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桃园三结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皇子高爔传!
阎红玉显然吸取了刚才袁寿的教训,并未将双手搭到高希双肩上,而是侧着身,试探性地将右手伸过来。
反复试探几次后,一下子抓住了高希胸前的衣领。
阎红玉的力量也不弱,面对高希,同样很有优势。
但天下招式,唯快不破!
同样没等他反应过来,高希左腿已经伸向前一步,死死地抵住了他的前腿,并快速用一只手紧握住他的右手腕关节,并用力压在自己的胸前,同时另一只手,直接伸过来托住了他右手肘关节。
整个过程只在一刹那就完成了。
然后,高希轻轻向上这么一托,阎红玉立马觉得自己七佛升天。
这一招也不稀奇,当初在校园霸凌事件中,贵升的堂兄贵盛被瞬间制服的那招,与这招有异曲同工之效。
“啊,啊,啊,高兄,快松手,痛死我了,我认输。”
阎红玉疼得呲牙咧嘴地大叫起来,一旁的袁寿和平安都大笑起来。
“两位仁兄承让了!”高希松开后,赶紧抱拳欠身致歉。
袁寿大感兴趣,问道:“你这些招数叫什么,很厉害,也很实用。”
“这叫擒拿术,以前学过几招,今天献丑了。”
“我力量弱,无法和两位仁兄拼体力,只能用技巧,速战速决。”
“两位仁兄一时疏忽,被我占了便宜。”
“我是胜之不武。承认,承认。”
明明是高希对抗技术高明,战术运用得当,以弱胜强,却将面子都给了对方,讲得却又十分在理,并非奉承之词。
两人听了,大为受用。
这一顿饭,三人又是比试、又是聊天、又是谈抱负,三人越聊越投契,吃了点啥倒是不重要了!
“高兄、袁兄,在下有一个提议。你我兄弟三人,义结金兰如何?”阎红玉说道。
高希哗地一下收起了折扇,一拍大腿,立即响应:“好啊!我正有此意。袁兄,你看如何?”
“干,正合我意!”袁寿毫不含糊,起身就要拜。
“慢!袁兄,哪里有这么简单的!桃园三结义,总要有个简单的仪式才好。”高希说道。
“桃园?高兄,结义和桃园有何关系?”阎红玉问道。
“刘关张啊......”
高希刚说出口才反应过来,为什么阎红玉不知道后世赫赫有名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后世闻名的《三国演义》,此时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属于禁毁小说,是以并未脍炙人口。
直到明武宗时期,武宗朱厚照本人成了《三国演义》的铁杆粉丝,明廷才刊刻出版了《三国演义》的官方版本。这一下等于解禁,于是民间书坊争相刊刻逐利,《三国演义》才广为流传。
这至少也是1505年朱厚照登基之后的事了,还有近一百年的时间呢!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以后再说给你听。现在得有香案,焚香磕头立誓,才能结拜。”高希说道。
“我也以为要找一个桃园呢,哈哈!快去和田二找香来,再立一个香案。”袁寿催促道。
袁寿催人办事的架势,哪里当自己是小旗,分明已经是副千户大人了。
不一会儿,田二就搬来一张小案几,放到外面空地上。
阎红玉不知从哪里捣鼓来一个小香炉,放在了上面,又叫一人拿了一支香。
然后呢?三人面面相觑。
义结金兰这种事,三人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高希当然也没玩过这个,但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
他学着《三国演义》中刘关张的结义誓词说道:“念高希、袁寿、阎红玉,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袁寿和阎红玉,都是武夫,顶多也就不是文盲,能结结巴巴背几段蒙学片段。
反正高希念一句,他二人也跟着念一句。
念完后,一起三拜天地,再将手中的焚香插上香案。礼成。
不是还要歃血为盟吗?那是你武侠片看多了!
三人起身,叙了年齿。
袁寿二十岁居长,高希次之。
阎红玉与高希同年,但生于腊月,月份最小。
“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当初在巷子里路遇地痞,得三弟相助。今早又在路上遇到大哥与三弟练兵,我们一起救人。这便是缘。小弟我荣幸之至!”
高希由衷感慨,那把破扇子又在胸前轻轻地扇着。
袁寿可不会拽文,脸一板说道:“干,二弟你啥都好,就是一天到晚呼啦呼啦摇着这把破扇子,让人心烦!”
说完就要上来夺,高希一闪躲开了。
“别抢,你要,我另送你一把。”
“我才不要,我看着心烦,撕了它才好...你给我...”
“啊,这是结拜兄弟该做的事吗?”
两人在香案前后闪躲,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行了,大哥、二哥,别闹了...这里是军营...”
......
酒逢知己千杯少,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看看天色不早了,高希辞别。
高希主仆二人走出前所营门时,已经是申初时分(下午3点多)。
“少爷,现在去哪里?”平安问道。
“去哪里?”哗,高希又扇起了扇子,“走,跟少爷我逛街去。”
说是逛街,实际上高希去的还是城里这七八家布店。
那些店掌柜、店伙计见高希这个祖宗来了,先是赶紧收了尺子,二是奉上好茶、好生招待,都怕他“疯”起来,又搞出什么幺蛾子!
他们可不想落得和李记一样的下场。
李记怎么了?
自从上回高希大闹李记后,李记的声誉一落千丈,生意大不如前。
如此一来,不少生意流向了这些小布店,但依靠这种自然的流量,很难有哪家布店可以将原本李记的生意尽可能多地抢到手。
锦绣布行的生意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几家布店逛完,高希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于是将扇子插回后领,脚下生风,大步向锦绣布行走去。
小官镇并不大,到他们走进锦绣布行的时候,也才申正时分(下午4点多)。
“哟,高公子,你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张掌柜正在店铺里走来走去,为客人少、订单少而发愁。
看到高希来了,你眼里闪出了光,亲自热情招呼。
进了店,高希也不客气,不等让座就自己找了一把椅子坐了,标志性地轻轻摇起折扇。
“公子,你就别扇扇子了。供销合作后,销售还是上不去啊!”张掌柜说道。
“说细点,我听听。”高希胸有成竹的样子。
“上回去村里办供销合作签约,是收了一些布匹,但都是老布样,货也不多。”
“新布要到月底才能收上来,到时候就会有县城最新的布匹花式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得好一点。”
“如今资金压力倒是减轻了,生意却还是不见好,你看看就这点客人。”
张掌柜无奈地指了指店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客人。
高希早听明白了,张掌柜的简报有喜有忧。
一方面布匹收购的资金压力减轻了,另一方面却没有打开销路。
可以理解为暂时节流了,但还没有开源。
张掌柜说得有气无力,他是被生意愁坏了。
高希视而不见,却没头脑地问了一句:“张掌柜,你店中可有像样的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