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蜉行录 > 第398章 城破突围

第398章 城破突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蜉行录!

弥城。

卫世忠站在南城门的城头,看着下面的敌军。

自上次敌军攻城之后,味州卫和宁州卫便一同进军,驻扎南城门外,负责进攻南门。

这几日叛军虽然天天出来叫阵,也派兵来攻,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卫世忠看得出来,叛军势大,沐恩、萧玉郎都是有勇有谋,更有上次风长生三拳破了巨门阵,叛军如果动真格的,还真不容易守得住。

如今这情形,不知道沐恩和萧玉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心中不安,从最近收到的各地军报来看。

大理城卫世靖那里暂时无碍,却也支撑不了太久。

岭西周缨那里,牵制住了象国大军,想要抽身,也不可能。

岭东张信素来阳奉阴违,岭东兵力也不多,还要防备山越部,所以根本指望不上。

剩下近处的蜀州、湘州,乃至荆州,要么在防备梦国,要么在协助进攻渝州。

陈渠、陈祖光父子打了几场败仗,士气低落,却不肯撤军,搞得整个西南都不得轻松。

卫世忠忽然想到,恐怕不会这么巧,风氏、象国、鬼门,三家同时作乱,难道他们有勾结?

这就对了,怪不得沐恩、萧玉郎敢带一千人入滇州,即便沐氏的余威尚在,这也基本相当于是空手夺滇州了,若非有象国和鬼门策应,他们不敢这么毫无顾虑。

想到这里,卫世忠如坠冰窟,若是果真如此,恐怕这三家还有后手来阻挡云国救援,难道是梦国?

梦国即便什么都不做,已经牵制了蜀州部分兵力和湘州全部兵力。

卫世忠不由得苦笑,自己成了困兽,莫说夺回滇州,就是要保住一家老小也不容易。

不过他手里还有最后一招。

之前因为他是镇南侯,想要处处周全,这便是落了下风,若不改变,必然落败。

他可不想坐以待毙,此刻他换了想法,就当这滇州是无主之地,强者得之。

弥城可以不要,象国可以不管,但是他必须要打败沐恩,杀了风长生,平息叛乱。

只要做到这些,弥城自然还是他的,象国就算入侵,他也有信心再把他们赶走。

想到这里,他终于下定决心,立刻下到城关,写了军令,命红州的最后两万边军,留下五千人驻守,剩下全部赶来救援。

到了夜半,十只信鸽带着相同的书信,陆续放飞天空,向红州而去。

次日清晨,驻守红州的两位将官,红州军参将魏吉和濮州军参将秦亮,在红河城关之中商议此事。

魏吉是武德侯魏训的族弟,乃是太平帝安插在滇州的眼线。

而秦亮是卫世忠夫人秦红玉的族兄,乃是卫世忠的嫡系。

二人跟随卫世忠征战多年,立下过赫赫战功,卫世忠将二人安置在边境,一是二人对云国忠心,二者是让他们互相牵制。

二人对此也心知肚明。

魏吉先来开口道:“秦将军,你怎么看?”

秦亮道:“我等自然要火速救援弥城。”

魏吉道:“留谁驻守?”

秦亮道:“我部下游击将军普善坚毅勇猛,可担此重任。”

魏吉点头,此事就此定下。

当日整备军马,向北进发。

一路上二人所见,府县已经大乱。

本来滇州边镇全凭军队震慑地方,玄门势力虽然并不强大,然而商人乡绅依然为富不仁,暗中仍是玄门爪牙。

闭城封道之下,百姓民不聊生,若有军队震慑,乃相安无事,如今叛军围城,地方立刻大乱,流寇四起,攻击官府驿站,杀官员,劫官仓者,比比皆是。

魏吉和秦亮率军日夜兼程,无力肃清流寇,只将遇到的几撮击溃,四日后到达宁州。

此地已经靠近弥城,流寇不敢放肆,一切尚在官府控制之下。

军中粮草告罄,魏吉和秦亮带一千兵士,入城找知府索要粮草。

知府搪塞:“城中官仓已经无粮。”

魏吉道:“你可知我军是去救援弥城,若侯爷有什么不测,你这宁州城还保得住么?”

知府道:“前些日子,侯爷率军驻扎在城外军营,已经消耗许多,于溪反叛,又洗劫一次,虽然余下一些,却也所剩无几,这几日为了安抚城中百姓,已经全部售出。”

秦亮当即拔剑,架在知府脖子上道:“筹措粮草是你地方官员分内之事,官仓没有,就用你们的私仓,总是我军必须带足粮草,若是没有,不如我先杀了你,免得你落入贼寇之手。”

知府骇然,随即道:“我家中存粮百石,都可以献给二位将军,官员们凑凑,总计凑个几万斤粮食不在话下。”

魏吉道:“知府大人可要慎言,粮食可不是给我们二人的,而是给供应军队,救援弥城,乃是为了大云国所献。”

知府道:“是是是!”

魏吉道:“你们官员的粮食先聚在官仓,算我借的,暂时不动,召集城中商人大户,先借他们粮食,我军带走,官仓粮食以备后续供应。”

知府道:“就按将军说的办。”

随后知府以衙门名义,召集城中富商大户,言明借粮之事,他们自然心中不愿,奈何有军队明火执仗在侧,他们不敢不从,便在当日凑够数万斤粮食。

次日,腊月初一,魏吉和秦亮在城中留下濮州军一千士兵督运粮草,命其他一万四千名军士每人自带三日口粮,向北开拔。

当日中午,行到一半路程,将士们埋锅造饭。

魏吉和秦亮在帐中用饭。

秦亮道:“前方五十里就到弥城,我方可徐徐进军,夜半赶到弥城外围,偷袭南城门外叛军,侯爷在城中与我方里应外合,大事可定。”

魏吉道:“秦将军所言极是,我等自当杀敌报国,不负朝廷所托。”

秦亮点头,随即大口吃饭。

吃到一半,秦亮忽然感觉浑身无力,骇然道:“饭中有毒。”

接着看向魏吉,却见魏吉浑然无视。

秦亮大怒:“魏吉,你害我。”

魏吉道:“你不要激动,否则毒发更快。”

这时帐外一阵骚乱。

秦亮猜测是红州军在诛杀濮州军将官,他大声质问魏吉:“你敢与叛军勾结,为何?侯爷可曾薄待你?大云可曾薄待你?”

魏吉道:“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不错,我就是虞达虞夫子所创江海阁中的一员,我魏氏本是炎朝将门,只因我姑妈嫁给龙霸,一族便被裹挟,助龙氏篡位,我岂能甘心,这就是我这么做的理由。”

秦亮大怒,抽刀与斩杀魏吉,奈何身体无力,长剑脱手。

魏吉道:“合欢门的毒,你这境界,解不了,相识一场,我亲自送你上路。”

说罢抽剑,一剑斩下秦亮头颅。

魏吉提着头颅,出了大帐。

帐外一片骚乱,濮州军将官已经全部被斩杀,剩下四千濮州士兵被一万红州士兵团团围住。

魏吉大喝道:“秦亮已死,愿追随我,拥立风氏,复兴炎国者,活,追随云国,作恶多端者,死!”

濮州军士兵当即丢下兵器,道:“愿追随将军。”

当日以及按之前部署行军。

夜半,到了弥城南城外不远。

魏吉当即命士兵带上火把,冲入军营,开始放火,同时大声呼喊。

营中兵士早就撤走,埋伏在附近。

卫世忠在城头上,见敌方军营起火,杀声震天,大喜道:“边军来也。”

旋即下令打开城门,他亲自带一万人冲出,急奔南方军营而去。

到了营中,才发觉空无一人,也没有一具尸首。

卫世忠心道:“不好,中计。”

当即命令军队撤回。

就在这时,前方魏吉带兵杀到,两侧曲岩、于溪带兵杀到,再看退路,已经被萧玉郎、风长生带领一万乌蛮士兵堵死。

卫世忠当即带兵往南杀去。

眼看南侧防线无法突破,卫世忠带兵转向西门。

西门正是沐恩、韩松带领一万熟白蛮军队封锁。

这时城中大门洞开,卫绍带兵杀出。

双方在城外展开肉搏。

其他两处城门,得知战况,卫霆、卫擒豹各自亲率五千士兵出城接应。

一场大战,直杀到天亮。

卫世忠三万大军,剩下不到两万退入城中。

城外几路兵马,也各有伤亡,其中蛮人两部伤亡稍重。

此时城中总计两万五千士兵。

城外段佑年部一万五千人,杨莫罗各有一万三千人。

魏吉、曲岩、于溪共计两万两千人。

如此变成五万叛军包围两万五的官军。

卫世忠万没想到,魏吉竟然反叛。

他与卫霆、卫绍、卫擒虎及其他将官商议,此后如何行事。

卫霆怒道:“我等跟他们拼了。”

卫世忠道:“不可意气用事。”

卫绍道:“如今敌方势大,我们坚守待援。”

卫世忠道:“我若猜的不错,叛军没有大举进攻,就是在等我的调兵命令,若非如此,魏吉不会那么容易杀了秦亮,如今叛军再无后顾之忧,昨夜战罢,今日休整,明日必将开始大举攻城。”

卫擒豹道:“那大理城也危在旦夕。”

卫世忠道:“不错,今夜我们就往西突围,千里奔袭,救援大理,然后从大理北撤进入蜀州。”

卫绍道:“城中家眷如何处置?”

卫世忠道:“你带三千士兵,和你母亲保护家眷,向北,经段佑年领地进入蜀州。”

卫绍道:“父侯,这怎么能行?”

卫世忠道:“将官家眷若不妥善安置,军心必然大乱,我军成败,就在此处,你想来稳重,必须你做此事。”

卫绍听了,便道:“末将领命。”

卫世忠随即回府,与秦红玉言明一切。

秦红玉知道没有再好办法,为了保住家眷,她只能同意。

当日一切完备。

深夜,卫世忠、卫霆。卫擒豹带兵从西门杀出。

没想到城外守备松懈,他们很快攻入大营,与昨夜一样,营中无人。

卫世忠惊恐万分:“莫非又中计?”

正在这时,后方叛军杀来。

卫世忠当即命军队向西撤去,他亲自断后。

双方接战,打了一场,追兵退去,卫世忠引兵向西追上前军。

大军向西疾行。

却说沐恩、萧玉郎早就猜到卫世忠弃城西逃的心思,他们决定将卫世忠部赶往大理,一路上消耗其兵力。

段佑年、杨莫罗因为兵力损失不少,不想派兵追击想要进驻弥城休整。

萧玉郎道:“战事未定,岂可就此停下,弥城自然要占,你们双方各出五千士兵入城,其他人跟随大军,追击卫世忠。”

段佑年和杨莫罗当即同意,各留下五千士兵,他们亲自带兵跟随大军追击。

一万蛮族士兵入城之后,直接冲往镇南侯府。

他们撞开大门,进入府中,开始洗劫。

就在这时,卫绍带着三千人从各处杀出。

这些蛮族士兵虽然也很勇猛,然而脱离大军,没有霸王灵护体,战力打了折扣。

很快一万人被三千人杀得死伤惨重。

秦红玉早就带着一千亲卫,护送家眷们出城,向北行去。

战到天亮,卫绍手下士兵折损一半,蛮人也死伤近半,卫绍已经杀红了眼,他恨不得将这城中一万蛮人屠戮殆尽,这时手下将官拦下道:“将军,夫人应当已经走远,我等不可恋战。”

卫绍冷静下来,当即带兵出北城门,向秦红玉追去。

路上见到一下小股蛮人士兵的尸体,知道是秦红玉所为,当即加快行军。

次日黄昏,他们在段佑年领地外围追到秦红玉。

秦红玉见长子来到,心中石头落地,当即道:“前方有一万山夷战士布防,应当已经知道我们要过境,需要想个计策才好。”

卫绍道:“全凭母亲决断。”

秦红玉道:“我已派人探得,山夷将领家眷已经被送入主城之中,还有熟白蛮家眷,味州卫和宁州卫将官家眷,我带亲卫杀入主城,劫持城中叛军将官家眷,以作要挟,便可安然过境。”

卫绍道:“怎可让母亲行险?”

秦红玉道:“你方战罢,军士疲惫,还是我去,你务必保护好家眷。”

卫绍道:“孩儿领命。”

当夜秦红玉带一千亲卫,冲入主城,杀了守卫两千蛮人士兵,劫持全部家眷。

天亮山夷军队得到消息,从各个据点回援,围了主城。

秦红玉与叛军谈判,表示只要让他们安然过境,便会放了人质,为表诚意,可以先放熟白蛮人质。

山夷将领听见熟白蛮人质都可以先放,相信秦红玉言而有信,随即同意。

于是卫绍带一千五百名士兵,护送家眷入山,停在最后一个山寨据点。

秦红玉与一千亲卫挟持数百家眷,追上卫绍。

此地已经到了蜀州边境。

秦红玉放了山夷将领家眷,却扣留味州卫和宁州卫家眷,接着给卫绍下令:“杀了他们!”

卫绍道:“此时曲岩、于溪两部正在前方追击我军,杀了其家眷,恐怕他们反叛之心更加彻底。”

秦红玉道:“我就是要他们如此,你父亲此去凶多吉少,以后云国收复滇州之时,他们必然死战不投降。我就是要他们全部为你父亲陪葬。”

卫绍了然,遂尽数杀死两卫将官家眷。

随后与秦红玉率两千五千名军士,护送家眷进入蜀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