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29章 老爷子的担忧

第29章 老爷子的担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傍晚,炽热的天气也变得凉快了不少,伴随着蝉鸣和少许的蛙叫,这内花园倒也不算冷清。

人走后,朱雄英扶着老爷子在园里走着,察看着精心种植的各类蔬菜瓜果。

朱雄英吃着刚摘的新鲜胡话和老爷子聊着家常。

“文珏长大了!”

老爷子感慨道:“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顽皮的孩子了,以后有你们父子在,大明至少可旺百年!”

“皇爷爷也把这孩子想的多好,他心里还是想着玩,今个那些话,也无非是别人教他的!”

老爷子缓缓摇头,说道:“不见得,这孩子从小在咱身边长大,咱比任何人都了解文珏,他是很聪慧的,只是对读书不感兴趣……”

“读书固然很重要,但身为皇帝最重要的还是心中的仁义和驭人之道,都说三岁看到大,他都十岁了,咱不会看错,文珏这孩子将来不会差的!”

朱雄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其实老爷子说的对,他这个太爷爷确实比自己这个当爹的要了解文珏,这小子几乎就没在东宫住过,即使去了东宫,也是找文坤和二丫玩。

“再看吧!”

老爷子皱着眉头,说道:“什么叫再看吧,别以为咱不知道,你最近对文坷有点好的过份了!”

“他也是你儿子,你对他好,无可厚非,咱也说不了什么,但是有些话你不能说,也不该说,文坷好读书,将来当个藩王应该是不错的!”

朱雄英淡淡一笑,他哪里不明白老爷子的意思啊,无非就是怕自己亲近文坷,从而会疏远文珏。

“皇爷爷,您老人家想多了,文珏是嫡长,是太子,外面藩王,朝中的勋贵,重臣,早都有站队东宫的心思……”

“晋王,燕王,楚王,蜀王,湘王,临安公主,宁国公主,蓝玉,李景隆,梅殷,李坚,常茂,王弼,曹震,孙恪,詹徽,张??,王钝,董伦……这些皇亲勋贵,朝廷重臣哪个不是太子党啊!”

“孙儿真要动了文珏的太子之位,不说别人,就临安姑姑……她敢直接进宫,大巴掌抽孙儿……皇爷爷,您信不信?”

“朕是皇帝不假,可要真被临安姑姑打了,那也只能吃哑巴亏!”

临安公主,那是典型的皇后太子党!

老爷子听后顿时大笑起来,说道:“你能明白这些道理就好!”

其实,老爷子压根就不怕结党,当年他都把朝廷的重臣送到东宫,教导太子朱标,鼓励所有人都成为太子党。

一样的道理,朱文坷的聪慧已经让老爷子感受到了危机,万一将来朱文珏不如朱文坷,皇帝要把朱文珏换了,而自己早已驾崩,到那时,没人给太子撑腰,又该如何了!

所以当老爷子听到很多臣子,包括藩王公主,驸马勋贵,朝廷重臣已经隐隐站队太子,心中也就默认了,这是好事。

只要支持太子的人越来越多,皇帝就不敢轻举妄动。

储君事关国本安危,绝对不是一件小事,也绝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

说着说着,祖孙二人离开了内花园,来到乾清宫大殿。

老爷子端起茶杯,吹了吹飘在上面的茶叶,到了嘴边又放了下来,突然问道:“高丽那边,打到哪了?”

“前一阵子,曹国公押送粮草回京,说他儿子李辰率领一万兵马,天亮进攻定州,仅用了一盏茶的工夫,就攻破了城池,定州城守将投降,明军无一伤亡,堪称征东第一大捷!”

老爷子听后顿时愣住了,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李辰……就那个不务正业,当侍卫都嫌累,不学无术的败家子,兵不血刃下定州,没搞错吧!”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兵部的军报和曹国公说的差不多,不会有假,应该是他爹指点的,不管怎么样,没死一人就拿下城池,总会是好事!”

“现在征东大军都在传着,说李辰被他爷爷李文忠附体了,哈哈……”

老爷子笑骂道:“去他娘的吧,净瞎扯淡!”

朱雄英感慨道:“如果后面的战事都能如此顺利,李辰要真有这个本事,朝廷再赐他们家一个父子同爵,也没什么!”

老爷子喝着茶水,笑道:“就怕那小子是瞎猫碰个死耗子,误打误撞碰上了!”

朱雄英笑道:“能碰上也是一种本事,多碰几次,这军功也够封个爵位了!”

这说的倒是实话,永兴皇帝对封赏从来不吝啬,每一次打仗,都有很多武将拿到了爵位。

这一次打完高丽,又会多出一大批公侯伯爵。

老爷子突然问道:“蓝玉那个混账东西又闯祸了是吧?”

朱雄英抿了抿嘴,说道:“一些小事罢了,也不算什么!”

老爷子骤然骂道:“小事……公然包庇犯罪的勋贵,辱骂监军,违抗圣意,这还算小事?”

“这狗东西他到死都改不了身上的野性,一旦离开你的眼皮子底下,那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自己想干啥就干啥,这几年闯了这么多祸,还是死性不改,哼!”

朱雄英劝道:“孙儿已经处理了!”

老爷子愤愤道:“你给他留脸,把这事盖过去,他心里还糊涂着呢,说不定还埋怨你刻薄寡恩!”

朱雄英坦然道:“不至于,蓝玉还是忠心朝廷的!”

“那是!”

老爷子冷声道:“他要再没点忠心,还留着他做甚,就凭他做的那些屁事,咱早把他剁了喂狗了!”

眼看老爷子越说越生气,朱雄英连忙劝道:“皇爷爷,您就别跟着操心了,孙儿心里都有数!”

“咱提醒你一句,蓝玉这个人记吃不记打,永远都不长记性,蹬鼻子上脸,永远都不能给他好脸看!”

朱雄英连连点头,说道:“皇爷爷放心吧,孙儿都记住了!”

说完,又趁机问道:“皇爷爷,您说此次征讨高丽,孙儿约法三章,为了几个高丽百姓而大开杀戒,处死二十多个勋贵子弟,是对还是错?”

老爷子喝着茶水,悠悠说道:“正所谓,蛮夷畏武而不畏德,不过,高丽世受华夏影响,国内也以穿汉服,说汉话为荣,由此可见,他们倒也不算什么蛮夷!”

“既然有崇尚天朝之心,若是大开杀戒,反倒会激起没必要的动荡,得不偿失,你做的是对的!”

“那些无法无天的勋贵子弟也该治治了,实在不行,搞军改,再杀一批,省的给他们老子丢人,也少给朝廷添麻烦!”

朱雄英缓缓摇头,说道:“那孙儿就真的成了刻薄寡恩之君了!”

老爷子突然严肃道:“皇帝理当刻薄寡恩,那秦始皇,汉武帝,哪个不是如此,即便是人人称颂的汉文帝,也是一样,你要想当个合格的皇帝亦是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