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 > 第497章 何为低息贷款?

第497章 何为低息贷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

武媚娘不看好这个新政,她提出疑惑:“可是,朝廷早些年间设立了捉钱令史......”

宋真抬手打断了她的话:“低息贷款与高利贷,是有本质的区别。”

“高息贷款是剥削,低息贷款则是惠民。”

前面提到,唐朝此前也有官营放贷的情况发生,并且,专门成立了一个职务,叫做捉钱令史。

《唐会要》记载:“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十二月,置公廨本钱,以诸州令史主之,号捉钱令史。每司九人,补于吏部,所主才五万钱以下,市肆贩易,月纳息钱四千文,岁满授官。”

从武德元年,便诞生了捉钱令史,每个州的刺史下面都有九个。

到了贞观时期,由于战争烧钱,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唐太宗李世民便注意到这个“捉钱令史”,他打算放高利贷赚取利息,用来发放朝廷官员的俸禄。

然而,你以为这个借贷跟现代一样吗?

借五万文(50贯),每月利息四千文,年息就是四万八千,这特么年利率都快百分之百了,哪个老百姓借得起吗?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借?

虽然利息这么高,总得有人借钱吧?没有也得有,因为李世民给各州府衙下了KpI指标,每一位捉钱令史每年必须贷出五万文“公廨钱”。

那捉钱令史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们于是把目光放到士族和富商身上。

无论他们用什么手段,只要不出人命,李世民权当没看见,只要你们顺利把钱借出去,每个月拿回该还本金和利息就好。

唐朝的官家高利贷做得风生水起,不得不说,确实解决了当时发不出工资的窘境。

到了后期,捉钱令史实在是找不到人借钱了,于是他们自己借!

用那笔本金下海经商,由于他们的身份是官员,强买强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捉钱令史背负高额利息负债,百姓又怼不过做官的,不得不和他们做生意。

渐渐,在民间官员和百姓的关系越来越差,朝廷的名声也会受到影响。

可是做生意哪有天天赚的?为了弥补“公廨钱”的巨额利息,大部分捉钱令史狗仗人势,入户抢劫的事情时有发生,善良一点的捉钱令史自掏腰包补足利息。

也许有彦祖会问了,既然捉钱令史这个工作这么困难,谁愿意去做啊?

前面有提到,完成业绩之后,可以晋升吏部,这个职务是不用科举的,也不用政审,家产殷实的富商将儿子送到这个岗位上,就等于是买官。

就跟现在的xx招聘,不是看你的能力,而是看你背后的资源,看你能搞来多少存款和贷款。

花钱就能买官,那群士族肯定有意见!他们的入仕途径明明更多,但是他们不想付出一分代价。

通过捉钱令史买官的人越来越多,把萝卜坑都占住了,你让士族如何安插自己人?

于是在贞观十二年,以褚遂良为首的士族大臣上谏,如果通过公廨钱获取仕途,那么读书又有何用?士子寒窗苦读才中举,却无官可做,这公平吗?

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的慷慨激昂,打动了李世民。

“太宗乃罢捉钱令史,复诏给百官俸。”

但是由于巨大的财政压力,在贞观十五年又恢复了公廨钱借贷,一直延续到现在。

李世民表示,我也想做个好人,无奈生活所迫。

......

大唐在李治的治理下,经济水平较唐太宗事情有很大的进步。

再加上宋真的到来,第三方产业飞速发展,新增了“版权税”和“新商税”,没有财政压力的他,所以没有给捉钱令史分派任务。

如果不是宋真提及,他几乎忘了有这回事。

他对宋真的低息借贷提议突然有了兴趣,虽然他不差钱,但是谁嫌弃钱多呢?

“宋卿,请细说。”

宋真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何为低息,我问问左相右相,你们心目中的低息是多少利率?”

窦德玄老知识分子了,他一生没借过钱,因为他不差钱,这道题难倒他了。

刘祥道曾任过度支郎中,他抢答道:“年息在十之五六。”

窦德玄点点头,表示同样右相的话。

宋真在心里暗骂,妈的你们这群奸商!

他笑着摇摇头反问道:“如果,有人借你五十贯,要你一年之后还款八十贯,你愿意吗?”

窦德玄和刘祥道愣住,他们肯定不愿意啊,他们又不是傻子。

“所以啊,还是太高了。”

“陛下,臣建议,将息费调至十钱取一。”

什么?十钱取一?这,这也太低了吧?

李治皱眉:“宋卿,这种比例的息费,你觉得朝廷能赚到钱吗?”

“可以!只要借的人多了,赚的钱是以前的数万倍。”

我焯,年息一分还低?你们怕是不知道后世银行贷款大多年息3.45%。

十钱取一这个贷款利率,是宋真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结果。

首先,在古代通讯不便,万一借了钱跑路找不到人,朝廷血亏。

第二,百姓没有什么资产,穷得只剩一条命,收不回利息和本金,你只能把他抓去做劳工,依旧无法弥补损失。

第三,十钱取一的利率放在这个时代,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和尚和士族放贷,他们的利息都在四分利甚至更高。

武媚娘思考了一会儿,她柳眉微蹙:“可是,宋真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有很多人借钱不还呢?”

宋真在纸上写下一串数据,递给李治讲解道。

“借钱不还的情况,肯定会有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诚信,或者人生不顺之事时有发生。”

“正所谓言不信者行不果,民无信不立。”

“为了规避风险,对于不同人群,借款额度不同,例如平民,最多出借一贯,商贾最高可达百贯,士族千贯。”

李治摇头否定:“不行,千贯太多了,而且,他们不还钱没有什么损失。”

宋真眯起眼说道:“那么,如果不还钱的后果是,五服子弟不得参加科举,五服所有人不得进入市集,不得开设商铺呢?”

五服,即“高祖父之兄弟,曾祖父之兄弟,祖父之兄弟,父之兄弟,己之兄弟。”

“???”

“我建议设立信贞制度。”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