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首相大人的童养媳,有点撩 > 第56章 回家

第56章 回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首相大人的童养媳,有点撩!

“那恒哥哥,你现在可以放开我了吗?”姜玉摇摇手提醒他。

周见恒也知道自己这样牵着她于礼不合,不过——

“我们本就是未婚夫妻,又从小一起长大,私下亲密一些也是可以的,有人的时候我会注意。”他不想放开,本来他们能相处的时间就不多,若还客客气气的,感情还怎么进展?

姜玉本就不善言辞,这下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不过,这些话还是不要再说了,越说气氛越暧昧。

“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

按理这会儿他应该还在书院读书才是。

周见恒这才把祁怀远夫妻明日要去清河村拜访的事跟姜玉说了。

姜玉有些惊讶,按着礼数,周见恒作为学生,应该周家父母带着礼物拜访老师才对,怎么这反过来了?

“本应该我们去上门拜访他们才是,这祁山长可是去咱家有什么事?”

“我也是这么想的,已经问过老师,他说有事要与家中商量,让我们先回家,还要你们也一起都回。”

“嗯,祁山长去家里,我们是应该在家里候着才合理,上回你让我置办的拜师礼我已经备好了,那一会儿我们带上东西,再去集市买些肉菜,就可以一起回去。”

两人该说的都说完了,也不耽搁时间,姜玉去正房把东西都一样样装好。

周见柳看到她收拾东西,她知道那是前几天玉姐姐买好说是要送给大哥的老师的礼物。“玉姐姐,你要跟大哥去书院吗?”

姜玉道:“不是哦,我们等下跟大哥一起回家去,你也收几件换洗的衣服,刚好这几天没什么事,我们回家去住几天再来。”

想到还在聚福楼的周见清,问周见恒道:“那小清要跟我们一起回去吗?”

周见恒想了想,道:“见清就算了,他跟着杨掌柜学本事,没什么大事就不用请假了。”

老师就是有事也不是找二弟,当时老师特意叮嘱说带小玉,他估计也是因为小玉是他未婚妻的原因。

姜玉一想也是,“那我给他留个纸条,告诉他我们回去了,省得他回家找不到我们,不知道情况。”

周见恒看了看书案上的笔墨,“你跟小妹收好东西就成,我来写。”

这点小事,姜玉没意见,随意应好。又带着周见柳回她们屋里收了几件平时换洗的衣服,还有给周大山夫妻买的一些东西就回来了。

周见恒动作很快,不但写好纸条压在桌上,还把刚刚姜玉装好礼物的背篓背了出来,关上了正屋的门,在院子里等着她们。

看她们背了小包袱出来,伸手过来要接,姜玉侧身躲开了,“就几件衣服,轻的很,我自己来就好了。”

开玩笑,包里除了衣服,还有她的月事带,怎么可能让大佬帮她拿?

周见恒看她那包袱不大,想着姑娘家的衣物确实没多重,便随她去了。

“那我们出发吧,早点出发,还能赶上回村的牛车。”

姜玉却是不想坐牛车的,实在是坐了几回,感觉都很不好。

“现在时间还早,东西也都是准备好了的,不然我们还是走回去吧。”

一般的事,周见恒都不会反驳她,便也答应了。

几人出了院子,姜玉锁了院门。

又去集市买了几斤肉和猪大骨,他们运气好,遇到个猎户还剩下最后一只兔子被他们买了下来,然后便向清河村出发了。

可惜集市上没有卤肉卖,不然用卤菜待客才是最好,味道好还方便快捷。

姜玉也是后来到了镇上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盐还是精贵东西,真正穷人家是吃不起什么盐的,更不要说用盐做咸菜了。

咸菜那是只有“小康”人家才会做的吃食,人吃盐才有力气干活。

那时她不由想起刚来的时候,在周家吃第一顿饭时,看到桌上的咸菜,还以为周家生活困难。

但其实周家真的不算穷,家里除了自己在种的田地,还有田地佃给别人种,他们收些租子。

想想也是,如果周家真的很穷,以周见恒的为人,又怎么会耗光家底,让全家人供他去读书呢?

到家时,周大山和王氏并不在,也不知是到哪块地里做活去了。

几人也没干等着,姜玉跟周见柳收拾家里做些家务。

周见恒背了空竹篓去后山打猪草。

姜玉和周见柳做好晚饭时,天还亮着,周见恒还没回来,周大山夫妇倒是先回来了。

他们是在地里听到村里人跟他们报信说,看到他家大哥儿带着妹妹和小媳妇回家来了,这才提前收工回家的。

两口子还没进门,就看到了厨房飘出的炊烟。

周大山拿了农具去堂屋,王氏直接去了厨房,看到姜玉和周见柳,话未出口,眼泪先流了出来。

她们两个小姑娘,从来没有离开家里这么久过,哪怕只是在不远的镇上。

王氏总是忍不住担心,他们几个人,年纪又都不大,也不知道过的好不好,会不会被人欺负。

这会儿看姐妹俩就在眼前了,眼泪自是忍不住的。

姜玉也看到了厨房门口的王氏,她甜甜叫了声:“伯娘,您回来啦?伯伯也回家了吗?先洗把脸吧。”

“哎哎哎。”王氏连声应着。

灶下烧火的周见柳听到玉姐姐的声音,也看到了门口的母亲。

她扔下手里的火钳子,如乳燕归巢般冲向了王氏,“娘,我好想你啊。”

声音也是呜呜咽咽的。

王氏想她们,她也想父母,在镇上时,有玉姐姐陪着,又时常去聚福楼玩儿,那里大娘都对她很好,没见到人感觉还没那么深,现在见到母亲,眼泪不自觉就流出来了。

王氏搂着小闺女,轻拍她后背,“小妹不哭,回家就好,娘也想你呢。”

说着又看向姜玉,“小玉,你们在镇上还好吗?”

“伯娘不用担心,我们都好着呢,今天我跟小柳儿是与恒哥哥一起回来的,他打猪草去了,估计这会儿也快回来了。”

“就你们仨儿回来了?老二呢?”

“见清现在跟着聚福楼的杨掌柜学本事跑腿呢,我们就没叫他一起回来,下回伯娘可以跟我们一起到镇上去看看他。”

堂屋里放好东西的周大山在屋里转了一圈,没见到大儿子,便往这边过来了,自然也听到了姜玉的话,“二小子跟着聚福楼的掌柜做事啦?还有这等好事?”

要知道聚福那可是镇上最双的酒楼,那里的掌柜是谁想跟就能跟的了的吗?人家肯一带他家小子,真是三生有幸了。

原本姜玉只是说了带周见清去镇上开开眼界,顺便学点东西,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周见清竟然能跟着聚福楼的掌柜学。

姜玉确定道:“小清人机灵,我与聚福楼东家有些交情,杨掌柜一听说让小清跟着他,很干脆就答应了呢。”

周大山道:“那还是多亏了小玉你了。”

姜玉:“伯伯,可不是这么说的,也是小清自己聪明能干,得杨掌柜看中,不然我哪有那么大的脸面勉强人家?说来还是小清自己争气。”

怕他们还要说感谢客气的话,姜玉忙转移话题,“饭都做好了,我们还烧了热水,伯伯和伯娘洗把脸,一会儿恒哥哥回来就可以开饭了,今天我们回来也是他有喜事呢。”

周大山和王氏听说大儿回来是有喜事,也高兴的很。

王氏也来了兴趣,难道是这两个孩子在镇上这些日子,感情有进展了?

她可是注意到了,自从那次小玉出事后,她一直管大哥儿都是叫大哥的,现在改口还像以前一样叫恒哥哥了,难不成小玉想起以前的事了?

“大哥儿也有喜事?什么喜事啊?难道是你们……?”

姜玉忙摆手否认,“不是不是,是恒哥哥书院里的好事,等他回来让他自己跟你们说吧。”

王氏一听不是他们确定感情了,有些失望,但听说大儿书院里有好事,那也是让人高兴的事,他们的婚事倒也是不急的。

“哦,书院的好事啊,那等大哥儿回来我们再问他。”

姜玉怕他们再问她与周见恒的事,忙进厨房舀水给他们。

周见恒在天将将暗的时候,背了满满一篓的猪草回来。

堂屋里人听到动静,都出来了。

“爹,娘,小玉,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王氏现在对周见恒不在家里已经习惯的多了,反倒没那么担心他。

周大山接过大儿的背篓,还挺沉手。

“你先洗手进屋,就等你回来吃饭了。”说完自去把东西放到厨房外面的铡刀边上。

周家饭桌上,王氏等不及饭后,问起周见恒书院里有什么好事,周见恒把祁山长收他为徒,并且明天老师和师娘会到家里来的事说了。

周大山和王氏听说大儿拜了书院的山长为师,自是惊喜不已,哪怕他们没什么见识,也知道梅山书院的山长是读书人里了不得的人物。

再听到说这样的大人物竟然明天就要到自己家里来做客。

王氏手里的饭碗差点都端不住了,周大山的手也有些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