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古代开荒,从三天寿命开始 > 第9章 大采购

第9章 大采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古代开荒,从三天寿命开始!

江柳月听沈氏这么说,才知道一两银子已经不是一笔小数了。

“江姑娘,您就收下吧,我们老爷老来得子,对刚出生的小少爷十分疼爱,夫人吃不下东西奶水不足,老爷正着急呢,如今有了这几样新菜式,夫人胃口又好起来了,这都是你的功劳,该赏。”

赏厨娘出言相劝,她不但得到了老爷的嘉奖,还学会了三道新菜,心底正高兴呢。

“那谢谢了。”江柳月接过银子,正准备离开,肚子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咕噜咕噜……”

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

她有些尴尬,笑言:“今日赶早出来卖鱼,早饭还没顾上吃,忙起来都给忘了,呵呵~”

尚厨娘急忙打开蒸笼,拿了几个热乎的肉包子给江柳月,“江姑娘,这是早上蒸的肉包子,还热乎着呢,你们吃点儿垫垫肚子。”

“那就谢谢了。”

江柳月也不客气,接过包子分给沈氏两个,自己拿着两个吃。

杜府距离清水镇还有两三里路程,杜管家让人驾着马车把江柳月她们送了回去。

到了没人的地方,沈氏这才拉着江柳月小声追问,“小月,你是几时会做那些菜的呀?”

“那些都是食珍手录上的食谱,据说已经流传几百年,今日一试,果然美味!而且还能帮我们赚一笔赏银,真是出乎意料!”

江柳月捏了捏手里的银子,决定先去买一些调料。

菜场的调料摊里,品种不多,除了花椒、八角、桂皮这种大料之外,还有大蒜、生姜、糖、豆豉汁,她捡了几样常用的。

姜葱盐糖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还好,可盐真的很贵,而且都是粗盐。

除此之外,她还买了一罐豆豉汁和米酒,总共花去二百文,那小包盐占了大头。

又去杂货店买了锅碗瓢盆、刀具、其中一个炒锅,一个蒸锅,东西多得有些拿不下。

母女两人抱着锅锅盆盆从菜场走出来,十分惹人注目,这种灾年还这么大量采购的,家底一定不错。

“姑娘,买背篓吗?便宜卖了,一个只要20文,正好能装你们手里的东西。”

一个卖竹制品的大叔在推销自己摊位里的东西。

江柳月看他摊位上的竹制品做工不错,除了背篓,还有箩筐、簸箕、斗笠、菜篮、鸡笼……

她看了一圈,没找到鱼笼,看来这里的人还真不会用鱼笼捕鱼。

江柳月拿起其中一个背篓,发现它并不是竹编的,而是用一种棕色藤芯编的,十分精致,摸起来软一些,光滑不扎手,好看又实用。

“买两个背篓,价格还能便宜点吗?”

“这种背篓是藤芯做的,比较费工夫,价格少不了了,不过倒是可以送你们一个锅刷。”摊主拿起一个竹制的锅刷给她们看。

江柳月点点头,又问了其它东西的价格,最后买了两个背篓、两个斗笠、两个藤枕、一番竹席、一个菜篮,一共花了一百文。

摊主乐得合不拢嘴,今天摆了这么久,终于发市了,一下卖出这么多东西,心里喜滋滋的。

于是送了她们一个锅刷、两双筷子、两个竹筒水杯,还热情地帮她们把东西装进背篓里。

除了竹席和蒸锅实在太大塞不进去之外,其他东西全塞进两个背篓里了。

“二位慢走,下次有需要,记得过来找我,我的摊位每逢街日都摆在这个地方。”摊主还不忘叮嘱一句。

江柳月和沈氏各背一个背篓,起身离开,又去菜场买了一些猪肉。

“娘,我们还没买米粮呢,还得买一番新被褥、蚊帐、洗脸巾、牙刷、洗澡桶……”江柳月掰着手指数,感觉要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小月,我们一次不要买太多,毕竟我们还住在破庙里,等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住处,再添一些家当也不迟。”沈氏生怕她把银子都花光了,毕竟来之不易。

像今天这样的赏银,不是天天都有的,银子还是得省一点花。

江柳月不以为然,“娘,必要的生活用品,还是要买的。”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家粮铺。

“店家,这大米和面粉怎么卖?”江柳月看着白花花的大米,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大米20文一斤,面粉25文一斤,杂粮10文一斤。”

沈氏听了,惊得瞪大眼睛,“这里的米粮为何如此贵?曲南县大米才12文一斤,面粉18文,杂粮8文,你这里贵得离谱。”

店里听了,上下打量一下眼前的母女二人,笑着说道:“曲南县是曲南县,我们这里可是清水镇,物价肯定不一样嘛,再说去年灾年,粮食价格上涨得厉害,我也是没办法呀。

嫌贵的话,你们可以买杂粮吃,杂粮便宜,一斤才十文。”

江柳月抓了一把杂粮,发现都是些高粱、黍米、玉米碎和一种不知名的豆类混合在一起的杂粮。

这种杂粮口感粗糙,偶尔吃还行,要是天天吃,肠胃会受不了的。

“要十斤大米,两斤面粉,价格还能少点吗?”江柳月问。

“现在粮食紧缺,很难进到货了,价格实在少不了,十斤大米200文,两斤面粉50文,一共250文,可以送你们半斤杂粮。”

店家说完,看见她们有些犹豫,坦白说道:“这清水镇上,只有我店里有大米和面粉,其他的粮铺只有杂粮卖。

而且我这里的存货也不多,大米就剩这半袋了,大概三十斤左右,很快就卖光的。”

江柳月刚才买东西时,也顺便跟其他店家打听过了,这清水镇确实很缺粮食。

“那就帮我称吧,十斤大米,两斤面粉。”

她们刚称完粮,遇见里正王大富也来买粮食。

“里正伯伯。”小月作为晚辈,该有的礼貌还是有必要的。

“小月?你们也买粮吗?”王大富有些意外。

前几日她们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听说从江家出来时没得一个铜板,沈氏为数不多的私房钱也用来给小月请郎中了。

不过,她们刚卖了几条鱼,也能买几斤杂粮了,这样也好,免得回去天天吃野菜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