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奏折分你一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
二月底,整个长安城都被一件大事吸引了目光,无他,一年一度的春闱要开始了。
全国的少年俊才都齐聚在京城,等待三月初三的科试。
和后世专攻八股不同,唐朝科举的考试科目五花八门,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余种。
其中人数最多,最受重视的便是明经和进士两科。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墨义,相比之下,进士科要难得多,因此当时便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李治近来也很忙,之前的冷宫失火暂时以意外盖棺论定,虽然追查之事暂且搁置,但丽竞门在宫内宫外的眼线都动了起来,针对其中的关键人物,一张大网已经逐渐铺开。
好在,最近也有好消息传来,曲辕犁成功做出来了,李治下令先在司农寺下辖的屯田试用,观察效果再行推广。
此外,军器监成功掌握了冷锻之法,新式的盔甲已经做出来一批。
这日,李治把久未进宫的李积宣了进来,就在御马场上,左右各放了一个真人大小的泥人,上面都穿了全副的盔甲。
“陛下,这是?”
李治并不忙着解惑,而是递过一把弓箭,“听闻英国公膂力过人、百步穿杨,这两具泥人距此五十步左右,英国公可试射一下。”
虽然有些不解,但李积还是接过角弓,手臂发力,将弓拉成满月状。紧接着,手指一松,箭矢离弦而去,精铁制成的箭头穿过风声,以雷霆之势直直射入盔甲之内,箭尾的白羽还在微微颤动。
“好!”
李治击节赞叹,“英国公果真宝刀未老,接下来试试这边吧。”
又一支白羽箭被搭上了弓弦,锋利的箭头在阳光下泛起金属色的亮光,“咻”地一声划破空气,紧接着金石铿然之声响起。“珰”!只见那支箭在与铠甲相撞后,被反弹了一下就落了地。
李积放下弓,虎眸睁大,充斥着不可思议。
“英国公,不如近前看看。”
他三步并作两步过去,只见左边的盔甲就是大唐军队常用的细鳞甲,而右边的盔甲,整体呈青黑色,甲片又薄又光亮,末端还留着凸出来的一小片,甲片之间用麂皮连接。
“恕老臣眼拙,敢问陛下,这是何种盔甲?竟如此柔薄坚韧?”
李治淡淡一笑,“此甲是军器监用冷锻之法锻造的,比一般的甲片薄了三分之二,但坚韧程度却提高不止一倍。”
李积绕着圈,上下左右仔细端详了一番,末了说道:“陛下,臣还想再试一次。”
“英国公轻便。”
这次他换了长弓,弓弦被拉开到极限,李积双目微眯,几息后骤然松手,这次弓箭破空射进了冷锻甲内!
一旁观战的李治脸色微变,等过去查看时才发现,原来那箭头正好射进了甲片的小钻孔之内。李积拔下箭一看,只见箭头卡在钻孔里,尖端被钻孔所刮,竟反卷了起来。
再脱下盔甲一看,只见刚才箭射中的位置,只在泥人身上留下一个浅浅的痕迹,并没有穿透。
“启禀陛下,刚才老臣是凭借目力和经验,才堪堪将箭射入钻孔,未想竟未伤其分毫。此甲竟能坚硬如此,连臣也要甘拜下风。”
“英国公过谦了,百步穿杨名不虚传,朕今日也是大饱眼福。”
李治龙颜大悦,“有你亲自检验,看来这冷锻甲的确非同凡响,不如就请英国公为此甲取个名字吧。”
李积这次没有推辞,身为带兵之人,自然知道一副好的盔甲可以大大减少士卒的伤亡概率。
他又惊又喜,沉吟半晌道:“臣见此甲光亮莹彻、寒气逼人,不如,就命为‘寒光甲’!”
“寒光甲?好!有了这寒光甲,相信我大唐将士会更加所向披靡,无所畏惧!”
看着年轻的帝王踌躇满志的笑容,李积恍了恍神,再次生出得遇明主之感。
“陛下圣明,我大唐必将荡平四海,千秋万代!”
李治微微笑了起来,摆摆手道:“千秋万代朕不敢想,只愿在朕有生之年,国泰民安,给大唐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陛下年轻虽轻,但志向远大,反观自己活了半辈子,却只想保全自身和家族,李积也不免有些自惭形秽。
“臣虽年迈,但若陛下有所驱使,臣愿肝脑涂地,以尽犬马之劳。”
“有英国公这句话,朕心甚慰。”
李治知道,想要彻底收服这头老狐狸,来日方长,现在不妨趁机讨点利息。
“上次田猎,你的长孙李敬业得了第二,朕还赏赐了他。好些日子不见,不知他在忙些什么?”
“这孩子随了臣,读书一般,就一身武艺还能看得过眼。如今也不爱去读书,整日在家淘气。”
“既如此,金吾卫还缺一个左翊中郎将,不如让他来磨炼一下,英国公觉得如何?”
金吾卫是大唐十六卫之一,乃天子亲卫,掌宫中及京城警戒,地位非同一般,授官之人皆为圣上心腹。
李积明白,一旦让李敬业进金吾卫做了中郎将,便是彻底表明了态度。但他只犹豫了短短一瞬,便行礼谢恩道:“多谢陛下栽培,老臣代孙儿领旨谢恩!”
李治心情大好,一直等到了承香殿,脸上的笑也没断过。
直到萧筱指着后面抬过来的奏章惊讶道:“陛下今天的折子还剩这么多?”
他的笑容才垮了下去。
皇帝苦,皇帝累,皇帝天天看到眼花,写到手麻~~
总不能光自己受苦,不是盟友吗?来,奏折分你一半!
“还是和之前一样,咱们分工合作。”
萧筱就知道没什么好事,她认命地走过去,“陛下,今儿的折子怎么格外多?”
“这不还有几天就是春闱了,礼部、吏部、翰林院都忙的不行,所以上奏的事情格外多。”
“春闱?”萧筱好奇道,“陛下,大唐每年科举取士多少人?”
“所有科目都加起来,不到千人。”
这么少?
“那进士科呢?”
李治抬头看她一眼,“进士科最难,每年赶考士子过千人,但取中者百之一二吧。”
1%-2%?这么恐怖的录取率吗?
后世被成为“中华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好歹还有13%的通过率。
唐朝这科举,都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这是空中走钢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