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兵发辽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三国打天下!
从右北平到辽东,中间要经过辽西、昌黎两郡,路程大概有八九百里,此次出兵辽东,老刘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一定要把辽东郡夺回来,这样整个幽州一是连成了一个整体,二是要在沓县建立一个港口,从而展幽州水军。
出兵之前,老刘和戏志才对着摆在二人面前的大汉幽州地图(当然是老刘在当时的地图上,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仔细的研究了行军路线、路上是否会有苏仆延部落乌桓骑兵的埋伏等等,同时还要防止苏仆延部落先制人,对他周围的乐浪、玄莬、和昌黎及辽东的汉人领地动攻击,毕竟苏仆延手下有乌桓骑兵两万多人,而这几郡由于常年战火不断,导致领地内人烟稀少,目前连五千郡国兵都没有招齐,再加上城墙都很低矮破旧,恐怕很难抵挡乌桓骑兵的进攻,所以老刘先派人前往三郡之中,通知那里的太守田丰、陈宫和钟繇及三郡的领军都尉颜良、徐晃和褚燕三人,在幽州大军到来之前,一定要加高加固城墙,准备好各种守城之物,分派好士兵,做好防御乌桓骑兵进攻城池的准备,同时还要凭着士兵手中的坚兵利器,坚决回击苏仆延部落的进攻,不能让苏仆延把战火烧到他们的地盘上。
在宇文康前往辽西上任之时,老刘考虑到天气已经转暖,因此让他把丘力居的尸体先带回了辽西,先按照乌桓的习俗给丘力居安葬,等朝廷对丘力居的封号下来之后,老刘他们再亲自到辽西为丘力居进行祭奠。
娄班也跟着宇文康先回了辽西,为他父亲举办葬礼,由于他还年幼,所以朝廷的封号等他成年后再由老刘帮着安排,老刘想等幽州书院建成之后,还是安排娄班进到书院之中学习,估计再学上几年,娄班也就真的成了汉室的忠实臣民了,那时即使让他再去当什么有名无实的乌桓大王,他也不会再感兴趣了,老刘也想好了,到时候还是要给他封个毫无实权的虚号,然后根据他的能力,为他安排个一官半职的,自己也算对得起丘力居了。
又过了几日,幽州大军正式出,开始了前往辽东的征程。
右北平太守时风、都尉邹靖带着当地的文武官员,还有红棉红昌姐妹,都到土垠城外为老刘送行,至于乌云则一定要跟着老刘,架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同时考虑到乌云确实也身手不凡,跟在老刘身边也不会为他增添什么麻烦,老刘便只好把她带上了,只是老刘要求她也要穿上军装,作为老刘的贴身侍卫才行。
看到老刘答应自己了,乌云欣喜万分,其实她非要跟着老刘前去,也是她叔叔赤延的主意,因为赤延知道自己大哥乌延和苏仆延的关系最好,因此十有八九会去投奔他,要是乌延在辽东,将来即使被老刘的大军给抓住了,只要有乌云在,那估计大哥的性命就可以保住,听叔叔这样说,乌云当然更要跟着了。
待乌云找到老刘的军需官,要了一身军装和铠甲穿上,来到老刘面前时,不由得令老刘和众人眼前一亮,乌云身材本就高大健美,这一穿上戎装,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塌顿带着一万人的突骑营在前边开路,和他并肩前行的,是骑着一匹黑马的张飞,现在张飞被老刘派到突骑营中当了个军侯,开始那些乌桓骑兵都看不起这个汉人,认为一个半大小子能有什么本事,可当他在校场上和塌顿比试了一次之后,那些乌桓骑兵才现他的力量只是比塌顿稍逊,但招数的精奇远在塌顿之上,塌顿凭着一身蛮力和老到的经验才勉强和他打成平手,估计用不了多久,塌顿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经过这次的比试,才令这些崇尚武力的乌桓骑兵对张飞是心服口服。
突骑营的骑兵都是当地人,因此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大军很快便进入了辽西境内,并于当天中午,来到了据说以前曾是李广镇守过的卢龙要塞。
卢龙塞位于徐无山麓的最东面,坐落于两山之间,左侧是梅山,右边是云山。
卢龙塞是依山修筑的城池,由三道城墙构成一个“日”字形的防御体系,外围主城墙高五丈,宽三丈,长一百丈,由石块从里到外整体码堆而成,中心竖有一座两丈高的城楼,名为望日楼。
在主城墙两端,依着山势修建了辅墙,辅墙上也各有一楼,矗立在梅山上的叫梅楼,修建在云山上的称为云楼。
城墙接着由两边辅墙开始,向更远的山上延伸,这段长城是在西汉时修建的,据说有两百多里长,用以防止外族入侵。
由主城墙向后一百步,在两山之间,再筑了一座更加高大的城墙,城墙高宽皆与前边的主城墙一样,长五十丈,在这道城墙之上的城楼名为卢龙,这也是卢龙塞的标志性建筑,城楼两边以石墙与主城墙相连,两侧是两列士兵的营房。
再往后,相距一百步,就是面对官道的新月城墙,这道城墙高四丈,宽两丈,长八十步,上边的城楼叫新月楼,这里两侧都是堆积粮草军资的库房、马棚和用来安置伤兵的木屋。
看到这座宏伟的建筑,老刘等人也不禁对设计这一要塞的人充满了敬佩之意,有了这道关隘,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由于原来控制卢龙塞的是丘力居部落,汉人进出都要受到盘查限制,才导致了外边几郡与幽州内地其他郡县的联系不畅,现在卢龙塞已经随着辽西的回归,成了大汉的一道屏障,但老刘的目标绝不是这里,所以众人只是匆匆的在要塞城楼上参观了一下,老刘叮嘱守关的将士小心戒备,大军便继续向东挺进。
临近傍晚,大军便到达了辽西郡的治所阳乐,得到消息的太守宇文康、都尉阎柔早就带着一众新任官员和娄班在城外迎候,老刘没有直接进城,而是让宇文康带着他们,先到了城外丘力居的墓地进行祭奠,待宇文康手下衙役摆好祭品,老刘先是倒了一杯酒洒在地上,然后领着娄班及随行的乌桓和汉族军官,向丘力居的坟墓三鞠躬,令宇文康、娄班、蹋顿和那些乌桓骑兵大为感动,看来刺史大人真的是拿他们当自己人一样看待了,对于已经死了的丘力居都如此看重,那么这些活着的将来肯定更错不了。
扫完墓老刘才让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不必进城,免得惊扰了城中百姓,他自己因为要和宇文康和阎柔商量公事,便带着戏志才、蹋顿、文丑和乌云几人进了阳乐县城。
宇文康和阎柔将众人请到了太守衙门中,这里原来是丘力居的府邸,宇文康就任辽西太守后,并不想让丘力居一家迁居他处,而是自己准备把太守衙门放在其他地方,但是娄班在和自己的母亲等人商量了之后,觉得他们家住的毕竟是原来辽西太守衙门,因此把全家很快搬到了另外一处小一些的宅院之中,宇文康没办法,只好给了他们一些钱财作为补偿,这才把太守衙门设在了这里。
听到宇文康对娄班的夸奖,老刘也是心中高兴,看来娄班这几个月没白跟着自己和田丰等人学习,于是也把娄班叫了过来,当面夸奖了他几句,同时以幽州刺史的名义,赏给他们家里黄金五百两,还有一些丝绸布匹等物。
听到老刘夸奖自己,娄班心中也是乐开了花,但是对于老刘的赏赐,娄班坚辞不受,原因是幽州现在正在打仗,用钱的地方多的是,而自己家里还有积蓄,暂时用不上那些钱物,看到他态度坚决,老刘只好收回成命,嘱咐宇文康对丘力居的家中一定不能慢待,有什么需要尽量满足,钱不够可以向刺史府说明,由幽州刺史府来解决,宇文康点头答应。
吃罢晚饭,老刘和戏志才又和宇文康、阎柔一起,商量辽西的军政事务,乌云硬说自己是老刘的贴身侍卫,必须跟老刘在一起,没办法老刘便让她在自己身后坐着。
宇文康和阎柔已经得到老刘的指点,于是便把今后如何进行乌汉两族百姓融合的打算禀报给老刘,他们的想法和老刘一样,今后在辽西郡中,无论是汉人还是乌桓人,都一样以大汉子民对待,为他们分配田地,两族不再像以前那样分开居住,而是混合在一处,另外还鼓励两族通婚,这样用不了多久,那些因种族问题产生的矛盾也就不复存在了。
至于辽西的郡国兵和屯田军,也是不管士兵来自哪个民族,都是大汉的士兵,相信凭借这里剽悍的民风,很快就会组建起一支出色的郡国兵和屯田军来。
这时老刘突然想起一事,便对宇文康道:“宇文先生,这阳乐是不是离大海很近?”
“是啊大人,从阳乐东去五十余里,南去一百多里,都可到那大海边上,大人可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宇文康答道。
“是这样就好,等宇文先生有了时间,我想让你派人在海边找一处风平浪静,且水深易于停靠大船的地方,将来好建造一座码头,用来展我们幽州的水军,你们觉得如何?”老刘对身边的几人问道。
“我记得大人曾跟我说过,将来要在辽东的沓县建造海港码头,怎么又要在这里建造了?”戏志才先说道。
“公皓你可知道,从这里到辽东走陆地有多远吗?”老刘问道。
戏志才想了想,摇了摇头。
看到戏志才摇头,老刘让身后的乌云取出她带在身上的地图,铺到桌上,然后老刘指着地图对众人道:“你们看,这里到辽东如果我们从陆地上走,要绕很大一个圈子,估计至少也有六七百里的路程,而从海上过去,是一条直线,距离大概也就是二百多里,还有你们看从我们这里,到青州的东莱,陆地距离大概有三四千里,但如果是走海路,只有大概五百里的距离,而从沓县到东莱,则只有三百里出头,你们看我说的可对。”
众人看到老刘面前的地图,果然如老刘所说没错,但宇文康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对老刘道:“大人说的是没错,但是那大海之上,风大浪急,一般的船只根本过不去,要是刮起大风来,海上更是凶险万分,还有就是大海之上只能看见海水和蓝天,根本不好辨别方向,大人考虑过这些了吗?”
“宇文先生说的没错,但那只是因为以前的船只都是木制的,重量也轻,经不起海浪的冲击;二是渔民不知道如何在海中辨别方向,而我想将来在海港码头建好后,再建造一些大的船只,这些船只的船体是用钢铁打造的,有足够的重量可以抵抗海浪冲击,同时为大船配上指南针,方向辨别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你们想想如何?”老刘说道。
“用钢铁来造船?大人我没听错吧,那样船还能浮在水上吗?”一直没说话的阎柔插嘴道。
“这个道理,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但是你们只要先选好港口的位置就行,至于铁船,将来我一定会让你们看到。”老刘想想确实他们很难理解自己的想法,于是便只好先让他们去建造码头,至于铁船,相信自己回去后把图纸给马均画出来
,他很快就会带人打造出来的,至于指南针甚至是罗盘,由于磁铁现在很容易找到,而且自己又有上好精钢,所以很容易就可以把他们做出来,到时候再把原理教给船员,就可以用罗盘来辨别方向了。
几人虽然仍是疑惑不解,但看到老刘胸有成竹的样子,也知道老刘确实是做出了很多的稀罕之物,便相信了他的话,然后,老刘又把如何选择建造港口码头的几个必备条件告诉了他们,直到宇文康和阎柔都完全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基本解决了,老刘和戏志才才和宇文康与阎柔告别,到后院宇文康为他们准备的房间安歇。