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善县主忙种田 > 第74章 荣国公府

第74章 荣国公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善县主忙种田!

荷心、竹心忙去找出花冠,用丝巾小心的扶到托盘上,送到桌子上。

见多识广的林大娘子在临安府城,也时常被各府请去,在宴会上进行斗茶表演,从没见过哪家女眷戴过如此精致的花冠。

且是这么多颗金刚石串成的花冠,又融合了点翠、雕花、烧蓝、缂丝和花丝镶嵌的工艺。

林大娘子说:“明日不适宜,但总有机会。待娘子的店铺开了业,一准有宴会邀请。今日奴家看着邓太夫人,是有心抬举二位娘子。待有了合适的宴请,那时再打扮的出众些,更会让人高看一眼。”

第二日,竹心给姐妹二人梳了垂鬟分肖髻,首饰迎春就戴了姜府老夫人给的喜鹊报春的琥珀八件套,加一朵水晶鬓花。

雪莲只插戴紫磨金制成的双蝶花钿簪,紫水晶鬓花。

二人腕上皆戴着,邓太夫人送的翡翠飘花玉镯,再配上郑老板送的白玉、羊脂玉禁步。

早食后,两人再回房重新刷牙漱口,迎春上了淡妆,用了珍珠粉,肤白唇红,额间贴了迎春花钿,笑起来露出一对梨涡,显得娇俏可人。

雪莲年纪尚小,只涂了面霜,也用了珍珠粉,额间只点了朱砂,看起来像年画上的仙童,尤其是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加上将养出的婴儿肥,整个都是老夫人们看了就想拐回家的福娃娃。

今日陪着去荣国府参加赏花宴的有单妈妈、林大娘子、荷心和香兰,前二者是对临安城内各府人情往来都熟悉,后二者则是稳重细心和见多识广,香兰又有武艺在身,关键时候能够保护主子。

昨天香娜陪着陶三娘在兴庆坊的店铺里,今日周嬷嬷仍旧要带碧桐和竹心去店里头帮忙。

今日还有件大事,需要周嬷嬷稳定陶三娘的情绪,因为昨日雪莲求了姜员外为陶三娘找寻女儿。

这件事对于姜员外并不是难事,由姜员外出面,私下里从钱塘县衙寻了擅画人像的画师。

约好今早辰时到俏佳人店里,由陶三娘口述,画出她女儿的画像。

再由姜员外出面寻找,牙行、漕运上、妓院里、官道、黑道上都有往来,找个人并不难。

铺子里的事雪莲交给了单掌柜、周嬷嬷等人,今日她与迎春最重要的事情是参加赏花宴。

因是实在亲戚,又是第一次上门认亲,一行人辰时初就上了等候在侧门的马车。

两家离的近,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报恩坊。

坊间都在御街西首,离仁和县衙和钱塘县衙不远。

此时朝阳已升,寂静的阳光透过晨雾印染着街头巷尾,坊间店铺都已开业,人声不断,吆喝声不绝于耳。

从容安逸的居民们,游走于飘香的饭铺之间,卖小食的摊贩也穿梭于食客之间,街面上人流如织,一片热闹景象。

姜芳如嫁的是荣国府的长房次子,夫家姓钱,宅子当街,门口的街道宽阔明亮,高高的围墙环护,马车绕过正门在西侧门停下。

迎春姐妹到的早,门口尚停了一辆马车未来得及牵走,那马夫见又有客到,忙将马车向后院方向赶去。

姜芳如等在垂花门里,派了陪嫁婆子在门口候着。

雪莲和姐姐刚从马车上下来,姜芳如就迎了出来,迎春忙带着雪莲上前行礼嘴里说道:“二堂姐别来无恙。”

姜芳如满身锦绣,身量圆润,粉面含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穿戴无一不精。

她扶起两位堂妹,笑着说道:“几年未见,迎春妹妹越发的水灵,这是雪莲吧,瞧瞧,这可爱伶俐劲,堂姐出嫁的时候她才三岁,记得堂姐吗?”

雪莲此时当然要扮作女童该有的模样,脆声声的睁眼说瞎话:“这么漂亮的堂姐,二娘自是记得。二堂姐出嫁时摆的出阁宴,给家中姐妹们分了常戴的首饰,二娘还得了一只精致的蝴蝶金钗,如今还放在妆奁中,轻易不舍得戴。”

迎春昨日晚就提点过雪莲,不然她哪记得这些细枝末节。

果然,姜芳如一听笑的更为亲切。

说话间,自有婆子上前接过礼物,姜芳如挽一个牵一个向内院走去,刚踏上通向内院垂花门的台阶上,就听到爽快的说话声。

只见一位身材高挑穿着华丽眉眼上翘的年轻妇人,身旁跟着数位丫鬟、婆子走了出来。

姜芳如忙介绍道:“这是大嫂。”迎春姐妹忙上前行礼喊人。

只见这妇人眉开眼笑的说道:“哎哟!弟妹家的水土真是养人,瞧瞧这一对姐妹花,等下婆婆见了一准喜欢。走,快随嫂子进去,让老太太欢喜欢喜,这院里一水的淘小子,哪有这花朵般的小娘子可爱。”

虽见她嘴里嫌弃的说,其实也是种炫耀,迎春和雪莲来时就做足功课,这院里的弯弯绕绕都清楚的很。

钱家是前朝鲁国公主的后人,世袭爵位,如今的荣国公钱源仍旧兼着闲职,诸州团练防御使、检校少师、累赠太师、汉国豫国公……

太夫人钟氏,出身忠靖侯府,有嫡子一人,嫡女二人。另庶子两人,庶女三人。

荣国公有姨娘三人,如今只余一个张姨娘,轻易也不出来。

长房大老爷钱方铮任司户参军,夫人为王御史之女。有儿子二人,长孙大郎钱煜坤就是临安府节度判官,长孙媳妇便是钟氏,忠靖侯府的嫡出大娘子,太夫人娘家侄孙女,如今主持着府中部分中馈,管着采买和厨房。

库房及迎来送往由大夫人掌管,针线房由姜芳如管着。二郎钱煜钊便是姜芳如的官人,任军中武散官振威校尉,并无实职。

嫡长女钱荣芝嫁的是清流之家内阁大学士贾淮忠的儿子贾志道,一儿一女。

嫡次女嫁与寿安长公主府,如今是护国公谢策的夫人,育有二子。

其余两房及庶子们倚靠着长房做些生意,虽没正式分家,但已分府居住,每月底到荣国府领取月银。

除节日,初一、十五男女老少过府请安,吃顿饭。

小钟氏引着众人进了内院,让丫鬟进去通禀后,带着一行人进了花厅等候,倒茶布施很是热情周到。

恰好有管事婆子寻来回事,她告罪一声,随着婆子走出花厅后,姜芳如才得了空陪着姐妹二人说话,问了家里头的事情。

不多时,就有丫鬟前来相请,姜芳如带了姐妹二人出了花厅,进了正房。

房内正中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位身穿绛红色褙子,金丝牡丹纹领抹,着沉香色罗裙,精气十足年约六十的老夫人,这位老夫人正是荣国公夫人钟氏。

而太夫人旁边侍立着一位穿着樱草色织锦襦衣,配丁香色百褶裙,梳着朝云近香髻圆脸的少女,胸前戴着金项圈,上头坠着翡翠宝石,打扮的同样富贵逼人,五官小巧玲珑,看着也算精致,只是一脸的傲气。

此时正对着老夫人撒娇,见有生人进来,用大小钟氏相同上翘的眼眸瞅着迎春姐妹,一副不好相于的模样。

姜芳如快走两步,给老夫人行了礼说道:“回祖母,这就是孙媳的两位堂妹妹。”

她话音刚落,迎春就带着妹妹行了万福礼,口中喊道:“伯祖母万福。”

姐妹俩行礼的时候,那娇小姐也未曾让开,直愣愣的就站在老夫人的旁边,斜眼看着。

迎春又带着雪莲给她行了半礼说道:“姐姐安。”

那娇小姐待要不理,她此时心里不忿的想道,哪门子亲戚,喊谁姐姐。

便老夫人虽也有些傲气,自恃门弟高,但孙媳妇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况且这是亲戚间的情面,若是不理睬便是没有教养。

于是她拿手推了一下外孙女,又狠瞪了她一眼,笑着对迎春姐妹说道:“好好,都是好孩子,这是你大姑母家的表姐元宁,都是女孩家家,一处玩去。”

贾元宁见外祖母瞪了自己一眼,心中对迎春姐妹二人更是不喜,但又不想惹外祖母不快,于是噘着嘴敷衍的回了半礼,用只自己能听见的声音问了好。

荣国公夫人眼睛早就花了,唤了迎春姐妹到近前端详,看完迎春说道:“同你堂姐相像,都是好样貌。”

待雪莲凑到眼前,她高兴的说道:“这孩子长的喜庆,看着就讨喜。”

正说着话,只听门口传来笑声,小钟氏抱着个两三岁的孩童陪着一位年约四十左右,梳着优雅的元宝髻,穿着杂宝纹紫色的吴罗褙子,全身充满着书香气的夫人,领着五六岁的男童走了进来。

姜芳如上前行礼,口中称:“婆婆。”元宁也上前行礼称呼:“大舅母。”

迎春也忙领着雪莲行礼喊道:“大伯母万福。”

年长的夫人柔声回道:“是二媳妇的娘家妹妹吧。”

姜芳如道:“回婆母正是。”

这位夫人正是钱府大老爷的嫡妻王夫人,她上前给荣国公夫人见礼,老夫人说道:“坐吧。”

两个男童,此时也站到地中间口里说着:“给曾祖母请安。”

上了年纪的老人自是喜欢儿孙满堂,围绕膝前,钱老夫人慈爱地向两个小儿招手:“元郎、次郎见过姐姐们,再到曾祖母这来。”

两个小儿也听话,恭敬的团着小手胡乱的拜拜,也分不清是哪位姐姐,只嘴里说道:“姐姐好。”

倒是小钟氏上前一步,引着次郎朝着雪莲说道:“次郎看这小姐姐,你可喜欢呀。”

次郎年纪尚小,娘亲说什么只会跟着随什么,口中吐出两个字:“喜欢。”

便不耐烦的朝着曾祖母走去,倒是元郎大些,见到漂亮小姐姐还有些害羞,但还是走上前说道:“这是谁家的小姐姐,往日倒没见过,以后要常来玩。”

一席话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他见众人笑了,自家不好意思了,扑到祖母王氏身前,将脸埋到祖母腿上。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姜芳如忙迎了出去,不多时抱了个未满周岁的孩童走了进来,嘴里说道:“三郎来见过曾祖母、祖母。”

襁褓中的婴孩,也不是真拜见,只是话到意思到,她说完抱着婴孩到迎春、雪莲身旁说道:“大娘、二娘,这是小表弟。”

雪莲忙从袖中拿出一个荷包递过去,说道:“这是给表弟的见面礼,绣的不好,莫嫌弃,只荷包里装着安神的香料却是顶好的。”

一旁的迎春也拿出两个荷包递给元郎和次郎,并说道:“荷包是大姐姐绣的,荷包里装的奶糖却是二表姐做的。”

雪莲多嘱咐一句道:“这奶糖弟弟们可不能多吃,小心牙齿。”

这奶糖自是雪莲研制的小零嘴,想着要来荣国府参加赏花宴,自是吃食最能交到朋友,于是就带了一些。

待众人都归了座,便由单妈妈先奉上四样表礼,茶是龙凤团,点心是五味合的点心,酒是荔枝酒,水果是南面运来的稀奇水果。

又将准备的四样土仪送了上来,瓦罐装着十多条还是活的溪水石斑鱼,松花蛋一坛子,高邮咸鸭蛋一坛子,竹荪并多种山菌。

只贾元宁在旁嘟囔着:“土包子。”

但无人理她,她也无趣。

荷心又送上来一个两层食盒,迎春打开一层说道:“这是我和妹妹做的小点心,双皮奶和炸奶皮,万不要嫌弃,给弟弟们当个零嘴。”

其实府里头轻易,也不会让小郎君们吃外面的东西,只不过姐妹二人是为赚好人缘。

堂姐姜芳如很是助力,将哄好的孩子转手交给奶娘,打发她抱回房后,便走到桌前拿起一根炸的金黄色的奶皮。

她小口咬下一截,外头酥脆焦香,里面软糯润口,她细抿了抿只觉得奶香浓郁,露出惊喜的表情,忙说道:“祖母快尝尝。”

荣国府太夫人钱钟氏笑着说道:“这猴儿自己嘴馋,偏要拉上老身。”

其实一旁的元宁也想吃,只是拉不下脸,还是荣国府太夫人了解她,唤了身边的丫鬟,给在座的都拿碟子盛装分上一根。

元郎、次郎吃了一根后,眼睛都亮了,喊着还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