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善县主忙种田 > 第43章 蒸花露

第43章 蒸花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善县主忙种田!

雪莲带着人回西院用餐,饭后,雪莲同迎春一起沐浴更衣,荷心帮着将头发绞干,又带了两丫鬟将沐浴间收拾干净。

如今家里头丫鬟多了,考察了这段时间,各人的脾性也大致都有了了解,迎春也早对雪莲说了,让她挑出得用的,剩下两个给她用着就行。

竹心替雪莲简单挽了头发,又换了身衣裳后,便得令去将姜府送来的八个丫鬟和香叶等四人唤进姐妹二人房内的花厅,又让荷心请了周嬷嬷、陶三娘前来。

丫鬟们两排站好,雪莲拉着迎春坐在八仙桌前,又给周嬷嬷、陶三娘让了座。

只是周嬷嬷是守了半辈子规矩的人,自不会与主子同起同坐,于是雪莲折衷一下,让荷心搬了如意云头的矮凳给周嬷嬷和陶三娘坐了,荷心和竹心仍旧是站在姐妹俩身后。

雪莲见众人站定,便郑重其事的说道:“你们来我家也有十几日了,冷眼瞧着表现都还好。我是最不喜捧高踩低之人,更不喜欢家里头的人溜须拍马、阳奉阴违。只要你们忠心肯干都不会亏待。”

说着雪莲拿眼观察这些个丫鬟的反应,见众人都是受教的模样,于是话锋一转,进入正题:“在我这里只有分工不同,却无身份不同,我身边的丫鬟也不分等级,但会分了组。今天喊了你们来,就是给你们分组,荷心、竹心是最早来我家的,你们想必也都认得,荷心原是姜府老太太身边的丫鬟,能进了老太太房里的丫鬟,自是品性、能力都排在前面。竹心原也是要进老太太房里,如今是我的贴身丫鬟,我待她如同姐妹。”

说到这里,雪莲又环视一周,姜府的的丫鬟们还稚嫩的很,喜形于色,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望着竹心,而竹心鼻眼观心,虽只有十岁,却稳重的很。

而牙行选回来的几个丫鬟,虽然年纪也不大,但却是经过风浪吃过苦的,听了雪莲的话,却没有人流露出异样的神色。

只周嬷嬷面露难色的说道:“二娘子,这不合规矩。”

雪莲柔声对周嬷嬷说道:“嬷嬷,待我分配好了,再与你细说。”

雪莲继续说道:“你们一共是十四个人,你们两个。”

雪莲指着两个年岁稍大些的丫鬟说道:“跟了我大姐贴身侍候,你们俩绣工好,以后就是绣工坊的组长。如今人手有限,除了做好分内的事,还要帮忙做工,但都请放心,不会让大家白做工。”

雪莲说到此,又朝着迎春说道:“姐姐给她俩取个名字吧。”

迎春略一沉吟就开口说道:“今天咱们摘了那些花,我这的丫鬟就以花来命名吧。”

迎春指着圆脸的丫鬟说道:“你叫丈菊”,又指着另外一个长脸细高挑的丫鬟说道:“你唤菡萏”。

被点了名字的两个丫鬟行礼道:“谢娘子赐名!”

雪莲接着又说道:“你们俩还需负责姐姐的钗钏盥沐。”

安置好姐姐的丫鬟后,雪莲开始安排自己身边的丫鬟。

这些丫鬟可是要跟着雪莲十几年,甚至共伴一生,所以雪莲很谨慎。

雪莲指了那个当初在姜府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大眼既识字又会算学的丫鬟和另外一个识字的丫鬟说道:“你们二人同荷心、竹心二人以后跟在我身边,荷心统管钗钏盥沐、出入银钱衣履什物等事,竹心还和从前一样管着我的梳妆打扮和首饰,你以后就叫兰心,替我管账。”

兰心就是大眼的丫鬟,雪莲又朝着另一个皮肤白皙,眉眼秀气的丫鬟说道:“你叫菊心,以后管着我的衣物、针线。”两个丫鬟忙行了礼应下。

这些个丫鬟日常表现,雪莲早和娘亲、姐姐、陆成家的交流过,挑出来的这两个,自是在姜府的丫鬟中能拔得头筹,加上又识字。

读书使人明理,知识让人开阔眼界,所以这二人又比其他丫鬟的品格高些,因此才会脱颖而出被选出来贴身侍候雪莲。

雪莲将选好的丫鬟叫到身后站后,又对着剩下四个丫鬟说道:“你们四人就叫魏紫、豆绿、姚黄、葛巾。”

这四个丫鬟也福身行礼,口中说道:“谢过娘子赐名。”

雪莲接着布置道:“你们四人负责我和姐姐的房屋洒扫来往使役等杂事,以魏紫为首。”

这四个丫鬟当中,魏紫细心、豆绿活泼、姚黄手巧、葛巾肯干。

雪莲又对剩下的四人说道:“香叶、香兰、香娜、香露,你们四人香叶为首,香叶管着所有丫鬟们的规矩,有周嬷嬷帮衬你,决断不了的事情先回了荷心,若荷心也解决不了,再回了我和姐姐。”香叶忙出列应下。

“香兰、香娜武艺高强,主要负责出行的安保工作,日常辅助菊心做些针黹,你二人女红出色,若是丢了手艺也可惜,我听说苗族女孩六七岁绣出的绣品就可以用来装点衣裙。”香兰姐妹俩骄傲的回了是。

雪莲接着分配:“香露同陶三娘一处,制香、制花露,你们俩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日后制香皂、香露都归了你俩,所有人任你们调配。”香露与陶三娘齐声应诺。

雪莲点点头又继续说道:“丈菊、菡萏你们俩主管缝制卫生棉,同样其他人听你俩差遣。松花蛋的腌制由我娘亲、陆大娘带着大家一起做,这个具体时间不定,所有人都要听从吩咐。事有缓急,统一调度由荷心来管。”

雪莲略微停顿,顺便观察着丫鬟们的表情,看着都心悦诚服的样子,她又接着说道:“荷心、香叶、魏紫是每一组内的管事丫鬟,荷心是管事丫鬟中的一把手,每组内的分工都由你们三人作主,解决不了的再来回我。”

雪莲说罢,又沉声说道:“我的丫鬟会跟大家娘子的丫鬟有所不同,前期会跟着一起做工,除了月银还会有赏银。但有一点你们都记好了,只有忠心的才会有好前程,若有三心二意、两面三刀、卖主求荣的,我只会将其发还姜府,至于姜二老爷怎么处置你们,想必你们心里也清楚。在我这里,不会打骂、不会发卖。”

姜府的丫鬟们都知道姜员外的雷霆手段,若有那一天不死也得脱层皮,况且跟了二娘子,虽做的工比在姜府里多了,但却有了热乎气。

二娘子一家菩萨心肠,待下人厚道,只要规矩、肯干,吃的好,待的舒心,也没有管事约束打骂。

这些个丫鬟,不管是姜府来的,还是姜府牙行来的,都觉得跟了好主子。

此后这头一批丫鬟个个比着干活,有了好主意会主动告诉组长,家里头哪里不得当也会提出来,怎样干活省力省时,也会主动说出来。

雪莲将设计好的激励机制告诉大家,哪组做的好,哪组活出的多,不管是卫生棉,还是香皂,腌制松花蛋,都会给奖励。

多的可能会有几贯钱,少的也有百钱,丫鬟们一听眉开眼笑,心里美滋滋。

雪莲最后斩钉截铁对周嬷嬷说道:“周嬷嬷,我说的话就是规矩。该守的规矩守,但是家就是放松的地方,即便学了规矩,也是用在外面。家里头就不必死守规矩,一家人怎么融洽怎么来。高门大户的规矩我们会学,宫里带出来的规矩自是好的,但对于我家这种小门户暂时还用不上,嬷嬷您只管教,我们会用心学,学会的都是本事。重点还是这句话,这些礼仪在合适的场合上会用到,若是有那机会我们姐妹自不会给嬷嬷丢人。”

周嬷嬷听听也是这个理,于是也便放下成见。自此,周嬷嬷用心教授二人,姐妹俩也尊敬周嬷嬷,除了香兰姐妹,另派了一个小丫鬟,贴身侍候于她。

周嬷嬷漂泊了半辈子,终于有了依靠,安心的在姜家住下,且有了香兰姐妹这对义女,更是安心侍主。

雪莲要带姐姐一起用心的学规矩学琴棋书画,因为她有自信能将全家带上富裕的道路,哥哥们也会成才,不管做官与否,只要他们想要学习,可以学到老。

待分配妥当,陆成家过来回道,陆大郎和三哥已带了姜府的人搬了酒坛子去了后山;豆腐坊里陆老丈带着吴家最小的儿郎在帮着看火;大厨房里姜刘氏和陆成家的在操持,还有姜府派来学艺的师傅也在厨房。

丫鬟们的分工完成,雪莲忙让魏紫带了牡丹组的丫鬟们去豆腐坊接班,让荷心带四君子组的去大厨房接班,迎春带周嬷嬷、两个丫鬟去和陆成家的腌制松花蛋,雪莲带着香字组的丫鬟们去帮陶三娘制花露。

腌制松花蛋已经成为每日常项工作,步骤方法陆成家的已记在心,配料仍旧是雪莲把控。

雪莲带着香字组的四个丫鬟去了东院右厢房,这里现在既是制造皂液的工作间,也是蒸馏花露的工作间,好在房间够大,灶台够多。

陶三娘的花露蒸取法有二,其一是干馏法,所用设备是蒸馏器,下为甑锅,锅内有箅,上为冷凝器,冷凝器下有槽,以流管引出馏液。蒸馏时,箅上置花干馏。而锅底置砂,则可使受热均匀且易于控制。

其二是加水蒸馏法,以重汤蒸锡甑取露,锡甑顶作中低滴溜,甑中石子上置一罐接之,罐顶上用冷水缓。

这第二种方法,与炼丹术中未济炉上火鼎,下水鼎有异曲同工之效。

在大颂朝的上层社会生活中,“玉鼎翻香,红炉叠胜”是每日的必修课,焚香早已深入日常生活,各种香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只不过大颂朝的蒸馏萃取技术仍然落后,就这还是是由大食国传入。

大食国的蔷薇水做为贡品传播到大颂朝,颂人只能根据既有的道家“升炼”传统,来对“采花浸水,蒸取其液”的模糊信息加以破译,结果便是被移花接木与“蒸香”结合在了一起,变成一款“仿蔷薇露”的产品,与现代流行的香精油不可同日而语。

大颂朝花露蒸沉而成之液是半吊子技术的产品,却是以一缕缕不可复制的轻烟,让大颂朝的上层社会的春光与热带的馨郁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交相绘制。

而雪莲要蒸馏的却是纯精油,并要用这纯精油制造香水。

香水的制作是用一定比例的植物香精油加上酒精和纯净水混合制作而成。

将清洗阴干的花朵放进锡甑里隔水加热,使花瓣中的水蒸气完全散发出来,最后留下精油浓缩液。

而精油浓缩液经冷却,使油分离漂浮于水面,经过收集与隔离,将分离后的精油和纯露分别盛装。

雪莲等人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将精油浓缩液油露分离完成,精油用的是嵌铜胎珐琅器装瓶,纯露用的是玻璃薄胎珐琅器装瓶。

只是鲜花出精油率太低,四百多斤的花瓣,分开提取,合起来只有60多克的精油。

好在如今并不是要卖精油,只是制作香水,只需几滴就可。

纯露倒是装了几大瓶,雪莲打算攒起来,放到店里出售。这可是纯天然的花露,补水效果绝对的好。

珐琅器的瓶子罐子盒子大大小小,窑厂烧制了许多,以备不时之需。

这掐丝珐琅的技术还要数大食国的技术最好,大颂朝的技术相对来说还处于人家的初级阶段,为此雪莲还特意告诉罗致远一定要想方设法从大食国请回制作珐琅的工匠。

现代看到的掐金珐琅、画珐琅是清朝康熙之后技术得到发展之后的成果。

再说陆大郎和三哥带着姜府派来的二十多个人,一人牵头大黑驴,将蒸馏酒运进后山,虽没有宽敞的马路,但山间青板石阶,也缩短了许多路程。

先是拿后山选中的竹子练手,由陆大郎和三哥演示,每棵只选三节空腔打眼注射。

这些干活能手只看了一棵竹子的操作后,就能两两组合给竹子注射蒸馏酒液且像模像样。

两人配合专门打眼,两人配合注射,再由负责打眼的两人负责堵上创面。

因着陆大郎和三哥将酿制竹筒酒的竹子选好,做了标记,所以也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