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劈波斩浪 > 第32章 全新的筹划

第32章 全新的筹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劈波斩浪!

古新宇接了车间主任工作,很快学会了各种报表制作。他决心接了这个工作,就必须有所突破。他没急于管理工人,而是用了几天时间,悉心地对整个车间各个区域砖坯流转及工人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又同其他车间主任进行请教探讨,对砖厂的生产流程有了全方面了解。对自己整体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筹划,决定找厂长谈一次话。敲了敲厂长办公室门,立刻听到吴明的声音:“进来。”

吴明正翻看着什么,见古新宇进来,站起来招呼:“小古啊,来,坐。”

“厂长,忙着呢?”古新宇坐到沙发上,说,“没打扰你吧?”

“没有,没有。”吴明合上本,问:“小古,怎么样?工作顺手吗?有没有困难?”

古新宇笑笑:“还行,没什么困难。”

吴明给他倒了一杯水,放在茶几上,也坐到沙发上,问:“找我肯定有事儿吧?尽管说。”

古新宇理一下思路,说:“厂长,我想先向你了解一下咱厂红砖供求情况。”

听他问到管理范国之外的事,明有些疑惑,却还是耐心地说:“买砖的得提前排号,供不上卖。”

古新宇点点头:“可我听大主任说大窑并没达到饱和运转,主要是干坯供应不足。”

“是啊!”吴明说,“可咱们架棚有限。我向县主管部门申请扩大面积,不过因占用耕地没批准。”

古新宇正了正身,说:“厂长,我有些想法,想跟你说说。”

吴明点头:“你说。”

古新宇说:“这几天,我注意观察了每个工人的维护习惯和特点,发现我们现有的架棚运转没能达到极限。我想,如果从护架工抓起,加快湿干坯运转速度,肯定能提高产量。”

吴明听他说得很关键,增加了兴趣,说:“我也经常督促过汪世海,并没多大效果。说说你的想法。”

古新宇打开随身记事本,说:“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护架工积极性不高,草帘子不及时掀开,导致砖坯通风时间不充分,延迟了干燥的时间。”

吴明点头说:“这得靠你这个主任多督促了。”

古新宇笑笑:“这是自然。不过,让我天天看着他们,还真怕忙不过来,恐怕效果不会明显。”

吴明点点头,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古新宇想了想,说:“我倒是有一些想法,不过不太成熟,说出来厂长不许笑话。”

吴明笑了,说:“快说吧!什么成熟不成熟的,说出来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古新宇看了看记事本,说:“咱们厂有护架工二十五人,我想分成五组,选出五个组长,把护架技术和窍门教给他们,由他们监督组员,应该会有效果。”

“哎!你这想法靠谱!”吴明对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很欣慰,“这样既节省了你的时间,又能把工作落到实处。”

古新宇笑笑:“这得需要厂长支持。”

吴明点头:“说吧!怎么支持?”

古新宇又看看记事本,说:“我想征求一下厂长,能不能在全厂排名第一的奖励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各组排名第一的再给些适当的奖励。各组也按总产量排出一至五名,在产量大幅度提高的条件下,给予各组长由多到少的工资补助。厂长考虑一下,是不是可行。”说完,合上本子,看着吴明。

吴明想了一会儿,问:“那你看该加多少合适?”

古新宇笑笑说:“这得厂长仔细算算帐,看看该不该加,加多少合适。要是觉得不可行,就算我没说。必竟我年纪小,思想很不成熟,我不会介意的。”

吴明笑了,说:“别这么说,你的方案的确不错,我看可行。”又考虑一下,“至于给多少补助,明天早上答复你。”

古新宇点头:“那行,可以的话,明天我想召集工人开个会,希望厂长能参加,宣布这个决定。”

吴明哈哈笑着说:“你小子真鬼呀!你个小鬼头。”

古新宇挠挠脑袋,“嘿、嘿”地笑:“我年纪小,不得厂长给我立立威啊!”

“行一”吴明拍着他的肩头,“明天上班,你到这儿来,我把详细方案给你。然后召集你车间全部工人到南区工人宿舍,我在会上公布。不过,下个月我可要看效果哦!”

古新字点着头:“放心吧厂长,我一定努力。那我忙去了。”

吴明看着他的背影,对他认真工作的劲头很满意地笑了。开始筹划他提的方案。

关美玉骑着自行车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叫她。她下了自行车,回头见汪秀梅向她走来。

“有事儿吗?”笑美玉很不友好地问。

“找你聊会儿,可以吗?”汪秀梅问。

“对不起,我没时间。”关美玉带着敌意,回答很干脆,连“对不起”也说得极不客气,推起自行车就走。

“等等。”汪秀梅急喊,”我要和你说说我和小宇哥的事。”

关美玉停下,回头冷冷地问:“你和小宇的事?”

汪秀梅指指旁边的杨树林,说:“咱们到那边说。”

关美玉不想理睬,却很想听听她和古新宇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牵连,跟着汪秀梅来到树林里,支好自行车,说:“说吧!”

汪秀梅没在意关美玉的冷淡,望向远方,幽幽地说:“我和小宇哥出生在同一个村子。从我记事儿那天起,身边就有了个小宇哥。那时候,我爸还没落实政策,生活非常困难,我们家的生活很大一部分靠小宇哥的父亲想办法周济下渡过。由于我爸身份特殊。村里的大人都不许他家的孩子和我一起玩儿,还经常欺负我。而小宇哥不但陪我玩儿,还保护着我。那时候,我每天便盯着大门口,看到小宇哥蹦跳着进来,我高兴得无法形容.渐渐地,我对小宇哥产生了依赖,只要他在身边,我就是快乐的,安全的。时间越久这种感觉越强烈,最终变成了依恋。从小到大,没任何别的男人走进我的心里,也走不进我的心里。只有小宇哥,深深地、牢牢地在我心中扎了根。十岁那年,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就嫁给他。现在我长大了,有了稳定的工作,我爸也准备给小字哥找一个好工作,也就是时候和他谈婚论嫁了。你说呢?”她死死盯着关美王问。

关美玉担心的事终于摆在了面前,心内一阵波动。深深不安的同时,竟对汪委梅生出一丝同情。不过,这想法只时一闪而过,冷冷地说:“你说的这些好像跟我没什么关系吧?”

汪秀梅没理会她的“没什么关系”,说:“我知道小宇哥和你关系很好。我就是想告诉你,我们之间有着近二十年的感情,只是以前没说明白。”

“是吗?”关美玉不肯示弱,想给汪秀梅再加打击,“我可听小宇说他和你只有兄妹之情。他还跟我说过,最初忠情的是一个叫龙盼弟的,根本就不是你。”

汪委梅好像挨了一记重击,她万没想到自认为对自己最好的小宇哥竟然会把感情放在他一口一个“三姐”的身上,顿时悲怆地流下眼泪,失态地喊:“不可能。小宇哥只对我一个人好,不可能,你撒谎!”她蹲下捂着脸哭出了声。弄得美玉不知是走还是不走。

忽然,汪秀梅哭声戛然而止,猛地站起来,说:“可姓龙的已经嫁走了,小宇哥还是我的。”

关美玉觉得没必要再听下去,推起自行车就走。

“关美玉!”汪秀梅直呼其名,声音犀利,“如果你真喜欢小宇哥,那就为了他幸福,请你放手。”

“为什么?”关美玉停下,转身问。

汪秀梅近前一步,直视着说:“如果小宇哥娶了我,我爸会给他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我也有稳定的工作,他会一辈子不用奔波,衣食无忧。可你呢?你能吗?你能给他什么?”

关美玉一下子头脑混乱,呆在那里。这些问题她无法回答,也无实力回答。她逃避似的上了自行车,用尽全身力气想尽快走远,却走得歪歪斜斜。

工人宿舍紧挨着食堂。护架工宿舍在中间的位置。南北两排板铺上放着行李。古新宇坐在板铺边上,在本上记着什么。

全体护架工坐在南排,码架女工坐在北排,等着开会。他们不时看一眼古新宇。对这个小小年纪,几天前上任,却没见主持工作的这个车间主任有人并不以为意,猜他一定是厂长的什么亲戚,也许只是一个牌位。

九点,吴明带着汪世海和财会人员走进宿舍,工人起身给厂长让座。

吴明坐下后,说:“都坐下吧!”并示意汪世海先说。

汪世海站起来,说:“今天把的大家叫在一起,有两个事儿一是厂长让我当生产厂长,原来的工作由古新字接手;二是对半成品车间工作有新安排,下面让你们古主任讲话,大家欢迎。”说着带头鼓掌,工人中也响了几声稀稀落落的掌声。

古新宇站起来,走到过道中间,面向全体,说:“我叫古新宇,二十二岁,今年五月三日进的咱们砖厂,在北区做护架工。承蒙厂长看得起,让我当这个主任。我说实话,我年纪小,也没主持过什么工作,肯定会有想不到、做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坚决改正。”他拿出记事本,接着说,“我来厂时间短,很少去南区,好多工友还不认识。我从汪厂长那里记下了名字,我点一下名,点到的举一手,认识一下。”他从护架工到码架工点了名,并仔细记住,点完名,放下记事本,说:“今天我们才算互相认识了,刚才点名的时候我看了,绝大多数都比我大,还有几个是长辈。以后别一口一个主任地叫,我听着不习惯,叫我小宇就行。我呢,该称叔叔的称叔叔,该叫哥哥,姐姐的叫哥哥、姐姐,我们天天见面,亲切点儿比较好。”工人们听了大部分人点头脸上露出了笑。

“现在,我说说咱车间的工作情况。经过几天的统计和调查,我对车间设施、环境和一些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咱们厂共有架棚九十栋,露天床六十栋,计一百五十栋。护架工人二十五人,每人六栋,码架女二十二人。工作方面,我发现咱们现在管理和维护砖坯过程中,普遍存在共同的缺陷和遗漏,急需改进和完善。一是通风管理不合理。早晚草帘子撂得不及时,延长了砖坯干燥时间,影响产量;二是湿度过大的砖坯,阳光充足时,草帘子不及时回放,做阴干处理,成砖坯裂纹,影响成坯的质量。我和厂长、大窑唐主任共同探讨过,南北大窑一直不能达到饱和运转,而红砖又供不应求。而红砖生产最基础的环节在我们车间,这就要求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勤快一些,及时通风,快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砖坯干燥速度,尽快入窑。码架工也要尽快把空闲的架床及时补满,做到对架棚的充分利用。这样才能提高成坯产量,尽量满足大密需要,提高红砖产量。至于护架技术和窍门会后我同大家共同探讨。现在我宣布,经过厂长批准,我们车间改变以前的管理方式。首先,更改作息时间。由于早晚撂放草帘子,明天开始采取自由工作时间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护架工自主选择劳动和休息时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工作及时,又可以保证充分休息。第二,采取组长监督制度。具体是把护架二十五名工人按架棚位置分成五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这个组的工作。现在开始分组。”他按记事本上事先编好的各组组长、组员名单公布下去,并任命宋春丽为码架工组长,然后说,“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提出来。”见大家纷纷摇头,说,“既然大家没意见,位组长坐到前边来。”等几位组长坐到前排,古新宇说:“你们几位是我根据前几个月产量优选出来的。你们一定要负起责任,带动组员,把产量提上来,你们有决心吗?”五位组长都点头,表示了决心。

古新宇满意地点点头,说:“我向厂长提出这些方案,厂长十分认可。同时,厂长考虑到大家的利益,决定改善以往的奖励,让我们的劳动得到回报。现在,欢迎厂长给我们讲话。”大伙一听有好事,纷纷热烈鼓掌。

吴明站起来,止住掌声,微笑着说:“我承包这个砖厂快两年了,给工人开会还真是第一次。昨天,我和你们古主任长谈一次,觉得有必要开这个会。首先我要说的是,正因为你们的辛勤劳动,才换来厂子的利润,谢谢你们。”大家又鼓起掌。待掌声落下,吴明接着说,“刚才小古提出的不管是管理,还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批漏和不足,都十分正确,也很关键。半成品车间确实是红砖生产流程最关键的基础环节,决定着产量。正像小古说的,只有掌握护架工种的技术和决窍,提高半成品产量,才能带动大窑,多出红砖,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创造更多的利润。所以,我完全同意小古的管理方法并支持他的工作。又考虑到,既然多创了利润,就得和大家共分享。现在我宣布新的奖励办法。”他打开记事本,逐条公布,“一,原有的全厂产量第一名,奖金由一百元提高到二百元;二,原有的起额部分由每五百红砖加效益工资由一元提高到一元五角;三,五个组按月总产量选出一、二、三名。第一名组长给予奖励一百元,以下依次是八十元、六十元;四,每小组第一名,奖励五十元;五,码架工效益工资由每五百块砖坯一元提高到一元五角,组长在产量与上月相比提高10%以上,奖励一百元;六,以上各项奖金可同时累计获得。大家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工人们一齐兴奋地高声回答,掌声更加热烈。

吴明把记有奖励办法的一页撕下,交给会计,说:“如果条件满足,下个月的工资按新的奖励方案执行。”会计点头接过去,夹在文件夹内。

古新宇看着工人们脸上流溢的喜色,十分高兴。不过,他也感到了压力,便对全体工人说:“厂长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实惠,我们就不能辜负厂长的厚望,努力工作,把产量提上去。我向厂长下了保证,所有奖励兑现前提是,必须把产量提高10%以上,否则不但什么都没有,还里查清原因,追查责任,在平时,我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论爷们,哥姐们都行。可一旦涉及工作,就必须严肃认真,不能有丝毫马虎。如果发现谁有应付工作、混水摸鱼的表现,对不起,该罚的罚,严重的该辞退的辞退,绝不姑息,也不讲请面。”说完,问吴明,“厂长,还有事儿吗?”

吴明点点头,对工人说:“小古是我提上来的,他说的等于我说的,你们要积极配合他的工作。如果有谁不服从管理,影响他的工作,我绝不答应,只好请你走人.当然,我相倍大能跟着他好好干,取得好的效果,把奖励拿到手。散会!”全场又响起一片掌声。

会后,吴明把汪世海叫到办公室,叫他坐下,递给他一杯水。

汪世海问:“厂长,咋突然给工人加奖励了呢?”

吴明说:“是小古提出来的。”

“他提出来的?”汪世疑惑地问,“会上他不说你决定的吗?”

吴明笑笑说:“他这个小鬼头,精着呢!把事儿办了,又给我脸上帖了金。”又点点头,“他真挺会干事儿。”

汪世海也点头:“还真别说,别看他小小年纪,讲起话头头是道。”

嗯!“关明说,”我承包砖厂两年了,也知道干坯供不上大窑的现象,却只想扩大面积。小古却发现了根本原因。他有这方面能力我也没想到,小小年纪很难得。”

让世海点点头,又咂下嘴:“可这得多出不少工资吧?”

吴明摆下手:“我敢说,下个月产量提高不止10%,意味养利润增加四至五万。昨天我算了一笔帐,奖励加起来不会超达一万。”

让世海笑笑:“我还真不会算,这么说还是划算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