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郑1652 > 第十四章 你们都没看到未来

第十四章 你们都没看到未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郑1652!

第154章 你们都没看到未来

“商事署”和“郑氏海贸”的各部主官几乎都同时具有行政管理和商业贸易的经验,不少人甚至在年轻的时候,还在海上博杀过,火器和刀枪也十分擅长。

这些人针对通货膨胀所提出的对策也是五花八门,既有从行政角度,通过后世所谓“看得见的手”调控的,也有认为不该由官府出面,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货物供给的方式实现稳定物价的目的。

不仅如此,海商的特性还使得这些人的眼光放得十分长远,甚至想到了利用和日本,朝鲜,台湾和南洋的贸易,实现物资供应和贸易战的协调,一副要将手中任何可利用的资源都消费殆尽,绝不浪费的样子。

这让郑成功突然想起来百家争鸣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提出的各种经济思想,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些经济思想,甚至是一些初具雏形的理论,没有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他再一次告诉自己古人的智慧不可轻视,更何况这是十七世纪的古人。自己在认识上的领先在某种程度上,是站在了时间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还是科学和思想突飞猛进的那四百年。

而这其中,最让郑成功感到惊讶的,则是“山海钱庄”主管大臣林义提出的“提前储备计划”。他原本主管的明郑海贸的“利民库”,又参与了泉兴大战的缴获清点,知道明郑当前的财政较为宽裕,所以才顺势提出了这一想法。

这个计划的核心,便是随着每年上百万两白银的不断流入,商业的繁荣,以及军队饷券(相当于超发的货币)的发放,无论再怎么控制,物价都是不可避免会上涨的。而且,不仅仅是国内的物价,日本,朝鲜,台湾,南洋各地的物价,也会因为明郑体系持续不断的大额采购,随之上涨。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今提前购入耐储存的部分物资,无论是对于之后对荷兰的贸易战,还是从成本角度,都是更为有利的做法。更不用说,明郑大量购入台湾和南洋物产,提升两地华人的地位,本来就是贸易战计划中的一部分。

要知道,荷兰人一直以来都是明郑的敌人,只不过有的时候双方的冲突比较剧烈,有时候又相对温和罢了。所以郑成功的贸易战规划一出来,明郑高层便都时刻保持着警惕,林义这个级别的大臣,更是做梦都想着如何干掉那些红毛鬼子。

“诸位的想法本藩大抵已经了解了,说得都有些道理。”郑成功听完这些专业人才的看法,同时也补充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之后,随之开口道:

“物价上涨并不单单是货物供给的问题,和白银的流入也有关系,同时也和局势动荡,有人囤货居奇有关,有时候咱们甚至找不到哪一个才是源头,哪一个才是主因。而且,这些原因的背后,又和咱们的海贸,工坊,军队,民政建设息息相关,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如同今日,本藩在这里和诸位讨论,诸位虽然各有想法,但其实都无法说服别人,证明自己。这就是经济之道最难的地方,谁说得都对,但都不全对。可这方面一旦出了差错,那影响到的,可不仅仅是百姓的生活,便是咱们辛苦开创的局势,也有可能毁于一旦。”

好不容易等到大领导开口了,结果却是这么一段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的话,“商事署”和“郑氏海贸”包括郑泰,郑鸿逵在内的一众大臣一时间都听得有些糊涂了。但他们知道,国姓爷不会说废话,这里面必然又是有什么他们原本压根没想到的东西。

嗯,为什么要说“又”呢?

而看着众人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精神和不敢漏掉一个字的表情,郑成功微笑着又继续道:

“所以,就和火器,机械一样,咱们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去时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做好数据的记录,研究对策,以备不时之需,大学堂很快也会设立相关的学科,郑泰你来负责筹划好这方面的事情,尽快在‘商事署’下设一个专门的机构主管此事。”

许多原本政权没有的机构,甚至是大学堂的学科,都是在遇到具体实务或者现实问题的时候,才开始补充的,郑泰对此并不奇怪。要知道,这同时也是明郑深化改革的一部分。

“是,藩主!”郑泰闻言,赶紧应道。

“那物价上涨的问题,藩主是打算多管齐下?”郑鸿逵随即问道。郑泰的“商事署”又多了一份权力,他的心中不免有些波澜。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一个机构,不可能设立在海贸组织里面。

“没错。”郑成功点了点头,然后抬眼扫视了面前的众人一圈,才真正给出了自己的决定:

“正常的物价上涨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囤货居奇,刻意炒作,这是官府必须要管的。但本藩还是那句话,依大明律法行事,不可过度干涉。另外,便是粮食价格必须平稳,染料,铁料,耕牛,等重要物资的价格如果快速上涨,也必须加以控制。官府对物价的直接干预,主要在这两个方面。”

郑成功一面说,会议记录的吏员一面记录,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方略,之后郑泰和郑鸿逵还要根据这些要点拟定出具体的行政指令和告示,一些研究过后不合理的地方,还会被重新商议。这是当前明郑体系的决策流程。

“其二,便是货物供应的问题,一方面要注重泉兴二府的建设,那里百姓的收入还没提升,物价水平也还没那么高,一部分工坊适度迁移过去,其余能新建在那里的工坊,也在那里新建,可以内部消化的,便在内部消化。

至于从日本,朝鲜,台湾,南洋方面购进物资,这也是其中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加货物供应,还能减少白银的流入。从去年开始的许多大工程都会在今年年中完成,咱们现在的财政压力稍微小一些,贸易上的收入可以放低一些要求。而且,咱们的物资储备仓库,也是时候要建设了。

刚刚诸位也提到了,要把这些行动和对荷兰人的打击结合起来,本藩是十分赞同的。加大对台湾和南洋的贸易,让台湾的荷兰人做出错误判断,继续增产,同时组织海外华人,等时机一到,本藩就让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赔的血本无归。到时候看他们还敢不敢逞凶。”

这是商业上的斗争,同时也是明郑原本历史上没有的布局,而明郑如今有了这些布局之后,不久之后的贸易战,荷兰人和西班人处境也将会比原本历史上更加艰难。

毕竟,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明郑的单方面贸易制裁,还有数十万被秘密组织起来,有明郑水师撑腰的各地华人。这些人不是没有力量,只是缺乏组织,他们的财富和力量,一旦被组织起来,南洋实际上也就是明郑的后花园了。

与此同时,明郑的新式战舰,也已经在筹划建造,只是多久可以成功,又要投入多大的预算,这些都还没有敲定。

资源是有限的,郑成功自然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而且,在海外投入太多,并不符合明郑的最大利益。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明郑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首先是内部的通货膨胀。

“最后一点,是你们都没有提到的。”郑成功伸出食指,然后在众人略微惊讶的表情中,继续说道:

“救国债不仅可以用来充当政治献金的工具,也不仅仅是合法化和规范化海贸流入国库的银子,还能用来控制白银在市场上的流通量。刚刚你们说了很多种平稳物价的方法,也提到了白银不断流入是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但却没人想到白银流入市场之后,是可以迅速回收的。

救国债就有这样的能力,回收货币,减少白银流通的能力。而回收了市场上多余的白银之后,只要咱们控制投入市场的量,物价上涨减缓,咱们国库里当前花出去的白银,也就相当于得到了保值,用这部分钱来抵消救国债的利息,恐怕这还有得赚......”

“可若是将白银直接存起来,现在不花出去,将来必然是要亏的,而且是存得越多,亏得越多。下官担心如今赚的这些,到时候平不了亏的账。”

郑成功刚刚说完,很快就有人发现了不对的地方,既然物价会一直上涨,救国债的周期有很长,如果这笔钱现在花出去,亏的可能就是债主,毕竟利息很可能覆盖不了物价上涨。但如果不花出去,那明郑也同样会大亏,而且明郑还没有利息可以覆盖物价上涨带来的巨大亏损。

“伱说得既对,也不对。”郑成功赞许地笑了笑,他对于这种思考和提问,一直以来都是鼓励的,然后解释道:

“这部分白银其实也是暂时储存起来的,不仅货物可以储存,白银也同样可以储存,虽然从现在开始的某段时间,白银必然会贬值,这是一笔短期内,账面上要亏的生意,但一时的浮亏反而不要紧,甚至都不能算亏。只要咱们稳住了当前,将来收复了福建,浙江,江南,甚至全国,这就是一笔大赚的生意。

而且,咱们不能只看到亏的一部分,更要看到赚得那部分。这就和咱们修路是一个道理,修路这笔账如果单拎出来,是无论如何都亏的。但修了路,货物流转起来了,商业和工坊都得到了大发展,这背后赚的钱,收的税,可远不止修路的投入。”

这其实就是全局观念了,只不过郑成功一下子说出了太多超出面前众人思维的东西,这让他们中的某些人一下子没那么灵敏了。

当然,能参加今日这个会议的人,都是明郑体系里面的佼佼者,也还是有足够灵敏的人发现了其中不对的地方,之前主管“裕国库”,如今主管工商司的张恢忽然举起了手,问道:

“藩主,若是这样,那为什么您刚刚还说,既对,也不对呢?那不应该是对的吗?”

看着这些依旧有些疑惑的眼神,郑成功知道其实不少人都发现了这句话的毛病,只不过很多人还是不敢直言,国姓爷的脾气,许多人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的,尽管已经快两年了。他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开门见山道:

“其实这就是本藩接下来要说的,为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都只看到了现在,但是没有看到未来,也没有看到工匠们的力量,职业学堂和大学堂的力量。

这不怪你们,一方面,咱们郑家以前是做贸易的,只懂得一船货从月港到日本,多少倍利。若是遇上了大风浪,其他人的船翻了,咱们的没翻,又或者是,咱们直接在海上抢了别人的船,更是一本万利。另一方面,是咱们的思维,很多时候都还是习惯了静态的,单方面地看待问题,以至于一叶障目。”

众人一听,知道下面肯定又是重点,一个个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说,还有人拿出了笔,要做记录的。

而事情也果然如他们所料,郑成功下面讲的,又是他们从未想过,或者从未深入思考过的内容: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咱们不仅有海贸,还有工坊,各种各样的工坊。其他的不说,单单水锤出来了之后,潮州,漳州等地铁料工坊的产量在原本优化作业流程,改进燃料之后,每月多产了五成多,这就是生产力的提升。

只是,因为现在成本上涨,需求大,铁料的价格也上涨了,但分析问题,不仅得定性,还得定量,铁料价格的上涨幅度和其他没有提高产能的相比,大吗?确定那个量的比较,才能找到真相。

而铁料的价格变化就反应了一个问题:商品的价格,不仅仅受到供需的影响,也和其中凝聚的劳动时间息息相关的。

咱们的货物生产能力,粮食生产能力,机械火器制造能力,今后都是会不断提升的,这就会促使将来的物价,不仅不会上升,甚至还有可能下降,因为就算是马尼拉和日本每年输入大明两百万两,甚至三百万两白银,对于如此庞大的大明来说,都不一定够。

咱们的大明,数千万人口,若是更加高效的农业生产工具普及,一户五口,或者六口之家,可以精细耕种八十亩,甚至一百亩地。将来有两成,甚至三成的人进入城镇,工坊,生产出更多的货物,他们赚到了银子,用于购买粮食和商品,那整个国家的货币需求是白银无法满足的。

要知道,白银的产量终究是有限的,对于欧洲的某几个国家,甚至十几个国家,又或者是咱们的五府之地,在生产力落后,而且提升不快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严重,长久的通货膨胀。但是对于一个迅速变革的大明,数千万人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本藩才会说,短时间内,这会是一个浮亏的生意,但是救国债有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三十年期,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会怎么样,白银是贬值还是升值,甚至今后咱们还用不用白银作为货币,都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就是不对的地方,也是本藩要通过救国债,回收白银的原因,稳定当前,让各项建设顺利推进,提高生产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救国债的妙用,还不止于此呢!本藩口中经常冒出的荷兰,法兰西的死对头英格兰,能最终取得成功,就和国债的发行密切相关。”

郑成功说着,心中又暗暗补充道:“英国的发家史,英国的日不落帝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史,英格兰银行的金融创新啊!”

“所以,林义,山海钱庄在这些方面,也可以做一些创新,想一想,有办法可以控制货币流通的,怎么样才能更低成本地筹集军饷,又怎么样促进商业发展,有哪些原本用于战争的创新是可以用于商业的......”

而等到郑成功一口气说完,看着屋中这一群听得目瞪口呆,久久还没有回过神来的大臣,他忽然不能确定这些聪明人到底听没听明白了。这些东西毕竟有些太抽象了,他一下子也说得太多了,人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只能通过熟悉的事物来认知,就算是聪明人也一样。

而郑成功看着他们,忽然又想到了什么,随即又道:

“现在,诸位可以明白,本藩为何要大力投入教育了吧,为什么要斥巨资组建大学堂和职业学堂了吧。这在当前是最有效的,最快的,最为持久的创造财富的方式。今年的教育预算计划提交上来的时候,大家都要想想,如何在其他地方省一省,多投资投资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