不能吃的地方竟有这样的好滋味!唉,以前可真是浪费了!”
杨跃发现,越是吃白晚落的做的菜,就越觉得自己以前吃的那些菜都算是暴殄天物了!
白瞎了那些食材!
“不,不!”鲁泰和尝了一块,絮絮叨叨起来,“这块地方本没什么味道,主要还是吸收了汤汁的味道,但这独特的口感可真是妙不可言!真不愧是白姑娘!”
白晚落笑道:“也真不愧是鲁老先生,这鱼唇一定要配高汤才好吃呢。”
“好啦!两位大厨就别互相吹捧了,听得我们这些只知道吃的人真是羞愧!”杜若桃玩笑道。
杨跃大小附和道:“哈哈哈哈!确实确实!”
“这鱼唇和海参口感如此相似,但价钱要比海参低许多吧,若是拿来卖,想必能赚不少钱!”甄辉的“职业病”犯了,开始思量起这东西的价值。
而且还如此少见。
蔡以珊在心中默默补充道。
白晚落解释道:“这东西并不是什么鱼类都行,只能用大型海鱼,三元府虽说也能找到卖海鱼的,但毕竟是少,而且这东西处理起来麻烦,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原来是这样啊。”
甄辉恍然大悟,至于为什么只能用海鱼,他是一点儿也不关心。
想到这种新奇东西,以后三元府没人再能吃到了,他心中居然腾升起一股自豪感。
他不由在心中称赞了一番一年多前的自己。
若不是当年的自己慧眼识人,看出白晚落与众不同,在她还没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就打好了关系,现在自己哪能坐在这儿啊!
一月的天已经很冷了,热腾腾的佛跳墙下肚,众人手脚都暖和了起来,心情更是美丽,边谈天说地,边继续着宴席。
等宴席结束的时候,已经临近黄昏。
“唉……”杜若桃叹了口气,“真不想走啊,今日一别……”
她本想说今日一别,下回再见面也不知是什么时候。
但又觉得这样的话太过沉重。
又不是生离死别。
这话还是先前自己亲口说的呢!
于是她口中一个拐弯。
“今日一别,我们还有下个、下下个、下下下个相聚的机会!”
众人闻言,忍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
“是啊……”白晚落望着外头的暮色,看着在场所有人,心中无比温暖。
她故作轻松道:“等我在京城安顿下来就给大家伙写信,就算见面不方便,我们也可以写信往来啊!”
“对啊!”
“是啊。”
“没错!”
此时,没人扫兴地开口说,京城和三元府之间,来回一封信怕是得花好几个月。
*
酒楼门口,看着众人一一离去,白晚落正打算转身回酒楼,就见宋大娘和贾秋灵走了过来。
她上前几步,率先开口道:“宋大娘,贾姑娘,今日怎么没来参加宴席?帖子该是好好送到二位手上了。”
闻言,宋大娘忙局促地摆起手来。
“哎呀……白姑娘,这宴席我们哪儿有资格来啊!更何况,我知道您与我家老爷、小姐关系好,这宴席他们肯定是会来的,我们要是和他们做一桌吃饭,那、那实在是太不像样了!”
白晚落倒是觉得杜家几人不会在意这点小事,但既然宋大娘有自己的想法,白晚落也不想事后再说些强行改变他人想法的话。
宋大娘接着絮絮叨叨道:“所以我就晚了些来,我估摸着这个点儿应该吃得差不多了……无论如何,我们都想把这个送给您。”
白晚落从沉默不言的贾秋灵手中接过了一张纸。
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的是一些她自创小糕点的做法。
“我也不会什么,希望白姑娘别嫌弃……”
“其实啊,这孩子对你十分感激,但又不知道怎么说,我们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你要离开三元府了,也不知道买些什么东西给你,她就想出了这主意……当然!我们娘俩知道您手艺好,可能看不上这菜谱,不过,总是我们一番心意……”
宋大娘说得情真意切,其中还带了些羞怯。
其实她在前两日碰巧听到老爷和小姐们聊天,他们说作为送别礼,要送几匹他们亲手染的青州绢给白晚落。
乖乖,那青州绢她也是有所耳闻,可是要十两银子一匹!
更别提再经过了他们染色!
宋大娘本也想买些什么给白晚落,但这么一听,她也明白了。
白晚落认识的人大多都非富即贵,以她们母女二人的条件,买什么怕是都入不了她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