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谁是浮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从抄语文课本开始!
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朱一帆年轻的身体终究缺乏锻炼,每个冬天夜晚挑灯夜战,终于受寒而感冒发烧了。
朱一帆如今难受得要死,还没胃口吃东西,学习效率下降,每天原定的万字写作计划也完成不了。每天能有个五千字就不错了。
生活就这样,制定的再完善的计划,执行得再好,有时一个意外就能让你井然有序的生活变成一团乱麻。
来不及感叹,朱一帆就得向周全请假看病,于是体会到被医生支配的感觉,吊针、吃药,一连几天如此。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李培元自从答应陆宛瑜与朱一帆帮忙联系出版事宜后,身边有很多朋友可以帮忙,但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还是找老同事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出版部门的陈建军帮忙。
元旦双方都放假休息,于是李培元约陈建军到自己家里喝茶下棋。本来两人居住的小区相隔不远,陈建军元旦没饭局,也就答应了。
元旦那天,年轻一辈都去逛街,李培元与老伴在家等老陈到来。
上午十点左右,陈建军带了点自制的老家土特产光酥饼上门。李培元连说太客气,还带东西上门,一边迎他进门。陈建军只说自家做的,带过来让你们尝尝。
李培元与他一边喝茶,一边家长里短的,光酥饼居然做得还可以,李培元老伴直说下次到老陈家请教才行。
吃喝得差不多,两人直接书房内摆起象棋。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是属于又菜又爱玩类型,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棋瘾得到缓解后,两人对战节奏放缓,开始聊起近一年的文学界与出版界的变化。
李培元直接问陈建军知不知道近期在咱们杂志投稿的作家浮生。
陈建军随意回答,“太知道了,咱们自己的杂志我每期都看,浮生是近两个月才冒出来的,虽然作品少但写出来的作品太惊艳了,印象深刻啊。”
李培元哈哈笑了一下,“你知道就好,这个浮生被挖掘出来算是有我一份功劳。当时对于文言文与古诗这类稿件杂志社内部有赞成有反对的声音,是我力排众议,将他推出来。”
李培元也不下棋了,走到书桌,拿起鬼狐传的几个故事文稿回来,递给陈建军。
接着解释起来,“这是浮生新写的短篇小说,他呀就想写个短篇小说集出版,我看着故事很精彩,就想推给你看看。”
陈建军笑骂李培元起来,“老李啊,你真是无事献殷勤啊,怪不得叫我来下棋。”
不过还是接过稿纸,仔细的端详起来。
李培元也不打扰他,让他看完再说。
看完一遍后又细看起来,十来分钟后,陈建军放下稿纸,便对李培元说:“故事很精彩,刻画得入木三分,但怎么都用文言文写的?这对读者不友好啊。”
李培元讪讪一笑,“这个我也不清楚,可能他古文功底深厚,所以想用文言文写吧。”
陈建军忍不住教训起来,“古文功底深厚也不是这样乱来啊,这是反市场规律。有才也不能胡搞啊,这不是任性吗?”
李培元有有心反驳,反其道而行之,未尝不是一大卖点。但对出版市场了解不如别人专业,不敢班门弄斧,怕被说得哑口无言。
李培元只得无力的辩解一句,“他就是个高三学生,任性一点可以理解。”
陈建军听到此言,大吃一惊,忍不住腾的一下站起来,失声道:“什么,浮生是个高中?你不会是在开国际玩笑吧?这种笔力是一个不满十八岁的人能拥有的?”
李培元原来也是不相信的,但打电话确认过,不得不相信世上真有天才这种生物。
“跟浮生通过电话,也查过资料,确认是高三学生无疑。”
陈建军坐下来,顺口喝杯茶,压压惊。“真是天赋异禀,羡慕不来。但我反而更不看好浮生写短篇小说集,如此年轻能把握得住几十万字吗?”
陈建军反问了一句,李培元沉吟了一下,“说老实话,我也不太相信的,但现实有时会比魔幻更离谱。”
陈建军不为所动,“其实你也是一名作家,很清楚写好一千字,与写好几十万字,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李培元也感慨一下,“确实,一千个字好把握,雕琢一下也能看起来文字优美。但几十万字,工程量大,构思更困难,不好把握。”
“但是,天才就是打破常规的存在,如果你看过他第三次投稿的作品,你就不会有这种想法。”
陈建军有点惊疑的问,“老李,浮生第三次投稿的作品很惊艳吗。居然有这么高评价,拿来让我一睹为快。”
李培元也想不到陈建军这么慎重,却买起关子,虽然自己都能背出来了,但觉得到时陈建军自己看杂志震撼效果会更好。
“现在稿件放在公司,反正没差几天,5号那天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陈建军没当回事,朱一帆在出版界是小白一个,其它畅销作家才是关注的重点,不过是老友叫帮忙,记着有这件事就可以了。
两人也不再谈论朱一帆,而是忆往昔起来,感叹岁月催人老。
二天后,朱一帆的感冒发烧好得差不多,退烧了,但流鼻涕咳嗽还无法避免,这次是最后一次到医院打针。
打针拿药,朱一帆希望最后一个疗程能让自己完全好起来吧,咳不是病,咳起来要你命。路过新华书店时,突然想起黄燕颜的故事应该发布了吧,于是转身进书店找找看。
大书店就是好,很多杂志都能找到,将最近两期的童话王国杂志快速浏览一遍目录,在最新一期的杂志果然找到黄燕颜的故事,发现她也像自己一样取了个笔名,叫燕子,倒是符合童话故事的风格。
朱一帆买一本回去,可以让她签名,有来有往。
时间缓缓流逝,1月5号还是到来了,人民文学2004年第一期期刊如期上线。
封面上就是为陋室铭而作的图,杂志社的插画水平那是没得说,朴实无华又恰到好处的风格,令人赏心悦目。
人民文学杂志的爱好者就知道该文章很精彩,杂志社重点推荐,为陋室铭引流不少。
其实朱一帆的文章已经有粉丝了,专门追看他的作品。
陈建军在上班时就到书籍阅读室看最新一期人民文学,出版社都会固定订阅一批最好最新的书籍回来,以便出版社工作人员能了解最新文学界动态。
陈建军直接翻到朱一帆的作品处阅读起来。字数不多,很快就读完了,但觉齿有留香,回味无穷。
真的是被惊艳到,忍不住多读几遍,优美的文字如饮甘露,真让人心情愉悦。
为这样的作者,赌一把他的小说,大家应该会谅解的吧。
陈建军直接将这期的人民文学拿回办公室。回到办公室时,拿起座机,拨打李培元的电话。
一会儿,那边就接通了。
陈建军还没说完,李培元先说起来了。
“哈哈,老陈,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打这个电话,文章还可以吧?”
陈建军只能认怂,“真想不到,才华横溢到这程度,值得为他小说赌一把了。”
李培元这才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小说已经完成的进度,计划多少字等,还说自己出版建议,但主要以专业人士意见为准。
陈建军就对李培元说,你先联系一下朱一帆,通知他我们有出版意向,让他先整理好小说稿件,往我这出版社寄一部分样稿与大纲目录过来,我社审稿后,再确认如何出版。
李培元答应下来,稍后帮你传达,但此事往后进度也得告诉我,我要看着才行。
陈建军知道李培元关心朱一帆的事,让李培元放心,有进展会通知你的,不会让朱一帆吃亏的啦。
现实社会中朱一帆作品影响如何不好判断,网络上却因新浪潮门户网站的一篇新闻稿引起一番风波。
网站主编落羽写了一篇标题为浮生是谁?现代社会中的文化逆行者的新闻稿。通过介绍浮生的几个作品,赞誉不输古之大家。将自己第一次留意到浮生,通读他所有作品,为他才华倾倒,查找该作家的信息,却没发现此前有该作家具体信息,人是在十一月冒出来,身份十分神秘,只能通过作品猜测作家是何许人也。
落羽也没想到自己写的新闻稿居然火爆了,一开始是觉得浮生有新闻价值,而且也可以为喜欢的作家打打广告。
谁知道,一经发布后,网友们踊跃参与讨论,居然将该新闻顶到首页去了。
才知道浮生已经有很多读者,他们也纷纷在留言区说出自己对浮生是何许人也的想法。
但至今没有一个业内人士揭开浮生是谁的答案,更是引起网友们好奇围观。
李家明当时也看了这条新闻,在评论里说出自己的猜测。在千度搜索时,居然没有浮生的贴吧,于是便注册一个浮生吧,并将浮生已经发布的作品,分别发贴,并精华置顶。
李家明之后写起自己的博客,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文,博文已经有很多观看者,算是在博客里小有名气。很多浮生粉丝在他博客留言交流。也有对李家明励志向上表示鼓励。
忙完一天的事后,李家明想起自己创建的浮生吧,便打开浮生吧,居然发现已经有七万多个吧友,一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一天时间,已经多了上千个帖子,其中最火的是你最喜欢浮生那一句话的帖子。里面好多人踊跃发言,说出自己心中最爱的句子,并且有些人对不同自己意见的人反驳,帖子里十分热闹。
其中浮生的苔吸引了很多文艺青年到此一游,由此喜欢上浮生其它作品。文艺青年的鉴别方式最容易,看标题就可以分辨出来,最喜欢这种有情调,有格调的句子了。
除了新浪潮与贴吧外,其它平台上多出不少最新的陋室铭与苔的内容,连带着浮生旧的作品也一起翻红。
将下来一段时间,关于浮生的全网指数狂猛彪升,以当今时代的信息传播渠道,好作品有时一点星火就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