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定居钱塘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影视新人生从小欢喜开始!
第167章 定居钱塘县
景德元年十二月二十日,江南钱塘县,年关将近。
虽然寒风刺骨,可是由于澶渊之盟的签订,为了庆祝这久违的和平,钱塘百姓在官府的主持下,也家家张灯结彩,提前迎起了春节。
钱塘县内,李玉牵着赵盼儿来到了这里。
“大哥哥,我们就留在这儿吧,盼儿很喜欢这里!”
一路上,从邓州出发,两人路过很多地方,除了住宿,基本上没有任何停留。
如今到了钱塘县,江南水乡,赵盼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
对于赵盼儿的要求,李玉点了点头,应了下来,因为他也喜欢江南。
试问,古人谁不爱江南。
当然,江南是好,前提你得有钱。
李玉恰好有那么点钱。
这钱并不是李玉行好汉之事得来的,成仙以后,他已经不屑做这些事了。
李玉的钱财都是赵谦预感大事不妙之前赠予他的。
那说起来,也算是赵盼儿的钱财。
所以既然赵盼儿想要在钱塘县落脚,那李玉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来到牙行,看到李玉贵公子的气质,里面的牙人立刻迎了上来。
“这位公子,请问需要什么服务?”
“我想要一套小院,环境要好,两个人住就行。”
闻言,牙人眼睛一亮,就知晓李玉两人乃是外地人,想要在这买房子常住,立刻给李玉介绍起手中的房源。
当然,这要赵盼儿喜欢。
最终,两人选了一个靠着河边的院子。
这院子古色古香,环境幽美,依水而建。
并且这院子还连着一家不小的铺子。
由于位置较偏,所以才一直无人购买。
因为生意人都喜欢热闹的地方。
赵盼儿倒是很喜欢,毕竟她性格就是喜欢安静,加上遭逢大变,更不愿待在嘈杂的环境里。
“全套多少钱?”
“六百贯,给个优惠,收您598!”
很快,在牙人的带领下,房契什么的都已经准备好。
由于赵盼儿的身份见不得光,最终留得是李玉的名字。
至此,李玉和赵盼儿算是在钱塘县定居了下来。
由于这是全套,所以院子里该有的设施都很齐全。
李玉和赵盼儿只是去买了些个人物品,比如被褥等等,加上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住了下来。
忙活到晚上,钱财已然所剩无几。
可是赵盼儿脸上的喜悦却久久不散。
“我又有家了,和大哥哥的家。”
由于赵盼儿年纪还小,加上之前怎么说也算是千金小姐,所以并不会做饭。
于是李玉便给她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看着这顿饭菜,赵盼儿心有愧疚,说道:“大哥哥,你教我做饭吧,以后家里的活我来做!”
闻言,李玉没有拒绝,点头应了下来。
他知道,如果不让赵盼儿做饭,只怕她心里会很慌张。
要学做饭,那就从烧水开始。
吃完饭后,赵盼儿学会了如何生火,也学会了烧水。
而烧的水刚好让她洗了个澡。
李玉由于已是仙躯,无垢之体,所以身上一点也不脏,只是简单洗了一下。
“盼儿,以后你就自己睡吧。”
“大哥哥不要盼儿了吗?”赵盼儿可怜兮兮地看着李玉。
李玉看得出,赵盼儿一开始可能的确是害怕,才要李玉陪着,可是这么些天下来,早就已经安定了下来,如今又落户钱塘县,完全可以独立了。
虽然不知道赵盼儿现在的心思,但李玉可是要为她负责的。
“盼儿,你已经是个大姑娘了。”
“盼儿还小~”
“听话!”李玉的语气已经严厉了。
然而,赵盼儿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大哥哥~盼儿,盼儿真的害怕,又冷又怕!”
哪个男人能拒绝女孩的撒娇,这个女孩还是幼年的神仙姐姐。
哪怕有点绿茶,李玉也选择视而不见。
毕竟心太软。
赵盼儿的眼角透着一丝狡黠,相处这些天下来,她已然知晓了自己最厉害的武器,也已经明白李玉的软肋所在。
至于为什么还要李玉陪着自己,赵盼儿也不清楚,她只是很依赖李玉,并且他身上的味道真的很让人安心和喜欢。
仙人之躯嘛!
于是,李玉报来自己的被褥,再次留宿。
几天之后,赵盼儿已然学会了怎么使用厨房,又是几天,也学会了做饭。
或许是她有天赋,又或者是想给李玉做饭的心很强烈。
赵盼儿的个儿并不小,再有两天过完年,就要十岁了,所以灶台完全够得着。
这也是李玉能放心让其做饭的原因。
除夕夜,李玉和赵盼儿一起做了一桌子菜。
虽然吃不完,可是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饭桌上,李玉问赵盼儿:“盼儿,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赵盼儿眯着眼睛回答道:“盼儿希望,以后大哥哥一辈子也不要离开盼儿,我们以后永远都能在一起!”
李玉愣了愣,接着便笑了。
“好,我答应你!”
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呢?不管是因为赵盼儿是不是像许红豆,又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李玉心里清楚,他也不想离开赵盼儿了。
好好陪着她过完一生也挺好。
至于功德?以后再取也行。
反正都长生了。
再说,宋真宗配自己辅助吗?
貌似不配!
李玉要做的,只是找机会将赵盼儿的乐籍消除,然后给她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再和她安安稳稳过完一生就可以了。
听到李玉肯定的回答,赵盼儿脸上的笑容更甚。
“我敬你,大哥哥!”
赵盼儿举起了小酒杯。
李玉没有反对赵盼儿喝酒,她想喝就让她喝吧,反正古代的米酒度数很低。
“干杯!”
一杯酒下肚,赵盼儿的小脸红彤彤的。
屋里炭火和火烛的照映下,显得既可爱,又唯美。
第二天新年,景德二年来到。
新的一年,代表了新的开始。
这是赵盼儿迎接崭新人生的开始。
李玉和赵盼儿一大早起来,拿出备好的炮竹,迎起了新年。
随着炮竹升空爆炸,赵盼儿开心的蹦蹦跳跳。
这或许是个信号,随着炮竹的响起,紧跟着,钱塘县上空,无数炮竹此起彼伏,纷纷炸响。
李玉隐约中,听到了百姓们的欢声笑语。
或许,也只有这一天,大家才是最开心的吧。
“大哥哥,大哥哥!我们炮竹声第一个响的!”
赵盼儿更加开心了。
随着满城都在欢庆新年,街道上也开始渐渐热闹了起来,大家开始串门。
赵盼儿也拉着李玉的手走上街头,逢人就拜年。
赵盼儿本不是这样大胆的女孩,她只是太开心了。
“新年好!”“新年好!”
“哇,妹妹你好漂亮,你是新搬来的吗?”
这时候,一个小姑娘来到赵盼儿的身边。
听到有人夸自己,赵盼儿愣了一下,然后看过去,发现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
李玉也随着看过去,这小姑娘年纪不大,也就十二三岁,可是规模却不小,长得也算不错。
“姐姐也很好看啊!”赵盼儿笑着回答道。
与此同时,跟在女孩后面的一个男子走了过来,看上去像是女孩的父亲。
果然,男子对李玉歉意道:“小女孟浪了,在下姓孙!”
李玉摆手道:“没事,都是孩子,在下姓李。”
这时,女孩问赵盼儿:“我叫孙三娘,妹妹怎么称呼?”
赵盼儿道:“小妹赵盼儿,见过孙姐姐!”
孙三娘哈哈大笑,显得很豪爽道:“妹妹你说得真像那些大家小姐,别姐姐妹妹的了,我叫你盼儿,你叫我三娘吧!”
“三,三娘!”
“盼儿,嘿嘿!”
两个小姑娘一见如故。
而孙父见赵盼儿如此知礼,又见李玉气质非凡,觉得两人都不是一般人,之前也没见过,只以为是新搬来的兄妹,却不想两人一个姓李,一个姓赵。
虽然好奇两人的关系,可是也不方便打听。
孙父道:“之前没见过李兄弟,是刚搬来的吗?”
李玉点了点头道:“对,前几天刚搬来。”
“是来钱塘定居吗?”
“对。”
“那真的挺好,李兄弟,你没选错地方,世人都说江南好,可江南最好的还得是我们钱塘,我跟你说,我们钱塘……”
孙父好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显得很健谈。
而孙三娘和赵盼儿也聊的热火朝天起来。
两人无愧于父女。
或许是觉得父亲太吵,又或许是才注意到李玉,孙三娘突然看向李玉,说道:“大哥哥也好漂亮,盼儿,这是你的哥哥吗?”
盼儿想要点头,可又愣在原地,不知道如何作答。
孙父也是眼睛一亮,好似想到了什么,对李玉问道:“不知道李兄可否婚娶?”
李玉似乎看出了孙父的想法,强大的精神力下,同时也感觉到了赵盼儿突然的紧张。
李玉笑了笑,回答道:“在下虽未娶妻,不过盼儿乃是在下的童养媳,只等她及笄便正式迎娶,到时候欢迎孙大哥来参加婚礼!”
听到李玉的话,赵盼儿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
孙三娘也愣了愣,然后笑着给赵盼儿道喜。
她并没有别的意思,也真心向赵盼儿这个新认识的小姐妹道喜。
不知为何,一见到赵盼儿,孙三娘就感觉她真的很喜欢这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小妹妹。
孙父倒是有些遗憾,但是当下童养媳很多,也不稀奇,所以道没说什么。
“我家就在那边,你们住在哪儿?”
“那个院子就是。”
“那很近,以后两家多走动走动。”
“好。”
李玉应了下来,看赵盼儿和孙三娘聊的那么起劲,不应下来也不行。
而且李玉能感觉到,孙三娘是个很热心肠的姑娘,赵盼儿和她做朋友完全是个很好的选择。
很快,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玉和赵盼儿也慢慢融入了钱塘县。
和周围的邻居相处也很和谐。
赵盼儿也有了孙三娘这样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然,自己乐籍逃走的事情不可能说的。
除了这些,赵盼儿也彻底学会了做饭,负责起了她和李玉的衣食。
元宵节过后,李玉也开始想着怎么赚钱。
没错,随着采办生活,加上这栋小院,李玉的余钱已经不多。
也就剩个几十贯。
这钱如果节省一些,只怕还够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可是李玉并不是愿意委屈自己的人,更何况,他更不愿意委屈盼儿。
最后,李玉决定造香皂。
他不是不想蒸馏白酒,只是发现,蒸馏酒除了现代人,其实很少有人喝的惯。
李玉第一世作为江南人,也不爱喝。
尤其是这里乃是杭州钱塘县。
这里的人就算是到了后世,也是喜欢喝黄酒,大名鼎鼎女儿红就是黄酒。
所以李玉便只能选择香皂。
江南水乡的女子,谁不爱美,谁又不想洗完澡后身上香喷喷的呢?
再说,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所以大家都爱洗澡。
至于其他的玻璃之类的,李玉并不想太高调。
既然决定了和赵盼儿好好生活,那么钱财够用也就行了。
再说经过隋唐世界的教训,李玉也不想让古代科技如此大跃进。
最后导致的只有战争。
所以李玉能够选择的也只有香皂,玻璃这种影响很小的产物。
相对来说,还是香皂最好。
玻璃虽说是个好东西,可是他总觉得和古代建筑不搭配,显得很丑。
为了不破坏这种美感,那就选择香皂吧。
一天后,李玉找到了钱塘县县令。
李玉作为仙人,肯定不想亲自做这个生意。
掉身份。
如果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行不法之事,对他来说,成为首富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他也不愿意赵盼儿这么小的年纪就抛头露面。
所以,在李玉精神力的影响下,加上这的确是个很好的营生,县令很轻松的就应了下来。
他也没有全部占有的心思,实在是生不起来这样的心思。
两人五五分账。
一个月后,李玉的院子钱便赚了回来。
这香皂做饭简单,利润又高,加上的确是个好物件,所以很快风靡钱塘。
虽然大家也有皂角,可是压根没法和香皂比。
半年后,李玉俨然已经变得很有钱。
具体多少钱李玉没有在意过,反正也够他和赵盼儿很好的生活了。
不是没有人眼红这笔生意,只是他们查到这笔生意背后东家是县令,所以也就这样稳定做了下来。
同时,县令也给李玉换了钱塘县的户籍。
虽然县令权限不够,可是在金钱的攻势下,赵盼儿的通缉也取消了,乐籍也改成了良籍。
至此,两人在钱塘县正式光明正大的定居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