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袁主 > 第五十六章 迎刘宏

第五十六章 迎刘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袁主!

第56章 迎刘宏

正月。

距离孝桓帝刘志驾崩已有十余日。

雒阳城。

满城风雨都被笼罩在一层看不见的阴云下。

身为刘志皇后的窦妙临朝问政。

与百官最终决定。

河间国宗室,承袭解渎亭侯的刘宏被选中。

下诏。

窦妙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如今,刚过十岁年纪的刘宏正对这大汉江山满怀兴趣,车驾一路上浩浩荡荡,卫士无数,只有帝王才能用的旗帜也是顺势立起。

路过的平民百姓都在渐渐对这个即将登基的新皇帝充满期待。

期待能够给大汉续上一剂强力针。

车队熙熙攘攘,走到哪里都会占据到一整条车道。

很快,刘宏就在迎驾车队的引领下到达了他从未来到过的雒阳城外。

这座雄伟到完全超乎他想象的一座城,与他所在的河间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尚且年幼的他不禁发问:“这是属于我的财产吗?”

随行的人员闻言瞬间一怔,面对即将承继大统的新皇帝,他们都在斟酌该怎么在其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以此来为未来谋取利益。

奉车都尉曹节见风使舵,善于揣摩人心的他立马小跑上前,卑恭着躯体,毕恭毕敬的轻声道。

“殿下,不仅仅是这一座城,整个大汉都要在殿下的脚下,所到之处皆为王土,所拥之人皆殿下子民。”

刘宏得到这般满意回答,立马小脸上洋溢出天真的笑,眼睛里透着一股纯真,他满意的点点头,格外注视了一眼这个看起来年纪已经不算小的无胡男。

他好奇的看了看周围,发现绝大多数的人都留有胡须,身披厚重的盔甲。

也有一小部分的人无须,身形也稍显佝偻,刘宏并未多言,只是默默的将这些发现牢记心中。

刘宏尚且不知自己究竟会变成什么样的存在。

像他们这种远离雒阳都城的各地诸侯,早已经无法像往年那样隔一段时间便要进京面见皇帝,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都被锁在了自己的封地之上。

若无要紧大事,诸侯一般都不得入都城。

而他现在一朝登临大汉最高权力的宝座,进入到他梦寐以求的皇宫内。

这一切就像是一场梦,扑朔迷离,又害怕一个刺激便从这个梦中苏醒。

整个雒阳的文武百官此时,都在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面对下方百官们的叙述,皇后窦妙一脸正色道:“如今河间国宗室,解渎亭侯刘宏已被迎驾至城外夏门万寿亭,众卿且前往迎驾,不得有误。”

“诺”

下方百官不约而同的应声。

很快。

在都城外百无聊赖的刘宏,正于奉车都尉曹节的轻声细语中感到好玩时,雒阳城内突然传来浩浩荡荡的走路声,不时夹杂着议论。

佝偻身躯的曹节见状赶忙抽身,对着兴趣正起的刘宏赔罪道:“殿下,迎您的人来了。”

刘宏就躺在车驾上,注目远视望着前方。

在窦武的率领下,文武百官很快就来到了万寿亭前。

其中,自然也就包含有当朝九卿之一的太仆袁逢,及大鸿胪袁隗。

此时,这两位象征着如今袁氏最高权势的袁逢两兄弟却是一脸的惊奇。

当他们得知即将出宫迎驾河间国宗室,解渎亭侯刘宏时,瞬间就想起了前些日子收到的一封信。

那是一封自颍川寄来的信。

上面陈述着如今袁氏该如何安身立命,面临新皇登基的局面袁氏又该如何自处。

这些袁逢袁隗两个深谙官场的老狐狸自然是十分清楚里面的水有多深。

原本并不打算掺和进来的二人,却在那封信上看到了后继者的名讳,以及又会在何日举行登基大典。

原本以为只是自家侄儿的一次玩笑,胡言乱语罢了。

为此袁隗甚至回了一封言辞颇为严厉的书信,信中多言袁绍如今不过及冠年龄,官场之事不是他这般毛头小子可以预料的,更何况是涉及皇帝大统这种事,赶紧将嘴闭上,不要再多谈论这些。

而当这个消息被确认之时,这两位自诩已经在官场上横行多年的袁氏一族领导者,也是被惊的哑口无言。

好在袁逢倒是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对于袁绍这种突如其来的预言,他也渐渐的将其放在心上。

如今既以应验,说不得这袁绍倒真有看透玄机的本事不成?

袁逢不得知。

当他得知袁绍如今在前司隶校尉,八俊之首的李膺名下为学生时,也是连连感慨道。

本初心性甚高,所求绝不至眼前蝇头小利,原以为此前就已经是他的巅峰,没想到如今竟能拜入李膺门下。

素来有着登龙门之称的李膺自然也是被袁逢熟知,一身正气一度使得皇帝也不得不由着他性子来。

如今虽是被罢黜归乡,但依旧是开设私学,传经授道,名望不降反升。

袁绍能够拜入到这种人名下,袁逢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如今袁氏一族已经将大部分的资源倾斜至了已经入朝为官多年的袁基身上,嫡次子的袁术则是刚刚才被一番运作下如愿成为了一郎官。

又恰逢皇帝驾崩,新旧皇帝交替,朝廷内外必然要发生官员任免变故,袁术的郎官不久恐将升迁。

如此一来,袁氏的嫡系一脉已然尽数开始入仕。

而袁绍,除了刚及冠之时,在家族的运作以及他自身得名声外,被举为孝廉,远至兖州任一小小县长。

与袁术这般刚举孝廉便入京为官,待遇截然不同。

身份血脉的区别始终会存在。

越是家世显赫的世家越会懂得如何区分,袁绍若非本就聪颖,以致幼时招致众人喜爱,恐怕长大后家族也不会过多得倾注资源浪费在他身上。

好在如今,袁绍已经懂得了不借用家族资源的情况下,另谋出路,袁逢对此感到甚是欣慰。

当然,也有那么一丝丝的歉意。

这份歉意伴随着这封书信内容的确认下,更显卓着。

但此时此刻,却不是去思考这类微末小事之时。

迎接新皇方才为重中之重。

而如何在这次的新皇登基中使得袁氏再度谋取足够多的利益自然也就成了两人不约而同的计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