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 第76章 改旗易帜与孟家传家宝

第76章 改旗易帜与孟家传家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军医们一一做了检查,冻伤程度较轻的便涂敷冻伤膏。

有的都已经长了水疱,军医便给银针消毒,然后用银针戳破水疱,排出疱液,感染的创面经过消毒后,用药布湿敷。

军医一边挨个治疗,一边又叮嘱道:“日后再有冻伤的情况,便立即用温水快速复温,然后进行保暖。”

接受的包扎的弟兄一怔,下意识地嘀咕道:“行军途中,哪里有温水。”

旁边立即有人反驳道:“怎么没有,以后你们有了保温水壶,温水不是唾手可得。”

“瞧,这个就是保温水壶。”

那人将壶盖轻轻拧开,一股热气袅袅而上,“这热水还是我上午灌的呢, 现在还冒着热气。”

顾重山的弟兄盯着那热气发呆,他们以后也会有这样的水壶吗?

他们真的能留下来吗?

公主殿下养那么多军士已经很吃力了吧?真的还会收容他们吗?

顾重山也有一样的顾虑,他忍不住道:“将军,属下毕竟与您分离太久,殿下未必信任属下,若是厚着脸皮留下,只怕殿下……”

“顾叔莫要担心,此事我已请示过殿下,殿下只说,兵者,当多多益善。尤其是知根知底的。顾叔既然来了,那自然是要留下的。”

顾重山心里一松,不由得抬头仰望营房前,随风飘扬的旗帜。

襄。

旗帜上只印了一个襄字。

对军人而言,改旗易帜大多是一件耻辱之事。

但顾重山可以肯定,小将军将霍家旗帜改成“襄”字旗时,定是心甘情愿的。

霍浔也随着他的视线看向那面旗帜。

“顾叔,殿下是一位值得我们臣服的主上。有这样一位主上,是辽东之福,也是我霍家之幸。”

……

顾重山加上他的弟兄共计四百三十六人。

人数不多,却各个都是精锐,又与霍家军是旧相识,完全不存在融入不了的问题。

楚襄麻利地给他们换了装,统一的防寒保暖作战服和丛林靴。

霍家有的,他们全都有,丝毫不厚此薄彼。

顾重山见状,整颗心才算是终于落到了实处,他先前总担心公主殿下会对他们心存质疑。

在楚襄看来,精兵越多,攻打箛族的时候就越有胜算。

按照历史记载的暴风雪时间,霍浔不过两个月的训练时间。

然而即便有再长的训练时间,以目前的军士数量来说,想要扫平箛族也是不可能的。

只能趁着他们遭受天灾之时,“火上浇油”一番,令他们元气大伤,至少几年内都成不了气候。

在牧场待了些时日后,楚襄原打算带着新收的羊毛,返回平县,给棉工坊加一条生产线的。

一封从莫族传来的手札,打乱了她的计划。

赵起给莫族建完了冰窖,回来之前,孟镜明将手札交于他,请他转交给公主殿下。

楚襄看着那被麻布紧紧包裹,内里的纸封又被火漆牢牢封住的手札,难得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孟镜明是把他的传家宝交给她了吗?

带着这样的调侃,楚襄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手札。

看到手札内容后,她不由得一愣——孟镜明还真是把传家宝给她了。

记满了孟家水军的构成、战术和战例的手札,不是孟家的传家宝是什么?

孟镜明好端端地为何这么做?

手札中另外附上的信,解释了一切。

孟镜明从赵起处得知,公主殿下在平县建了船坞与船只,虽明面上说现在是为了方便行商。

可孟镜明显然想得长远些——既有船只,那就可以有水师。

莫族皆已归附殿下,未来仰仗殿下庇护,他便愿意尽力助殿下成就大业。

成就大业。

见到信中这四个字,楚襄的眉毛都没动一下。

她从未将野心宣之于口,也从未刻意掩饰。

在孟镜明看来,她主动攻打丹族的赤勒寨、修筑基地、设村安民、开荒铺路……以上种种,证明她要么心系民生;要么胸怀大志。

无论为了什么,只要于莫族有益,他就愿意倾尽全力。

甚至不惜在信中坦诚了自己的身份。

楚襄低声喃喃:“他倒是真心实意把莫族当家了。”

孟家遭遇变故之时,孟镜明不过十一二岁上下,几番历经生死,他早对大燕朝廷寒了心,连带着对故土也没了眷恋。

对此,楚襄竟有一丝感同身受。

她心中微微起伏,谨慎地收好手札与信件,转而看起同时送过来的战报。

半个月前,丹族奉集邑落的泛河寨前来劫掠,被孟镜明率人击退,并捕获不少俘虏。

楚襄提笔写了回信,并从系统那里薅了一张舆图附上。

舆图之上标注了赤勒山周边的铁矿与石涅分布情况。

比起辽东,那里更是矿产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

好在祖上就会生产熟铜的奚族自主掌握开矿技术,只要给他们圈一块地方出来,他们就能采出铁矿与石涅。

开矿的人才不缺,缺加工冶炼的人才。

为此,楚襄又去信至永宁,从蒲也手底下抽调了五个精锐,派去东丰县做技术指导。

调整窑炉结构、改造陶坊工匠、教授冶铁技术、打造兵器。

随之同去的还有明月和一支百人的护卫队,东丰县的人事和保密工作由明月一手负责。

而护卫队则与她先前留下的那二十多护卫联手,做好监督与治安工作。

——赤勒山的武器装备都是她去年临走前留下的,难免有损耗,需要常换常新。

考虑到时间、运输和人力成本,不能总是依靠她提供军需,永宁的生产量也覆盖不了那么多缺口,得让他们自给自足。

一开始他们自行生产的兵器可能微乎其微,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日积月累之下,他们终有一天,能成长为为她抵御丹族九部的中坚力量。

做好种种安排,楚襄感受到了一点疲倦。

可是孟家手札带给她的冲击太大,她一闭上眼,满脑子都是手札里的内容,搅得她心痒难耐。

干脆爬起来,细细翻看了一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