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讲春秋,论亡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始皇帝: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次日,公鸡打鸣的时刻,侍女叫醒他。
赵政有些不舍,可还是起床,穿着衣裳。
外面的天色还是黑暗一片,唯有远方有着光明,正是日夜交替的时刻,黑暗在逐步散去,白天就要到来了。
侍女,仆从们开始行走起来,开始生火做饭。
赵政拿着一卷书册,开始大声背诵起来。
等到食物熟了的时刻,赵政开始吃饭。
吃饭之后,前去上学。
教室颇为宽敞,在这里采光极好。陆续有学生到来,跪坐在原来的位置,翻阅着竹简,在温习着作业,口中念念有词,在默诵着文章。向着四周看去,发现有很多陌生的面孔,也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消失了。
学宫学习,并不强求。
有的贵族学生,只是上了几年学,觉得不适合自己就是离去,有的前去参军,有的前去经营家族产业,或是从事其他种种。
学宫当中,来去自由。
想要来就可以来,想要离去也可离去。
同样很多贫寒士人,也可到这里蹭课,夫子也不驱赶,正所谓有教无类。
就在这时,荀夫子出现在教室当中,敲响钟声,铛铛铛响声不断,随着钟声响声,本来交头接耳的学生,或是背诵的学生,皆是安静下来。
赵政也是停下来。
荀况说道:“学始于背诵,时刻背诵,记忆深刻,年少可能不知,可等到年纪大了,必然了解其意。若是连背诵也做不到,又是有什么资格夸夸其谈,谈论对文章的理解。为公子公孙,王子王孙,更是要为人表率。”
“赵偃,上来背诵《汤誓》!”
荀况高大的身躯在移动,好似威武的战士,目光看向赵偃,这位赵王子嗣被盯上了。
赵偃颤抖着,走上台子,开始背诵起来。
汤誓,说的是商代开国君主汤在征伐夏桀之时,军旅会战于鸣条之野,为戒士众而作。
有些紧张,磕磕巴巴,脸色苍白,不知该说什么。
荀况说道:“我说一句,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赵偃下意识的背诵道:“,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
似乎找到灵感,下意识的背诵着,后面流畅了很多。
“赵偃,不要紧张,君子当有气度!”荀况评价道。
赵偃说道:“唯!”
荀况又是道:“赵盘,背诵《禹贡》!”
赵盘上前,开口背诵着,在尚书当中这篇大约是一千五百多字,篇目较长,可依旧是流利至极。
荀况点头着,给予评价为优。
接着,又是考核其他的学生,赵氏公室学生优先考察,接着又是其他学生,有人背诵流利,有人黯然退下。
赵政也是上前背诵着,背诵的是《牧誓》,也是背诵流畅,没有出现大的差错。
荀况说道:“上半年讲述尚书,这半年讲述《春秋》。昔日,孔丘总理春秋,春秋仅仅是一万六千言,却是记载二百四十二年历史,言简意赅。一件大事只是一句话进行概括,相当一部大事年表。”
“因为其言简意赅,很难读懂,故而后人多对春秋作批注,也就是《传》。在诸多《传》当中,又是以左丘明的传最为合理,详细,名为《左氏春秋》!”
荀子丢下书卷,开始讲述春秋。
重点侧重一些故事,
引导启发。
这一课,讲述的是郑庄公的故事。
春秋有五霸,还有三小霸。
郑庄公,就是三小霸之一。
郑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
庄公出生的时候,是倒着生出来的,即脚在前。因为这样出生,不吉利,被母亲厌恶。武姜生下嫡次子叔段,因生叔段时是顺产,所以武姜很喜欢叔段,并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叔段为太子,但郑武公没有同意。
因为嫡长子继位,是传统。
郑庄公当了国君后,直接放纵弟弟,让弟弟变得傲慢,欲擒故纵,最后出手灭掉弟弟叔叔段。
又是与卫国,宋国征伐,多取得胜利。
最后,周桓王率陈、蔡、卫等**队讨伐郑国,郑庄公派兵抵抗,两军战于繻葛,周王的军队大败。周桓王被射中肩膀,取得繻葛之战胜利,周天子的威严一落千丈。
荀况讲述着郑庄公,娓娓道来,情节曲折,众人听着皆是感觉有趣。
左转要比尚书有趣很多了。
尚书当中,很多历史不知真假,发生的事情也太遥远。
可左传当中,记载的事情却是在几百年前,距离现在还不太远。
讲述完郑庄公的故事,荀况又是问道:“郑庄公小霸,可稍后却是祭仲专权,内乱不断,又是败于晋国,败于齐国,越发的衰落,最后被韩国灭亡。盛极一时的郑国,在短暂的兴盛后,却是走向衰亡。”
“你们可有感悟?”
众人沉默着,略有所思。
荀况问得好:“郑国因何而亡?赵偃,你怎么看?”
赵偃沉思着,站起身来,说道:“在郑庄公治理之下,郑国开始强大,只是祭仲专权,多有弑君之举。公族权力下移,被卿大夫夺权,君王无权,内有外患不断,终究是亡国。”
“郑国,亡于臣子专权。为君王当亲近兄弟,亲近公族,兄弟同心,社稷安定,百姓昌盛。我赵国,就是兄弟同心,平原君为赵王之弟,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马服君,为公室之人,多有重用。”
赵偃说的,也是赵国的国情。
赵国,对于公族极为重用。
在朝堂之上,多有公族之人,公族掌权;在军队当中,公族之人数量更是众多。
公族,在赵国占据巨大的权力,这有些的防备士卿专权。
当年的时刻,晋国就是公族势力衰落,导致大权落在六卿,最后更是三家分晋。昔日,赵家如何上位,如何夺权,现在就是如何防备后来人夺权。这也是为何,赵括能上位,在长平替代廉颇,因为赵括是公族之人,是亲近之人。
荀况问道:“重用公室之人,本无错误,可不分贤愚皆是重用,却是大为不妥。昔日,楚有材,晋为之用。这些年来,赵国不能用人,又是有多少贤才外流。若是不能为我所用,必为敌人所用。”
赵偃恭敬道:“偃知之!”
荀况又是问道:“赵盘,你如何看?”
赵盘站起身来,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仁者未必无敌,可不仁却是必然被敌所败,历代郑伯皆是骄奢淫逸,残暴冷酷,不知仁爱百姓,岂能不亡!”
荀况问道:“赵戈,你怎么看?”
赵戈说道:“郑**备松懈,不修武备,不修铠甲,不整干戈,士卿嬉戏玩闹,岂能不亡!”
众人陆续开口,说着郑国灭亡之因,有的说郑国亡于大臣专权,有的说郑国亡于不务农桑,有的说郑国亡于君王不仁,有的说郑国好商轻农。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
荀况总结道:“亡国之法,有多种。君弱臣强,国家可能亡国;君王轻视法令,好用计谋,可能亡国;荒废内政,依赖外援,可能亡国;群臣喜欢辩术,商人强横掠夺本国财富,可能亡国;君王喜欢奢华,玩乐,百姓困顿,可能亡国;信奉鬼神,迷信卜筮,可能亡国;君王偏听,不知采纳群贤意见,可能亡国;君王办事缺乏果断,优柔寡断,好坏不分,可能亡国;君王不善隐藏感情,泄露机密,可能亡国凶狠残暴,傲慢偏见,可能亡国;国内英才不用,反而搜罗国外人才,可能亡国;嫡庶不分,太子未确定,就是君王去世,可能亡国!”
“这些皆是亡国之法,可评论郑国为何而亡,终究是欠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