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着三国系统穿越到五代十国 > 第62章 三辞三让

第62章 三辞三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着三国系统穿越到五代十国!

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叫“三辞三让”。《礼记·礼器》说“三辞三让而至。”

也就是说,为表示帝王登位的合法性以及礼节,特别是以受禅让形式登上帝位的皇帝,即使内心再着急上位,也的把表面功夫做足,必须“三辞从命”。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就写到:“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表,以三为断。”

你看,无论是当年晋文公打败强大的楚国称霸诸侯接受周天子册命,还是曹丕篡汉,都是三辞三让,而后受命

所以李旭不是故意这么做,他也想直接登基。可是与礼不符,只有这么做了,按道理他一个王爷有什么资格大封群臣,但是这是战乱时期,再加上李旭还给自己加封了个可以总督全国军政言事的摄政王头衔,这样就相对名正言顺了点。

底下群臣,不相干的和中立派们听的是相对无言啊,太不要脸了,自己给自己加封摄政王就不说了,还一次性封了三个郡公,三个县公,十一个侯,你当这是大白菜啊?有功的就列举一大堆,没功的就来个勤王平叛,平定忻州?连降将都封了,虽然是个伯,但也是爵位不是?自己也想要啊,早知道这样当初就早点投奔代王了,就连起兵叛乱又投降的卫满都封了官,虽然封号降了,但是又给加了爵位,还给了实职,众人心中欲哭无泪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不过也没人敢反对,大殿周围侍立的装备精良的羽林亲军可不是说笑的,这个时候站出来不是找死吗?

封赏完毕后,众人跪地谢恩。

然后荀彧带头说道

“启禀摄政王,如今国家叛乱初定,后唐周围群狼环伺,时刻都有再发动战争的可能,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摄政王继皇帝位,早日登基,主持大局!”

麾下一众文武齐刷刷的跪倒

“请摄政王继皇帝位,早日登基,主持大局!”

其余人左右看看,跪吧。

“请摄政王继皇帝位,早日登基,主持大局!”

李旭表示自己何德何能,坚决不受。

大朝会结束,李旭住在了代王府,现在可是全京师的人都看着,他可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住在后宫。

皇宫里,所有侍卫都换了,皇宫现在由许褚带领近卫军守护,后宫由红颜女卫守护。

乾清宫停放着皇帝的灵柩,李旭在守灵,不过也就做做样子,他可不会真心替皇帝守灵,一心想自己死的父皇,李旭都想拉出来鞭尸了。不过也就是想想而已。

群臣看着李旭的态度,也是草草祭拜一番就出宫了。

李旭也回了代王府,晚上,食髓知味的闻人听雪又跑出宫了。

代王府

“现在是特殊时期,别乱跑,你怎么不去守灵?”李旭问道

“哼,我才不去,好多人都没去,就皇后在那守着。”

闻人听雪皱了皱鼻子说道

李旭把她抱在腿上

“你出宫来代王府干什么?”

闻人听雪挑眉的说道

“你说呢”

“真是又菜又爱玩,待会别叫禄儿帮你”

“我就不”

“唔……嗯……唔……嗯……啊……唔”

床上传来不堪入目的声音

小婷儿捂着耳朵和典韦一起大眼瞪小眼

两人在那眼神交流

(大块头,你家主公天天这样?)

(也不是天天,打仗的时候一般不会)

(那你怎么能做到面不改色的?)

(无他,唯熟尔!)

(你好厉害!)

(你也很厉害(●—●))

皇帝的葬礼放在一个月后,不过李旭的登基不会拖那么久,三天后朝会就是第二次三请三辞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也不可能让一个国家长时间没有君主。

李旭也不是整天吃喝玩乐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安抚京城百姓,掌控全国兵权,李旭已经派各路大军出发了,跟着大军去的还有李旭的一封信,大致内容就是交出兵权,父辈进京师高官厚禄,但不可能给重要职业,就是个闲职,后辈可以继续在军中听用,具体走到哪一步得他们各凭本事了,浑水摸鱼的还是回家继承爵位混吃等死吧,别等犯了事就不是回家继承爵位那么简单了。

不听令的后果自负,李旭可是派大军去接管防务的,现在主要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大营,其中南大营还是自己舅舅苏磊在驻守,不过李旭对三府也是如此,父辈直接调回京师担任尚书,家中子弟从军,李旭会经量照顾,不过也得你有点出息才行,这是从一开始就支持李旭的三府应得的。

其余早期投靠自己的人,李旭都酌情安排了,有能力的给实职,没能力的就给个闲职,李旭还允许他们经商,不过得守法,家中子弟也经量安排,能不能待住就看他们自己了。

三天后大朝会,第二次三请三辞开始。

“请摄政王继皇帝位,早日登基,主持大局!”

群臣二请,李旭当然坚决不受,大朝会没有什么大事,讨论了些小事后就散朝了。

又是三天后,第三次大朝会开始了,李旭今天没穿甲胄,一身炫酷的蟒龙袍加身,更加英俊潇洒了,不过和各位看官比还是差了一丢丢的(●—●)

李海意气风发的站立在台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只觉得自己就是一头斗志昂扬的大公鸡,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这么一天的,就以前代王那个整日斗鸡遛狗的德行,自己还能做大内总管?不敢想啊不敢想,现在虽然只是代大内总管,但是只要代王一登基,自己马上老母鸡变鸭,想想那个地位,李海就忍不住想笑。

看着台上傻乐的李海,李旭咳嗽了一声,李海赶紧站立好。

荀彧出列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摄政王早日登基,主持大局!”

群臣跟着喊到

“请摄政王早日登基,主持大局!”

李旭叹息

“孤何德何能继承皇位,再说,陛下新丧,孤此时登基不太好吧?”

群臣:大爷,差不多行了,第三次了啊,有道是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你这样我们很难做啊。

李旭话锋一转

“不过群臣一再劝孤登基,孤要是再推辞就不太好了,荀彧。”

“臣在”

“着,三省六部主要官员拟订个日子吧,另外,再议定个国号”

群臣愣然,确定没说错?年号吧?

李旭微笑说道

“定个国号,定一个从今日以前没有出现过的国号,从今以后,孤就是开国之君,诸位就是开国功臣!”

群臣:这个好,这个可以有。

没人出来反对,按道理李旭又不是从微末起兵得到的皇位,没资格重新选个国号的,这可是改朝换代啊,不过谁不想做开国功臣?再说就这个战乱年代,三年换一国,五年换一朝,皇帝轮流做,出现什么事情都不稀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