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 第132章 农家子的野望

第132章 农家子的野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早在入宫前,就有人教导了他们礼仪,踏入大殿后,他们便齐齐叩首,“草民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铭语气平淡的说道,“平身吧。”

看着下面乌压压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很愉悦,比看到百官在他面前臣服还愉悦。他从龙椅上站起来,走下丹陛,来到众人面前,“这是朕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科举,你们是从天下上万个读书人中杀出来,一步步走到现在。”

“现在只是你们的第一步,也是你们的起点,以后,朝廷的重任会交到你们身上,不要让朕失望!”

这句话,令这里的诸多士子感到热血沸腾,甚至生出了为陛下效死的想法。

如果不是天子力排众议,举行科举,改革制度,他们或许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踏入这间大殿。

或许以后他们的想法会改变,但至少现在,他们是这样想的。

陈书阁站在人群之中,浑身都开始颤抖,他低着头,笼在袖子里的手紧握,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我要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儒家士子出身有一点好处就是,他们的底线有时候高的吓人,有时候也低的令人发指,但相比于那些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同流合污的人而言,他们又比较有节操了。

现在还不是明朝,汉人的风骨仍在,天下还没有被异族的铁骑践踏,底层的读书人还没有那么无耻。

他暗暗扫视着大殿上的官员,眼里好似有火焰在升腾,早晚有一天,我也要堂堂正正的站在这里,觐见陛下。

”殿试开始!”伴随着小黄门的低喝,三百名考生迅速入座,进行答题。

今天来这里的大臣只有朝廷重量级的大臣,中书省,尚书台,六部,三司,枢密院都有人前来。

朝臣之中,李嗣源看着殿上的考生,下意识的眯起了双眼。

朝廷举行了几次大考,这些考生的来历他很清楚,本来他以为天子科举是想重新拉拢世家大族,整合他们的势力。

毕竟在科举考试中,这些世家子弟的优势太大了,抹平出身的优势,他们传承的知识,所能接触的一切都远远超过寒门子弟。

但是他看到了什么?

今天这三百名举人当中,居然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寒门子弟,这个数量,可不小。

什么时候,寒门子弟也能冒头了?

真实世界不是什么良臣明主相遇,叩头便拜,李嗣源的晋王府里有不少人,但那些无不是世家大族们培养的精英。

这些世家,主要来自于河东,河北,山东诸地,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虽势力不存,但身上的那张皮还是很唬人的。

有了这些世家子弟的帮助,他在河东的统治才能稳如泰山。

而寒门子弟有什么?他们知识贫乏,不通礼仪,没有深厚的底蕴,很容易闹出笑话,天子取这么多寒门子弟到底是想干什么?

李嗣源百思不得其解,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他没有发现的东西,但他也知道,就算他现在上去问,天子也不会回答他。

事实上,这便是时代的局限性了,李嗣源看的是一方地域的统治,借助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不免要在行政上被那些人渗透。

这种渗透,可以让他的统治更稳固。

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李嗣源看的是河东一地,苏铭眼里看到的却是整个天下。

如果世家子弟长久把持科举,那么未来,世家大族便会借助朝廷的行政力量死灰复燃,在地方上休养生息,到时候科举学阀出世,与朝廷官位结合到一起,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股力量。

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却又能一代代筛选优化,将权利无形把持,这比腐朽的门阀更可怕。

现在这些世家大族失去了土地,失去了佃户,没有生产资料,可一旦他们长久把持官位,他们很快就会把那些无主荒地划到自己门下。

一旦出了天灾,他们将会更快的收拢佃户,购买土地,这几乎是门阀复生!

大明的结局,众所周知,堂堂内阁首辅,便能占据十几万亩土地,乡绅阶层一点点侵占,若有世家门阀牵头,天子立即会变成傀儡。

洪武元年,朝廷第一次科举,政治意义重大。

收拢多少人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天下人看看这洛阳朝廷的兼容并蓄之心,朝廷有称量天下人才的度量,也有这个能力。

现如今,世家大族的读书人占据主流,而雕版印刷术并未用于大量刻录书籍,而是用于印刷佛教典籍。

书籍没有流传开来,保存在一家一姓之中,普通人如果没有机遇,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书籍。

这一次,他录用了这么多世家子弟,是给天下人看的。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坑这些世家大族一把,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要把这么多世家子弟扔去修史书,那表情一定很精彩。

一部严谨客观,经得起推敲的史书,至少要编撰好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他们坐在冷板凳上,或许苏铭会给他们升官,但绝不会让他们拥有权利,尤其是执掌地方政务的权利。

两百个世家子弟,其中不乏韦、王、崔、裴。李各家的子弟,甚至有些人在洛阳闯出了极大的名声。

这些,都是精英,但他们振兴家族的想法注定要落空了。

在他们考试的时候,苏铭和一众大臣就离开了,考试时间是两个时辰,他们可没那闲工夫把时间耗在这上面。

科举之事到现在已经接近尾声,除了这三百举人之外,还有新录取的秀才,这些人很多都是贫寒出身,已经再向朝廷应聘官职。

接下来,吏部有的忙了。

朝廷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烂摊子,在洛阳周边的统治几乎为零,这些秀才将会充作吏员,一点点将洛阳周边的郡县纳入掌控。

很多时候,权力都是自下而上,空降主官自然是美事,但关键是现在朝廷做不到,只能慢慢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