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之小孩才做选择,成人我都要 > 第91章 先脚踏实地吧

第91章 先脚踏实地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小孩才做选择,成人我都要!

稍微收拾下,姜爱国就跟着姜鸣去了清安县城。

十点多,在安清县的中心广场下车后,姜鸣提议:“去商场里面看看西装吧。”

姜爱国一愣:“你要穿?”

姜鸣摇摇头:“昨晚说好了要买给你的,要不然我们就不来了。”

“你身上这身穿了好几年了,买两套新的吧。”

“不买、不买,浪费这个 钱干嘛。”

姜鸣也不多说,直接走到前面。

姜爱国无奈地跟在后面。

去了清安县唯一一个,凑合凑合算得上商城的地方,没有什么品牌入驻,最多的就是本地商户卖东西,但这边的服装比外面的门面贵上许多。

例如外面服装城的短袖,一件可能二三十就能买到,但是在这边需要好几百,还不能讲价。

要说是不是品质不一样,那也说不好,因为无论在哪里买,都是说不上名的牌子。

姜鸣逛了一圈,最终定下了几家店铺,带着姜爱国一一挑选,最后买下了两套西服。

说好的姜鸣买单,因此结账的时候,肯定是轮不到姜爱国的。

甚至有几次姜爱国想要问价钱的时候,,就直接被姜鸣给打断了。

两套西装一共花了三千八。

不舍了几分钟,从万豪出来的时候,姜爱国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舍不得归舍不得,但是儿子的孝心也是真的熨贴。

姜鸣没有在万豪买,而是去了外面的步行街上买了几套秋装。

试完衣服,在试衣镜前照镜子时,看到头发似乎长了点。

再看看姜爱国的,也不短,索性拉着姜爱国一起理发去了。

直到下午两点钟才离开县城

因为李凤英在家,没有及时去给摩托车加油,所以这次去县城,他们是坐的小面包去的。

回来时,等了一段时间不见有车,他们干脆坐上回临村的那辆小面包。

因为两个方向不一样,在临村村口下车,距离咏怀村还有大约两三里地的距离,需要步行回家。

父子俩一路弯弯绕绕,碰上了不少人。

多是临村的,主要是姜爱国认识的,大多数人姜鸣只是好像有点印象,实际是不认识了的。

有人提到他的时候,他就会礼貌的问声好,大多数时间就会在一旁装哑巴。

期间姜爱国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奉承的话听了一箩筐。

“你们爷俩上哪回来呢?洋气!”

“去县城了吧?”

“爱国真是生了个好儿子,读书又厉害,还会赚钱。”

能让父母脸上有光,姜鸣也是高兴。

很多时候,这也是努力的意义之一。

有句话说的好,前三十年看夫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年岁不大的姜鸣有了一点资格,能让旁人看在他的优秀上,对姜爱国和李凤英多几分敬重,他该高兴。

“难怪你们这么大半天才回来,小鸣,这又是你带你把去搞的吧?”

看到姜爱国换了发型,还修了胡子,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她就又些吃味。

“要么说父子俩亲,跟我去的时候就知道去网吧。”

姜爱国笑呵呵的,看上去老实巴交道:“小鸣说头发长了要理一下,就带上我了。”

因为姜鸣没有换发型,只是稍微理了理头发,所以李凤英没看出来。

反而是姜爱国的造型区别很大。

不过,关于父母相处的事,姜鸣想来只当观众,不吱声的。

“看看,都买了什么衣服。”

“买了西装啊?这个料子好,摸起来顺服,花了多少钱?”

姜爱国:“我不清楚。”

姜鸣:“不多。”

这种时候,只需要把价格对半砍就对了,但是算下来还是不少,于是轻轻一句话带过。

下午,姜鸣在院子里找了个阳光正好的地方晒太阳,翻着手机看新闻。

翻看着花花绿绿界面,什么乱七八糟的新闻都有。

只不过,当看到某个东西时,姜鸣忽然一顿,继而眼前一亮。

“比特币白皮书出来了!”

姜鸣心中暗自思索,需要准备准备了……

就在昨天,密码学极客在密码朋克网站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现金系统》,后来被称为比特币白皮书。

北京时间11月1日,也就是今天,姜鸣才看到消息。

比特币概念正式诞生。

在姜鸣的了解中,2009年1月3日,中本聪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

创世区块,然后获得了50个比特币的奖励。

他也了解到,第一笔比特币的货币交易发生在2010年5月。

一个程序员用个比特币购买了两块披萨……

所以,姜鸣现在有足够的时间,在早期阶段攒下来一笔比特币。

无论是自己买个电脑挖矿也好,交易也好,总之,他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攒下5万个比特币,上不封顶。

等到2017年,每个比特币的价格超过10万人民币的时候,这将会变成一笔足以震惊多数人的财富。

“唉!先不要想这些没有什么卵用的。”

往下翻新闻,根据自己前世的见闻和后来练出来的眼光,姜鸣能看得出来,现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甚至比他曾经认识到的还要差一些。

索性拍拍屁股,不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回屋去。

屋里,李凤英和姜爱国正在聊着村里人的琐屑。

姜鸣坐下,打断道:“爸、妈,关于盖房子的事,你们考虑得怎样了?”

这才是眼下最需要关心的事。

李凤英看了姜爱国一眼:“我们都听你的。”

“不过我和你爸都不明白,盖什么房子能要四五十万。”

“盖别墅也花不了这么多吧。”

按照李凤英的思维,或者说,按照这个时代的父辈农村人来说,在自己村里,土堆堆上盖个房子,十万块钱顶天了。

本身,在他们咏怀就没有几户人家有这个钱的。

就算是建别墅,但是用料也差不多的吧。

姜鸣不慌不忙解释:“多准备总比以后少了好。”

又说了几个细节,李凤英时不时表示认可。

姜爱国基本上没有发表意见,只是听着姜鸣和李凤英讲。

姜鸣接着说:“图纸我已经请人设计了,预计15个工作日左右出来。”

“爸妈,先说一下,为了防止有人眼红举报,咱要先去镇上把宅基地批文拿到手……”

“去跟外公外婆说说,请外公来我们家开个罗盘,看好朝向,该填平的填平。”

“钱的事情不用担心,这个月的稿费到账后,我们至少有三十多万了,等确定下来设计稿,那时候差不多也有五十万了……”

“……”

姜爱国和李凤英听着姜鸣有条不紊的把计划和安排一条条的分析出来,感慨。

不知不觉间,那个令他们头疼的儿子竟然长这么大了。

想起什么,李凤英嘴上又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