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善县主忙种田 > 第63章 临安府城

第63章 临安府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善县主忙种田!

杭州外城的城墙共有旱城门13座,坐北朝南。

左为东,右为西,东为东边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又称草桥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等七门,西边有钱湖门、清波门、奉豫门(涌金门)、钱塘门,南面有嘉会门,北面为余杭门(即武林门)。

城门外均有护城河,城壁高三丈有余。

南部凤凰山是行宫所在,由宫殿独占。整座城市街区在北,形成了“南宫北市”的格局,而自宫殿北门向北延伸的御街贯穿全城,成为全城繁华区域。

官府商业区则在御街南段东侧,遍布全城的商业、手工业在城中占有较大比重。居住区在城市中部,官营手工业区及仓库区在城市北部。

除了御街之外,从钱塘门至东青门、从丰豫门至崇新门、从清波门至新门,还有三条东西向主要干道。

而城中九厢八十四坊巷之间,多为不规整的南北纵横小巷。九巷即宫城厢、左一南厢、左一北厢、左二厢、左三厢、右一厢、右二厢、右三厢、右四厢。

除上述九厢外,城外还有四厢,即城南左厢、城北右厢、城西厢和城东厢。

其中四十一坊巷沿御街两侧呈南北向分布,而以北自观桥南抵朝天门一段御街最为集中,依次紧连着左一北厢、左二厢和右二厢的三十四个坊巷。

临安府城附郭县为钱塘、仁和两县,前者在西,后者在东。内九厢和外四厢,分属两县管辖。

管事嬷嬷单瑞家的在马车上介绍道:“二老爷替娘子置办的园子在保和坊,是极雅致的所在。屋子里头的许多摆件都是二老爷指定的,其余杂事一应是老奴和老奴家里头的负责。二老爷知会过,娘子会带了丫鬟来,内院只备了厨娘、粗使婆子和小丫鬟,外院备有门房,并几个跑腿的小厮。老奴在内院侍候娘子们,老奴家里头的在外院候着。跑外的是老奴不成器的二小子,娘子生意上的事,只管寻他。”

雪莲听后点点头,姜二伯将诸事安排的妥妥当当,她极为感激。

单瑞家的又说道:“老奴的大小子在娘子的服装铺子任二掌柜,女婿和女儿在胭脂铺子,咱们一家人,主子先用着,若日后觉得不顺手,只管换了去。”

雪莲一听忙回道:“既是二伯推荐,自是千挑万选,哪有不得用一说,您老只管把心放进肚子里。”

迎春也在旁边补充说道:“单妈妈一家当是二伯手底得用的老人,他能如此割爱,咱们是极感激的。”

雪莲接着又将周嬷嬷和荷心姐妹介绍给单妈妈:“这位是我姐俩的教养嬷嬷,原在宫里头任过职,以后由我家供奉。这两个丫鬟也是亲姐妹,管着我姐妹二人的贴身诸事,以后内院之事就由你们几个商议拿主意。”

周嬷嬷、荷心和竹心同单妈妈在马车上颔首见了礼,周嬷嬷开口说道:“这宅子里的事,还是需要单姐姐多操心,咱们初到宝地,人生地不熟,尚需您多多指点。”

荷心也附和道:“单妈妈多带带奴婢们,要紧的规矩您先告诉咱们。”

单妈妈原本一颗忐忑无处安放的心,这时候放了一半下来,另一半尚需相处些时日方知晓。

但鉴于目前的交谈,用她一双历经沧桑阅人无数的双眼看,新主子及其身边人都是好相处的主。

单妈妈原还担心自家人忠厚老实,不会讨好主子,也就她有点爽快劲,老头和儿女们个顶个的老实,,估计主子看上的十之八九正是这忠厚老实。

到了目的地,姐妹二人下了马车站定后,放眼望去,青石巷宽阔的道路间绿荫遍布,两边的排水沟渠用砖石堆砌。

沟渠边上植桃李、松柏等树,花枝满树且郁郁葱葱,整齐划一,美不胜收。

因新王登基建都开封,才使得原来临安府城只帝王才能通行的中间路,改为百姓皆可通行。

众人再看看自家的宅子,位于石板路的左手边,坐北朝南,门前一对石狮,高高的白色围墙,东南角黑漆大门敞开着,门楣上悬挂着黑金字的匾额,上头书写着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姜宅”。

门前立着一位年约五十,看面相就忠厚老实的老丈,身后跟有四个小厮,见到雪莲等人下了马车,忙迎到身前,口中称道:“娘子们万福,老奴单瑞这里请安了。”

雪莲看看迎春,迎春忙回道:“老丈免礼。”

单瑞家的紧走几步到前面,介绍道:“娘子,这就是老奴那当家的。”

说完,又朝着单瑞说道:“快派人领了马夫将娘子的行李送去后院,仔细搬放,你们只送到院门前,自有粗使的婆子搬进去。如今主子来了,让你手底下的人都打起精神,要十二分的守规矩,不然犯到老婆子手里,可不偏饶。”

只见单瑞虽被自家婆娘数落叮嘱了一番,也不着恼,只笑着应下,就亲自带了小厮领了马夫,从东边墙角拐进去。

陆大郎、三哥、姜正紧随其后,从东边的侧门进了院子,顺着墙下走到尽头,途经一处人工湖,又向西拐过去,湖上有桥有亭,可谓是园中有榭,榭边有水。

来到一处门下,大门上立着秋水楼三个大字,小厮帮着卸了箱笼,除了府内的两个马夫,其他临时派来的马车都被引出府,自有单瑞家送上赏银。

之后三哥被安排到客房,陆大郎、姜正安排到管事的房间。

姜员外不仅给雪莲置了宅子,内外院的账上各留了两千贯。

有账房管理资金的流通,进帐、出帐、统计,让单瑞和单瑞家的看着少了什么只管添置,买物什报账支取。

迎春和雪莲在船上拘了这许久,想着舒散下筋骨,二人便在单妈妈的陪同下,从前院行至后院,也正好参观下园子内的景致。

一行人从前院进入,绕过影壁进了外院,停在北侧正中与倒座南房相对的垂花门前,这是进入内院的唯一通道。

垂花门向外一侧雕成云头形状的“麻叶梁头”,在麻叶梁头之下,有一对倒悬的“垂莲柱”,柱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莲瓣、串珠、花萼云的形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两垂柱之间雕饰着“岁寒三友”的精美图案。

垂花门两侧是磨砖对缝墙,拾阶而上,十字甬路以垂花门为中轴而左右分开,向外一侧的两根柱间安装着第一道“棋盘门”,也称“攒边门”。

这道门比较厚重,有安全保卫作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

迈进第一道门槛迎面是一道“屏门”,这是垂花门内侧两根梁柱间的一道门,只在重大仪式,如婚、丧、嫁、娶时,才会打开。

平常要进出垂花门不通过屏门,而是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通过垂花门两侧的抄手游廊,到达正房和各个房间。

众人沿着抄手游廊向内走去,西边是三开间的外书房,坐东朝西,屋后有小花园,植有腊梅、桂花及天竹,东边是账房,同样是三开间。

继续向内走,就是正院,五间正房内设套间与左右各一间耳房相通,莲花纹的瓦当双檐屋顶雕甍绣槛。

院内左右三间厢房带两间耳房,月洞门连着院里雪白粉墙,柱子露明,白石台阶,虎皮石随势砌去。

单瑞家的引着众人沿着正院曲折游廊向北行,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山巅、石隙处许多的花草,牵藤的、引蔓的,垂檐绕拄,萦砌盘阶,如翠带飘摇,颜色各异,味芬气馥。

顺着正院的游廊向后走,出得门去,隔着五尺宽的石板路进内仪门,此处垂柱雕饰的是“玉棠富贵”“福禄寿喜”。

众人从屏门两侧进入院内,迎面一带翠嶂挡在面前,上头苔藓成斑,藤萝掩映,顺着花径转入内院,院中满架蔷薇、丁香花,花圃内种着紫荆、石榴、腊梅、山茶和蔷薇。

穿过三间回事厅,内里是五间正房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悬着斑竹帘,两侧各三间厢房。

顺着两边的抄手游廊,继续前行,后院有大株桂花兼西府海棠,花团锦簇。粉垣处,有百杆翠竹遮映。

站在后院向回望,青砖黛瓦,青竹流泉,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流转着悠远的韵脚。

出的后院门,听得流水声,白石为栏,环抱池岩,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从此处望去,可见楼台高筑,出亭过池,来到青松拂檐、玉兰绕砌、绿柳周垂环护的粉墙外,众人站定在垂花门前。

此时雪莲的心里是震撼的,说好的宽敞竟然是如此雅致的园子。

雪莲在心内悄悄的做了分配,外书房留与爹爹会客待友,正院做为爹爹和娘的起居室,厢房留给两个哥哥。

大爹爹与婆婆住在内堂,姐俩自是住在这后罩楼,另有几处小跨院可接待贵客或是日后留给哥哥们成家。

姜二老爷用心置办,园子里焕然一新,处处充满生机勃勃。

姐俩进了院子,抬眼可见三面环抱的二层绣楼,上悬秋水楼的牌匾,

院内右侧围墙底是卧松怪石包围的“赏荷亭”,左侧是挂满藤蔓植物绿叶的假山。

落幽雅致的庭院,花木扶疏,蜂飞蝶舞,遍植奇花异草,散发着扑鼻的香气。

秋水楼正楼大门敞开着,门上挂着紫色珠帘,待众人走近一看,竟然是水晶串,蝶恋牡丹的图样,奢华而又梦幻。

牡丹花的雍容高贵配以翩跹蝶舞,细腻的镂空半透,充满了一帘明婉的韵味。

另有绸布平板帘子翻起在门楣上,角上还缀着狮子滚绣球。

雪莲暗想,这紫珠帘可化冲解煞,更可聚福气、聚财气。

姜二伯太过周到,只是不知这秋水二字是否有“心如秋水不沾尘”的意思在内。

众人揭帘入得屋内,环顾四周,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护墙,雕镂出五彩销金嵌宝的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一槅一槅。

有贮书处、设鼎处、安置笔砚处、供花设瓶处、安放盆景处。

其槅各式各样花团锦簇,玲珑剔透,有天圆地方、葵花蕉叶、连环半璧、流云百蝠、岁寒三友。

正中摆放着紫檀木浮雕的八仙桌子,桌子上的剔红牡丹纹茶盘内摆放的是相同纹路的紫釉盏。

单妈妈引着众人向里走去,将两位小娘子引至北墙下条几旁边的两把太师椅上坐下,椅上放着厚厚的猩红软垫。

周嬷嬷和单妈妈被让至右侧的椅子上,陶三娘和碧桐坐在左侧,两椅之间摆放的是小茶几。

小丫鬟送了茶水点心进来,自有荷心和香兰姐妹端至各人身前。

此时单妈妈说道:“二老爷为着二位娘子的闺房,可是下了大气力,这一屋子的摆件都是奇珍异宝。尤其是这处宅子,原是前朝公主的私宅,早些年被二老爷购得,不仅是寻了能工巧匠修葺,更是遍寻奇珍异草移栽至院内,还请了花匠专门打理。”

雪莲一边听着单妈妈的介绍,一边侧身望着北墙的板壁上挂的南宋着名画家赵伯驹的仙山楼阁图。

此图以青绿重色描绘山水、建筑,左半部山石层层叠起,楼台殿阁自山脚下湖水边随着山势逶迤推高,直至半山。

红峰翠峦,瑶台琼岛,飘渺霞际。没骨山树,清润新妍。界画楼台,纤微呈露。

右半部水面荷叶点点,远山屏立,朵朵祥云飘渺其间。山石空勾填色,线条工细,画面明丽润泽,给人清新之感。

山水画两侧配有“淡雅清秀伴顽石,富贵花开颂德贤”的对联。

上方悬挂着“钟灵毓秀”的匾额,姐妹俩端坐的条几后是紫檀木的翘头案,正中放着精巧的水漏,两边是对称的钧瓷泛紫盘口梅瓶,里面插着仿制的金箔牡丹花。

茶几上摆放着水仙花,墙角两端是亮闪闪的金钱桔树,上面挂着金灿灿的小桔子,壁板两边各有一门通向后头。

右手的窗前还摆着绣花架子,架子旁边是多层竹编的浅口篾罗,拿绸布包裹起来,里面分门别类的装有线、针、花绷子、剪刀和花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