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存亡之秋 > 第三章 帝王术各取所长

第三章 帝王术各取所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存亡之秋!

吴国建业。汉国使者驿馆。

汉国使者李密、常忌与吴国君臣之间,经过多日的宴会交谈后,二人决定归国。

此时一间房中。

常忌走到李密房间,道:“李使者,还没休息吧。”

坐在床边的李密道:“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想对你说。”

常忌关上房门,坐下后,道:“请讲。”

李密道:“明日你我二人就要返回汉国,你认为吴国多久会派使者来我国。”

常忌想了片刻,道:“我观吴国新君,虽没有大皇帝之伟岸,但他能清除权臣,重视教育,开辟农桑,也不失为明主。这样的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我离开后,他一定会马上派人出使我国。”

李密点了点头,道:“希望如你所言。第一次来吴国,各地有所参观,你感觉这个吴国怎么样呢?”

常忌道:“从军事上来讲,吴国的战船堪称雄壮,一艘大船能装三千人,而能装上百人的船更有千计,所以水战占有优势。从经济上来讲,吴国的人口大约是我国的两倍余,人多而重视农业,你我所见的屯田就有十余处,盛产铜铁,能制造出大量的刀剑与铁钱。从政治上来讲,吴国虽有北伐之心,但因国力有限,多年未有斩获。吴国对于我国的态度,只要你不打我荆州的主意,只要你主力一心北伐,那我吴国就可以和你联合,至于我吴国能否击败魏国?先考虑自保,再坐等天时。”

李密道:“你分析得挺有道理,无论军事、经济与政治,你几乎把吴国看透了,看来下次出使吴国的正使人选,非你莫属了。”

常忌挥了挥手,笑道:“哪里哪里,我只是随便说说,你过奖了。”

第二日,成都。

皇宫大殿前的两座石犀牛,肃穆与庄重,高深与莫测,而整座皇宫则笼罩在一种特殊的气氛中。

只见黄门官道:“上朝!”百官进入宫殿。

黄皓将呈上来的的军需账表拿给刘禅,刘禅大略一遍,放在案几,道:“这军事开支,常年居高。董爱卿啊。”

董厥出列,道:“臣在!”

刘禅道:“吾想问一下卿,国库收入的钱粮物资比之去年是否有增加。”

董厥道:“陛下,虽然今年没有对外战争和内乱,但因国家人口并没有得到增长,男丁数量有限,所以田亩收成基本维持在去年水平,盐铁黄金绸布等物资也没有明显增加。”

刘禅听后不满,道:“那国家有没有办法增加国库的收入呢?”

董厥道:“现在养的军士官吏太多,国弱而民少,所以臣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刘禅看着姜维,道:“姜爱卿,卿可有办法增加国库钱粮?”

姜维道:“陛下,刚才尚书令说我国军士官吏太多,或许是想让更多的人回到田地务农和其他行业中,从而达到增产粮食和其他物资。”

刘禅道:“那依卿之见,是否应该如此?”

姜维道:“我国虽然人少,但军队并不富裕。国家刚建立时,有军二十万之众,如今只有十万,几乎是当时的一半。而人口并没有减少一半,反而还稍有增加。所以臣认为,军队的人数并不是最大的问题。而且平时除了必要的操练,大部分时间军士也都会参与屯田,不会影响日常农务。至于官吏,如今全国官吏达到四万,这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刘禅道:“四万官吏说明了什么问题?”

姜维道:“官吏是要拿官俸的,大官下面有小官,大官小官都有自己的家族,家族里又有仆役、家丁。而仆役、家丁多了,反而使国家失去了很多应该登记的人口和应该获得的税收。”

刘禅点了点头,道:“卿说得不无道理,但是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谯大夫啊,你来说说,怎么看大将军说的这个问题。”

谯周出列,道:“陛下,刚才姜大将军所言,老臣认为有一定道理。如今汉国国力已经这样,就像天意一样,老臣为此长感忧虑,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谯周说后便退了回去。他这表现让刘禅有些惊讶。

董厥道:“所以无论是军士还是官吏,我汉国的负担都不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想出更好的主意。”

等到退朝,刘禅让姜维、董厥、诸葛瞻、樊建、张绍五人留了下来,看来他有一些话想对他们说。

众人退后,刘禅看着身前的五人,皱起眉头,久久不语。

见这情景,黄皓走来道:“各位将军可能不知,陛下已经两日没睡好觉了。”

众人一听皆惊,姜维道:“陛下,要保重龙体呢。”

董厥道:“陛下,两日没休息好,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事。”

刘禅勉强撑起身子,道:“是啊,吾确实是因事没休息好,所以今日请各位爱卿留下,帮忙疏通一下。”

樊建道:“陛下今日看了大将军的军需上表,是否也因此产生困扰。”

刘禅道:“这确实是个问题,但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张绍道:“陛下一定在想着如何振兴国家。”

刘禅道:“张爱卿说得没错,自从先帝创业以来,除了丞相为本国平定南方,开辟阴平、武都二郡之外,本国还未取得什么收获,如此困局何时才能改变。”

诸葛瞻道:“陛下,臣当学父辈,为汉室尽忠,为陛下分忧。”

刘禅道:“吾明白卿的忠诚。”

刘禅站起来,走到众人身前,道:“明年就是景耀四年了,大将军年满六十,尚书令年纪也不小,这个尚书台的工作,你二人看看能否让于后贤。”

见刘禅这么说,姜维和董厥感到惊讶,却又很快明白了他的用意。

刘禅所说的后贤,就是指的诸葛瞻。诸葛瞻在民间威望极高,在朝中最被期待,又是当朝驸马,且与宦官之间打通了关系,看来明年升迁职务,已经是很现实的事了。

如此一来,姜维和董厥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姜维道:“臣听命于陛下。”

董厥道:“老臣服从安排。”

刘禅让黄皓拿出诏令,黄皓准备念,却被刘禅阻止,刘禅道:“五位爱卿,或许这件事对于诸位而言有些突然,却是吾思索很久之事,为了这个国家,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而现在是时候了。”于是刘禅向黄皓示意。

黄皓念道:“尚书令董厥,任职两年功劳卓着,明年起迁为辅国大将军。”

董厥道:“臣董厥,谢陛下隆恩。”

黄皓道:“侍中樊建,常为朕解忧排难,明年起迁为尚书令。”

樊建道:“臣樊建,谢陛下隆恩。”

黄皓道:“尚书仆射诸葛瞻,为国竭尽忠诚,又深得民望,明年起迁为行都护卫将军。”

诸葛瞻道:“臣诸葛瞻,谢陛下隆恩。”

黄皓道:“侍中张绍,勤劳夙夜,孜孜不倦,明年起迁为尚书仆射。”

张绍出列道:“臣张绍,谢陛下隆恩。”

黄皓念过,刘禅看着众人道:“就先这样吧,以后治军交由大将军姜爱卿,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爱卿、辅国大将军董爱卿和尚书令樊爱卿共录尚书事。”

姜维等五人道:“臣等遵令!”

刘禅又看着黄皓,道:“黄爱卿,现在轮到汝了,汝服侍吾已久,明年加任奉车都尉,之前的奉车都尉卫继迁为大尚书。”

黄皓赶紧跪下,道:“老仆感谢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黄皓起身,刘禅站起来,走到众人身前,道:“吾已经五十多岁了,时间已经不多,这样的安排确实是为了长久考虑,没有半点私念。如果诸位爱卿还有什么疑虑,现在可以提出来。”

见众人皆没说话,刘禅对诸葛瞻道:“思远啊,卿现在责任大了,卿可明白。”

诸葛瞻道:“臣感谢陛下栽培,一定努力报国不负陛下重托。”

刘禅道:“今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多请教董爱卿和樊爱卿,他二人可是跟着你父亲一路过来的当朝老臣呢。”

诸葛瞻道:“臣明白,臣一定会多向二位老臣请教。”

刘禅看着众人,道:“众卿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姜维出列道:“陛下,老臣在成都治军超过两年,希望明年能去汉中整顿军务,屯田养兵。”

刘禅道:“这个不急,大将军前些年太辛苦了,可以在成都再休整二三年不迟。”

姜维坚持道:“陛下刚才说过明年臣就满六十,臣头发都白了大片,也不知还能带几年兵,还能不能看到光复长安。臣是一个军人,军人不在前线,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常年休息对于一名军人来说就是一种不幸与遗憾。还望陛下准许老臣明年到汉中练兵,等待时机。”

见姜维态度坚决,刘禅有些为难,又看着其他人,道:“诸位爱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众人皆长时无语,最后还是董厥站出来,道:“陛下,不如就随了大将军吧。”

刘禅道:“那行,既然董爱卿这么说,其他爱卿也没有不同意见,等明年开春之后,姜爱卿就去汉中整顿军务。”

姜维道:“臣遵令,谢陛下。”

之后,五人退朝。

今日,皇帝刘禅这么一出,使得这个国家自景耀元年姜维从前线返回之后的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

刘禅为何要这么安排?难道真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要给未来做规划吗?不全是,理由?

那是因为刘禅对于景耀年间,以姜维和董厥为首的领导班子不那么满意,而对诸葛瞻、樊建、张绍等人抱有希望。他不好明显的去撤职削权,便如此安排来改变现状。

而这样的改变,很明显获利最大的是诸葛瞻,影响最大的是姜维,为何这么说。

因为诸葛瞻从侍中到尚书仆射再到行都护卫将军,官升两级,且从名义上统领成都八千羽林军。

而姜维,虽然皇帝在景耀元年恢复了他的大将军职位,但自己除了练兵还是练兵,在内政上的表现越发微弱,或许唯一的贡献就是追谥已故将军时提到了赵云。

另外董厥从尚书仆射到尚书令再到辅国大将军。樊建从校尉到侍中再到尚书令。张绍从侍中到尚书仆射。黄皓从黄门令到中常侍再加奉车都尉。

同僚的权力在逐渐增大,自己的权力越来越有限,这让姜维非常困惑,所以刚才在朝堂之上,姜维立即提出去去汉中整顿军务。

他这样的行为,究竟是对与不对,该与不该,姜维本身情愿或不太情愿,这都是根据时代变化而寻求的改变。

从此,姜维负责治军。诸葛瞻、董厥、樊建三人统领国事。黄皓以中常侍加奉车都尉继续留在皇帝身边。

如此一看,刘禅这样的安排也颇有帝王之术,能平衡各方势力,各取所长,为我所用。

吴国建业长江江岸边。

今日汉国使者就要离开吴国,吴帝孙休让左将军张布、镇军将军陆抗负责送行。

看着前方的使船,李密转过身来,道:“再次感谢吴国君臣的盛情款待,已到岸边,我即将归国复命,还请诸位留步。”

常忌道:“感谢二位将军送行,希望贵国早日派出使者出使我国。”

张布道:“李使者,常使者,短暂的相会,非凡的意义。二位请放心,我国一定会遵守盟约,早日派出使者。”

陆抗道:“我国在荆州扬州对抗魏国,贵国的陇西汉中对抗魏国,让魏国东西两顾,疲惫不堪,大事早晚必成。”

李密道:“那好,就此别过,再次感谢二位!”

常忌道:“感谢,告辞!”

张布道:“恕不远送,一路顺利!”

陆抗道:“告辞,后会有期!”

于是李密、常忌踏上使船,船夫划桨,逆流而上,返回汉国。

见汉国使船已经远去,陆抗道:“薛珝中郎多久会前去蜀朝。”

张布道:“答应的事,一定要办,近期就去。”

陆抗点了点头,二人于是返回吴宫复命。

汉宫宫廷议事,一举改变了景耀三年来的政治格局,当诸葛瞻上位后,这个国家便会出现新任统政者,那么今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景耀年薛珝入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