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30章 春榜

第30章 春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身为皇帝,刻薄寡恩,倒也不完全算是什么弊病,这也要看对谁。

毕竟人和人不一样,有人懂得知足,满足,在其位,谋其政,而有些人贪心不足,表里不一,伸手太长。

“皇爷爷,孙儿都记住了!”

老爷子点点头,倒也没多说什么,说话间也到了饭点,祖孙二人准备去吃饭。

不过,这一次没去东宫,也没去东长房,而是来到小官领饭的西长房。

由于在西长房吃饭的人太多,压根就容不下,所以并没有设置餐房,这些三品以下的官员几乎都是领了饭带回各自的衙门吃。

太上皇,皇帝驾临西长房,这可吓坏了前来排队领饭的官员和放饭的御厨,纷纷拱手行礼。

老爷子大手一挥,说道:“吃你们的,别这么臭规矩!”

说着,已经走了进去,看着有些空旷的西长房,老爷子眉头一皱,问道:“这怎么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啊,准备让咱站着吃啊!”

放饭的御厨立马放下勺子,快速小跑过来,跪在地上说道:“皇爷,万岁恕罪,小的实在不知道两位圣人驾临西长房,所以也没有提前准备……”

朱雄英开口道:“起来吧,朕和太上皇也是随意走走,赶紧去准备吧,晚上就在这吃了!”

“遵命!”

御厨惊出一身冷汗,连滚带爬的招呼人去搬桌子,拿椅子,并带人擦了好几遍,只是时间太急,上面的油污并没有擦的太干净。

老爷子倒也不嫌弃,直接坐了上去,作为贫苦出身的皇帝,不会太在意这些生活上的细节。

朱雄英也是对吃喝用度没有什么要求,自然也不会矫情。

御厨躬着身子问道:“小的斗胆问一句,皇爷,万岁想吃点什么,小的这就去准备!”

老爷子随口说道:“不用准备什么,西长房有什么就拿什么!”

御厨回头看了一眼,说道:“回皇爷,西长房只有一些粗面饼子,酱菜和稀粥,实在是委屈了二位圣人!”

老爷子虎目一瞪,说道:“废什么话,赶紧去拿,咱又不挑!”

“是!”

御厨赶紧去挑了几个品相好的饼子,盛了一碟酱菜和两碗稀粥端了过来,稀粥还是特意捞了些稠的。

“还是这粗粮更养人啊!”

老爷子掰开一块巴掌大小的饼子,将其中一半递给大孙子。

朱雄英接了过来,问道:“皇爷爷,您现在连一个饼子都吃不完啊!”

“年纪大了,本来吃的就少,吃的多,晚上肚子难受!”

老爷子咬了一口,悠悠说道:“哪能和年轻的时候似的,那拳头大小的馍,咱能一口气吃八个都不觉得饱!”

“跟着郭帅打天下那会儿,经常都是饿着肚子打仗,上了战场就是砍,砍累了就趁机找吃的,只要发现能吃的东西,就立马塞嘴里,就着地上的泥水,血水咽下去,有劲了就继续杀!”

“那个时候咱不过也是个百夫长,义军里比咱官大的人多如牛毛,打完仗那就是抢,甚至自己人为了挣点东西,刀兵相对……”

“刚开始咱不愿和一起出生入死的袍泽争什么,后来成了家,实在没办法了,也有了想法,可咱身为郭帅的义子,要是跟着抢,难免有些不合适,幸亏有一群贴心的好兄弟看出咱的为难,冯国用,花云,胡大海,还有华云龙几个人就帮着咱抢……”

回忆着往事,老爷子顿时惆怅起来,感慨道:“这几个好兄弟都走的太早了,华云龙洪武七年病故,冯国用和花云,胡大海都没熬到开国,哎……”

冯国用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大才,起兵前是结寨自保的一方豪杰。

花云勇不可挡,个人武艺相当不俗,在常遇春出来之前,都是先锋大将,投奔老爷子之前是个背剑闯荡江湖的侠客。

至于华云龙,那是个占山为王的强人!

胡大海虽然是个不通文章的大老粗,但他的部队从不乱杀人,不掠夺妇女,不焚烧房屋,又尊重读书人,刘基,宋濂,叶琛,章溢,都是他推荐上来的。

冯国用和胡大海是最可惜的两个大才!

年纪大了总喜欢怀旧,老爷子也不例外,只要一个人没什么事做,总会念叨着当年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

老爷子讲,朱雄英就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时不时插上两句,心中也能感受到乱世的残酷和热血。

“咱打下这个天下不容易啊,大孙,你要好好治理,别辜负了当年流过的血!”

老爷子吃了半块饼子,喝了一碗稀粥,缓缓站了起来,拍了拍朱雄英肩膀,郑重的叮嘱着。

“皇爷爷放心,孙儿一定会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大明盛世!”

说话间,祖孙二人走出了西长房,聊起了家常,老爷子突然问道:“你这段时间都忙啥呢,几天都不来看咱了?”

“打高丽的事,军改的筹划,还有开海的提前准备……对了,还有今年的科举!”

“自从三年前发生了南北榜案,孙儿就把殿试大考改成了分榜取士,春秋各一次,上一次是南方学子考春榜,北方学子考夏榜,以后隔一届调一次!”

“北方春榜已经结束了,这马上又要开始考南方夏场了!”

老爷子背着手,大步走着,连连点头,说道:“一场南北榜差点酿成分裂南北的大祸,分榜是对的,可以平衡南北之间的关系,这朝廷也是一样,半南半北,南人北官,北人南官,才是社稷稳定之道啊!”

朱雄英接着话题说道:“皇爷爷说的没错,包括监考官也是一样,这次南方夏榜,孙儿用的贝州先生董伦,他是北方人!”

老爷子长叹一声,说道:“可别再冒出一个刘三吾啊,再来一次南北榜,朝廷吃不消的!”

“孙儿明白!”

南北榜案对大明的稳定影响极大,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南北分裂的隐患。

在原本的历史中,老爷子已经开启了南北分榜的科举制度,不过到了建文朝,又被建文取消,恢复旧制,导致朝廷被大量南方官员掌控。

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靖难之役时,北方军民纷纷支持燕王朱棣。

老爷子突然问道:“今年春榜考的如何?”

朱雄英苦笑一声,说道:“不如上一次恩科北场,文章太过平凡,远不及韩克忠三成!”

“哎……凑合用吧!”

老爷子也颇为无奈,北方什么情况,他也清楚,说道:“看今年的南方夏榜能不能出几个治国大才!”

朱雄英琢磨一阵,如果没有记错,今年科举,确实会出几个重量级别的治国大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