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善县主忙种田 > 第42章 采百花

第42章 采百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善县主忙种田!

雪莲毫不迟疑挑眉答道:“自是想看看大好河山,人生坐井观天,又有何意义。二娘是想带着家人,游遍华夏的山山水水,吃遍美味佳肴。”

雪莲刚说完,姜员外就连声喊好,转头朝着姜清时不无赞许的说道:“莲儿若是男儿身,封侯拜相也使得,见解如翱翔的雄鹰,视野远大。说的好,你尽情翱翔,有二伯给你兜底。”

雪莲笑的合不拢嘴偏头说道:“只有您这样识鹰的人,才能训出展翅高飞的雄鹰。”

“园子建好,二伯帮你寻两个靠得住的武艺高强的女侍卫,再拨些护卫与你,等这些个买卖步入正轨,你想去哪看看,走走,都可以。兴许,看看走走,还能生出许多的生财之道。”姜员外揶揄道。

雪莲立马应下,自得道:“我要带着祖翁、婆婆,爹娘、哥哥姐姐们。”

姜清时对于女儿的傲娇表示无可奈何,只能对着姜员外摊了摊手,却又欣慰一笑,嘴里说道:“好,好。”

雪莲喊了陆成家的将装瓶的海鲜味精和蚝油送来,调料瓶子一掌大小,圆肚型敞口。

雪莲指着调料瓶子说道:“用这两样调料烧菜、烧汤可增鲜,快起锅时,少放一点,菜品就会异常鲜美。”

姜员外接过后,打开盖子闻了闻后说道:“若是增鲜,可是好物件,家里头的酒楼最是需要。”

雪莲回道:“二伯试试看,若是觉得好,我写了方子,您再派了人来学学,只是此法不宜张扬,还是闷声发大财吧。”

这话自然是说到姜员外的心坎里,他哪有不应的。二人说着话,姜员外又想起一事,忙开口说道:“你家地窖里粮食可随意取用,西塘那也无需你操心,自有远哥张罗,家里头少什么,也自管派人告诉他。”

雪莲忙回道:“多谢二伯,致远哥那里记着家里头呢,也时常送些菜蔬、肉过来。二伯我这还有个菜方子叫京酱肉丝,方子都写好了,等一起都给您。”

昨日这道菜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就是钱师傅夫妻也赞许有加。

姜员外颔首后,睢着天也不早了,便告辞离去。

这厢姜清时又和女儿说着家长里短,主要的意思就是告诉雪莲,大胆去做,爹娘都支持她。夜已深,还是姜刘氏进来,才止了话头,各去安歇。

雪莲累了一天,洗漱后香甜的睡去,一觉到天亮。因她挂念着大厨房里换班蒸馏的众人,一起床,就让竹心去告知她娘,早起多做些好吃的,又指使陆大郎去姜府告诉耿师傅这几日每天挤两次牛奶送来,为制作香皂做准备。

因今日还要上山采摘鲜花,家中便只留了姜刘氏、陆成家的、周嬷嬷、陶三娘和三个小丫鬟,负责后半夜蒸馏的四个丫鬟,吃了早食,都被雪莲赶去补觉,

从昨天午后开始,到今天清晨,七八个时辰,火不停,酒水不断,火越烧越旺,酒越蒸越快,到早起已经蒸馏出一多半的酒水,200多斤蒸馏酒。

特制的大甄桶,可装入普通酒水五十多斤,去一两的酒头,舍掉酒尾,能出蒸馏酒二十斤左右,而综合后的酒水度数大概在60多度左右。

雪莲取酒按着三段法,酒头作为调味酒,留家里烧鱼时去腥味用,中间所取的部分作为成品酒,酒尾可重新发酵,即“掐头去尾,中间取酒”。

昨天送来100坛共1000多斤酒,雪莲预计午后能完成蒸馏。一棵竹子选三节空腔,每节注入八两到一斤蒸馏酒,需要酒水15斤左右,400多斤蒸馏酒,足够注入133棵竹子。

姜员外选派了二十几个壮汉,待午后由陆大郎、三哥两个成手指挥着,很快就能齐活。

而早晨三哥和陆大郎的任务就是负责开路,迎春、雪莲带着荷心姐妹、香字打头的四个丫鬟和那个识字会算术刺绣的丫鬟,背了背篓去后山“辣手摧花”。

三月里虽阳光柔媚,但豆蔻年华的女孩们皮肤细嫩,为免晒伤皮肤,众人皆戴着帷帽用来遮挡太阳。更是为了上山方便,换上了轻便的袄裙。

三月的阳光温暖和煦,满山遍野的的山花烂漫,一团团、一簇簇,一朵朵、一枝枝,引的蝴蝶、蜜蜂纷飞忙碌,

一行人如踏青般,不紧不慢的行进在山间小路,路边的野草“疯狂生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众人边走,边采摘路边触手可及的鲜花,知名的不知名的,混合着先放进一个背篓,有香露在倒是给众人普及了制花露的知识。

茉莉、香雪兰、米兰花、文心兰,没想到不起眼的山谷内,竟然也找寻到这些香味扑鼻的花株。

香露摘了这些花的花朵,让众人辨识,于是三三两两结伴,在山间找寻这些香味扑鼻的花朵。

米兰花是不起眼的小黄花,香味最为深厚,散发出怡人的香味,使人身心愉悦。

香雪兰香味浓郁中带着一丝丝甜味,香露指着花朵介绍道:“香雪兰开花后放在卧室中有安眠的作用。”

文心兰的味道像水果,清香诱人。而茉莉花则是雪莲最喜欢的花卉,茉莉花不仅能制造香水,还能制作花茶,花香淡雅,沁人心脾,并且是一年四季开花的植物。

众人分组采摘相同类型的花朵,这样回去以后就不用再二次分类,省时省力。

因为现下人手太少,要做的工太多,雪莲也不忍心让大家太过劳累。不贪品种多,只选出香味浓,适宜的花朵采摘。

山谷底溪边的灌木丛中,分布着白色、浅红色、深桃红色、黄色的野蔷薇,争先恐后的怒放;在多石的向阳山坡上生长着高达四五米的常绿攀援灌木金樱子,花开呈白色,花瓣大,花蕊繁多;溪沟里长着一米多高的缫丝花,顶着粉红色的大花。

雪莲知道缫丝花的根可以煮水治痢疾,金樱子根、叶、果皆能入药,根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收敛及杀虫等功效;叶外用治疮疖、烧烫伤;果能止腹泻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大颂朝的医学仍旧不发达,一场风寒感冒,一次远行的水土不服、一次妇女的难产都会让人致死,所以雪莲计划着大面积种植金樱子。

因着金樱子树高,只有垂下来的枝条才够得到花朵,虽然它的花朵适宜做花露也可食用,但雪莲没有让丫鬟们过多采摘,留着花儿结果有更大的用处。

摘花中途雪莲安排大家休息喝水吃点心,满血复活后接着再投入到采摘当中,很快就满载而归。

雪莲人小力气小,空身走去山谷里没喊累已是表现良好。摘花时心有意而力不足,返程的时候更吃力。

雪莲心里便碎碎念,想着日后不仅自己要加强体能,更要带着家人一起锻炼身体。

想游遍祖国大好河山,没有体力可不成。尤其是大颂朝医疗水平这么落后,更加需要保护家人和自己的健康。

好在有大黑驴,摘花小组只需要将装满花朵的背篓搬到指定位置,然后便三三两两就近玩耍。

这些丫鬟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拔棵草也能聚一起斗输赢,斗输的,就要将草插头上,输的最多的自然就要插满头,惹的众人哈哈大笑,全然不顾及形象。

丫鬟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林间鸟儿们清脆的叫声,温煦的阳光照耀,柔和的春风拂面,一片静好,雪莲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享受着怡人的时光。

雪莲不仅享受着大自然的风光,更享受着姐姐的照顾,迎春一会拿出帕子替雪莲擦擦脸,一会问问雪莲渴不渴,一会问累不累。

雪莲闷声说道:“姐姐,咱们家去得锻炼身体了,我都没做什么,就觉得好累。”

迎春朗声回道:“锻炼身体是好事,妹妹为何闷闷不乐。”

雪莲叹口气,小声说道:“觉得自己没用呀!”

迎春安慰道:“妹妹这是大病初愈,体力欠缺,再一个你年岁还小,以后多吃饭长个长体力。”

雪莲不是个爱纠结的人,说的通便想的通,于是展颜笑道:“是,听姐姐的。”

接近日禺时分,在两头大黑驴的辛苦往返之下,运送鲜花篓只剩下最后一趟,一行人悠闲的往家回。

因着大黑驴闲了一头,雪莲和竹心被特殊对待,一同坐在陆大郎牵的一头大黑驴身上,竹心挺起小身板拥着雪莲,而雪莲安心的靠在竹心胸前。

竹心虽然跟了雪莲的日子不多,但却是雪莲来到这个异世,陪伴她时间最长,照顾她最多的人,雪莲对她很是依赖。

竹心比雪莲大三岁,但行事间进退有度,心思清明,对雪莲也是一心一意。

一行人回到家,分工明确,迎春带着丫鬟们去井边打水洗花瓣,雪莲带着竹心去厨房查看蒸馏的进度。

大厨房内姜刘氏带着小丫鬟们仍然在忙碌着,见雪莲回来,忙迎上前说道:“累了吧,瞧这小脸红扑扑的。饿不饿,陆成家的带了周嬷嬷在小厨房做午饭就快得了。”

听娘亲一提,雪莲倒觉出有些饿了,于是答道:“饿了,娘。”

姜刘氏爱怜的摸摸雪莲的头说道:“后山的野花多吗?”

雪莲回道:“多的,娘。我们满载而归,姐姐带了人在井边清洗,午后就可以制香露了,制出的头一瓶给娘。”

姜刘氏笑着说:“好,娘也享用一回。二娘,你去换了衣服,等着吃饭吧。”

雪莲回道:“衣服先不换了娘,等忙完中午这一阵,多烧些热水,让丫鬟们都沐浴更衣。”

姜刘氏点头答应,又忙说道:“你远哥巳时中又派人送来许多鸭蛋,娘让丫鬟们洗好放在柴房里,午后再腌制吧。”

雪莲说道:“好的,娘,每日腌制松花蛋的事宜,都交给您和陆成家的安排吧。等找个合适时间,女儿要将二房送来的丫鬟们做个安排。”

雪莲说着话又拉着竹心朝外走去,边走边说:“娘,女儿先去东院看看吴氏兄弟香皂盒子做的怎么样。”

到了东院吴氏做工的厢房里,陆大郎和三哥儿也在,俩人卸了花篓,将黑驴拴到栏子里,喂了水和草料就过来帮忙。

雪莲心想,这二人真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吴氏兄弟见主家来了,刚要起身行礼,雪莲摆摆小手说道:“你们尽忙不必理会我,这批活赶的急大家受累了,忙完这几天,给大家发赏银。”

吴大憨憨的开口说道:“东家不用给赏银,让小的们多吃几碗饭就成。”

一旁做工的小五小声嘟囔道:“能配上烤鸭吗?”

其他兄长忙出声制止,吴大赔笑道:“东家莫怪,这小五就是嘴馋,自那日吃了块鸭肉,便念念不忘!”

雪莲回道:“无妨,工做的好,就得给奖励。饭管吃,烤鸭有,肉有,鱼也有,赏银也有。”

吴大挠挠头恭敬的道:“多谢东家。”

雪莲又关心的问道:“你们在庄子上住的可好?”

吴大坚定地说道:“回东家,住的好,管事的给我们配了行李,还有带锁的箱笼,衣服一人两套,鞋两双。管事的还嘱咐我们,在主子家里做工,每日都要收拾的干干净净,不能邋里邋遢熏到主子,所以准了我们几个可以天天沐浴。”

雪莲知道这个管事,名唤姜正,因做事伶俐人品周正,由罗致远推荐来的,原来都唤他小六子,管着庄子上工人的衣食住行。

雪莲听着这姜正是个会做事的,心中暗忖,日后可以提拔。

雪莲正带着竹心看吴氏兄弟雕刻木盒,周嬷嬷带着两个小丫鬟提着食盒送饭来了。

雪莲见饭好了,就招呼吴氏兄弟去洗手吃饭,又喊了陆大郎陪三哥去倒座房同陆老丈一块用饭。并让二人饭后抓紧时间休憩,午时末可要出发再去后山的竹林里酿制竹筒酒。

雪莲又告诉吴氏兄弟,午时末帮着搬酒坛子去后院外的木栈道上,吴氏兄弟自是应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