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 第819章 攘次洲令(四)

第819章 攘次洲令(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海瑞还未走远,听到这话忍不住愕然。

这可是举人啊!跟他这个童生评上来的客座助理可是两个级别的存在。

却听得黄光升用不怎么标准的官话说:“报国之志在此。更何况现在朝廷改制,兵役也是升迁之阶。权当历练便是。”

“这……行吧!搞不懂你们这些大好前途的年轻人。一个年纪轻轻就是客座助理,出去外边喊一声,遍地私塾就得花大价钱请你当西席。

你更是逆天,整儿八百的举人,你要想当官,边区去拼个三年,一样能往上走。

何必去军营从头呢?”

登记的人虽然嘴上一直说咄咄怪事,但还是赶紧写。

这可是绩效!今天有人来登记了,接下来看谁还敢嘲笑他们这些人,不努力征兵。

“行了,登记好了,你可以放心去了。”

“感谢。”黄光升点了点头转身走出去。

然后看到了门口站着的海瑞。

“阁下好。”海瑞长揖。

“哦,朋友好。”黄光升笑吟吟,“是有疑惑?”

“疑惑倒不至于。”海瑞微微摇头,“如今国策更易,世人不知其中奥义,一时间难以扭转思绪,所以少见多怪。倒是阁下,似乎……很看重?”

“嘿,主要是我奔着海军去的。”黄光升说着,捋着长须,“本次朝中军制修改之后,镇国府彻底掌握海陆两军。在下泉州晋江人,少时家中曾涉海边诸多事,如今朝廷正在准备开海事宜。而且我年岁也快到了,不管结果如何,若是能侥幸入海军,周游一下天下,也算是一大幸事。”

“原来如此。”海瑞恍然,他一开始只是想着入伍,因为军队的改制已经展现了皇帝对于纯化军队的进一步要求。

不管是当将军还是未来转业,都是很好的前途。

而且更重要的是,海瑞也想看看新军的未来,再研判后续的国体发展。

海瑞他们这些人,久在文明六派的撕逼影响之下,也很好奇海外诸般文明究竟是什么样的。

这一次改制之后,镇国府控制了边防军,未来或许会将边军插得全世界都是军事基地,若能在其中流转,或许能看到更多的发展和不同。

“阁下……嗯,听口音倒是与我一地的?”黄光升笑着问。

“在下海南琼山人。”

“原来如此。”黄光升点了点头,既然是海南那边的,也就没问题了。

因为闽南语为主的民众,漂洋过海,到处都是。

“如今天冷,不如与我去茶馆聊聊?正好,我也想问问看,阁下之后的职业规划。嗯陛下是这么用词的。”

黄光升的话,让海瑞微微皱眉:“官吏便是官吏,职业一词,实在弱化官吏的威严。”

“我倒是觉得不错。”黄光升微笑,“近来陛下修改大量官职名称,以员为结尾,只是至今为止,古俗仍存,大家难以更易词语,又或者有老旧之人不乐意更化。

但实际上,陛下仍然在以‘天理之公正’作为指引,引导变革。

弱化了官吏威严也并非坏处。”

黄光升带着海瑞去了茶馆,海瑞也没太多反对,因为更加极端激进的言论他听得更多,黄光升的言论反而会显得朴素很多。

两人落座,黄光升点了铁观音,让海瑞脸色微变。

这茶可贵了!

朱厚照是谁啊!控制了整个铁观音产区之后,就是一直在主营高端,连带着铁观音茶碎末,在海外都能卖出天价。

没想到黄光升居然买得起这茶,不过转念一想,他都举人了,在太学府内的教育,不见得比他弱多少。

“嗯,好茶。”泡茶品茗,黄光升笑着说:“方才还未问,海兄弟是怎么看待军队改制一事?不过,我先说说我的看法:

昔我先皇之有天下也,惟是教学为先。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如今陛下改制之后,彻底将上下各级入伍教学纳入军法,便是在用第二条路对民众开智。

不然,依靠现在的学校,很难完成上下的梳理。

而在军中,还有一些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对海外诸藩的军队体系,进行兼容。

陛下最好兼容与耦合二词,也是为了大明未来被动影响他国进行改变,转为主动影响。

教学一事,少了谁都可以,唯独不能少了朝廷。

但近年来,礼部依旧是在走老路,丝毫没有在意更新,唯独陛下一直在要求改变,增加,但教师质量堪忧,培养也需要时间,各地教材虽然有,课纲也存在,但更多教授宁愿用自己的浅薄思维,来揣度陛下,也不愿正视教育带来的改变。

有些人,还在妄想,禁锢民智。”

“确实有所感觉。”海瑞对这点不住点头。

他呆在京城很久了,家里的老母亲来信,说要他回家入府学,还准备给他娶妻。

虽然他还想念母亲,可呆在京城之后发现,京城除了繁华,还有更多老家没有的优势。

这里的学校很多,但很多老师都是从旧塾师转过来的,贵族们压根不想要这群人教他们的孩子。

因为,皇帝不喜欢。

所以,他们宁愿花大价钱,问太学府、国子监、以及直隶各地的大学找西席塾师来教导自己的孩子,也不愿用旧文人。

这就说明,朝堂上下,已经开始有大规模的转变,政治高层也嗅到了风向。

听说就连皇帝,也在教导皇子们学习如何当机械工匠。

这可是大新闻,皇帝的桌案都堆高了几米请皇帝用传统方法教育子弟的密奏,可惜内廷走出来的风声是,皇帝压根没看,也懒得管。

发随意,但我行我素。

那么这就意味着,下一代皇帝,下一个朱厚照,思维方式和方向都是朱厚照的延续。

三代延续性一有,所有人都得跟着变。

“在下之所以从军,更大的程度是想要认真看看大明对于军队教育的走向。当然更重要的是,从军之后,能做的事情应该会更多。毕竟军中暂时没有足够的学子,越早上来,越早能贴近镇国府的核心。”

黄光升坦荡的承认了自己的目的,海瑞也是一愣,紧接着低吟。

他确实有所想法。

“总之呢,咱们作为太学府最先报名的人,有可能有机会参与到这次的攘次洲令之中。”黄光升压低了声音。

“?”海瑞瞪大了眼睛看着黄光升,“难道传言是真的……”

“嘿,东南已经开始准备了。尤其是福建浙江两省的各家,眼睛都快绿了,一旦朝廷完成对次洲的攘夷,整个次洲,将会成为大明沿海工业重镇的材料来源之一,尤其是棉花。

金券的所需要的棉花一直供应不够,就算现在到处扩张棉田,也只能勉强做到供给平衡,但次洲就不一样了。

这里本身就有很多棉花,大片平坦土地。

藩王过去,人口一清,就是机械化棉田的时代,所有人都盯着那边。下一轮扩张必然是海军,或许你我运气好,一并入了海军,要是能入同一艘军舰,到时候还有打交道的时候。”

黄光升斟茶之后,美美品着说:“如天下人常言那边,大时代与盛世将至。天下人都难逃其中,但只要敢拼,何处不能有豪右?你我华族,跟着陛下走,只会更好。

所以……从军是未来几年,最快升迁的路,而且海军机会最大,并且最后哪怕退役了,诸藩王也会送来爵位请你过去他那里当世袭罔替的军官。

海洋的时代,要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