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实锤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 > 第32章 莽子的茶艺

第32章 莽子的茶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实锤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

第152章 莽子的茶艺

王音大司马幕府。

王莽回到长安之后,刚刚在家见过了母亲和妻子之后,便就来到了王音的幕府之中。

王音看着一去广汉一年的王莽,他的目光之中也尽是慈爱之色。

王音心疼道:“黑了,也瘦了。”

王莽听到王音的心疼问话,心里也感动无比,王莽对着王音又一拜道:“侄儿不孝,未能在叔父膝前尽孝,让叔父担心了。”

王音看着依然还是这般孝顺的王莽,心情更是感慨至极。

他原来以为王莽已经做了一年的封疆大吏,应该也养出了威仪之感,但在他面前,王莽依然还如之前那般,这点对王音而言也是难能可贵的。

王音轻声责道:“王家男儿岂能这般小女儿态?汝亦是一郡之守,当有威仪也。”

王莽回道:“在叔父面前,侄儿永远都是叔父的孩子,岂敢在叔父面前不尽礼仪孝道?”

王音听着王莽的话更是开心了,在王音看来王莽这就是初心不改,依然还是那位谦恭有礼的好孩子。

王音道:“这一年在广汉如何?”

王莽回道:“全赖叔父之威,侄儿初到广汉之地一切顺利。唯一让侄儿心痛便是扈商表兄。扈商表兄在广汉离任之前,对侄儿帮助甚多,广汉之内事无巨细,扈商表兄皆都言于侄儿,这才使得侄儿一入广汉便就了解广汉之全局也。”

“然卓氏张氏两家丧心病狂至极,以为扈商表兄手中有其勾结工官,垄断广汉冶铁之罪证。竟然截杀扈商表兄于蜀道之前。”

“侄儿身为扈商表兄之弟,又为朝廷之命官,所辖之地爆出如此大案。侄儿于公于私都要为扈商表兄沉冤昭雪。”

“张氏家主在扈商表兄头七祭日,企图恶人先告状,以脱罪责。若非侄儿由扈商表兄临行之指点,调都尉赵虎之郡兵以压乘乡之势。恐侄儿不但不能为扈商表兄沉冤昭雪,还可能错过时机,使得卓张二家一手遮天于广汉。”

“每每想起此事,侄儿心如刀绞,恨不能替扈商表兄而去。”

说到此事之时,王莽还作势抹了一下眼泪,好像真的非常遗憾,非常心痛扈商的意外之死。

王音听着王莽说起扈商之死,心里也难过了几分,眼眶之中也泛出了一丝红光,可见王音此人也是非常心疼晚辈之人。

王音看着难过的王莽,他劝慰道:“汝能及时发现卓张二氏所包藏之祸心,并能以雷霆之势将其绳之以法。此不仅是对扈商九泉之下之告慰,更是对朝廷威严之维护。吾甚欣慰。”

王莽还难过的说道:“但侄儿却没能救下扈商表兄,若是当初侄儿也派出一队人马护送扈商表兄出蜀,则便不会有此噩耗。”

王音听着王莽如此自责的声音,他又被王莽的纯孝感动到了。

王音宽慰着王莽说道:“逝者已矣,扈商知晓汝之后为其报仇,他亦会含笑于九泉,保佑汝在广汉一切顺遂。”

王莽回道:“扈商表兄如此纯善之人,定会像叔父所言这般,只期望扈商表兄能在泰山府君照拂之下安眠永久。”

就这样本该遗臭万年的扈商,现在在王莽的帮助之下,竟然也成了一位为国献身的忠肝义胆之士。

对此,王莽也只能在心中一声轻叹,“也许这就是历史,真相到底如何,全看执笔者如何书写。”

说完了扈商的事情,王音又问起了最紧要的事情。

毕竟王莽在主动请缨去广汉之前,可是跟他说过,要在广汉为王家立下根基的。

对于此事,王音一直惦记在心里的。

这一年里,王音已经切实的感受到了来自朝堂和天子的压力,他始终都没法像他的兄长王凤那般,总揽大权。

而且,就连王家靠山太后王政君也变了,现在的王政君似乎是真的老了,天天想的事情不是种花就是弄草,闲极无聊之时就会出宫游玩,一点都不把王家放在心上了。

王音作为如今王家的领头人,他的难处实在是太多了。

在继承王凤地位的时候,因为王凤在临死之前说了王谭的坏话,又说了王音的好话。

因此在王凤薨了之后,王音这才得以越过王谭,成为了王家第二任大司马。

但也因此王音和王谭之间结下的仇怨,这就使得王音在担任大司马期间,不仅要分心于对付王家的政敌,还要抽出精力和王谭扯皮。

所以,王音这大司马做的是真的心累至极。

但王音又不愿意放弃权力,因此就算这个位子再难,王音也要坐下去!

现在看到自己最寄予厚望的侄儿从广汉回来,王音当然是要问问广汉的情况。

王莽说道:“叔父,广汉之情况有些复杂。侄儿虽然识破卓张二家不轨之心。然广汉之中人口空虚,不能尽力。”

“侄儿看着广汉之中无数之良地,无数之财富却不能尽力而取,实乃大憾也。若是,朝廷能够调发关中之地多余之民力于广汉开荒造田。侄儿三年之内必可使得广汉焕然一新,成为蜀中三郡最强者!也会将其成为我王家最坚实之助力!”

王莽也不跟王音绕弯子,直接就说出了现在广汉面临的问题,广汉现在缺的就是人口。

只要能够调动一批人口进到广汉之中,以广汉之地的富庶,以及王莽对历史的先知先觉,王莽必然是可以提前将蜀中潜力开发。使得蜀中各县之特色提前成型,从而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而不是那个只靠蜀锦和种地而迟缓发展千年的贫瘠川蜀。

王音听着王莽的话,他也思考起来了。

王莽说的这个问题对王音而言确实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人口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足够的人力,就没有足够开发能力。

没有足够的开发能力,就没有足够的创造力。

没有足够的创造力,也就没有财富和实力的积累。

因此,王音也不由沉思起来王莽现在说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确实很现实,需要及时的去解决。

王莽看着沉思的王音,他小声的说道:“叔父,三辅之地人口聚集,繁衍至今已有二百年矣。如今不论是长安,还是五陵县中,到处都已经是人满为患。若不能提前纾解长安人口之困。侄儿恐怕早晚有一天,关中便无法供养如此之众。因此,侄儿斗胆恳请叔父酌情调配关中之民至广汉谋食。”

“侄儿作为广汉太守,必当亲自接引来广汉就业之百姓,凡至广汉者必赐地百亩,耕牛免租。如此三年之后,广汉必兴!吾家基业亦能在广汉生根发芽,百年千年而不朽。”

王莽说的让王音很是动心。

王音作为朝廷的大司马,即便有些无能,但也不是蠢人。

长安这些年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人地紧张的问题。

广汉地处蜀中,人口贫瘠,无法得到充分开发。

但长安却因为二百年来的积累,不仅是人口爆炸,而且就连耕地也变的极其紧张起来。

长安及五陵的世家大族们不仅兼并了大量的良田好地,还控制了长安之下的所有权力,使得王音这个大司马也无法动其分毫利益。

但若是能将关中之中的多余人口迁走,缓急一下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虽然也会得罪一些人,但结果总归还是好的。

因此,王音说道:“此事吾要再想想。”

王莽听到王音这么一说,心底不由失望,看来王音还是魄力不足啊。

但是王莽也有王炸!

王莽直接问道:“叔父您常饮长安之水,以为如何?”

王音不明所以,他不知道王莽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王音也回答了王莽的问题。

王音说道:“长安之水平平淡淡,一如往常。”

王莽听到这话后,立刻拍拍手掌,跟随王莽一起来到王音处的仆从立刻就抱着一个彩绘的大水壶进来了。

王莽说道:“此水是侄儿在广汉一处清冽无比,透彻见地之小潭之中打来之水。而此等小潭,在广汉更是随处可见。请叔父饮用一番,点评一二。”

王音好奇的看着王莽仆从搬进来的大水壶,他也没想到王莽会带一壶水来。

不过,一听到是广汉之水,王音还是好奇起来了。

毕竟在长安之中这么久了,王音的吃喝虽然都是最顶级的,但是千里之外的水到底是什么滋味,王音还是非常好奇的。

王音说道:“如此,吾便尝一尝这广汉之水。”

王莽示意让仆从将水壶之上蜡封住壶口打开,然后王莽又将提前准备的一套新式茶具命人捧了上来。

看着这一套新式的茶具,王音更是好奇了。

因为王莽送来的这套茶具是他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

王莽看到王音好奇的样子,一边动手摆放着茶具,一边介绍道:“叔父,此乃是侄儿在广汉之中,依靠广汉之便利,所新制之茶具也。”

王音一听这套精致新奇的杯盏竟然是茶具之时,他顿时就更好奇了。

在王音看来王莽这套茶具的杯子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倒不了两口茶水。

如此之小的杯盏,岂能尽兴?

但看着王莽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王音也不由觉得赏心悦目起来。

王莽将一个小炉用木炭点燃,又将一个烧水的小壶坐在小炉之上,烧着从水壶之中倒出的广汉山泉之水。

趁着烧水的间隙,王莽将这套茶具辅助工具摆放在一块茶盘之上,以此又摆上了公道杯,闻香杯,盖碗,品茗杯等小物件。

这还是王音第一次看到如此复杂繁琐的饮茶工具,但这种繁琐在大贵族的眼中,那便是不再是繁琐,而是一种可以让人心旷神怡的礼仪。

做好这些之后,王莽又拍了拍手,一个仆从又将一个茶盒捧了进来。

王莽打开茶盒,将其中的茶叶,用一支竹制的茶匙将其中的茶叶夹了出来,放到一个造型精致的茶壶之中。

不多时,陶火炉上的小壶之水终于沸腾了,王莽将小壶拎起,然后以凤凰三点头的茶艺技巧,将热水倒进已经装了茶叶的茶壶之中。

王音见到王莽如此操作,眼前顿时一亮。

这比当初王莽献给他的象棋更有意思了。

王音轻轻的抚摸着胡须,欣赏着王莽的表演,此刻的他已经感受了高雅的气氛。

王莽烫了茶叶之后,又认真的端着茶壶,将茶壶之中茶水倒进了公道杯中。

做完这一步后,王莽又端起了公道杯,又用茶夹夹住一个闻香杯,小心的倒出一些茶水,最后恭敬的递给王音。

“请叔父一闻。”

王音好奇的接过闻香杯,闻了一下里面的茶香,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赞道:“好香!”

王莽微微一笑,闻香杯做的细长而高,容易聚香,要的就是这般作用。

待到王音闻过茶香之后,王莽又用公道杯中茶水倒进了盖碗之中。

盖碗分为盖,碗,托。又称“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如此这般繁琐,其目的也是为防尘,保温,闻香,以及拂去茶沫。

在盖碗分茶至品茗杯时,王莽介绍起了盖碗。

王莽说道:“叔父,此为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是以天地人三才也。如此不仅可以防尘,保温,亦能去除茶中水沫,使得茶汤更加纯透。”

倒完了茶水之后,王莽又端着品茗杯,对着王音说道:“叔父请用茶。”

王音好奇的接过王莽的递过来的品茗杯,看着茶杯之中的橙黄色的茶汤,王音好奇道:“如此繁琐之礼,最后做出之茶竟如此简单?”

王莽知道王音这话是什么意思,汉代之时人们吃茶可不同后世的泡茶,他们不仅会在茶汤之中放入各种香料,还以因人而异的放盐,放油等后世之人无法理解奇葩调料。

王莽说道:“叔父,高级之食材,往往只需最简单之方法,便可使其原本精妙之味绽放。”

“此茶乃是广汉绵竹县赵坡所产之茶,是侄儿走访绵竹之地,偶然所得。其茶味道香幽,堪称珍品也!故而,侄儿为保此茶之原味,命人以新法炒制。”

“今日献于叔父之前,就是为让叔父一品广汉之味与长安之味到底有何异也。”

听完的王莽的介绍之后,王音也不由期待起来。

王音小心的啄饮着茶杯之中的茶汤,一股单纯的香幽之感,瞬间就顺着他的味蕾,充斥了整个口腔之中。

王音的眼睛瞬间又亮了起来,这种单纯到极致的茶香还是他第一次品尝到。

因此,王音连声赞道:“彩彩彩,甚彩!吾侄儿茶艺当属古今一绝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