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郑1652 > 第六十三章 阅兵演练

第六十三章 阅兵演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郑1652!

第120章 阅兵演练

在一片片鞭炮声中,李安勇,周向财等第一批休假的士兵陆续回到军营。然后,第二批休假的士兵很快就接替他们,继续进行着喜庆的假日活动,明郑治下的各地依旧热闹非凡。

而在这样久违的热闹中,永历八年已经悄然到来,来到这个时空已经快两年的郑成功按着往年的规矩,主持完郑氏家族的祭祖拜天活动之后,又就着昨夜剩下的“长年菜”吃过早饭,然后给家族中的长辈拜年。

不过,做完这些事情之后,郑成功并没有坐在书房中,等待着手下的将领官员们前来拜年,而是和上一年一样,选择了去巡视军营,观看士兵的演练。

今天虽然是大年初一,但战争却不会挑日子,郑成功打算在春节过后就立即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拿下泉州府城,甚至把兴化等地也一同收复了。只要拿下这两块土地,汀州,延平,邵武三府便是唾手可得,清廷绝对不可能在这些粮食转运困难的地方部署重兵防守。

这并不单单是四五府之地那么简单,而是明郑的战略缓冲空间,没有这些纵深地带,郑成功便是睡觉也难睡得踏实,就是过年放鞭炮,也只能规定在某个时段。

毕竟,敌人随时可能来袭,九龙江以东的建设随时可能被破坏。因此,他虽然在那里布置了屯堡,但工坊等生产设施的建设,却是一直推迟。

今日参与演练的一众将领很快便来到了“延平王府”的大门前,甘辉,黄廷,王秀奇,余新,万礼,赫文兴等人皆在队列,郑成功领着蔡福和苏茂出府之后,便带着这一众数目庞大的兵将直奔漳州府城西大营而去,那里是今日大军演练的场所。

郑成功抵达的时候,西大营的校场上已经是旌旗飞舞,兵马肃立,各营都按照参谋部的军令,随机抽调了部分兵马前来,以检验练兵的成果。这是昨夜郑成功命参谋部紧急下达的指令,在此之前并无人知晓,算得上是一次突击检查。

大年初一搞了这么一出,军中士兵自然是毫无心理准备的,也免不得有些怨言,特别是那些还没轮到休假的军官和士兵,心中更是不满。但军令如山,他们也只能是私底下小心翼翼地抱怨一番,然后又全身心投入到今日的演练之中。

校场上汇聚了中军五大营,还有近卫营在内的的近四千人马,营区内还有武卫营和铁骑营的其他士兵,他们只有一部分人马被抽中参与检阅,其他的人马则是在一旁观摩。

郑成功身披一件金黄色的鎏金山文甲,他的王旗和将旗在阅兵台上高高飘扬,左右分别是甘辉,王秀奇和黄廷,余新,身后是万礼,赫文兴,郭廷,陈魁,王起俸等营将,再往后,则是蔡福麾下,全副武装的銮仪镇侍卫。

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明郑大军目前在最核心的战力——“五军”中已经基本完成了军服换装,这是郑成功提升军队形象,培养军队荣誉感整体计划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在未来,明郑的三大水师也会进行相应的军服换装,以区分水陆兵马,增强这些相当一部分由海盗转化而来的士兵军队荣誉感。

同时,在郑成功的要求下,改良之后的军服不仅加入了许多后世的设计元素,变得更加实用,军中也新增了不少单兵装备,其中实用的多功能“行军背包”就十分受士兵们的欢迎。

而随着明郑收复更多的土地,财政实力更加强大,军服的款式和功能还会进一步完善,这也是在常规的武器装备之外,增强士兵持续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

经过军服换装之后,明郑的不同兵种之间,配备了同款不同色的军服:普通战兵是黄装白甲或蓝装白甲,骑兵是黄装黑甲或者蓝装黑甲,火枪兵则是红装黑甲,而水师在计划中将是蓝装。当然,这也并非创新,而是在原本明军的基础上改进统一的。

很快,便到了郑成功检阅大军的时候,校场之上鼓号声齐鸣,各部士兵按照旗号进入了校场的指定位置,郑成功的面前旌旗飞扬,踏步之声不绝。进入了校场的各部士兵军阵十分严整,应旗列阵皆展现出了不凡的气势,近四千士兵齐声大喊“虎”,更是气壮山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依旧是武卫营的那数百人马,他们现在已经按一人双马的标准,全军配备了驮马,机动性弱的短板被补全。而分布在大阵两翼的骁骑营身着黄装黑甲,头戴红缨黑盔,气势同样威严。其余各部的兵马也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军阵行进和应旗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平。

至于从卫戍五大营转来,位于中路的近卫营派出的那数百名战兵,虽然也不算弱,军阵队列都整齐有序,但比起那些久经沙场的精锐,气势上依旧是差了不少。

这是郑成功流水线生产精锐大军的实验部队,士兵虽然很普通,并非武卫营那般,十里挑一的精悍,但拨给近卫营的兵甲粮饷都是高标准,苏茂也是郑军中仅次于甘辉,万礼,余新等人的猛将,只是短短四个月的时间,还不足以练成一支强军。

而且,他们不仅仅是按照戚继光的《练兵实纪》操练,还结合了参谋部组织各军各营主官总结出来的战场经验,甚至新增了不少的训练项目,都是充分发挥了这些军官的主观能动性之后,结合实战经验,总结出来,并经过了参谋部的把关。

这支近卫营的出身全军都一清二楚,这样的部队能成为“五军署”的直属部队,国姓爷的亲军,也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若是其今后能成为一支堪比虎卫营,亲军营的强军,在战场上立下大功,那郑成功在军中的权威还将更上一层楼。

看着面前的校场之上,各部士兵演练接敌,冲击,破阵,包抄,袭扰等战阵,郑成功不断点头微笑。在有了稳定的地盘和充足的粮饷供应之后,郑军的定期操练频率大大增加,战技的娴熟程度也不断提高。

六支兵马在旗号的指挥下进退自如,校场上红缨跳动,一派肃杀。火枪兵在中间还施放了两轮火枪,斑鸠脚铳和鸟铳的混合齐射威力依旧巨大,六十步之外的铁甲靶子很多都被打穿,甚至铁甲之后的木板,也被斑鸠脚铳一两五钱的铅弹穿透。

中军五营和近卫营主要操练的是以鸳鸯阵为基础改良的阵法,但明郑全军并非都是整齐划一地采用戚家军的编制和鸳鸯阵阵法。郑成功可没有这种特殊的喜好,更不迷恋鸳鸯阵,他要的是在科学和经济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情。

要知道,改良后的鸳鸯阵虽然运用灵活,适用范围也十分广,既可以在山野进行小规模阵战,也能合并成大军团作战。但这种阵法对士兵的要求极高,同时也需要多种武器的相互配合,并不适合迅速训练出大批野战军,而且会使得大军的后勤补给压力十分之大。

明郑手中掌握的资源和清廷比起来,终究是少的,郑成功需要更加经济有效的练兵方式。而且,明郑不可能永远都在东南丘陵的山野之中和清军决战,最终还是要在大平野之上,和清军的骑马重甲战兵一决高下。

因此,黄廷的左军和余新的前军,除了最基本的鸳鸯阵法训练之外,还要训练火枪和长枪,以及轻炮三种武器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方阵。同时,这个简单实用的阵法也是农兵训练的主要方式。

相对于鸳鸯阵而言,这种方阵训练简单,武器也比较单一,同时适合平野阵战,单兵训练的成本十分低。而且,长枪方阵在火枪和轻型火炮的加持下,威力也将是巨大的。这足以在平野之上硬抗八旗军的骑兵和重甲战兵冲击。

郑成功从去年年初开始,便在漳州和澳门招募了一大批铸炮工匠,之后又在潮州和惠州进一步招募,新设立了数个火炮工坊,让他们制造四磅炮和八磅炮,前者就是军队野战之用,特别是长枪方阵,需要这种射速快过火枪的武器掩护,后者则是大军攻坚之用。

这个时代的军事科技使得单兵种已经难以适应战场,使用多种武器,以鸳鸯阵为主的精锐兵团明郑需要,长枪,火枪,四磅炮为主的长枪兵团,明郑也同样需要,郑成功必须要为此早做准备。

“甘辉,这些兵马除了之前的操练之法,可是还加了参谋部的练兵新法?”郑成功扭头看向甘辉问道:“军阵转进冲杀之间,和之前似乎有所不同了,速度也快了许多,但是却不见混乱。这是兵马操练久了的效果,还是操练之法改进的效果?”

甘辉闻言,当即转身朝着郑成功拱手抱拳道:“藩主,这二者皆有,不过主要还是操练之法改进的效果,这段时间各级将官都根据自身的体会,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特别是旗队长,百总,把总这些中下层军官,他们对于士兵最为了解,提出的建议很多时候都有妙处,甚至是让人耳目一新。”

“哈哈哈,看了他们提出的建议,是不是还有一种豁然开朗,原来如此的感觉?”郑成功听罢,笑了笑,然后又语气平和道:

“所以啊,若是想要不断增强我大军之战斗力,就得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作用,把他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军队等级森严,咱们离士兵终究是远了些,听不到这些离得近的人的声音,那咱们想出来的东西,很多就是脱离实际,甚至是拍脑袋的。

当然了,这些军官在军事素养上,大部分都比不上你们,甚至是差的很远,你们想不出来的,他们同样也想不出来,但他们的意见若是能给你们启发,本藩的目的,就达到一半了。如果还能通过此法,再发掘出几个天赋异禀的军事人才,那便足矣。”

这些都是郑军正在实验的,发挥各级军官主观能动性,不断发掘军中人才的方法。从旗队长到千总,每一个军官都需要定期提出了自己的发现和观察,然后以书面形式汇报营官,所以明郑大军的识字班,一开始也是从军官开始的。而具体的采纳和奖励情况,会在军中张榜明示,以免侵占舞弊。

而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督促,识字不成,那就很难写出汇报。而如果汇报不能定期提交,对于军官的官职晋升和赏赐,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就算立了战功,也不能抵消。军队从来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上面的军令一下来,所有人都需要无条件遵守。

甘辉闻言,随即又道:“藩主所言极是,如今有了他们的汇报,军中的情况末将便能掌握更多,那些新的操练之法,很多都是营官们收集上来,末将整合之后提交给参谋部,参谋部再检查修正的。而且,通过此法,军中确实发现了不少可塑之才,若是好好培养,将来必有大用。”

“关于汇报的赏赐晋升标准,参谋部很快就会拟定出最终通行的版本来,到时候这便是战功之外,另外一条稳定的升迁之通道。”郑成功意味深长地叮嘱道:

“可不要小看了识字班的推广和畅通军官提建议的通道,这些都是咱们将来胜过清军,以及其他所有敌人的关键。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咱们的兵将不仅要能在战场上英勇拼杀,战后也应该继续发挥作用,不断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创意。

而且,再过几年,咱们大军把总及以上的军官,都得是能做汇报,懂得分析敌我战略的。本藩始终都认为,只要制度合理,我大军的基层之中,将来必然会涌向出一大批名动天下的优秀将领来。”

“藩主高瞻远瞩,每每都能想出令人惊叹的天人之策,我大军有藩主的领导,将来必能横扫天下,兴复河山。”一旁的黄廷闻言赶紧拍马屁道。

郑成功听到黄廷说话,想起对方和余新正在主持操练的另外一种军阵,当即问道:“黄廷,余新,伱们的长枪方阵练得如何了,练兵之时可有什么困难?”

“藩主明鉴,长枪方阵看似简单,只有长枪和火枪两种兵器,便是加上火炮,也不过三种,但想要达到藩主的要求,实际练起来并不容易,末将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遇到了不少困难。”黄廷在余新反应过来之前,便已经再度拔得头筹,但他并没有继续诉苦,而是忽然话锋一转,随即又道:

“但现在有了藩主想出来的策略,全军上下数千军官士兵都备受鼓舞,末将平时亦十分注重贯彻藩主的军令,大伙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那些困难最终都已经得到了解决,末将也让军中的军官将这些练兵的经验和方法编写成册,准备递交参谋部,审核修订之后,将之推广。”

“哦,仔细说说,遇到了哪些困难,具体又是如何解决的?”郑成功闻言,颇有些惊喜。“此方阵本藩只是说了个大概编制和操练之法,但毕竟只是设想,原本以为还要根据清军的实际情况再打磨一段时间,才能把最终的编制和训练模式确定下来,没想到黄提督进展如此迅速。”

黄廷和甘辉一样,都是密集的军事会议之后,自行融会贯通,然后进步飞速的。他们本身的战斗经验十分丰富,缺的是理论方法的指导,所以颇有一点就通的感觉。而甘辉因为在中军,近水楼台先得月,黄廷还是东征大战之后,郑成功多次召集各军提督进行局势推演分析,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阅兵台上,在周围诸将的注视之下,黄廷镇静自若,缓缓说道:

“末将一开始便是按照藩主定下的编制来训练大军的,在演练的过程中,便觉得深深佩服,藩主一开始定下的五百六十人编制,便完美解决了大军阵的固有弊病,使其具有充足的灵活性。

而六十人分遣队的设想,也使得军阵在作战时,足以应对两翼和后方的敌军突袭,甚至是能在正面也发挥出人意料的突袭作用。”

黄廷按照惯例拍完领导的马屁之后,顿了顿又继续道:“所以,末将和手下的将领其实也只是在原本的框架上稍微补充了一些,首先第一点便是士兵之间的间隔。

这点看似微小,但却关乎到了军阵实力的发挥。长枪兵与长枪兵之间,火枪兵与火枪兵之间,以及这两种不同的士兵之间,在战场上都需要密切的配合,前后左右的距离,就决定了他们配合的程度,以及军阵进攻反击的效果。

如何确定这一距离,是末将和手下将领在实际的练兵过程中解决的第一个困难,但在全军的努力下,最终得以克服。

其次则是藩主提出的这一新式军最主要的武器是长枪和火枪,四磅炮虽然也在其中,但主要是火枪的补充。如何确保这两样武器在军阵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互相掩护,克服长枪军阵和火枪军阵的弊端,是军阵训练的第二个主要困难。

因此,火枪兵和长枪兵的演练,便是这个军阵训练的关键。火枪兵的装填,射击,轮换都要求咱们的士兵有足够的训练,才能确保齐射的效果。

而因为这一军阵的编制更小,无论是火枪兵,还是长枪兵,都需要直面敌人,这要求咱们的士兵要敢于直面敌人的冲击,士气和纪律的要求也同样不低,这是此军阵训练的第二个关键之处。

当然,和中军的鸳鸯阵法相比,这一军阵的训练并不困难,对士气和纪律的要求也不及鸳鸯阵,便是那些卫戍军和农兵,在短时间集训之后,也能迅速投入战斗。藩主此番的设计,真真是戚少保在世也得甘拜下风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